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江西农田鼠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国勤 《灾害学》2001,16(3):38-43
农田鼠害是江西农业生物灾害中的主要灾种之一,它具有发生面积之、造成损失重、灾情越来越严重的特点,本文在回顾了江西农田鼠发生概况的基础上,简述了农田害鼠的种类、分布、主要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并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鼠害成灾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农田鼠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书精  孙龙  魏书威  胡海清 《灾害学》2013,(1):36-40,64
系统阐述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论述了当前发生的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发生、发生规律、频率、周期、强度、种类、区域分布等产生的重要影响,阐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灾害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并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重点剖析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鼠害和森林火灾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灾害管理策略与措施,为及早预测气候变化可能对森林带来的灾害影响,积极主动地应对气候变化,将气候变化对森林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水平提出应对策略,同时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的一些重点研究领域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防灾博览》2002,(3):42-42
三峡坝区及周边地区近日再次爆发森林虫害,共有20万亩森林受到危害,100万亩森林受到威胁。 这次森林虫害的地区位于三峡坝区及宜昌市所属的6个县市区,主要危害病虫为马尾松毛虫,虫害区域内70%的树木出现病虫,不断蔓延可能造成松树的大面积死亡。专家分析,这次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去年发生森林虫害之后,残虫量大,虫害发生面积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同时,由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地下水开采诱发的灾害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永能 《灾害学》1992,7(3):48-52
本文通过综合全国各地水文地质灾害现象,将其归纳为四类:(1) 地下水下降漏斗扩大;(2) 地面沉降;(3) 地下水质恶化;(4) 地裂缝和地塌陷。同时分析了这些灾害的形成机制、危害程度以及经济损失情况,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在7.4级渤海地震前长清地震台电感异常的三个基本特征:(1)临震前曲线产生大幅度的跳跃形成锯齿状;(2)曲线变化斜率在震前3个月发生明显改变;(3)震后曲线逐渐恢复正常形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00—2015年的自然灾害数据,通过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主要的灾害类型,然后从时间维度分析自然灾害发展趋势,最后从空间维度分析灾害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洪水、风暴和地震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洪水是最主要的致灾因子;(2)以1970年为节点,1970年以后沿线国家的自然灾害发生频次逐渐增加、经济损失激增,但伤亡人数明显减少;(3)东南亚片区和南亚片区的灾害发生频次最高,死亡人数较多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沿海及沿地震带的区域;(4)灾害的影响程度与承灾体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灾害对经济影响最大的是蒙古。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摸清"一带一路"自然灾害状况、共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保证"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顺利推进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50年北京地区主要灾害性天气事件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958-2008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对北京地区的几种主要灾害性天气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灾害性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与强度均具较大的年际变化特征,高温事件的分布为双峰型结构,1990年代以来为高温多发期,年极端高温强度及连续高温日数均有增加的趋势,低温事件的变化趋势则正好相反;(2)强对流天气事件如暴雨、冰雹、雷暴日数的下降趋势不明显,但强度有减弱的迹象,大风、沙尘暴、大雾事件下降趋势明显;(3)北京年酸雨日数上升趋势明显,酸雨pH值的变化表明污染日趋严重;(4)北京气候变暖突变发生前后某些极端天气频率和强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其突变点相差1~2 a间隔,表明极端事件对于气候增暖变化需要一个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8.
太湖流域北部潜在洪涝风险区分析及影响评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太湖流域历来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并且近年来有不断加重的趋势。本文选择太湖流域北部的无锡市作为典型研究地区,研究其洪涝的危险性并进行潜在损失评估。人类活动,包括修筑圩区、森林破坏、人口增长、城市化等,对这个地区的洪涝形势有较大的影响;自然条件的变化使河道水位升高,洪涝历时缩短,洪峰增高。本文选择不同回归年(2,5,10,20,50年),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模型,计算了潜在洪涝危险区域和洪涝损失,主要结论为:(1)人类活动已经改变了自然的洪涝形势,增大了汇流和洪涝;(2)洪涝危险区与降雨中心有关;(3)筑圩成功地保护了圩内的土地,缩短了洪涝历时,增高了圩外河道的洪涝水位;(4)经济发展使洪涝损失增加。  相似文献   

9.
