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2021,(2)
正1研究背景及方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来,学术界展开大量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但是,对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的规律性认识还有待深入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2017年设置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与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研究"重大课题招标项目,以高小平研究员为首席专家的团队中标,获批立项。"国家治理现代化与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研究"课题组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分析研讨的方法先后赴广东、陕西、安徽、四川、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地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收集大量各类纸质文档材料和电子文献资料,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  相似文献   

2.
好书推荐     
《安全》2023,(4):29-29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中国应急管理制度的优势,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高小平教授领衔撰著的本书立足政府应急管理,力求突破当前该领域主要从应急管理的主体、对象、流程和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的状况,站在“制度”的高度,对政府应急管理制度进行系统性的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3.
标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标准化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标准化工作放在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谋划和推动。标准化工作在推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促进应急管理、加强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要“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放在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来思考,放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来把握,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相似文献   

5.
好书推荐     
《安全》2021,(2):8-8
书名:《中国应急管理制度创新》作者:高小平、刘一弘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0287225出版时间:2020年12月定价:59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中国应急管理制度的优势,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高小平教授领衔撰著的本书立足政府应急管理,力求突破当前该领域主要从应急管理的主体、对象、流程和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的状况,站在“制度”的高度,对政府应急管理制度进行系统性的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决定,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既是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司法机关,也是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环境影响评价》2020,(1):I0003-I0003
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部分,明确提出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表明了党中央对于排污许可制度的高度重视,也代表着排污许可制度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生肖开新首,金鼠送福安。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丈思想伟大旗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迎来了不同寻帯的2020年。  相似文献   

9.
自2018年,我国开启新一轮党和国家的机构改革以来,有关安全生产工作该如何抓的思考不断深入。本刊将刊发系列文章,回忆并探讨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与变革,以飨读者。本文是第四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春风浩荡,暖阳融融。2021年3月4日、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先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盛会擂战鼓,应急奏强音。今年的“两会”,充满着应急管理要素。《政府工作报告》多处强调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围绕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急管贼为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  相似文献   

11.
《广东安全生产》2021,(2):18-18
2020年,江门市聚焦关键重点和薄弱环节,强化责任落实,加大创新投入,抓好风险防控,大力推动基层应急管理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全力保障安全防范“最后一公里”得到有效落实。细化明确基层应急部门职责。江门市目前已完成镇(街)机构改革,全市73个镇(街)均独立设置应急管理办公室。  相似文献   

12.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为应对复杂安全风险挑战、赢得战略主动,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组建应急管理部门的重大战略部署,应急管理部门在改革大潮中正式组建。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以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远景目标。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强调,要“持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着力解决信息碎片化、应用条块化、服务割裂化等问题,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劳动保护》2013,(12):5-5
<正>2013年11月12日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提到:当前,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2月24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组书记、局长杨栋梁强调,要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精心谋划、精细部署、精准发力,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改革创新。杨栋梁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科学阐述了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怎样认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如何实  相似文献   

16.
赵一归  冯宇峰 《安全》2022,(6):69-74
为明确安全生产治理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实现路径,本文基于治理理论和现代化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政策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研究提出安全生产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及6方面特征,即治理理念的人本化、时代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协同化,治理制度的系统化、完备化,治理方式的法治化、专业化,治理手段的综合化、智能化,治理效果的向好化、最优化。同时,以现代化过程论和治理系统论为视角,构建安全生产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框架,提出大力培塑安全生产先进治理理念、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创新应用安全生产治理工具(手段)等4方面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本文介绍了基层治理的基本概念及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突出了智能化、信息化以及生成式AI等技术对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作用,并以中国电信基层智治平台为例,介绍了该平台的主要功能和内涵,通过具体案例反映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进步,探讨了创新基层治理为企业带来的市场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有利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有效应对公共安全事件新形势的必然要求五个方面论述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都作出了决策部署。百业兴旺,安全最重要。安全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保障。从严惩处安全生产严重违法违规失信行为,是新《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提出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现对改革创新调解仲裁制度提出以下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