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SWMM模型,利用GIS、RS及GPS技术构建滇池流域东南岸的非点源污染量化模型。结合排水系统的特点,划分子排水单元,并进行参数灵敏度分析、率定及模型验证,完成模型的建立,模拟昆明主城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进行模型的设计降雨重现期,对环湖截污系统各污水处理厂相应的干渠汇水断面来水的水质水量过程进行模拟,并对滇池环湖截污系统进行效能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3月26日开始,重庆市环保局分主城、渝西、渝东南、三峡库区四个片区,向重庆市环保系统传达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要求各地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朱镕基总理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国家环保总局解振华局长及重庆市市长王鸿举的发言,结合全市2003  相似文献   

3.
胡鸣明  彭峰  向鹏成 《环境工程》2020,38(1):122-127
建筑废弃物资源处理厂选址不当,造成建筑废弃物收运成本过高,是当前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置未广泛运用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通过信息集成实现选址优化,降低建筑废弃物的收运成本。为此,提出了一套以运输成本为主要优化目标的多维度选址优化方案,以重庆主城为例,结合灰色理论与指数平滑法预测建筑废弃物年产量,提出了基于GIS的资源化处理厂的备选选址方法与优化模型,形成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厂的选址布局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某市港前路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利用Info Works CS软件建立排水系统水力模型,对排水管网的非恒定流进行仿真模拟,并利用水力模型对规划设计方案实施后的管道负荷和溢流状况进行评估分析,验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方案实施后可减少超负荷主干管长度4.11 km,减少溢流量约6 600 m3/d,能有效缓解该区域排水系统的现状问题。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主城区排水二期工程已经破土动工。该工程 (二期 )于 2 0 0 5年竣工投产后 ,将使主城区污水处理率从现在的 7.4%提高到 60 % ,污水处理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重庆市主城排水工程是保证三峡成库蓄水后库区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配套项目 ,也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一项最大的市政环保公益项目 ,建设周期为 1 0年 ,工程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 1 50万吨 ,总投资 60亿元人民币。一期工程已于 2 0 0 0年开工 ,预计 2 0 0 4年底竣工。主城排水二期工程是在一期预处理的基础上建设二级污水处理 ,建设规模为日处理 90万 m3,唐家沱、鸡冠石两个污水处…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是一个山城,城市中心区处于真武山、中梁山两山之间,位于长江、嘉陵江两江的汇合口。地势起伏,沟谷纵横,流入两江的自然形成的污水排出口较多,两江水体稀释能力较强。重庆市的城市建成区,已有排水体制基本上为合流制,除市中区已形成较完整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外,其他各地区的排水系统还很不完善,有的地区还正在规划和修建。污水处理厂还未兴建,因此城市污水未经处理,即直接排入两江水体。根据初步调查统计,全市每  相似文献   

7.
针对重庆市2005年3~9月的半年时间里,仅嘉陵江主城流域内即出现四起重大油污染事故的现象,开展了对重庆市各类废润滑油年均产生量及处理现状的跟踪调研,结果表明:重庆市废润滑油的不当处理,在造成约5.5万t/a宝贵资源大量浪费的同时,还形成了对长江水系的严重污染。为推动重庆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的保护环境,对目前在废油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原因的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完善废油回收处理机制及体系,统一建立一个年处理能力在10万t以上的废油专业再生厂,通过废油再生的产业化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对环境污染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城市排水建设及管理的战略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要地介绍了重庆市城市排水设施现状及规划的基础上,从排水系统,体制,管理机构,政策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城市排水的管理,提出的一些建议对与重庆相似的山地城市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重庆市以改善民生为宗旨,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经济发展为主线,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针对影响重庆主城的突出环境问题,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综合实施"的原则,从2005年开始实施"宁静行动"。2013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宁静行动主城区实施方案(2013—2017年)》(渝府发[2013]43号),从源头预防、传播途  相似文献   

