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EM微生物用于鸡粪除臭的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AnewEM微生物对平养鸡舍鸡粪进行了除臭试验。结果表明,EM微生物对垫料粪中的NH4N产生了硝化,反硝化和微生物固氮作用,从而减少了NH3的挥发,达到了除臭目的。改善鸡群饲养环境,促进了鸡群良好生长发育,同时,到提高垫料粪肥效养份。  相似文献   

2.
3.
除臭微生物分离及效果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治理禽畜废弃物产生的恶臭对环境的污染,采用合适的分离方法从环境中分离了诸多除臭微生物,并且通过初筛和复筛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筛选出具有减少氨气释放量64%以上,硫化氢释放量50%以上,降低2个臭味等级的微生物F1。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是分离除臭微生物的关键,初筛和复筛相结合可以快速,有效地筛选除臭微生物,除臭生物F1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菌剂对生活污水的除臭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生物菌剂对生活污水进行除臭处理,结果表明:对于嗅阈值比较高的混合生活污水,利用XM液体菌剂和XM固体菌剂都可以消除生活污水的臭味,二者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的应用方面,固体菌剂更具有使用方面的优越性。应用XM固体菌剂对混合生活污水进行除臭处理时,添加0.2%的除臭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菌剂对油脂废水除臭的工艺条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生物菌剂对某油脂工业的油脂废水进行除臭处理,通过研究微生物接种量、反应时间、pH值、培养温度等环境因素对高嗅阈值的油脂废水除臭效果的影响,确定出最佳运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菌体接种量为1.0%,pH 8.0,温度为35℃的条件下,除臭效果最好,处理后的嗅阈值仅为16,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GB14554-1993)。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来源及成分。生物脱臭技术是利用固定在载体上的微生物分解硫化氢、氨、有机溶剂等有害、发臭气体,使之成为无害、无味气体,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除臭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分析了污水处理厂生物除臭方法的技术原理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来源及成分。生物脱臭技术是利用固定在载体上的微生物分解H2S、NH3、有机溶剂等有害、发臭气体,使之成为无害、无味气体,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除臭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分析了污水处理厂生物除臭方法的技术原理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污水处理厂中污水臭气除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处理厂中恶臭气体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除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通过介绍处理厂中污水臭气的来源、成分以及对人体的危害,详细分析了各种除臭技术的发展历程,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展望了其发展的趋势与应用领域。通过各种除臭技术的比选,最终确定污水处理厂臭气除臭形式采用生物滤池法,最终满足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是寻找研究新型的、高效的、环保的除臭技术。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除臭剂的筛选、复配及其除臭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获取作为除臭微生物制剂的候选菌株,从垃圾渗滤液中分离筛选了4株具有对NH3和H2S高效降解菌株,分别标记为CC3、CC7、CC13和CC16.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菌株CC7、CC13和CC16组成的复配组合除臭效率最优,其复配比例为1∶1.5∶0.5,对NH3和H2S的去除率分别为83.56%和70.25%.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微生物除臭剂最佳除臭条件:除臭时间为60 h,菌剂使用量为5%,除臭温度为30℃,初始培养基p H值为6.5.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恶臭气体微生物处理的研究与应用状况,对微生物除臭技术的微生物,脱臭机理和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微生物处理恶臭气体应用现状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环境有效微生物菌剂治理蓝藻水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北京市延庆县妫水现场围隔水体中,通过投加由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组成的环境有效微生物菌剂(EM菌剂)治理蓝藻水华污染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投加EM菌剂不仅可以快速降低蓝藻数量,使蓝藻生物量减少55%以上,而且能够迅速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氮、总氮和磷酸盐浓度并维持在较低水平波动,从而降低了形成蓝藻水华所需要的氮和磷营养元素,因此控制了蓝藻水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分解菌和EM菌协同作用在有机废弃物堆肥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堆肥、马粪、果园土、污泥等原料筛选出活性较高的纤维素分解菌,采用紫外诱变技术培育优良菌株。利用培育的纤维素分解菌、EM菌及两者的混合菌种作堆肥对比试验,通过对比堆肥过程中温度、微生物数量、出口气体浓度,证明堆料中接种微生物菌剂,可以提高有益微生物的群体数目和质量,使微生物群落之间相互协调,形成复杂而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增强微生物的降解活性,使堆肥温度迅速升高并维持较长的时间,提高堆肥效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我国城市水污染及生活垃圾的安全处置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找到一种简单、经济的处理方法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了有效微生物的种群特点以及处理污水的机理,阐述了有效微生物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综述了有效微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河湖富营养化治理、生活垃圾处置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该技术在城市环境治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有效微生物群(EM)抑藻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细胞液体培养系统地考察了有效微生物群(EM)对3种常见"水华"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适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EM能显著抑制衣藻、四尾栅裂藻和盘星藻的生长,培养7d时,3种藻类生物量平均降低率分别达46 80%,99 07%和97 17%;培养温度、培养时间、EM投加量及培养基pH等对EM的抑藻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EM发挥良好抑藻作用(绿藻)的适宜条件: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5d,EM投加量(V(EM)∶V(源水))为1∶1000~1∶10000,培养基pH为6 0~8 0。   相似文献   

15.
应用有效微生物群(EM)处理富营养化源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初试条件下系统地考察了有效微生物群(EM)处理南水塘藻型富营养化源水效果。结果表明:在容器中按V(EM)∶V(源水)为1∶10000的比例投加EM菌液并辅以低速间歇式曝气处理8~9d,藻类生物量得到明显控制,水样叶绿素a,TN,TP及CODCr去除率分别达90 49%,45 25%,55 48%及82 37%,出水水质接近国家地表Ⅳ类水质标准。处理过程中,水样pH与电导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应属2个独立的因子体系;EM微生物可改变源水氮磷营养盐水平及藻类生物量与氮 磷质量分数的相关性,成为影响或抑制藻类生长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6.
广州白云山一峰污水处理工程采用了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多级曝气-微生物制剂强化固定生物膜处理工艺,对该工艺的特点及设计体会进行了讨论。设计进水COD、BOD5、SS、NH3-N、TP、动植物油为400~600mg/L、300~400mg/L、250~400mg/L、20~30mg/L、3~5mg/L、70~100 mg/L,出水为90mg/L、20mg/L、10mg/L、10mg/L、0.5mg/L、10 mg/L。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主要出水指标COD、BOD5、SS、NH3-N、TP、动植物油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8.1%、94.4%、97.9%、88.6%、94.6%、91.5%。该工艺具有占地少、建设成本低、结构简单、施工容易、能耗低、噪声低、运行可靠、稳定达标、剩余污泥极少、运行成本底、维护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从多方面概述了微生物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重点描述了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抗生和解毒作用,最后介绍了该研究领域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污染物的治理上 ,植物修复技术与其它治理方法相比 ,有明显优势。从积累作用、降解转化作用、催化作用介绍了植物修复有机污染物的原理以及植物修复技术在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从植物萃取、根系过滤、植物固化、植物蒸发介绍了植物修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的机理及其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证明植物修复是生物学的、有效、廉价、无二次污染的原位绿色技术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文章论述了微生物环境保护国内外应用现状,分析了未来发展趋势、 应用前景,最后对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乐果对土壤中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已成为不少国家评价农药使用安全性的重要指标,该文就乐果对土壤中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乐果对土壤中酸性磷酸酶的影响较大,中性磷酸酶受影响小些;脱氢酶的变化趋势虽与酸性磷酸酶相仿,而受影响程度更大些;乐果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影响不大。总之,乐果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恢复较快,这有利于乐果在土壤中的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