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安全生产总是反反复复地讲反反复复地强调,既可以说是。炒旧饭”又可以说是老生常谈,原因不仅它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责任重于泰山.而且最重要的是安全生产是最大的资源节约。所以又不得不讲不得不谈,还必须要时时警钟长鸣。  相似文献   

2.
近来笔者读了几则痛斥导致煤矿爆炸者的时评,看到了义愤,也看到作者呼吁要加强制度建设、惩治腐败、追究责任云云,很正确,却都是老生常谈.同样的话,我们在过去几年里已经不厌其烦地说过无数遍了,说了等于没说.既然如此,还说什么呢!而在我,欲哭,都没有眼泪了!哀莫大于心死.  相似文献   

3.
从事安全监管工作以来,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老生常谈’"。这话听起来没毛病。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性工作,确实需要"老生常谈",天天讲,时时抓,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但笔者认为,安全管理不能仅是"老生常谈",因为,反复强调会使员工产生"安全生产工作流于表面、走马观花"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近来笔者读了几则痛斥导致煤矿爆炸者的时评,看到了义愤,也看到作者呼吁要加强制度建设、惩治腐败、追究责任云云,很正确,却都是老生常谈。同样的话,我们在过去几年里已经不厌其烦地说过无数遍了,说了等于没说。既然如此,还说什么呢!而在我,欲  相似文献   

5.
无锡市第一袜厂已经连续4年没有发生工伤事故,连续3年荣获市纺织局安全生产先进企业的称号。这样的荣誉是怎样得来的?这个厂的领导人在省纺织系统的经验交流会上说,主要是尊重科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应用了ABC分类分级法。 ABC分类分级法的核心,用人们经常说的话来讲,就是“抓住重点,照顾一般”。这个厂对生产设备进行了认真分析,把872台设备归并为74种,并按可能发生事故时造成的危害程度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A、B、C三类。发生事故破坏性强和人身伤亡严重的设备,如锅炉、变电设备、乙炔发生器等,列为A类,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发生事故危…  相似文献   

6.
张健:我们是搞体育活动的。体育首先强调的就是安全,它不是探险。如果方方面面没有准备好,就采取一种冒险的方式,一出事儿,肯定就失败。如果失败率很高的话,这项运动就没有办法去推广了。所以,我们在搞一项体育活动的时候,要进行申报,在批准的过程当中,要看是哪儿主办,过程怎么样,非常强调安全。认为你有可行性,是安全的,才能批,否  相似文献   

7.
数字     
《现代职业安全》2006,(3):10-10
“‘安全’是一种行业并不等于‘安全生产’也是一种行业”——董道行“安全行业”既指业行又指人行,说得通俗点,就是为生产活动提供安全服务的各种工作和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如果把“安全生产”看成是一种行业的话,那么所有的生产部门就都成了一个行业,这既不是事实也不合符逻辑。  相似文献   

8.
95年11月13日上午11时15分,劳动部李伯勇部长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下面是李部长与记者的一段对话—— 记者:李部长,在两年来的安全文化宣传实践中,我们收集到许多不同的意见,对倡导安全文化褒贬不一。一些同志认为现在强调抓安全文化建设,是远水不解近渴的事…… 部长:那不是明摆着吗!(打断记者的话)现在不抓,何时再抓?不是说提高安全素质吗,安全素质以什么为基础?安全素质的基础就是安全文化,正因为安全文化是长远之计,很多有识之士才热衷于对它的研究与传播。安全文化既是个人安全素质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安全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怎么往前发展,量你也发展不下去。  相似文献   

9.
职工话安全     
职工话安全安全问题,就是煤矿的生存问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了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目标,从上到下都在抓,甚至上到90岁的家属大妈,下到3岁的儿童都知道安全与家庭的幸福息息相关,母亲不能没有儿子,妻子不能没有丈夫,孩子不能没有父亲。可想而知,安全在煤矿是多...  相似文献   

10.
<正>事故确切定义的重要性以往人们使用较多的事故定义是"人们不期望发生的、造成损失的一个或者一系列意外事件"。这个定义没有说损失的类型、大小以及由谁来规定,没有说适用范围,也没有解释事件是什么,不确定因素很多,它不能从众多事件中确切地规定出一个叫做"事故"的事件来,也就是事故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如果能对事故进行确切定义,则可以解决以下5个问题:1.安全科学的研究目的是预防事故,在事故定义明确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声音     
《现代职业安全》2009,(12):10-10
“咱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桩,上有老下有小,出个事昨办?一个班里的工友就是亲兄弟,在井下,我们不仅要自保,更要互保、联保,在安全生产上如果班长不严、不管、不问,那才是对大家不负责任。” 这是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七星公司开拓四队班长白国周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对工友说的话。白国周不断探索班组安全管理的新方法,并坚持把这些管理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创造了22年没有出现任何生产安全事故的奇迹。  相似文献   