虫害危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通常所说的害虫大都指农作物害虫,岂不知害虫分门别类、纲、目、科、属、种不同,造成的危害也不尽相同。害虫从人吃的粮食、蔬菜、水果到穿的各类衣物,从用的衣箱桌柜到住房的木质结构,可以说无孔不入。植物的害虫之多,造成的危害之大是十分惊人的。据了解,全世界每年用药剂防治害虫要花费30亿美元。我国每年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损失超过1987年5月大兴安岭的火灾,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面积比每年植树造林的面积还多,一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家给林业的总投入。所以人称森林病虫害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近年来,农村实  相似文献   

10.
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养分特征的空间变异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为研究区域,通过近1 000 km2的实地调查和7个典型剖面样品的采集,在主要土壤养分种类和环境因子测试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土壤养分特征的空间变异和侵蚀环境的发展态势。得如下结论:(1)研究区各养分含量都较低,土壤养分含量对环境因子的综合响应特征体现出从东北向西南增加的规律。南线西段的养分含量高于北线的养分含量;(2)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正相关,粘粒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正相关。西南段土壤水分含量高于东北段,在水蚀风蚀交错区的北线土壤含水量最低;(3)在水蚀风蚀交错区的中段,因严重的水土流失,呈现出土壤养分含量为全区最低;(4)整个区表现为东北段的干旱化程度和土壤粗化现象严重于西南段,而温度的上升则西南段高于东北段,侵蚀环境的演变具有东北段向南扩张和西南段向北移动的迹象。  相似文献   

11.
火灾现象具有随机性、模糊性,是个复杂的模糊系统行为。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借助于M ATLAB计算软件,对中国火灾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类。根据2000年中国火灾统计资料,把31个省市分为重灾区、较重灾区、一般灾区、轻灾区等4类,与传统的概率统计方法相比,本方法更符合客观实际。城市火灾分类是动态的,重灾区吸取教训,增强消防意识,增大消防投入,可减少火灾隐患;而轻灾区如不注意防范,也会增加火灾隐患。因此不论轻重灾区,均应时时增强防范意识,把火灾危害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北方风沙灾害加剧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7,自引:11,他引:26  
综合分析了我国风沙灾害加剧的原因,并从我国北方沙漠、沙地形成演变的地理格局,探讨了我国沙化过程的中、长期发展趋势。本文认为,我国近年风沙灾害的加剧是在气候趋于干燥化背景下,人类大面积发展沙区生产的结果,但是,目前的流沙分布范围仍不及末次冰期极盛时期。未来我国风沙灾害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气候增温背景下降水的时空分布、沙区的风化变化与地表土地的利用格局。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洪涝灾害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与R/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艳芳  梁轶  张鹏飞 《灾害学》2007,22(4):34-37
基于河南省1000~1999年的洪涝灾害统计资料,运用分形理论对河南省洪涝灾害的时间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河南省洪涝灾害发生时间序列的分步呈现出明显的分形特征,其分形维数为0.517,同严格意义上的数学分形Cantor集合相比分维数较小,说明河南省洪涝灾害发生发展的自组织程度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其危害程度将可能进一步提高;在河南省洪涝灾害发生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的基础上,通过R/S分析,得出该省洪涝灾害发生时间序列的H指数为0.580,说明河南省洪涝灾害具有长期相关性,且未来的洪涝灾害发生的次数具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甘肃河西走廊临泽小枣冻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的短短几年里,甘肃河西走廊临泽小枣就遭受了2次冻害,2008年的冻害比2003年更为严重,位于临泽县北部的四个乡镇的枣粮间作地,全部幼树和绝大部分大树树冠均冻死、绝产.冻害程度调查表明,临泽县南部乡镇轻,北部乡镇重;村庄宅旁轻,枣粮间作地重;靠近林带和小网格林带内轻,远离林带和大网格林带内重;背风面轻,迎风面重.气象资料分析得出,2003年冻害是由于2002年12月下旬的低温所致;2008年冻害是1月下旬到2月上旬的低温所致,冻害期间,最大风力为西北风,吹得最多的是东北风.通过与正常年份气温的比较分析得出,临泽小枣安全越冬的临界气温为-20.0℃,2d日平均温度低于-20℃的低温即可使临泽小枣遭受冻害,但≤1d的-20℃以下的低温对临泽小枣不产生冻害;温度越低,枣树能忍受的时间越短,可忍受的极端最低气温为-27℃.加强绿洲防护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村旁、路旁、渠旁、宅旁等四旁枣树种植,及根据天气预报采取应急措施是防止临泽小枣发生冻害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5.