10.
南岸区地处重庆主城核心区,坐拥长江,背靠南山,是重庆主城的肺叶和窗口,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和优生态、重环保的发展理念。2004年率先创建为重庆市第一个市级环保模范区,2007年开始谋划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区。2010年区委、区政府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作为实现全国宜居环境的典范目标定位的重大任  相似文献   

11.
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案的区域排放当量制定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现有的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案的制定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区域排放当量概念及相应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应用该概念制定总量控制方案,首先是运用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区域允许排放当量,线性规划模型中的技术系数是以区域内网格为基础的污染物转移函数;其次是分配区域允许当量至各个污染源,从而确定污染源的允许排放量。该方法已在南昌市的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案的制定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2.
殷逢俊  徐泽宇  刘鸿 《环境工程》2022,40(6):138-144
污水处理智能控制是水污染控制领域的前沿方向。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污水处理智能化控制系统研发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前亟须探索污水处理机理模型与数据驱动方法交叉融通的科学路径,重构污水处理智能控制系统的逻辑模式,以提升污水处理智能控制技术研发水平。为此,从污水处理过程的确定性-随机性特征出发,提出了融合机理模型与数据模型的双回路控制系统设想,未来通过充分的实践探索,有望为污水处理智能控制提供新的技术路线。首先,分析了污水处理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要素,分别探讨了基于确定性的机理模型及基于随机性的数据驱动模型对污水处理系统的控制作用,进而提出了机理模型与数据模型融合驱动的双回路控制系统基本逻辑架构及控制原理,并分析了该系统在污水处理复杂过程中应用的拓扑结构。最后,围绕未来污水处理智能控制技术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反馈控制模式,提出了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反馈控制模型,这经营方案实施策略的最优调整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于2018年提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通过对某试点研究区域调研发现,近年来当地生活垃圾产量呈现高出城市人口发展速度,且呈非线性快速增长趋势。传统的预测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地垃圾产量的精细化管理需求,难以将当地垃圾处理能力的发展与产量增加的趋势相协调。因此,基于社会多元数据,构建对研究区域整体垃圾总产量预测的模型研究方案。通过将灰色关联分析算法与LightGBM机器学习算法结合,获得了多元社会数据中与研究区域垃圾产生增长关联最为密切的几类特征数据,以进行机器学习模型构建与交叉验证调优,获得了MAE为1.48,MAPE为15.42%的生活垃圾产量精准预测模型。最终利用该模型预测,2025年该地的生活垃圾产量将达到17.23万t/a。  相似文献   

15.
应用现场勘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就洋浦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排海口位置以及不同处理规模,不同处理程度下排污管道的长度等各种排海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并对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污水处理设施性能评价中的赋权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利用二步层次分析法确定权系数,将模糊关系处理数据的多指标相关分析法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综合性能评价之中。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赋权合理,计算方便,一致性程度高,受决策者主观因素影响小,评价结果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系统规划在城市水污染集中控制中的地位与作用,介绍了系统规划的程序、方法、路线及其解法;规划的总体方案及设计,对城市水污染集中控制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数学模型,它已成功地用于质量评价中。现将该模型引用到城市总体环境质量评价中,提出运用二级评判来综合评价城市总体环境质量。经实例分析表明,属性识别理论模型用于城市总体环境质量评价比模糊综合二级评判法更合理实用,为城市总体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适合于家庭分散式小型多功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槽,通过逐步在净化槽内添加好氧、厌氧生物滤床,测定了各区COD和氨氮的变化,研究了生物滤床对净化槽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净化槽各区生物滤床的加入,抗冲击性能逐步增强,处理效果明显提高,当各区都加入填料且运行稳定时,出水ρ(COD)和ρ(氨氮)的平均值分别为37.8 mg/L和9.64 mg/L,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应用马尔可夫链分析预测福建以林为主的土地利用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状况的研究是国土整治及林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根据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资料,应用马尔可夫链理论,建立预测模型,分析、预测土壤利用的动态状况,提出宏观控制的对策,为土地利用规划,林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的方法与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