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竖井是人员进出矿井的必由之路,一旦发生竖井提升事故,除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外,还会导致整个矿井生产系统瘫痪。信号系统是竖井提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对64个冶金矿山进行的调查表明,因信号不明或信号联锁缺乏而发生的事故约占竖井提升事故的30%。东北大学对辽宁省部分矿山9次提升事故用故障树进行模拟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提升信号是诱发提升事故的第一原因。目前,许多矿山的提升信号装置基本是自行设计安装的,大部分只有去向灯光及开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的规定,为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保障冶金矿山职工的安全健康,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决定正式颁布《冶金矿山安全规程》,废止一九五八年印发的《矿山安全规程》(草案)。  相似文献   

3.
《冶金矿山安全规程》正式颁布执行,是冶金矿山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的一件大事。安全规程的条文是长期向伤亡事故作斗争,从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生产、施工和设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只有遵循这一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冶金矿山安全规程》(露天部分)已于今年4月26日颁发执行。该规程是我国冶金矿山露天开采方面的第一个正式安全规程。它包括“总则”、“一般规定”、“露天开采”、“运输”、“水力开采和挖掘船开采”、“废石场”、“电气安全”、“防排水和防火”、“工业卫生”和“附则”等十章,共206条。该规程对直接影响矿山安全的地质勘探、规划、设计、施工、生产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新疆昌吉州矿山安全监控中心依据原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规程》及《小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法规、标准 ,对辖区内乡镇煤矿的在用提升绞车进行了安全技术性能检测检验。现根据已检169台提升绞车的状况 ,对其安全运行作一探讨。一、提升绞车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据检验后统计 :检验合格的只有3台 ,占被检总数的1 77% ,不合格率为98 23%(被检测检验提升绞车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见附表)。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 ,使提升绞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职工的生命安全难以保证 ,企业的财产难免损失。二、提升绞车存在…  相似文献   

6.
冶金矿山,尤其是有色金属矿山的提升机大部份是七十年代以前的产品。这些老设备目前在生产上仍然发挥着作用,但它们的安全性能较差,跑罐及严重过卷等重大事故常有发生。发生跑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设备的机械  相似文献   

7.
在有色金属矿山,当采用竖井提升系统作业时,经常发生井口矿车坠井事故,影响生产和工人的安全。为了杜绝矿车坠井事故,我矿自行设计安装了四台竖井一字型自动挡车器(如图1、图2所示)。经使用证明,这种挡车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灵活、安全可靠、成本较低等优点,它只靠罐笼的上下运行就可带动工作。这种挡车器适用于木制矩形的竖井井口、竖井中段和竖井井底安装使用。我矿自安装这种挡车器以后,避免了矿车坠井事故,受到了工人的好评。 结 构 竖井井口一字型挡车器主要由长臂(挡车杠)、短臂、轴、瓦座、底板、长短臂插销、滑车、橡胶…  相似文献   

8.
新修订的《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已经正式颁布了。这是锅炉安全监察工作的一件大事。 《规程》,是从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出发,针对锅炉安全工作中的问题,总结事故教训,对有关锅炉安全的各个环节提出的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只有严格遵照执行,锅炉的安全运行才有保证。早在1965年11月,原劳动部就颁布过《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但由于十年浩劫,基本上没有能够认真地贯彻执行,这是多年来锅炉事故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直至今日,锅炉安全方面的许多问题,例如小型锅炉粗制滥造,质量低劣;锅炉运行管理水平低,劳动纪律松弛,运行…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记者)据记者从冶金部获悉,自1982年2月13日《矿山安全条例》发布10年来,冶金矿山安全生产取得长足进步。1990年比1983年因工死亡人数下降64.6%,重伤人数下降75.7%;粉尘合格率由1985年的64%上升到1990年的74.08%,尘肺病发病工龄和尘肺病人寿命由1985年的23.08岁和56.07岁延长到1990年的26.05岁和62.79岁。 10年中,冶金部矿山安全管理部门面对八十年代初冶金矿山基础设施差、设备隐患多、缺乏基本规章制度、职工安全意识薄弱、事故频繁、伤亡严重的局面,以《矿山安全条例》为指导,从矿山安全法规建设这一基础工作着手,先后制定了《冶金…  相似文献   

