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锅炉尾部受热面的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在运行当中,由于负荷变动、煤质变化等原因容易积灰和腐蚀,影响设备正常运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 腐蚀原因燃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SO2,在烟气富氧条件下继续氧化成SO3。SO3与烟气中的蒸汽形成硫酸蒸气。由于省煤器进口水温低、热负荷波动、煤质变化等原因,使尾部温度低于烟气酸雾的露点温度,从而使硫酸蒸气凝结在锅炉尾部,对金属壁面造成腐蚀、尾部积灰,严重时导致泄漏和堵塞,影响锅炉正常运行。2 防止腐蚀的对策①提高锅炉机组的负荷率,避免锅炉低负荷运行时间过长;②少…  相似文献   

2.
龚伦  张平 《能源环境保护》2003,17(2):44-45,56
煤炭自燃既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又对煤炭的装车、运输造成安全隐患。本文分析了煤炭自燃的机理及对煤质的影响,介绍了松藻矿务局金鸡岩洗选厂防止煤坪自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绪言 新建火力发电站时,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大问题是煤炭装卸设备扬尘所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在探讨对策时,要对这些装卸设施所产生的煤尘及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加以预测,并且在调查以往类似设备的同时,进行风洞试验。 本文介绍了一种模拟煤扬尘及预测煤尘量的方法,这个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被证明是具有实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王有清  刘铁英  孙淑红 《交通环保》2001,22(3):18-20,27
介绍了油轮舱水中氯化物分布状况,专题研究了利用含氯化物水质用于港口除尘的可行性,通过对大同煤,神华煤和平朔煤的煤质分析,探讨了煤中氯化物对煤炭质量影响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煤炭在铁路运输过程中扬尘量大,喷淋粘结剂对控制煤炭扬尘具有积极作用,能有效减少煤炭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减轻环境污染,消除对客货列车造成的安全隐患。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目前喷淋粘结剂在运煤列车中的研究开发现状,探讨了粘结剂开发与设计的技术思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石臼港工程是国家利用日本政府贷款,为建设我国目前最大的煤码头重点项目.这项工程是由中、日双方合作生产与提供的成套装卸设备,具有八十年代的技术水平的机械除尘设备.对发展我国煤炭出口,扩大对外贸易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中央领导对该项工程曾作过“前门敞开,后门关死,背水一战,限期完成,决不动摇”的批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秦皇岛港区得出了山西大同煤炭各种粒径煤颗粒及混合煤堆的起动风速:混合煤堆起尘量与风速、煤堆表面酒水量之间的关系:煤炭装卸起尘量与风速、装卸高度和煤炭含水量的关系以及装卸和煤放时煤尘扩散与相应因素的关系。所得各种经验公式可以用于现场予报。经过对部分公式的理论验证可知。其相对误差不大于24%。  相似文献   

8.
杭州煤场煤尘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杭州煤场煤炭堆放,装卸及运输过程过程中 煤尘产生量的估算法,估算煤尘的分粒瞬时源强,单源及多源叠加下风向煤尘预测浓度公式及预测为同类型煤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解决秦皇岛港煤炭除尘问题,秦皇岛港务局科协于1988年7月4日召开了煤炭除尘研讨会。与会同志研讨了秦皇岛港新、老考煤码头的除尘问题后认为,解决港口煤炭装卸的起尘问题,靠单一的技术和管理措  相似文献   

10.
喷淋湿式静电净化定型机废气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定型机有机废气处理技术上,喷淋湿式静电净化工艺已经逐步取代了单一的喷淋洗涤和单一的静电除油工艺。本文主要通过对喷淋湿式静电净化工艺在实际定型机设备上的应用,研究喷淋湿式静电净化设备的运行情况及设备性能,提出该设备产生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通过实践归纳运行中经常出现的故障,分析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以便达到提高喷淋湿式静电净化设备运行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垃圾渗滤液的吸附净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高度的煤灰和土壤进行垃圾渗滤液的吸附净化试验.证明吸附法对渗滤液中有机物具有很好的去除能力;煤灰和土壤高度、有机负荷、水力负荷及配水次数等因素均对净化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煤粉细度对一次颗粒物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建  李定凯 《环境科学》2007,28(9):1944-1948
以3种不同细度的煤粉在沉降炉中做燃烧实验,利用8级Andersen粒子撞击器分级并捕集燃烧后的一次颗粒物.研究煤粉细度对煤粉燃烧后一次颗粒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越细,燃烧后生成的颗粒物也越细, PMi的排放量均随着煤粉细度的减小而增大,PM10的量由粗煤粉和中煤粉的13 mg/g左右增大到了细煤粉的21 mg/g;PM2.5的量由粗煤粉的2 mg/g增大到了细煤粉的8 mg/g.煤粉细度对煤粉燃烧后生成的总灰成分及含量影响不大,但对分级颗粒物的外观形貌影响较大.煤粉细度减小,痕量元素的REE增大.REE值大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Pb>Cr>Zn>Cu>Ni.细煤粉生成的颗粒物中有毒痕量金属元素的含量更高.元素的挥发能力不受煤粉细度影响,但其挥发程度受煤粉细度影响却不同.细煤粉燃烧比粗煤粉燃烧具有更大的环境危害性.  相似文献   

