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2009年4月发生地震后,网络媒体充分发挥及时性和互动性优势,显示出其作为主流媒体的强大影响力,与此同时,网络的各种负面影响也显现出来.本文力求阐述网络媒体在这次地震后表现出的"双刃剑"作用,并尝试给出如何掌握震后网络传播主动权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日本新潟地震救灾行动及对我国地震应急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0月23日日本新潟县7.0级城市直下型地震造成了较大的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这次地震的灾害与震后救灾行动,简单分析研究了日本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内容,并结合我国防震减灾现状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日本新潟地震救灾行动及对我国地震应急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年10月23日日本新潟县7.0级城市直下型地震造成了较大的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这次地震的灾害与震后救灾行动,简单分析研究了日本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内容,并结合我国防震减灾现状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受此影响,宝成铁路成都局管段沿线产生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到铁路运营的安全.通过对铁路沿线次生地质灾害的震后排查,总结了地震产生的灾害类型,分析了地震的致灾作用和影响地震次生灾害稳定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防灾工程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芦山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破坏,导致了生态系统发生退化,尤其是地形条件极其复杂的山地生态系统退化更加严重。由于地震而引发的次生灾害对于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也非常显著。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可持续性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约束因素,震后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面临威胁。因此,修复生态系统,实施生态补偿是震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迫切需要。文章分析了芦山地震对灾区生态环境及自然保护区的影响,提出了震后生态补偿的思路、重难点和对策建议,以供雅安灾后生态重建借鉴。  相似文献   

6.
康振 《环境科学》1976,(2):47-51
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旧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地震,震后,田园荒芜,疫病流行,劳动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逃荒要饭。反动统治阶级趁火打劫,敲诈勒索,大发横财。饿死、冻死、病死和被反动统治阶级迫害死的劳动人民,不计其数。今天,在毛主席领导下的新中国,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一方受灾,八方支援,组织起来,人定胜天,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次唐山、丰南地震抗震救灾中,我们的人民进行了坚韧不拔的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发扬了地动山摇何所惧,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创造了许多英雄事迹,夺取了抗震救灾的伟大  相似文献   

7.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震级不大、灾情较重。震后排查和地震震前后对比显示,滑坡崩塌灾害是加剧灾情的关键因素之一;震后新增隐患沿河谷岸坡脊线、公路边坡开挖线、断裂带"三线耦合"部位集中分布的特征;中小型滑坡主要由地震动触发,大规模滑坡是由断裂活动和地震动联合触发。研究建议在西南山区的应急减灾能力建设中应综合考虑地震和地质灾害,分阶段规划。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过去研究唐山和海城地震的基础上,讨论了地壳内岩浆上而与地震前兆、震后效应及其它一些地震现象的关系,认为岩浆的上涌力、热的发散及气体的逸出.是引起地震前兆及其它地发现象的原因,地震过程与岩浆上涌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00年以来全球逐年发生的7.0级以上地震的活动图像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历史上地震活动与本年度地震活动分布相类似的年份,对这些年份之后的1~2年内发生在中国大陆、大华北、华东及安徽地区的中强震进行对比分析,力求得到较为合理的结论,为下年度的中国大陆、大华北、华东及安徽地区的地震趋势预测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分析得知:震后次年对中国大陆(主要是西部地区)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对大华北地区的影响;然后是对华东地区(主要是海域)的影响;对安徽地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地震发生后,可能发生的火灾、有毒有害物泄漏、水源污染等多种次生灾害,及目前现有的震后环境监测手段,提出针对可能的污染状况,应采取的环境监测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计算静态应力降与动态应力降之比Y值,根据Y值的大小初步判定地震类型,是震后趋势判定的一种新方法,对震后趋势快速判定有一定意义。通过计算我省历年有影响地震的Y值,发现2005年以来黑龙江省及其周边地区中强地震静态应力降与动态应力降之比(Y值)在0.3~0.6之间,总体来说Y值较大,其地震类型以孤立型地震为主,吉林省前郭县地震Y值为0.37,与我省其他中强地震相比,Y值相对较低,初步判定为震群型地震。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宝鸡市是汶川大地震的波及影响地区,全市在这次地震中普遍受灾,震后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指挥下,快速反应,沉着应对,迅速展开地震应急救援和组织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对宝鸡市应急救援和组织管理工作的回顾,提出了在严重地震灾害发生后,应该将救治伤员、安置灾民,防震避险、组织自救,加强宣传、正确引导,核查异常、监测震情,灾害调查、评估定损,灾后重建、恢复家园作为应急救援与组织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受此影响,宝成铁路成都局管段沿线产生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到铁路运营的安全,通过对铁路沿线次生地质灾害的震后排查,总结了地震产生的灾害类型,分析了地震的致灾作用和影响地震次生灾害稳定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防灾工程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26日和2005年3月29日在印尼苏门答腊北部分别发生8.7级和8.5级强烈地震后,对江苏地区前兆体应变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在这两次地震的震后都记录到了显著的异常,且异常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本文列出这些异常并浅析,以期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印尼大震对我国未来地震趋势的影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对地震舆情信息的深入感知和有效管理,能够保障社会和谐发展.提出一个基于大数据技术和深度学习的地震舆情感知平台,基于Hadoop和MongoDB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海量实时地震舆情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基于Word2vec和LSTM的融合模型能够有效实现震后网民的情感识别,为舆情预警提供支持.以台湾5.8级地震舆情数据为例,对该...  相似文献   

16.
现代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发生概率大,扑救难度大,极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震后火灾的诱因、时空分布及消亡因素有着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在详细分析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发生的原因、火灾时空分布及危害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应急处置对策和长远处置对策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可供消防部队处置此类灾害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环境工作通讯》2008,(7):I0001-I0009
2008年5月13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连续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政治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并亲赴四川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国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温家宝总理震后立即赶赴地震灾区,直接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其他领导同志也对抗震救灾给予了有力指导和协调。按照中央的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正在紧张、全面地展开。下面,我将阶段性工作情况向大家通报一下。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和灾害流行病研究中心近日在日内瓦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共发生了302起有记录的自然灾害,夺走了近3万人的生命,其中造成最惨重伤亡的是地震.2011年有近2.1万人死于地震,其中日本3月的地震导致近两万人死亡,部分罹难者在土耳其10月的地震中丧生.在2010年,海地大地震则夺走了22万人的生命.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提醒各国、尤其是那些位于地震带上的城  相似文献   

19.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南发生9.0级地震(矩震级)。本课题选取了期间南昌台368个波形记录情况,对日本M S9.0级地震序列M S4.7级以上地震波形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对该区域地震P波发育情况并对波形特征形成机理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发现:1.震群余震P波发育分布存在一定的分布特征;2.在浅震震群中,影响震群P波发育特征跟主震地质条件有关存在较大关联。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震后,环境保护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和临时应急指挥部,连夜制定了《环境保护部青海玉树地震次生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响应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