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保是什么?相信不用多说,大部分人都理解其中的含意。但不久前从南京传来一则消息,又使人对这一判断不甚踏实。 这则消息说,在南京清凉山公园的扫叶楼前,一位大学教师公开表演了一场名为“五月二十八日诞辰”的“行为艺术”:在一大块白布上堆放着一头剖开肚子的牛,一裸身男子钻进牛肚子里,工作人员随即把牛肚子缝上。稍过一会,此裸男挥刀捅破牛肚子,血淋淋地从里面爬出来……这就是“人·动物:唯美与暧昧”行为艺术展中令人“耳目一新”的一幕。 据说这一“行为艺术”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甚至有人打了110报警。公园管理人…  相似文献   

2.
刘贤阳,九江石化动力作业部空压岗位操作工。40岁出头。因为南方人“刘”、“牛”语音分不出来,又因为刘贤阳干活如老黄牛,于是他就变成“老牛”了。作为一名岗位操作工,刘贤阳从2006年当选为九江石化第一届“十佳人物”起,连续3年获此殊荣,获选的原因在哪?或许,正是他身上那种“牛”的特质,能让我们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3.
“引牛济滇”工程流域水污染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引牛济滇”工程流域河道和流域库区水质现状调查结果,对“引牛济滇”工程流域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分析,由此提出水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与建议,为科学保护“引牛济滇”工程流域水体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牛+番茄,荒谬变为现实多年前,美国一则消息引起轰动:科学家将牛与番茄相混交,结果番茄里渗出牛奶味,而番茄的皮又厚得可以做皮革。事后,刊登这则消息的报纸解释说这是愚人节新闻而已。从此,世人将“牛+番茄”当作荒谬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5.
“你看这块硫酸铜晶体原料就值几千块钱,可惜了,该搬的都基本搬走了,工人也走了……”偌大的兴业电镀厂内杂乱不堪,生产主管老覃点燃一支烟满脸无奈却颇为平静地对记者说。兴业,或许当初取名时怎么也没想到,作为首批进入广东省四会市南江工业园的“开荒牛”企业,五金电镀业内的“翘楚”,如今就这样“出师不捷”、被迫撤离。  相似文献   

6.
张继伟 《环境》2009,(8):32-33
“133XXX×7266办证”——个“国产”小广告竟然出现在了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好莱坞大片《碟中谍3》中,让一部耗资1.5亿美元的大片为自己做了一回免费“广告”,甚至爆出“因(小广告)有损上海形象,上映被无限期延迟”的消息,好事网友称之为“史上最牛小广告”。  相似文献   

7.
12年前,我国向墨西哥政府赠送了一对大熊猫。随后,墨西哥政府回赠我国一对珍贵的大海牛。为了迎接这对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友好“使者”,北京动物园专门建造了一座给海牛创造最适宜栖息生存环境和条件的海兽馆。经过万里航程的美洲“客人”,在中国首都安家落户了。  相似文献   

8.
都市放牛     
那天途经一片绿地,见有园林工人在用割草机割草,脑子里电光火石一闪,就想到了放牛。 都市自然是不适合放牛的。现代都市给足冷血的机动车、钢筋混凝土面子,人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被挤兑,恨不能踮着脚尖走路,更甭说牛了,更甭说“放”了。但是,有些地方还是适合放牛的,譬如眼前这绿地,平时人不让进,用来放牛正好。  相似文献   

9.
若就“物以稀为贵”来量度,蚌花不属“阳春白雪”而归“下里巴人”。可因其形奇色秀,倒颇讨人青睐。试举其例:无论是花径、花坛或盆盎等处,由于人们喜栽,不难见其踪迹;在血缘上尽管蚌花和兰无缘,且因无香而与“香祖”兰家根本无涉,可是人们为了褒之则封之以“兰”,给了“蚌兰花”  相似文献   

10.
山林怪兽     
在古老而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栖息着许多山林怪兽,如“两不像”的马虎,“四不像”的麋鹿,“五不像”的貘,“六不像”的扭角羚……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环境的变迁,特别是人为的原因,今天,这些动物有的灭绝了,有的为数极少,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11.
绿色沙龙     
《环境》1997,(1)
1997年是我国农历乙丑年,故称牛年。牛为哺乳动物,常见有黄牛、水牛、奶牛、牦牛等,牛的一般寿命是25岁左右。自古以来,牛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能帮人代劳,还可以代人充当战场上的战士,战国齐将用牛角上缚尖刀、尾上扎芦苇点火的“火牛”,击退了入侵的燕军,并克城七十座。现代,我国养牛业发展很快,有奶牛、食牛和使役牛。牛的全身都是宝,牛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各地都有不同的烹调方法,形成各自的独特风味。牛奶使人增强抗病能力,可以  相似文献   