12.
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在强调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安全文件、安全规程、安全守则、安全警告,可以说应有尽有.但总有人不将此当做一回事。每次出现了安全事故,想到的是别人又出事了,却没有联想到自己企业、自己行业、自己身边是否也有安全隐患.总是抱着侥幸心理,没有将所有的安全规章真正落实在行动上,让许多隐患在拖延中演变成事故。  相似文献   

13.
在防治非典的战斗中,医生们告诫人们,要经常开门开窗透气,可大大降低进入室内病毒的密度,最大限度地预防非典的流行。有人讲,非典在南方一带流行没有那么厉害,是和南方天气较热,人们习惯开门开窗;而北方较冷,人们习惯于关门闭室,不让空气流通,所以非典起源于南方,而流传到北方后,疫情更加严重。此说,未经权威人士认可,可是,也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14.
矿工家庭的幸福来自于哪里?由于人们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回答也不同。有人说,矿工家庭的幸福来自于爱情;有人说,矿工家庭的幸福来自于金钱;有人说,矿工家庭的幸福来自于理解;有人说,矿工家庭的幸福来自于和睦……。那么,矿工家庭的幸福究竟来自于哪里呢?我的回答是来自于安全。我之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我深深懂得“矿工没有安全,家庭哪有幸福”这个道理。 我是一名煤矿工人,曾经在井下奋战了十个春秋。在安全生产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人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一般被解读为,人做错事是正常的,只要积极改过就好.但这种观点却不适用于分工日益精细、要求越来越严的现代化企业,特别是不适用于犯了错可能都没有补救机会的安全领域.传统的安全管理思路强调的是建章立制并不断健全完善,让员工照章办事,若出了错就对责任者进行教育、处罚...  相似文献   

16.
<正>有些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注重安全价值观等内容的提炼,而忽视安全礼仪、仪式的培养,以至于安全文化飘浮在空中,没有落地生根,员工对自己企业的安全文化也没有什么认同感,因此安全文化建设达不到企业预想的效果。有些管理人员认为仪式感、仪式性是繁文缛节,是浪费时间,是大张旗鼓地搞形式,没有必要强调仪式感,这些都是对安全仪式错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关于细节决定成败的事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每当同事们用这句话来概括一个事例的时候,我都觉得是老生常谈,甚至觉得有些空洞。仔细琢磨后,却也在情理之中。其实,就一些安全生产类的事故而言,其发生的过程,往往就是挑了我们工作中一些不注重细节的“刺儿”。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正>背景8月8日,四川省德阳市中江河畔南湾半岛外某广场上一铜钱雕像倒塌,将1名在旁玩耍的10岁男孩砸死。@开到荼蘼-Emotion:不能因为"艺术"而忽略了安全性。@自由茉莉花茶2010:缺乏安全的雕塑是没有责任感的艺术!@二水木鱼:建造公共设施要首先考虑安全问题,就算是小孩有乱爬,但如果一个10岁小孩就能将雕塑弄倒的话,这安全系数也太低了吧。@Super_阳光哥哥:生命是最重要的,家人们要时刻注意孩子们的安全,要教他们安全意识,让他们远离危险,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19.
海岩 《劳动保护》2001,(3):40-41
人们进行生产作业主要是用双手操作,有人说:"双手创造了世界",这也不无道理.但从安全生产的角度看,手尤其是手指又是人体受伤率最高的部位.据国际上有关机构统计,如果按照受伤部位对工伤事故进行分类的话,在各类工伤事故中,手伤害事故最多,约占25%.中国的产业工人队伍庞大,先进的生产设备、劳动手段尚未普及,手部伤害事故相应也会更多.  相似文献   

20.
“如果生命可以重来……”,“如果当初……”,“如果那样就好了”,“如果当时不那样,就不会发生这件事了”,这些都是人们常说的话。然而,世上的事总是像水一样的流去了。生活中的“如果”,大多是对现实中发生发生的不幸而做的良好假设;生命中的“如果”既是一种追悔,也是一种无奈。世上没有后悔药,当你追悔莫及的时候,美好的愿景已经逝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