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活性炭气相吸附机制,并从表面氧化改性、表面还原改性及表面负载金属改性方面叙述了国内外在气相吸附用活性炭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氧化改性主要是利用强氧化剂在适当条件下对活性炭表面官能团进行氧化处理,增加表面含氧酸性基团含量,使其表面极性增加;表面还原该性是利用还原剂在适当条件下对活性炭表面官能团进行还原改性,提高含氧碱性基团含量,增强了表面非极性。对活性炭改性机理的深入细致研究将会是未来活性炭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表面活性剂对极性有机物在沉积物上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苯酚、苯胺和对硝基苯酚在沉积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体系中的分配特性.结果表明200mg/L和1200mg/L的SDBS存在下,苯胺和对硝基苯酚的沉积物-水分配系数均增大,分配作用的增大倍数与有机物的Kow呈正相关;苯酚的分配系数则因表面活性剂存在浓度的不同分别增大和减小.十二烷基硫酸钠(SDS)、Triton X-100(TX100)和Brij30存在下,苯酚等温吸附实验表明:表面活性剂浓度约低于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时,苯酚的吸附量增大;表面活性剂浓度约高于其CMC时,苯酚的吸附量比纯水中的吸附量小.  相似文献   

3.
单一及复合表面活性剂对菌株降解柴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一表面活性剂SDS、TW80和鼠李糖脂对菌株SD10降解柴油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比例配制的复合表面活性剂SDS—TW80以及SDS-鼠李糖脂的CMC值变化,及对菌株SD10降解柴油的影响。实验主要结论如下:(1)SDS、TW80和鼠李糖脂,都能提高菌株SD10对柴油的降解率,鼠李糖脂能力最强,其次为TW80,SDS能力最弱。SDS和TW80浓度过高,会抑制菌株生长及活性,导致降解率下降,不过这种抑制或毒害作用可能是短时间的,超过一定时间后,菌株SD10活性又能恢复;(2)TW80或鼠李糖脂,与SDS复配,都能显著降低复合体系的CMC值,且SDS-鼠李糖脂复合体系的CMC值更低;(3)复合表面活性剂SDS—TW80以及SDS-鼠李糖脂比单一表面活性剂性能更强,能有效提高菌株对柴油的降解率,特别是鼠李糖脂和SDS配制复合表面活性剂效果更佳。复合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也将为表面活性剂增溶促降解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有机污染物在水体表面微层的富集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体表面微层的富集行为.现场分析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在小型封闭湖泊表面微层中存在富集现象,富集倍数在1~11之间,湖水的理化性质及采样方式均影响富集倍数的大小.室内微宇宙研究表明DBP和DEHP在微宇宙水体表面微层中均存在富集现象,富集倍数分别为2.81和1.98,藻类、颗粒物和腐殖酸也同时在微宇宙水体表面微层中富集.当水体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和腐殖酸时,邻苯二甲酸酯(DBP、DEHP)在表面微层的富集倍数随加入的2种物质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富集动力学研究表明,当表面微层遭到破坏后,其在表面微层达富集平衡需较长时间,水体浓度也影响富集倍数  相似文献   

5.
对6种固定微藻的载体材料进行优选研究。运用热力学模型,通过测量微藻与载体的接触角并计算微藻与载体间的吸附自由能,对微藻在载体表面的吸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球藻和栅藻表面均具有亲水特性,小球藻具有更大的表面能;6种材料疏水性能由强到弱依次为不锈钢聚丙烯尼龙聚碳酸酯有机玻璃钛,表面自由能由小到大顺序为不锈钢聚丙烯尼龙钛有机玻璃聚碳酸酯。通过计算得到的微藻与载体间吸附自由能均为负值,表明吸附作用可以发生;微藻和疏水性较强表面能较小的材料间吸附自由能更大,吸附作用更强。随后进行的吸附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一致,即疏水材料表面的微藻吸附密度更大。这表明用热力学方法预测微藻与载体间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碱改性活性炭表面特征及其吸附甲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对椰壳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BET和SEM分析改性前后活性炭的表面结构,Boehm滴定和SEM/EDS方法测定活性炭表面元素及含氧基团.研究改性活性炭对甲烷的吸附性能和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经氢氧化钠改性处理后,活性炭孔径变化不明显,表面含氧基团显著减少;当氢氧化钠的浓度>3.3 mol·L-1时,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大于未处理的活性炭,并且随碱的浓度增加而增大.与改性前的活性炭相比,甲烷在碱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量提高了24%.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少表面的含氧基团有利于甲烷的吸附.甲烷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式,吸附常数为163.7 m3·mg-1.  相似文献   

