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n2+在黄杆菌FCN2菌株降解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Mn2+在菌株FCN2生长细胞、悬浮细胞、粗酶液降解芘时的影响作用.在菌体生长期加入0.1~5 mmol/L的Mn2+,对菌体的生长及生长量无影响,但对芘的降解均有促进作用,以加入0.1mmol/L的Mn2+效果最好,其对芘的平均降解率是对照的1.26倍.此时菌株富集的Mn2+为0.025mmol/L;在用无外加Mn2+培养的菌株FCN2悬浮细胞降解芘时,加入0.5 mmol/L的Mn2+,芘的平均降解率为对照的1.67倍.降解反应发生72h后菌株富集的Mn2+为0.18mmol/L;在酶促降解时加入0.1mmol/LMn2+,平均降解率为对照的1.30倍.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加入的Mn2+对降解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Mn^2+在黄杆菌FCN2菌株降解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Mn2 在菌株FCN2生长细胞,悬浮细胞、粗酶液降解芘时的影响作用.在菌体生长期加入0.1~5mmol/L的Mn2 ,对菌体的生长及生长量无影响,但对芘的降解均有促进作用,以加入0.1mmol/L的Mn2 效果最好,其对芘的平均降解率是对照的1.26倍.此时菌株富集的Mn2 为0.025mmol/L;在用无外加Mn2 培养的菌株PCN2悬浮细胞降解芘时,加入0.5mmol/L的Mn2 ,芘的平均降解率为对照的1.67倍.降解反应发生72h后菌株富集的Mn2 为0.18mmol/L;在酶促降解时加入0.1mmol/L Mn2 ,平均降解率为对照的1.30倍.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加入的Mn2 对降解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芘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焦化厂排水沟底泥为菌源驯化筛选出6株多环芳烃降解菌。实验结果表明:各菌对芘均有一定的降解能力,不同菌体表面疏水性不同,这种不同可以影响到反应初期菌株对芘的表观降解率,菌体的疏水性表面较亲水性表面对芘有更强的吸附性;保存的一组天然混合菌对芘降解率较低,没有表现出优于单个菌株的协同作用;多环芳烃降解菌在芘培养液中生长快慢和降解能力没有必然联系。对两株菌体表面疏水性相差较大的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芘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2#菌降解芘的最佳温度是30℃,9#菌降解芘的最佳温度是40℃;Mn2+对2#降解芘有促进作用,对9#菌几乎无影响,Cu2+对各菌芘降解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外加葡萄糖对于2#菌和9#菌的芘降解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株黄杆菌及其粗酶液对芘降解的动力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实验研究了一株黄杆菌FCN2对芘降解的动力学特性,以及该菌株对芘的好氧氧化具有催化作用的酶的分布特征、芘在胞内酶存在下酶促降解的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室经驯化、筛选、分离所得的FCN2菌株对芘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反应后10 h内,降解反应近似表现为一级动力学特性,且随着芘初始浓度的增加,反应速度加快;当芘的初始浓度达到200 mg·L-1时,菌体的降解活性被抑制;菌体的初始浓度越大,芘的降解转化速率越快;当菌量达到3.0×108CFUs·mL-1(CFUs colony-forming units)时,芘的降解转化速度不再随着起始菌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本实验的好氧条件下,最适初始菌量为1.0×108~2.0×108 CFUs·mL-1范围内.FCN2菌株对芘好氧降解起催化作用的活性酶为胞内酶,它对芘降解的催化作用迅速、有效,短时间内即达到分解平衡;胞内酶最适pH值为5,在pH 5.0~6 0之间均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胞内酶最适温度为32℃,在30~50℃之间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粗提胞内酶催化芘的好氧降解过程中,米氏常数较小,为1×10-4mol·L-1,最大反应速率为2×10-6mol·L-1·min-1,说明酶与芘的亲和力大.  相似文献   

5.
对驯化筛选的多环芳烃(PAHs)高效降解菌CN4与CN2进行了深入研究,澄清了金属离子对其降解多环芳烃的作用,得出结论:对于CN2、CN4降解菌,Mn2+与常量Ca2+、Mg2+同时存在于降解体系中时,对蒽和菲降解起到明显促进作用。Cu2+和常量元素Ca2+、Mg2+混合对菲降解也起到促进作用,但没有Mn2+的促进作用明显。不加任何常量和微量金属元素离子的体系对蒽、菲、芘的降解作用仅次于含Mn2+的降解体系,加入Cu2+、Ca2+、Mg2+、Fe3+、Zn2+对CN2降解蒽、芘产生抑制作用,加入Ca2+、Mg2+、Fe2+、Zn2+对CN2降解菲产生促进作用。Mn2+主要是在降解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外加不同浓度的Mn2+制备的菌悬液,对芘的降解作用基本没有差别。在制备菌悬液时加入Mn2+,菌体对Mn2+有富集作用,但Mn2+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菌体的生长繁殖状况。降解体系中加入Mn2+能够有效促进降解过程的进行,加入0.5 mmol/L的Mn2+对CN4菌株降解芘的促进作用最大,而在降解体系中一次性加入5.0 mmol/L的Mn2+则会对降解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考察短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菌体及芽胞对四环多环芳烃芘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菌体5 d内对1 mg·L-1芘的降解率可达53%.菌体和胞内酶降解芘过程中检测到1-羟基芘、9-羟基菲、α-萘酚和β-萘酚这4种单羟基降解产物,在完整菌体降解体系中,产物呈现先积累后下降的趋势,而在胞内粗酶液降解体系中,大分子代谢产物表现为一直积累的趋势,说明B.brevis完整菌体在降解初期并不具备一些中间产物的降解酶,但随着时间推移,可被诱导产生相关酶对生成的新产物进行进一步降解.芽胞悬液在添加芘的无机盐培养基中5 d内萌发生成的营养细胞可达到1.5×109个·L-1,对1 mg·L-1芘的降解率达到15%.  相似文献   