13.
洁净煤及其正确使用,是治理锅炉烟尘污染最经济、最快捷的手段,这已被国内外的实践所证明。所有的燃煤锅炉都要依据一定的煤质技术条件制造。这也就是为什么锅炉燃用满足其设计要求的燃料,就不会冒黑烟的原因。各种炉型的洁净煤技术条件及其环保操作方法正是依此制定的。因此,以煤的洁净化适应炉,就可以做到不停炉而治理冬季冒黑烟污染。  相似文献   

14.
矿物成分对超细化煤粉燃烧硫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魏砾宏  姜秀民  李爱民 《环境科学》2006,27(9):1722-1726
选用超细化鹤岗、铁法、准噶尔3种原煤、脱灰煤(HCl/HF脱灰),与分别添加MgO、CaO、Al2O3和Fe3O4矿物的脱灰煤制成试验样品.使用DTG(热重/差热分析仪)对不同样品进行燃烧实验,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烟气中SO2,设定气体流量为50mL/min,氧气体积分数为20%,升温速率为20℃/min,考察矿物成分对煤粉燃烧时硫转化的影响.结果发现,超细化3种煤的原煤样品燃烧过  相似文献   

15.
马贺  毕经宝 《交通环保》2003,24(5):48-49
秦皇岛港通过对煤场区域煤尘的监测,评估港口各煤炭公司的煤尘污染现状,考核各公司煤尘控制效果,较好地解决了在无组织排放源的定量管理问题,使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使港区大气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煤粒度和煤浆浓度对微生物法煤炭脱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雷  张兴 《环境科学》1992,13(1):32-36
本文探讨了煤粒度和煤浆浓度对微生物脱硫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煤粒度越小,煤的脱硫率越高,小于0.054mm粒径的煤样(煤浆浓度10%),微生物在12天时间内,可脱除44.1%左右的硫,使煤的总含硫量从2.55%降到1.425%;浓度为10%的煤浆(粒径0.073—0.088mm)脱硫效果最好,微生物在12天时间内,可脱除38.9%左右的硫,使煤的总含硫量从2.55%降到1.558%。从而确定出微生物法煤炭脱硫工艺的最佳粒径要求和煤浆浓度条件。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型煤工业成型新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原有生物质型煤高压成型机的局限性和不经济性,成功地开发了完全利用生物质纤维的交联作用实现成型的新产品,初步考察了煤种、成型压力、生物质形态及配比和成型水分对新方法成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方法对不同煤种和生物质普适性强;型煤机械性能随生物质配比的提高而增强,纯生物质成型性能优异,适宜的低配比为15%;能将生物质交联作用固结下来的成型压力特征值<120MPa,过高的成型压力反而产生负面影响;适当调高生物质配比和降低成型压力能显著缓解水分对高压成型的不利影响,大同煤的许可成分高达1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煤烟型大气污染与洁净煤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形成煤烟型大气污染的直接原因是原煤散烧。洁净煤技术是从源头上控制煤烟型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各种洁净煤技术 ,重点介绍了洁净型煤和洁净配煤技术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燃煤氟中毒地区民用高氟煤的氟释放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室模拟实验和农户家中的现场测定表明,室内空气氟含量与民用煤的氟含量呈正相关趋势(R=0.612, p<0.01);但在民用炉燃烧温度条件下的煤氟释放率却与煤氟含量无关.在200~1200℃范围内,煤氟释放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呈"S"型,即300℃时开始逐渐上升,700℃前较低,最高不超过31%,700℃至1000℃之间,则释放率迅速上升,随后较为缓慢,到1100℃至1200℃时,释放率接近100%,其整个释放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总体上,煤氟释放与煤氟的存在状态和煤中的矿物及化学组成有关,贵州烟煤、无烟煤氟的燃烧释放要比陕南石煤更快,前者的释放率在1100℃时就接近100%,而后者则到1200℃时才释放完全.民用炉的燃烧温度最高为1000℃左右,这时贵州烟煤、无烟煤样品的平均氟释放率为86.9%,而陕南石煤样品的平均氟释放率为80.6%.  相似文献   

20.
煤炭矿山开采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高浓度矿井废水,直接影响和阻碍着煤炭矿山和当地村庄居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目前,全国大多数煤炭矿井废水均在采用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初级处理方法,其对高矿化度的矿井废水处理极为有限,因而在较大范围内制约着煤炭矿井的综合与全面利用。因此,加快开展和推进煤炭矿井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与实践,扩大和引深其矿井废水的利用领域与空间,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山西煤炭矿山矿井废水采用离子交换、电渗析、蒸馏和反渗透等处理效果的比对实践,分析了煤炭矿井废水反渗透处理技术可行性与广阔的应用前景,指出了煤炭矿井废水深度处理,可显著提高矿井废水处理回用利用率,拓宽利用范围,实现煤炭矿井废水资源化和矿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