7.
表面活性剂在环境中的生物降解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简述表面活性剂对环境的影响,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性的测试方法、降解过程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各类表面活性剂结构与降解能力之间的关系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降雨-径流过程中土壤表层磷迁移过程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42,自引:5,他引:42  
以人工降雨的方法,对巢湖边旱作表层土壤在降雨后所产生的磷迁移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雨强植(70mm和35mm)90min内模拟的降雨过程中,供试的土壤产生两种径流模式:表面径流和土壤内部培中流,降雨强度大,表面径流和壤中流始流时间早,水流量和深度相应高,累积输出也多,相同雨强下,农田作物的覆盖作用胡促进壤中流,减缓表面流,但对始流时间的影响不大,4种模拟土类型的表面径流累积输出的大小顺序为:BN70(降雨量70mm,盖度为0)>BC70(降雨量70mm,盖度为80%)>BN35(降雨量35mm,盖度为0)>BC35(降雨量70mm,盖度为0)>BC70(降雨量70mm,盖度为80%)>BN35(降雨量35mm,盖度为0)>BC35(降雨量35mm,盖度为80%),培中流的量序为:YC70>YN70>YC35>YN35,裸露土壤的总磷浓度曲线呈波浪状递减,作物覆盖土壤则呈均匀缓慢的递减趋势,土壤物理结构和作特特征对溶解性总磷的变化趋势起主导作用,在中到大雨条件下,壤中累积输出的径流量都低于表面流,差幅决定于土培表层界面特征,表面径流中的磷迁移量是土壤中流的3-4倍。  相似文献   

9.
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体表面微层的富集行为,现场分析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在小型封闭湖泊表面微层中存在富集现象,富集倍数在1-11之间,湖水的理化性质及采样方式均影响富集倍数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杨敏  豆小敏  张昱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0):1581-1585
固液界面吸附是环境水化学及水处理技术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目前固液界面吸附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对吸附剂表面性质、吸附络合物形态、表面反应描述中使用的一些重要实验技术、理论计算方法和模型模拟手段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展望了固液界面吸附研究的发展趋势.表面表征技术、理论计算及表面络合模型的发展、应用和结合有力地促进了人们对各种固液界面体系吸附机制的深入理解,对于阐明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及开发新型吸附剂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颗粒物表面酸碱特性与孔表面分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位滴定试验,证明了5种颗粒物的表面存在着一定量的OH-受体,其表面位浓度(Hs)在0.1219~0.3134 mmo.·L-1之间,表面位密度(DoH)在0.8586~2.1305个·nm-2之间,且不同采样点的颗粒物,其表面位浓度和表面位密度差别很大.所采集的5种颗粒物的孔结构接近平行板狭缝,孔尺寸分布不是均一的,平均孔径分布范围较宽(1.8~76nm);BET比表面积为9.5669~34.5605 m2·g-1,累积脱附孔体积为0.01729~0.06711 cm3·g-1,BJH脱附平均孔径为5.6768~7.7388nm,处于中孔范围,且平均孔径均大于其PSD峰值对应的孔径.通过分形FHH方程模拟N2吸附和脱附等温线数据计算出这些颗粒物的孔表面分形维数Ds比较接近(2.68~2.82之间),但它们的分形标度区间不同.另外,采用热力学模型和分形FHH理论计算出的表面分形维数的差异主要归因于这些样品孔尺寸分布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12.
粉煤灰的活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粉煤灰的活化方法,确定了最适宜的活化剂HR和相应的活化条件。利用XPS.IR.TEM.TGA和DTA等方法研究了活化粉煤灰的表面成分、基团和形貌。考察了活化粉煤灰的疏水性和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及亲和性。证明活化剂分子是以化学键牢固地结合在粉煤灰表面上而使其显著改性。  相似文献   

13.
任爽  孟昭福  王腾  张洋  田凯  刘伟  闫东旭 《环境科学》2018,39(1):187-194
以膨润土(BT)为基质,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负载Fe3O4的磁性膨润土(MBT),在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修饰(BS-MBT)的基础上,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复配修饰剂,通过湿法分别制备2种两性复配修饰磁性膨润土(BS-CT-MBT/BS-SDS-MBT),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重、红外光谱对样品进行表征,测定磁性、比表面积和孔容等性质,通过批处理实验法对比两性复配修饰磁性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结果表明,两性复配修饰膨润土具有良好的磁分离性能.与BS-MBT相比,BS-CT-MBT的C、N质量分数增大,复配修饰剂质量分数增加,孔容和比表面积减小,BS-SDS-MBT的C、N质量分数减小,复配修饰剂质量分数减少,孔容减小,比表面积增大.在pH 6.0的0.1 mol·L~(-1)Na Cl溶液中各修饰剂的解吸率低于9%.各土样对苯酚的等温吸附数据符合Henry模型,以分配吸附为主,吸附量顺序为BS-CT-MBTBS-MBTBS-SDS-MBTBTMBT,修饰剂质量分数是影响苯酚吸附的决定性因素,CTMAB提升土样吸附苯酚能力的效果高于SDS.  相似文献   

