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阐述了南通市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该市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中国尤为突出。由于特殊的国情,中国的环境问题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状况,因此,环境信访形势也显得十分严峻。现以南通市为例,从环境信访现状、成因等方面阐述了加强信访督查力度的对策,并对做好信访工作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南通市强盛印染有限公司为例,进行清洁生产效益分析,说明清洁生产能够减少或消除废物的产生和排放,从而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 ,在全面环境管理时期 ,世界各国在环境管理中采用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和方法 ,“主要是通过制定适当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办法来进行 ,从此国家对环境的管理进入了一个更加科学、深化、全面、有效的新时期”〔1〕。而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是以计划经济模式为基础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管理 ,应由单一的直接控制模式转变为直接控制为主、经济手段为辅的模式 ,并逐步强化经济手段。现在有些地方试行“三同时”保证金、资源补偿费、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新对策 ,都是有益的探索 ,应当总结经验 ,不失时机…  相似文献   

5.
正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2014年1月2日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近日会同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指导各地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督促企业履行环保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约束和惩戒企业环境失信行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是指环保部门根据企业环境行为信息,按照规定的指标、方法和程序,对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履行环保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实际表现,进行环境信用评价,确定其信用等级,并向社会公开,供公众监督和有关部门、金融等机构应用的环境管理手段。开展企业环境  相似文献   

6.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9):710-710
2006年9月1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根据已公布的三项标准对生态工业园区进行建设、管理和验收。这三项标准是:《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和《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规定基本条件和验收标准分别为21、19和20个,这些指标归纳为经济发展,物资减量与循环.污染控制和园区管理四类。  相似文献   

7.
从2008年10月25日至26日举行的“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2008双年度论坛”上获悉,中国将研究开征环保税,推进税收制度改革,优化节能减排的财税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8.
为了安全合理使用农药,保护环境,农林部于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六日至二十一日在杭州召开了农药安全使用试行标准审定会。参加会议的有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农业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卫生部、外贸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一九七九年九月十三日原则通过,现予公布。  相似文献   

10.
指数平滑法是常用的一种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但用于环境预测的先例则较少。本文以南通市1981-1990年工业三废排放量时间序列为例,简要介绍了该法的原理以及平滑计算、建模、预测和精度分析的过程,并对其在环境预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法与目前环境预测中常用的回归法相比,具有数据来源较易,不需要特殊分布,计算简单,精度较高等明显的优点,充分显示出该法在环境预测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是指公众对环境风险的感知及其行为反应超越了环境风险应有的影响程度。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具有信息判断的主观性、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和影响后果的多层性,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政府形象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中国环境风险社会放大的制度根源在于环境风险评估制度不科学、环境风险信息交流制度不健全、环境风险责任分配制度不合理。为了避免环境风险社会放大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法律应从环境风险评估、环境风险信息交流、环境风险责任分配等3个方面进行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12.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法治建设的重要成就。新《环境保护法》与原《环境保护法》相比具有诸多亮点,如体现和贯彻了"保护优先"的理念,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规定了按日处罚制度。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新《环境保护法》仍属管理法而非权利法、没有触及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缺乏合理协调、立法技术不够完善等。今后《环境保护法》的发展应注重从管理法向权利法转变、强化地方监管和建立区域性监管、协调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境污染损害事件呈现高发、频发的态势,公众健康权益受到较大威胁。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与健康工作,已采取诸多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环境与健康法律制度面临较多困境。因此,需进一步完善环境与健康法律制度,其关键点在于树立并践行健康权理念,具体包括:将健康权写入《宪法》,加强环境与健康立法,建立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构建公众环境与健康素养教育制度,完善环境健康损害赔偿制度,形成有效的环境健康监管协作机制等措施,从而切实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规定,对“污染和破坏环境,危害人民健康的单位”,要“予以批评、警告、罚款,或者责令赔偿损失,停产治理”。据此,凡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均应依法由污染责任单位负  相似文献   

15.
空压机噪声呈中低频特性,治理有一定难度。以南通市元件十二厂为例,对空压机房噪声的机理和特性进行了探讨,从效果、节能等因素考虑,设计了一整套控制工程方案并予以实施,验收表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降噪节能效果明显、实用性强,造价低,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适用于同类型噪声的治理。  相似文献   

16.
分别阐述了南通市通州区十一五期间的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杭州是全国环境保护的二十个重点城市之一,必须加速治理工业“三废”,努力减少污物排放,造成一个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十八、三十二条规定精神,特制定《杭州市  相似文献   

18.
论环境的行政公益诉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尚未建立环境的行政公益诉讼,而传统诉讼制度的问题和缺陷日益显露,导致环境得不到很好地保护。根据环境法中关于环境权的理论、公众参与的原则以及公益诉讼的理论,中国应该尽快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赋予公众环境的行政公益诉讼资格,使作为公共利益的环境能得到切实的保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华北地区灰霾日渐严重的问题,利用1973—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从冬季采暖耗能排污和平均风速变化的角度,结合Mann-Kendall法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冬季灰霾相关气象因素的长时间尺度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华北大部地区冬季平均风速明显下降,影响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容易积累高浓度污染,有助于抬升灰霾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除个别地区受气候变化引发极寒事件影响、采暖度日变化趋势持平外,华北各地受长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所致冬季增温效应影响,采暖日和采暖度日整体呈下降趋势,采暖耗能排污减少,有利于降低粉尘污染排放。因华北地区统一采用固定120 d时限的供暖制度,采暖日和采暖度日的下降并没有转化为采暖耗能排污的下降,个别城市采暖度日甚至有所上升。因华北南部及沿海站点计算得到的采暖日明显低于120 d,在这些城市根据天气条件试行灵活供暖,可能明显降低冬季采暖耗能排污,有助于消解雾霾。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发生在云南曲靖市的铬污染事件,再次引发全社会对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性的极大关注。为维护环境公益,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和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向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标志着中国以民间环保组织作为原告的环境公益诉讼在实践中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由于中国还没有建立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使得相关案件在实践推进过程中暴露出许多缺陷。以云南曲靖市铬污染事件出发,针对环境公益诉讼的障碍性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呼吁国家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建立以环境损害事实为基础的环境监管制度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