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发布2011年版《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报告中警告,鲜有迹象表明,全球能源发展趋势迫切需要的变革正在进行.而如果不及时改变方向,我们将被葬送在前进的道路上.报告提出,通向升温控制在2℃以内的大门正在关闭,而拖延行动是一笔错误的经济账:在2020年之前,电力行业少投资1美元就会造成2020年之后需要多投资4.3美元来补偿增加的排放.  相似文献   

2.
<正>国际能源署的旗舰刊物《世界能源展望2010》即将于11月推出."《世界能源展望2008》告诉大家低碳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生产和使用能源的方式,这为能源革命埋下了种子;《世界能源展望2010》则将提出,绿色复苏将为世界带来巨大的变化."国际能源署执行董事田中伸男说.《世界能源展望2010》指出,如果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失败了,那么以上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如今新能源的发展是不完整也是脆弱的,要阻止全球变暖是远远不够的.《世界能源展望2010》中的基线情景显示,如果没有新政策出台,化石能源将继续提供全球大部分能源,到2005年,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增长到57千兆吨;  相似文献   

3.
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日发表报告称,预计到2020年,全球清洁能源产业的产值将达2.4万亿美元,成为继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工业。该报告称,包括风电设备、保温材料、太阳能电池板和生物乙醇生产设备在内的清洁能源产业2007年获得了9300亿美元的收益,已超过了全球制药行业收益的总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行动负责人基姆·卡斯滕森说,  相似文献   

4.
数字     
《世界环境》2009,(6):6-6
13亿 国际能源署(IEA)称,到2030年全球仍将有超过10亿人用不上电.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以及南亚,其中80%的人生活在乡村地区。  相似文献   

5.
环球扫描     
《世界环境》2012,(6):6-6
《经济学人》2012.11.12全球气候经济学国际能源署发布了最新的《世界能源展望》。其中反复强调:在可预计的时间内世界将被迫接受全球温度提升至少2摄氏度这个事实。根据当前各种能源基础设施运行状况,这样的情景或将在2017年发生。要使全球范围内温度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必须确保所有额外建设能源基础设施的碳排放为零或在其有效使用期之前将其逐步淘汰。两种决  相似文献   

6.
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08》中文版摘要中指出,现代可再生能源发展极为迅速,将于2010年后不久超过天然气,成为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电力燃料。  相似文献   

7.
本报告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利用了国际能源署(IEA)秘书处的模型分析研究以及国际能源署(IEA)国际能源技术合作网络中心所提供的专门技术。目前的研究以2007年11月在曼谷公布的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为参考,发展并推进了《能源技术展望2006》的相关研究。该版本提到了几种不同的情景。《能源技术展望2008》的“ACT系列情景”显示了如何让全球的CO2碳排放量在2050年之前恢复到现在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08》中文版摘要中指出,现代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将于2010年后不久超过天然气,成为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电力燃料。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2007,(5B):49-49
5月18日,国际能源署高级决策顾问、国际能源经济协会会员弗朗索瓦丝阮18日在北京出席“中国替代能源与电力国际峰会”时说,当前正是对中国的清洁能源进行投资的“黄金时机”。他说,从90年代开始,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对能源的投资都在不断增加以满足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改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如果我们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绿色清洁经济、大幅减少低效矿物燃料使用、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必须引起足够的国际重视.  相似文献   

11.
杨伟利 《环境》2007,(7):54-55
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分析报告.该报告称:目前,可再生能源和能效产业投资日增.流入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资金从2005年的80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创纪录的1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车巍 《环境保护》2013,41(2):29-30
"节流"是中国人崇尚的商业智慧,也是最好的环保哲学."节流",即充分利用现有的节能减排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节能或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效本身就是能源.国际能源署权威表示:只要各国政策力度到位,到2035年,全球可节约能源将达相当于2010年能源需求总量的1/5.  相似文献   

13.
<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报告表明,与利用煤炭和石油发电的1100亿美元投资相比,2008年全球绿色能源发电的投资首次超过传统能源,达到了1400亿美元。低碳经济中的最重要领域——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发展的状况表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重要分水岭,它已开始对各国经济结构,投资和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言海洋关乎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既是支撑全球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也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引擎。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6年统计,2010年全球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清洁能源、渔业、海运海工、海洋旅游等)总产值约为1.5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海洋经济将超过3万亿美元。由此,海洋、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已共同成为当下联合国和各国政府密切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最近,国际能源署发布信息,指出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对此国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纷纷予以驳斥,对该组织发布的能源信息的可信度提出怀疑,中国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统计局也正式向世界发布中国能源消费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还不是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16.
国际动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201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同比增长32%北京消息,据外电报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周四发布报告,称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去年同比大涨32%至2110亿美元,中国风电和欧洲太阳能大发展是其推动因素。报告表示,尽管旨在削减碳排放的国际气候谈判没有进展,  相似文献   

17.
应春豹 《环境》2002,(12):38-38
60年后煤将退出能源舞台由于石油资源行将枯竭,煤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也将会逐渐增大。据1983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12届世界能源会议估计,公元2000年,煤和石油在世界能源中各占28%左右;而到2020年时,石油占的比例将下降到25%,煤则上升到34%,再次成为世界能源的主要支柱。称为第一次能源革命的第三阶段,也就是第二次能源革命的前夜。据专家估计,全球约有煤10万亿吨(标准煤,下同)的地质储量,已探明的储量约3万亿吨,其中有开采经济价值的约6600亿吨。到2020年,世界煤耗量将达66-85亿吨;而  相似文献   

18.
环球     
《环境工作通讯》2011,(1):15-15
全球环境破坏造成损失达6.6万亿美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人类活动造成全球变暖和大气污染等环境破坏,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在2008年已达到约6.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11%。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50年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达到28.6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全球信息     
《世界环境》2003,(4):77-84
联合国发布能源和环境服务业研究报告 6月5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能源和环境服务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发展这两个行业,可以增强国家竞争力和吸引外资能力,以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和环境领域的服务业具有非常巨大的经济附加值,全球能源服务业的年营业额大约在1.7亿到2万亿美  相似文献   

20.
环球     
《环境保护》2013,(15):9
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正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根据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REN21)数据,2012年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投资为1320亿美元,比2011年下降了29%;而2012年发展中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比2011年上升了45%,达到1120亿美元。从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