14.
"人性化"不拒"得罪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企业都在安全工作中推行人性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的在这方面陷入了误区.企业加强安全制度管理,严格考核,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就有人认为太死板,不近人情,违背了人性化管理.在这些论调面前,有的干部唯恐"得罪人",该说的话不说,该管的事也不管了.茂名石化大乙烯安全环保部副部长杜丕祥不是那样,他经常说的话是:"宁可罚得你哭爹叫娘,也不愿看到你家破人亡".为了秉公执法,他没少得罪人,其自行车轮胎甚至被人刺破扎坏,但他仍然一如既往坚守安全监管的职责.一名年轻职工在施工中所戴的安全帽帽绳不紧,被他毫不客气地开出了50元罚单.  相似文献   

15.
杨航  李敏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Z2):189-193,223
以双电层作为基本结构的表面络合模式,由于对其构造的不同假设可以导出多种模式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研究表明表面络合模式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较准确的模拟离子在天然体系中的吸附作用。目前表面络合模式在氧化物和土壤矿物体系的研究日趋成熟,对天然体系中的表面络合模式应用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实际应用中,广义复合与组分添加的方法为表面络合模式对天然体系的模拟提供可行依据,但天然体系的复杂性和表面反应的多样性将会影响模式的效果,需要对天然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对模式进行优化和扩展,以更好的揭示吸附反应。  相似文献   

16.
堆肥过程中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不同温度的堆肥过程中 ( 45℃和 5 5℃ ) ,筛选了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种 ,对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检验 .实验结果表明 ,Bacillussubtilis是堆肥过程中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主要菌种之一 ,并验证了其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莎梵婷等脂肽类物质 .还对筛选出的优势菌种BacillussubtilisB产剂条件进行了优化 ,强化了它的产剂能力 ,结果表明碳源和氮源对产剂影响较大 ,而Fe2 浓度影响较小 .最后对筛选的菌种及其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城市生活垃圾堆肥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发酵培养法筛选堆肥中产表面活性物质的菌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微生物在城市生活垃圾堆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某些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有望改善堆肥的微环境 ,提高堆肥的效率。从不同温度的堆肥过程中 (45℃和 55℃ )筛选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细菌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生通过测定其发酵液的张力值来判断。实验结果表明 ,堆肥过程中的确存在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细菌 ,枯草芽孢杆菌是其主要菌之一。实验通过一系列培养条件的优化 ,使所筛选到的细菌产生活性较强、浓度较高的生物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8.
阿珠 《环境》2008,(5):3
国外留学生王千源被指与藏独势力为伍,被公众唾为"汉奸王";广州女模谭静高楼裸死,谭静案一时间又成为广为流传的"罗生门"……最近挑战人们思考判断能力的事件,似乎一下子全都挤进了大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Solubilization of perchloroethylene (PCE) in a nonionic (Triton X-100) and a cationic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TAB)) surfactant solutions and the degradation of surfactant solubilized PCE using fine to nanosize Fe and bi-metallic Fe-Ni 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Micelle partition coefficients (Km) and molar solubility ratio (MSR) for PCE in 10 g/L of surfactant solutions have been quantified and the solubility of PCE (100 mg/L in water) in the surfactant solutions increased by about ten fold. Of the two surfactants studied, Triton X-100 solubilized the higher amount of PCE per gram of surfactant. To degrade solubilized PCE, both iron and bimetallic Fe-Ni particles were used in continuously stirred batch reactors. The iron and bi-metallic 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using the solution method and the 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the SEM, EDS, TEM and XRD. The PCE solubilized up to 500 mg/L in both surfactant solutions were totally degraded at various rates by 200 g/L of bi-metallic Fe-Ni particles in less than 20 hr, which is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PCE degraded in the shortest time compared to data in the literature. The degradations of PCE solubilized in surfactant solutions were represented by nonlinear kinetic relationships which depended on the type of surfactant used for solubilizing the PCE.  相似文献   

20.
"绿色信贷"的"赤道"之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绿色信贷”政策),取得了阶段性、局部性成果,然而在体制和技术等方面还存在深入实施的障碍。2008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和国际银行业“赤道原则”发起者——国际金融公司在北京签署协议,合作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信贷指南,为深化绿色信贷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