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认为,企业安全检查要真正起到发现问题、整改隐患,提高安全工作水平的作用,就要做到"一个坚决、四个避免"。"一个坚决""一个坚决",即企业要坚决落实"有感领导"的各项要求。首先,领导干部要亲自带队开展检查。这样既能体现出安全检查的权威性和重要性,又能体现出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还能够从检查中直观地感受到基层现场的安全管理状况及主要工作的推动和落实情况,为进  相似文献   

2.
在每年的年末,各种安全检查将接踵而至.笔者认为,在开展安全检查时,为避免检查流于形式,要做到"十忌". 一忌预定检查多、突击检查少的现象.多开展突击检查,可以促进基层安全工作长抓不懈,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筑牢安全生产根基.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认为,对于企业领导下基层安全检查的问题,应当由表及里、客观地看"行动"。总体来说,企业领导下基层安全检查"利"大于"弊"。图为某企业领导下基层安全检查。(图片由江西赣能抱子石水电厂提供)笔者认为,对于企业领导下基层安全检查的问题,应当由表及里、客观地看"行动"。总体来说,企业领导下基层安全检查"利"大于"弊"。其中"利"的方面主要有以下5点:  相似文献   

4.
在每年的年末,各种安全检查将接踵而至。笔者认为,在开展安全检查时,为避免检查流于形式,要做到“十忌”。 一忌预定检查多、突击检查少的现象。多开展突击检查,可以促进基层安全工作长抓不懈,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筑牢安全生产根基。  相似文献   

5.
在每年的年末,各种安全检查将接踵而至。笔者认为,在开展安全检查时,为避免检查流于形式,要做到“十忌”。 一忌预定检查多、突击检查少的现象。多开展突击检查,可以促进基层安全工作长抓不懈,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筑牢安全生产根基。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认为,想要避免安全"不作为",企业各级人员必须做到"3个坚持",即必须坚持隐患整改的"三定""四不推"原则,必须坚持"隐患不整改就一定会发生事故"的观点,必须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各种隐患。图为某企业安全检查现场。(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认为,企业领导下基层安全检查,不仅不会影响正常工作,还会影响和带动基层员工,上下同欲,全员一心,共同推动安全生产发展,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图为某企业领导针对重点时段开展的节假日前专项安全检查。(图片由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提供)笔者认为,企业领导下基层安全检查,不仅不会影响正常工作,还会影响和带动基层员工,上下同欲,全员一心,共同推动安全生产发展,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积极作用体现在以下3方面:第一,是重视安全工作的态度表现。企业领导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认为,应遵循"张弛有度"的原则,从摆正心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及时归纳总结3个方面入手展开工作。图为某企业结合实际开展的安全月活动启动仪式。(图片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笔者认为,企业应遵循"张弛有度"的原则,从摆正心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及时归纳总结3个方面入手展开工作,使企业领导下基层安全检查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起到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如何避免"当一天安全员"活动走形式,笔者结合所在企业开展"当一天安全员""班组长安全轮训""人人都是安全员"等活动的实践与成效,认为应着力从安全意愿激发、活动策划与实施两方面推进,让参与人员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  相似文献   

10.
抓好3个环节     
正上级安全检查是促进基层单位改进安全短板、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如果不注重方式、方法,则会给基层单位造成被动应付、无所适从的局面。因此,笔者认为上级安全检查作为落实责任、督促指导的一种形式非常有必要,但应抓好顶层设计、丰富形式、真查实改等3个环节,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首先,强化顶层设计。目前,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认为,想要避免安全上的"不作为",企业就要敢于较真碰硬。图为某企业员工认真检修设备。(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笔者认为,想要避免安全上的"不作为",企业就要敢于较真碰硬。首先,要敢于较真。一些企业在安全检查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发现问题和汇总问题上,而在整改过程中却缺乏一追到底的工作力度,致使安全"不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企业应在安全检查流程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认为,企业应通过规范管理、避免"工作台账化"、推广电子台账等手段,来确保各类安全管理台账"细而不乱"。图为某企业安全检查现场。(图片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提供)建立安全管理台账是企业规范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企业应通过规范管理、避免"工作台账化"、推广电子台账等手段,来确保各类安全管理台账"细而不乱"。  相似文献   

13.
笔者认为,想要避免日常安全检查变成"走马观花",企业必须在实施过程中挤干其中的"水分",着力通过强化对标、对表,来增强安全检查的严肃性和实效性. 第一,编制各级安全检查表.企业应基于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按照企业、部门、车间(值队)、班组,逐一梳理安全检查的内容、标准、责任、周期,制定分级安全检查表,明确检查内容、标准...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认为,领导下基层安全检查十分必要。看报告、听汇报的形式,与领导亲临现场相比,其效果还是会有不小的差距,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图为某企业员工在现场做作业前准备。(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笔者认为,领导下基层安全检查十分必要。领导把精力放在组织、协调、部署、决策等方面固然没错,但是这些安全管理行为,都离不开对基层真实情况的掌握,否则就是无源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范围和服务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现场的职工和班组的安全作业.因此,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只有多深入生产现场,才能摸清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和职工的思想动态、操作技能,发现不安全因素,提出有效整改措施、纠正"4违"行为,从而取得指导、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发言权和主动权.笔者根据20多年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认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生产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时,应注意坚持做到、做好"3有、3看、3记、3教"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并不可行,但可以通过"同看待",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图为某企业安全检查现场。(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公司提供)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并不可行,但可以通过"同看待",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一,尽管企业奉行"违章就是事故""隐患就是事故"等安全管理理念,无可厚非而且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认为,安全检查的频率并非越高越好,应该遵循"适度原则",从服务性上下功夫。图为某企业工作人员查看安全检查记录。(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公司提供)笔者认为,安全检查的频率并非越高越好,应该遵循"适度原则",从服务性上下功夫。第一,高频率的检查会打乱基层工作的节奏。"爱之太恩,忧之太勤"即便出发点是好的,但往往会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认为,要避免这种安全上的"不作为",企业应做到考核与引导并重。图为某企业开展的安全大讨论活动。(图片由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提供)在企业生产实践中,一些被发现的安全问题及隐患,有时会因相关责任人员的"不作为"得不到及时解决、整改,或解决整改得不到位,从而酿成生产安全事故。笔者认为,要避免这种安全上的"不作为",企业应做到考核与引导并重。首先,之所以会出现相关责任人员在安全上的"不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认为,想要充分发挥"岗前安全宣誓"的作用,企业应从明确目的、互相监督、严格考核3方面入手。图为某企业日常安全检查现场。(图片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笔者认为,企业利用班前会等时间组织一线作业人员开展"岗前安全宣誓"的做法是值得推广的。想要充分发挥"岗前安全宣誓"的作用,企业应从明确目的、互相监督、严格考核3方面入手,组织一线作业人员开展"岗前安全宣誓",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促进企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0.
安全生产工作容不得半点虚假,安全检查更不能弄虚作假.这些年,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许多领导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亲自下基层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但是,也存在一些走过场的现象.有些领导干部和机关下基层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人车未动,电话先行,被检查单位早早得至通知,有充分时间做准备;有的走马观花,身入心不入;还有的对安全要求不懂不会,看不出问题和隐患,起不到应有的检查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生产检查走过场,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