10.
罐笼属矿山非标准设备,其设计和加工都是按任务书的要求进行的,缺乏系统、全面、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给罐笼的使用留下许多事故隐患,不能满足竖井提升安全的需要。罐笼提升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和设备损坏,还将直接影响到矿山的正常生产秩序。因此对罐笼的安全技术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矿井提升安全监护技术及相关装置》由中国矿业大学研制完成,通过国家鉴定获2002年度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二等奖。该项目的研究成功可减少和避免事故发生,使提升机处于安全高效的运行状态,同时,有助于引导提升司机正确操作、提高维护质量、实施状态维修、为分析故障和处理故障提供了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非矿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应以《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以及政府部门颁布的有关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规定为依据,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管理标准、作业场所标准、岗位动作标准,而不是需要参照或者制定新的国家标  相似文献   

13.
1987年10月12~14日,冶金部《选矿安全规程》审定会在西安召开,来自冶金系统的21名代表对《规程》逐条逐句地进行了审定,一致认为:《规程》总结了选矿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符合冶金系统选  相似文献   

14.
1979年冶金矿山井下爆破发生伤亡事故30起(比1978年增长一倍),死亡41人(比1978年上升50%),伤26人,问题很严重。其中,因单个点火人未离开炮就响了引起的19起,打盲、残炮造成的7起,看回头炮造成的2起,天井放炮时石块从吊罐孔飞出打人致死的1起,打漏斗时盲炮未处理而装漏斗时用电焊引起爆炸的1起。这些事故多是违反《冶金矿山爆破和炸药生产安全暂行规程》第59条和第52条规定所造成的,基本上是重复事故。上述事故中,由于单个点火爆破和看回头炮引起的约占70%,而其中主要是由于单  相似文献   

15.
本刊1975年第二、三期《矿山安全》一文中,曾介经过一些爆破安全方面的知识,对安全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爆破事故的统计分析表明,对所用爆破材料性能不了解,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减少和防止爆破事故的发生,本期从《冶金安全防护基本知识》第十一章中摘要补充介绍一些常用的爆破材料的性能与检验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PHA-LEC法金属矿山盲竖井工程安全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盲竖井工程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及特殊工艺,将盲竖井施工系统分为卷扬机硐室开凿、盲竖井掘进、爆破、吊桶提升、出碴、竖井提升装置安装、施工通风7个主要子系统,在对矿山的盲竖井施工事故数据充分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对盲竖井施工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定性分析,结合生产作业条件安全评价方法(LEC)对盲竖井系统中各子系统进行危险性评价,定量分析计算PHA的危险等级,提出科学预防措施。PHA-LEC法为盲竖井施工安全分析提供了新的模式,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修订后的《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已经2001年9月28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1年11月1日起施行。《规程》以《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为依据,以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煤矿事故为目的,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为指导,是有关法律、法规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煤矿生产、建设活动中严格安全管理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依据,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认真学习贯彻《规程》,对加强管理和监察执法,遏制重大、特大事故,保护职工安全和健…  相似文献   

18.
冶金矿山井下电气设备的工作条件特殊 ,空间狭窄、光线较暗、空气潮湿。电气设备及线路易砸、碰、压 ,从而使绝缘损坏。所以井下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因此 ,井下用电安全 ,就要根据井下的特殊条件采取必要的措施。( 1 )加强电气设备的组织管理 ,建立电气设备的检查、操作、检修和迁移等制度 ,遵守《规程》有关规定。正确使用安全用具 ,坚持悬挂各种警告牌 ,安全信号装置要灵敏、可靠。( 2 )线路架设要正规标准 ,不得与风、水管路 (铁管 )接触。破皮、漏电现象要及时处理。( 3)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中性点及井下供电系统变压器的中性点禁止接地…  相似文献   

19.
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是搞好通风防尘工作的关键。通风井是矿井风流出入的要道,因此风井断面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矿井总风量和风阻的大小,最终必然影响矿井的通风状况及其经济效果。目前,除《冶金矿山安全规程》对专用风井的最高风速有规定外,冶金矿山还没有统一的风井断面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冶金工业部制订的《冶金群采矿山安全试行规程》将颁布执行。《规程》共九章,是冶金群采矿山设计、基建施工、安全生产必须遵守的法规性文件。目前正在印刷中,请与冶金部安全技术研究所第七研究室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