7.
蜡状芽胞杆菌对芘的降解特性及降解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考察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对水体中芘的降解特性,分析其代谢产物和降解酶的活性.结果表明,1 mg·L-1Mn2+、0.1 mg·L-1Fe3+和10 mg·L-1葡萄糖混合物对芘的降解有明显促进作用;1 g·L-1菌体在120 h内对2.5μmol·L-1芘的降解率达到61.4%.利用LC-MS/MS分析芘代谢产物,检测到1-萘酚、2-萘酚、9-羟基菲和1-羟基芘4种单羟基多环芳烃,表明芘在单加氧酶作用下开环降解,且B.cereus能有效分解利用4种代谢产物,其最高利用率分别为100%、90.3%、98.3%和52.7%.酶活力分析实验结果表明,B.cereus具有的水杨酸羟化酶,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和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在芘的降解中起关键作用,其酶活力经芘诱导后均有明显提高.结合产物分析及酶活测定,推断B.cereus对芘的降解途径以及降解过程是由单加氧酶和双加氧酶联合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苯并[a]芘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其降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样品中,以苯并[a]芘为唯一碳源反复驯化,分离筛选出1株高效降解苯并[a]芘的菌株JL 14 .经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鉴定属于氮单胞菌属(Azomonas) .菌株JL 14在苯并[a]芘浓度为5mg·L- 1 ,2 8℃振荡培养10d ,苯并[a]芘的降解率达到48. 9% .培养基初始pH值分别为4、6、8、10时,2 8℃振荡培养10d ,苯并[a]芘的降解率分别为7 1% ,2 4 8% ,49 6%和2 5 9% .JL 14在苯并[a]芘浓度分别为10mg·L- 1 与2 0mg·L- 1 的条件下,2 8℃振荡培养10d ,苯并[a]芘的降解率分别为3 8. 2 %与2 7. 6% .Zn2 + (2 0 0mg·L- 1 )、Cd2 + (5 0mg·L- 1 )与Pb2 + (2 0 0mg·L- 1 )不影响JL 14对苯并[a]芘的降解作用,但Cu2 + (5 0mg·L- 1 )、Cr2 + (5 0mg·L- 1 )对JL 14有毒性;菲和蔗糖均可促进菌株JL 14对苯并[a]芘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9.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J12对芘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前期实验中得到1株对芘具有降解能力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将其命名为J12。采用摇床振荡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降解体系芘初始浓度、初始pH、投菌量)对J12降解芘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降解条件为芘初始浓度20mg/L、投菌量2g/L、pH为7.0左右。在最佳降解条件下,研究了金属离子Fe3+、Mn2+、Mg2+对J12降解芘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Fe3+、Mn2+的投加对J12降解芘具有促进作用,而Mg2+则表现为轻微的抑制作用。向反应体系中添加鼠李糖脂,结果表明鼠李糖脂的添加对J12降解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在反应的后期促进作用较明显。对J12胞外酶和胞内酶粗酶液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J12降解芘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为胞内酶,J12对芘的降解酶主要分布在胞内。  相似文献   

10.
一株芽胞杆菌和一株黄杆菌代谢芘的摄取方式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溶剂萃取、薄层色谱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一株芽胞杆菌CN2和一株黄杆菌CN4在初始pH=6.00的条件下对芘的降解过程.研究表明:芘降解液的pH值随降解时间向中性波动变化;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出的CN2菌体表面具有亲水性,CN4菌体表面具有疏水性,CN2表面疏水性在芘的降解过程中随时间有变大的趋势,CN4表面疏水性在芘的降解过程中随时间有变小的趋势;从芘降解的整个过程看,大部分时间CN2的降解比CN4的快,CN4菌体捕获的芘量比CN2要大,尤其在接种刚开始的一段时期较为明显;细胞表面、细胞壁中、细胞内部均有芘富集迹象,其中细胞表面富集的芘最多.根据试验结果推测,在菌株对芘的降解过程中吸附和降解同时发生;菌体对芘首先通过表面吸附或其它方式结合,随后溶人细胞壁中,跨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被降解;这个传质过程很可能不是连续的,而是由细菌控制的主动的间歇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