减振控制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是一种理论和实践上都比较成熟的技术。风灾对建筑的破坏作用相当巨大,林木(尤其是千年珍贵古树)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风灾的严重威胁。分析了当前减振控制技术在林木风灾中的实际应用较少、使用范围不广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林木风致振动及林木抗风减振的概念,并对其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展望了林木抗风减振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前景,指出了建立基于随机振动理论的林木抗风减振控制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及方法是对森林保护学科的完善与发展,是在林木风灾保护方法和措施方面开辟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海洋立管破坏失效事故资料不完备及发生概率缺乏精确值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模糊故障树的海洋立管破坏失效风险分析方法。通过对现有的海洋立管破坏失效事故原因的统计分析,建立了以"海洋立管破坏失效"为顶事件的故障树。在对故障树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引起海洋立管破坏失效的105个各阶最小割集,确定了海洋立管发生破坏失效的主要模式。采用专家判断法与模糊集理论结合的方法对故障树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估了故障树底事件的发生概率,并计算了故障树顶事件的发生概率。通过模糊故障树分析得到了海洋立管系统的薄弱环节,从而可以对其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及提高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易贡巨型高速滑坡卫星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多期卫星遥感数据与图像清晰地反映了易贡滑坡的演变及其地貌形态特征,通过专题对比解译与滑坡时程分析,重点监测和评价了滑坡堰塞湖溃决后汹涌水对下游两岸产生的重大生态破坏,结果显示,下游又新增了25个不同规模的浅层滑坡或滑落,新河床两侧新增的大面积滩地覆盖了两则的森林、草地;个别河段出现了移位改道。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林火灾害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荷秀  岳宇红 《灾害学》1997,12(4):34-38
应用陕西省5大林区9a火灾个例及相关资料,分析得出陕西省林火的时空分布规律,火源特点,林火造成的灾害,林火发生发展的影响因子,并提出了相应的森林防火对策。  相似文献   

19.
森林火灾严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针对其风险预报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融合气象、地表覆盖和人类活动等要素的方式构建森林火险综合预报模型,是西南山地区域森林火险综合预报业务化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国家标准(GB/T 36743-2018),本文研究首先构建了重庆市森林火险气象风险预报模型。然后通过融合可燃物因素和人为因素的方式,进一步构建重庆市森林火险综合预报模型。最后利用历史火点数据针对上述两类模型的精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森林火灾发生次数较多,且呈现出季节性规律;重庆市森林火灾的发生不仅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而且受到地表覆盖和人类活动等多种要素条件的共同影响;与森林火险气象风险预报结果相比,森林火险综合预报结果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更高的精细程度;森林火险综合预报模型能有效提高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20.
林晓梅  岳耀杰  苏筠 《灾害学》2009,24(4):45-50
霜冻是一种威胁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对其致灾因子危险度的研究,可为大尺度的作物霜冻灾害区划及农业保险提供依据。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原理,以全国751个气象台站56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以及作物生育期资料为基础,统计得到冬小麦各个生育阶段不同灾害等级(轻霜冻、中霜冻、重霜冻)的年霜冻日数,并计算出冬小麦全生育期内不同等级霜冻的发生概率,基于以上两项指标对冬小麦霜冻致灾因子危险度做出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重霜冻年霜日最大值为129d,而轻霜冻和中霜冻霜日最大值分别为23 d和19 d,冬小麦受重霜冻危害时间较长;冬小麦霜冻的频发区、多发区、少发区从北向南依次分布,随着霜冻等级增加,频发区的面积差异不大,但多发区的面积减小、少发区面积增大;冬小麦霜冻灾害危险度等级最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低纬度的几个省份,如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危险度等级最高的地区集中在青藏高原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