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隐患即事故     
<正>7月28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杨焕宁局长表示,今年以来,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事故总量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大部分行业领域事故继续下降;全国32个省级统计单位全部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双下降"。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近期连续发生湖南郴州"6·26"特大交通事故和天津宝坻"7·1"重大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必须"全力遏制重特大事故。继续把遏制重特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6月是第18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为"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这样的主题,无疑表明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仍处于脆弱期、爬坡期、过坎期,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不可丝毫懈怠,像2018年张家口"11·28"爆炸事故和2019年江苏响水"3·21"爆炸事故,就令人十分痛心。也正因为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暴露,为更好地吸取事故教训,本期聚焦"化工安全"专题。  相似文献   

3.
韩颖  李靖 《劳动保护》2015,(2):54-55
<正>回顾2014年,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强化红线意识,注重预防治本,坚持依法治理,深化专项整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呈现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态势。全国事故总量、重特大事故数量同比有明显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呈现出进一步持续稳定好转的态势。但是,目前我国仍然处在事故易发的特殊时期。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一些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如晋城岩后隧道"3·1"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共造成40人死  相似文献   

4.
安全信息化     
正今年上半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明显下降,尤其是重特大事故大幅下降,实现历史最好水平。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部分行业领域事故多发,安全生产仍处于脆弱期、爬坡期、过坎期。安全信息化作为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力量,对在新形势下提高我国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发挥着积极作用。《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统一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依托国家  相似文献   

5.
《安全》2012,33(12):54+56
正安监总管三〔2012〕1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今年以来,各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工作部署,持续开展烟花爆竹安全专项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但较大以上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监管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当前至2013年春节期间,是全国烟花爆竹生产经营旺季,也是事故多发、易发期。为认真做好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趋于好转,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增幅有所下降。但当前形势仍十分严峻,安全生产事故数量和事故死亡人数总量仍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从2001年—2003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397起,平均2.76天一起;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42起,平均26天一起:发生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的事故3起,伤亡惨重,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7.
2012年,全国事故总量、较大事故数量、重特大事故数量同比明显下降,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持续好转.但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一些地区和行业领域仍存在"打非治违"不深入、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不落实、防范治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重大事故发生,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蒙受损失.在2013年伊始,我们回顾这些事故,为的是揭示出隐藏在事故背后的症结,避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8.
7月11日,国务院安委会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均有下降。但仍处于爬坡过坎期,在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下,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远超以往。如社会影响较大的重特大事故仍有发生,1月3日,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建综合楼工地发生重大滑坡事故,造成14人死亡。  相似文献   

9.
2011年7月5日,北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安全监管局副局长蔡淑敏带队赴西城区督导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简称"打非")工作。今年4月13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针对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仍是导致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的主要原因等情况,为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1月21日,黑龙江省龙煤控股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致108名矿工死亡,又给全国矿山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在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总体下降的情况下,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的煤炭生产仍发生如此大的事故,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到底怎样才能搞好矿山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正>企业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预防预警机制,尽早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而完善机制需要预警信息系统的支持。通过完善安全预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事故的事先预控,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而目前大多数企业安全管理仍为"被动应对型",重点仍是在事故发生后的肇因分析,无法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因此,企业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正>"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了‘三下降两好转’的态势,事故总量、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继续下降,大部分地区和行业领域安全状况好转。"在10月30日的全国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工作现场会上,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孙华山在讲话中通报了2019年前9个月全国安全生产形势。10月30—31日,应急管理部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工作现场会,总结交流全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其宗旨在围绕监管执法、事故预防和安全法规知识等内容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全社会凝聚弘扬安全发展理念、支持安全生产的共识,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和重特大事故"三个继续下降"筑牢思想基础。6月8日,"海西安全发展行"采访团来到第三站泉州市。记者真切感受到该市落实企业安全  相似文献   

14.
1月18日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付建华的工作报告中指出:2012年,全国煤矿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及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都下降。但2013年,煤矿仍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安全》2012,(6):55-58
正国办发明电〔2012〕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全国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和安全生产执法、治理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取得了积极成效,重特大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明显减少,但非法违规行为仍是造成当前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正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日前,2018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正式启动,今年的主题是"生命至上、安全发展"。这一主题表明,安全生产既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要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双管齐下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理念推向深处、落到实处。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实现事故总量、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三个继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确定安全发展理念,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各项工作措施,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进一步促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各煤矿企业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和现场安全过程管控的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大幅度减少,但"零打碎敲"的事故仍时有发生,累计造成的损失总量不容小觑,这也成为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不容回避的问题。诸多案例证明,大事故的发生,通常是"零打碎敲"事故诱发、波及、扩大造  相似文献   

19.
<正>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9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通知(安委办[2019]10号)[2019年5月8日发布]【内容提要】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布全国第18个"安全生产月"活动通知,通知指出,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将以危险化学品安全为重点,以"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为主题,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全国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和安全生产执法、治理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取得了积极成效,重特大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明显减少,但非法违规行为仍是造成当前生产安全事故多发频发、制约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的突出原因.为深入贯彻落实年初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经国务院同意,于2012年4月中旬至9月底,在全国集中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以下简称"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