12.
因为我年龄大、驾龄长,工作比较细心,车队一致推选我当安全员。说实在的,我不想“兼”这差事,因为安全员有没有“权”还是个未知数,现在干什么不都要讲个实在么?想抓“权”也不丑。很可能他们平时把你当“花瓶”摆设,而一旦出事,就会被“株连”。但厂长一番话,打消了我的顾虑。  相似文献   

13.
秋季到来,气候趋于凉爽,植物的果实已经成熟,可以收获了,所以古人说:“秋三月。此为客平”。这说明到了秋季,人体不像夏季那样新陈代谢加快,人体的生理又逐渐趋于平常。因而一般可以不必服用什么补药,即使身体衰弱,需要服用补药,也最好选用“平补”之品。所谓“平补”,主要是指“补而不峻”、“不燥不腻”,即不要服用大补之药物,且这些补药服后不会产生口干舌燥,也不会产生腻胃而造成食欲不振和大便稀据。以下药物、食物都具有“平补”作用,可以在秋季服用。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可以服食莲子、山药、扁豆、红枣等。根…  相似文献   

14.
“毁树容易栽树难”这是许多有识之士的经验之谈。它反映了人们一种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状态。因为“毁树”令人惋惜、愤慨,“栽树”使人欣慰却又感到失望。不愿看到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希望做到的事情而又难以实现。“毁树容易栽树难”,事实不正是这样的吗?  相似文献   

15.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他“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  相似文献   

16.
环保事业商业化循环再造有赚头潮流兴环保,大家都高叫如何保护地球,爱惜资源和避免浪费。在西方国家,环保意识较为成熟,循环再遣蔚然成风。环保事业也日趋商业化,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新兴市场。最近,美国更出现了第一个“可再造商品交易所。”去年10月17日,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CBOT),推出了第一个为二手塑胶牛奶瓶、旧报纸及旧玻璃瓶而设的电子化交易市场。如果这个“可再造商品交易所”能够成功,日后甚至可能会推出“垃圾商品”期货。不过,大家是否真的可以靠环保赚钱呢?在美国,可再造商品的市场无疑以极快的速度扩展。过…  相似文献   

17.
坡鹿,海南人视为“仙鹿”。它生活在沿海稀树草坡平原地区,身穿带白色梅花点的黄袍,像梅花鹿,但其角尖指向前部,与梅花鹿的角尖向后相反。平时和牛一样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一旦受惊即四蹄生烟,能跳过丈把高的灌木丛,跃过十多米宽的鸿沟,像仙鹿那样腾云驾雾遁去。坡鹿全身是宝。人吃了坡鹿的骨、肉、血或各器官组织,就能爬山不喘气,下海不怕冷。吃到鹿茸,更会精神百倍,龙精虎猛。故  相似文献   

18.
“不养不杀是谓菩萨”这句俗语的意思是,不养生不杀生的人就叫菩萨。“生”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这里是指动物,也包括人。“菩萨”是佛教信奉的神灵,其地位仅次于佛。佛家认为菩萨的心肠是软的,是大慈大悲的,故常用菩萨来比喻心肠慈善的人。国有国法,教有教规。佛教有“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大凡看破红尘决心出家的人,当他在剃度受戒时。方丈总要一一地问他能否遵守“五戒”的行为规范,而受戒者则必须一一作  相似文献   

19.
引言 在苏联,相当于斑岩铜矿床的“”这一术语几乎不使用,而专门称为“(铜-钼矿床)”或者“  相似文献   

20.
环境墙报     
《环境》1996,(9)
“外国的月亮”重弹……改革开放之初,“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论调曾喧嚣一时,但很快受到批判。批判者言之凿凿,天上只有一个月亮,无论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人们看到的都是同一个月亮,怎么可能此地圆而彼地不圆呢?显然是崇洋媚外嘛。那时崇洋媚外可是一顶了不得的政治“大帽”,谁愿意为了争辩“外国月亮圆不圆”而戴这顶“大帽”呢,“外国的月亮”遂逐渐销声匿迹。然而,近年来笔者不止一次地听到一些出国归来人员发出的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