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煤矿大多数是井下采掘,因采煤造成的地表塌陷致使大量耕地和村庄遭到破坏,使局地生态环境恶化。本文对我国采煤塌陷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列举了塌陷引起危害的典型实例,进而将塌陷区开发治理和综合利用的模式归纳为充填式和非充填式两大类五种不同的型式。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我国采煤塌陷区开发利用前景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2.
孙功 《环境保护》2013,(17):63-64
目前,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是恢复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简述了淮南市在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实践中形成的"集中式搬迁、发展式安置、开发式治理"的治理思路和"泉大模式""、后湖模式""、鑫森模式"三种治理模式及多项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矿非稳沉采煤塌陷区为例,通过对该采煤塌陷区实测资料和工作面开采情况的详细分析,构建非稳沉采煤塌陷预测模型并对塌陷区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基于预测结果及土地利用信息,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划定非稳沉采煤塌陷区的破坏等级,并据此进一步提出顾桥矿非稳沉塌陷区的生态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淮南市采煤塌陷区水域理化指标和叶绿素的测定。用较为简单的W分级法对9个监测点的水质进行评分分级,并对塌陷区水域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级,用以反映采煤塌陷区的有机物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5.
以唐山南湖公园为例综述了采煤塌陷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危害及修复技术,详细介绍植物修复技术,总结了采煤塌陷区重金属污染水体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唐山采煤塌陷地复垦利用技术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山市被列入国家级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示范区以来,加大了塌陷区的复垦力度,使采煤塌陷地复垦率和利用效率有了很大提高。本文介绍了唐山采煤塌陷土地破坏及复垦利用现状,总结了几种复垦利用途径和模式,可供我国同类矿区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采煤塌陷区不同用途土壤的有机质、pH、钙、镁、氮、磷、钾、速效钾含量进行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塌陷区复垦地的肥力状况,为塌陷区复垦土地农业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过一定复垦作用后,土壤肥力有所上升,但仍然达不到土壤质量标准,采煤塌陷复垦区的有机质含量严重缺少,氮极缺,磷、速效钾、钾含量丰富,土壤中的钙镁含量经过复垦后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采煤塌陷区土壤受污染比较严重,在复垦过程中应注意增施有机肥和氮肥。我们也不要盲目的复垦,在复垦过程中要考虑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程径权 《环境科技》1990,3(3):11-16
一、问题的提出根据当代采掘技术水平,地下采煤所引起的土地塌陷是难以避免的。我国又是人多地少的国家。因而加强塌陷区的综合整治和土地复垦将是矿区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之一。从广义而言,充分开发利用采矿塌陷区水域是一种重要的土地复垦形式。表1为华  相似文献   

9.
针对淮南矿区采煤塌陷区地质灾害风险、土地耕种、环境污染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土地复垦、基础设施修复、生态旅游发展等治理模式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了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效益,认为塌陷区治理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一种或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采煤塌陷区的水质地貌特征,阐述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可行性,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淮北市采煤塌陷区复垦研究主要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淮北市采煤塌陷区复垦的几种主要模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种综合开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淮北市是一座新兴煤矿城市,被淮北矿区各煤矿所包围,全矿区南北长110公里,东西宽10公里,工业储量11.8亿吨;有13对矿井,目前原煤生产能力1450万吨。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采煤使大面积的土地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部分平原、村庄变成了一片汪洋的塌陷坑,座座砰石山,久经风化,随风飘扬,严重污染了矿区环境。为保护和恢复利用国土资源,综合利用煤矿塌陷区,维护煤矿城市及矿区生态平衡,及时对煤矿城市的环境污染予以控制和处理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煤矿的塌陷与复田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塌陷的危害井工采煤使地表塌陷,植被、建筑设施遭受破坏。南方塌陷区多数积水,浅的成为沼泽,深的一片汪洋;北方缺水,塌陷区多数成了大坑。塌陷对丘陵地带影响较小,对平原区影响较大。例如徐州矿务局万吨煤塌陷率高达4.5亩,全国万吨煤平均塌陷率是3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综述了近年来采煤塌陷区及复垦区的植物修复主要研究进展,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综述了近年来采煤塌陷区及复垦区的植物修复主要研究进展,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采煤塌陷对地表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采煤塌陷对地表植被组成及其多样性的影响,对陕西省神府-东胜补连塔煤矿采煤塌陷区不同塌陷年限(2、7、12、17 a)区域和未塌陷区域(对照)植被进行抽样调查与分析. 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14科39属46种植物,主要为草本植物;采煤塌陷对植被种类组成、物种分布有很大影响,导致植物种类显著减少31.03%~44.83%. 塌陷区优势种较对照区有较大变化,优势种由多年生草本植物演变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但是不同塌陷年限区域植物优势种基本稳定,主要为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烛台虫实(Corispermum candelabrum)、刺叶藜(Chenopodium aristatum)等. 采煤塌陷导致植株密度显著下降58.62%~68.00%、物种丰富度显著下降17.43%~27.00%、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降低4.07%~22.76%,但植被盖度差异不显著. 采煤塌陷显著影响植物群落多样性,其中,塌陷12和17 a样地植被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塌陷2 a样地显著提高. 群落排序结果表明,物种分布与塌陷有明显相关性. 塌陷区植株密度及其植被组成中多年生草本种数很难恢复到对照区水平,植被恢复进程十分缓慢.   相似文献   

17.
淮北煤矿区地表塌陷的环境效应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表塌陷是煤矿开采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它直接引起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的负效应。煤矿区地表塌陷的治理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学科多、面广。分析了安徽省淮北采煤塌陷区的现状、治理模式和治理效益,认为塌陷区治理应该遵循依法治理、依靠科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煤矿废弃地和采煤塌陷区造地复田,其土质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在选择造林树种时,必须考虑绿化效果好,吸收有害物质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等优点。为此,我们于1987年10月在相城矿塌陷区复田上对种植的各种树的根、枝、叶进行有害物质化验,同时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淮南市因采煤形成的塌陷区正在逐年增加,而且淮南面临“煤竭城衰”的潜在威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恰恰是淮南煤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之举。从大力开发环境资源和延伸循环经济子链两个层面阐述了淮南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并介绍了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治理方法,结合淮南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采煤塌陷地复垦的潜力调查、分析和评价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塌陷地复垦的潜力空间分布情况、等级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采煤塌陷地复垦建议和对策。本文结合徐州市铜山区实际情况,选取影响采煤塌陷地复垦潜力的地形及水文条件、土壤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作为潜力评价因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铜山区采煤塌陷地复垦潜力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把该塌陷区分为四个潜力区,针对不同潜力区塌陷地提出相应的复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