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目的在干减少或遏制各类事故的出现,很多企业也将实现“零事故”“零死亡”作为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那么,是否可以用事故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作为衡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标准?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一起事故的诱因,往往存在着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多种风险要素。  相似文献   

2.
危险化学品生产是当前的高危行业和安全管理的重点领域。面对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如何开展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建立事故预防系统防止事故的发生非常关键。“纵深防御”原则作为核电厂实现核安全的一项基本原则,为核电厂长期稳定安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危化企业提升事故预防能力,建立事故预防系统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借鉴“纵深防御”原则,文章分析危化企业应用“纵深防御”原则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必要性,结合生产特点建立了事故纵深防御系统,对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企业安全部门的负责人,通常有这样一个共鸣,夜里害怕接电话,事故就像一把悬置头顶的利剑,终日‘伴虎而眠’。”在谈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感受时,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北京局”)安全质量监督部(以下简称“安监部”)部长章涛这样说。  相似文献   

4.
最近笔者通过深入基层调查,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的种种“潜流”仍在“流动”不止, “事故潜流”的存在,使事故频发,使企业蒙受损失。为此,针对“事故潜流”采取措施“截流”,是当前企业安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大量事实表明,很多突发事件,如果能够被一线人员及时处置,就会直接被消灭在“苗头状态”,那“小事件”就不会酿成“大事故”。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企业应急管理工作而言,提升一线员工的应急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提升基层一线人员“救早、救小、救初期”的应急救援处置能力,让基层一线员工真正成为应急管理的“主人”,打通应急管理工作“最后一公里”,是企业减少事故灾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杜玉许  肖宗敏 《安全》2009,30(10):55-56
由于事故发生的偶然性和随机性非常大,不是所有的违章都会出事故,致使一些人形成了颇多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形成一种撞大运、赌的心理态势。那些公众聚集场所及小煤矿经常发生的重大事故就证明了这一点。在安全工作中存在着各级官员及企业经营者、施工作业人员的“不作为”、“假作为”、“少作为”现象,不搞量化管理这些行为就难以查实,有了量化管理就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7.
现今很多企业在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上均措施多多。有的单位的安全标语随处可见,红头文件摞了一大摞,各项规章制度张贴或悬挂在醒目位置……看起来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健全,然而安全事故却时有发生。每次事故发生后,“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监管不力、防范措施不严”等理由便成了事故单位负责人搪塞的借口,与其当初宣传或向上级汇报成绩时的“雷声大”现象迥然不同,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平日将安全管理上的强化变异成了“墙挂”。  相似文献   

8.
事故率能够直接衡量企业安全水平的高低吗?传统观点认为,衡量一个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看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频次和严重程度,很多企业都以“零事故”“零死亡”作为终极安全管理目标。有些人认为,所谓安全,就是指人没有受到伤害,企业如果发生事故少,事故伤害小,那不就是说明企业安全水平髙了吗?也有人认为,事故率只能代表结果,不能代表生产过程中的全过程安全管理。对此您同意哪种看法?事故率的髙低能够直接衡量企业安全水平的高低吗?  相似文献   

9.
所谓事故,往往是人为因素和物质因素同时作用而产生的。也就是说,由于人体运动和物体运动在某一空间位置特定条件下偶合的产物。如何紧紧围绕人和物两方面寻找事故的根本原因,“麦氏模式”分析法有其独到之处。本文就“麦氏模式”在冶金企业事故分析和预防中的应用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治本之道     
本期披露的湖南衡阳纺织机械厂和安徽省怀远县第二玻璃厂的两起事故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两厂都违反了国家关于“三同时”的规定(即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必须做到劳动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只搞生产设施,不搞劳动保护设施好比埋下定时炸弹,迟早都会爆炸,谁也难逃客观规律的惩罚。 与其说违反“三同时”的规定是这两起事故的共同点,勿宁说是许多事故的共同点。只要分析一下近几年来新建、扩建、改建企业的事故就不难看到,缺劳动保护设施的占大多数。可以肯定,违反“三同时”规定的企业多了,是当前事故频繁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余茂君 《劳动保护》2010,(11):32-35
面对工伤事故频发,企业不是加大安全投入,积极整改设备隐患,而是要求工人不要乱说话,甚至以“按规定给予了赔偿”来淡化事故。“按规定给予了赔偿”是否就能成为容忍企业工伤事故频发的理由?  相似文献   

12.
客运企业安全变数大、隐患多,危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客运企业要把安全检查作为查隐患、堵漏洞、防事故的有效武器,对生产环节中的“危险源点”和事故隐患紧盯不放,全面实施“安全监控法”,使事故苗头能够得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不断提高客运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江苏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发生后,福建省高度重视。8月5日,省政府就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粉尘防爆专项整治等工作,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企业要深刻吸取昆山“8·2”特大爆炸事故教训,立即组织开展粉尘防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落实好各项粉尘防爆安全措施,严防此类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些企业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安全生产,使企业事故频频发生,不仅给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给职工的家庭蒙上了悲痛的阴影。下面就企业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谈一点肤浅看法。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未能落 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跑“安全口”也有五六年了,最初每逢听到某地或某企业发生事故,死亡若干时就义愤填膺,于是奋笔疾书、分析事故原因、找专家献计献策,怀着“普天安康”这样一个理想奔波着。如今,我已心态平和了,再听到事故的消息便可判断出是哪种原因所致。写安全的稿子也少了,怕老生常谈,自我重复。我因此问自己: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的良知是否正在消逝?是否开始对事故麻木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煤矿企业重大灾害预防与安全保障能力,以典型煤矿企业为例,深入分析企业重大灾害的孕灾环境与类型,确定诱发煤矿重大灾害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构建以“安全文化理念”为1个核心,涵盖“组织”“制度”“人员”“技术”“信息”“装备”“资金”7个要素以及“危险源预控”和“灾害应急救援”2个关键环节的整体安全保障体系;最后,利用事故树模型和层次分析法评价某典型煤矿企业历年来的灾害事故实际情况,提出相关保障体系的持续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可为煤炭行业企业开展重大灾害预防与安全保障体系的设计与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治理隐患,防范事故”,隐患治理已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工作行动或方法,而上升为一种理念,一种方向。那么,究竟如何进行隐患治理?作为长期从事企业安全管理的笔者认为,我们再也不能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等待“亡羊”后才进行“补牢”的老路,而应把工作的重点前移,对事故隐患实施“综合治理”,消灭事故于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8.
历年事故统计分析表明企业事故主要发生在生产作业操作过程中。理论上可以说“控制了生产作业的全过程,就控制了事故”。目前,由于我国企业总体的安全化程度不高,长期以来,企业控制事故的主要方法都是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手段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企业事故的发生。从事故形成的两大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看,要在物的条件差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事故,必须发动作业人员对作业现场的危险因素加以预测和控制,并采取防范措施,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因此,在企业班组中开展伤害预知预警活动是减少事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江苏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发生后,福建省高度重视.8月5日,省政府就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粉尘防爆专项整治等工作,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企业要深刻吸取昆山“8·2”特大爆炸事故教训,立即组织开展粉尘防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落实好各项粉尘防爆安全措施,严防此类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0.
6月份是“安全生产月”,石油石化系统内各地各级单位、部门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月”活动。但笔者在因公出差途中路过系统内一些单位随机采访时,发现一些企业、部门在安全生产上普遍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时,仅重视对事故本身就事论事地总结教训,却忽视了对其他事故征兆和隐患进行排查。这就像补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