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污染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但随着今后新疆经济的强力复苏以及新一轮战略的转型,大型煤电、煤化工、石油化工等工业基地的建成,新疆二氧化硫新增排放量势必会显著增加,尤其是火力发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增长更为迅猛,对新疆总量控制来讲,面临的形势也就更为严峻。本文就新疆火力发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的现状,结合今后火力发电的增长趋势,对火力发电行业二氧化硫的减排潜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借助遥感影像处理软件ERDAS IMAGINE9.2和GIS技术对研究区QuickBird影像图进行下垫面类型分类和统计,在对降雨产流过程及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2008年的降雨总量,定量计算滇池流域全年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结果表明,流域内城镇区域屋顶、庭院、道路、绿地及其他类型面积比例分别为13.8%、11.6%、5.2%、3.8%及65.6%。2008年滇池流域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COD、TN、TP分别为2.95×10^4t、1.24×10^3t、103t。滇池北岸昆明主城区内的建成区全年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COD、TN、TP的产生量分别为2.39×10^4t、9.89×10^3t、8.24×10^3t,对滇池流域COD、TN、TP的贡献率总和分别为81.2%、79.5%、80.3%。 相似文献
3.
化学需氧量(COD)是富营养化湖泊的常见超标指标,了解COD赋存物质组成可以为有效削减COD提供重要信息。选择COD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云南省异龙湖,根据异龙湖水体悬浮颗粒的形态特征构成,设计静置、不同孔径筛网过滤、离心、0.45 μm玻璃纤维滤膜过滤等4类水样处理方法,比较不同方法对水体COD及不同颗粒的削减效果,探究异龙湖水体不同形态物质对COD的贡献。结果表明,拉氏拟柱胞藻和可溶态还原性物质是异龙湖COD的最主要赋存物质,高密度的拟柱胞藻及其代谢产物是异龙湖水体COD长期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异龙湖水质脱劣的研究重点应更多向内源污染去除倾斜,尤其关注以拉氏拟柱胞藻为绝对优势的浮游藻类群落构成的形成原因分析方面,这有可能为从源头上削减异龙湖COD找到更为“治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5.
企业自备电厂作为高耗能企业的一员,节能减排是重中之重。本文着重分析了宁夏自备电厂的基本情况,包括电厂类型、资源利用状况及节能减排的艰巨性,并结合当前自备电厂面临的问题对其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节能减排必须从内部挖掘潜力,不断努力,持之以恒,规范化管理,才能保证宁夏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研究总有机碳与高锰酸盐指数及化学需氧量相关关系的目的。利用松花江吉林江段 1983年~ 1998年获取的总有机碳与高锰酸盐指数监测资料 ,经统计分析得出该江段总有机碳与高锰酸盐指数及化学需氧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高锰酸盐指数 =0 82×总有机碳 ;化学需氧量 =2 2×总有机碳 相似文献
7.
参照《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HJ 828—2017)标准,设计出三水平四因素正交试验方案,考察水样体积、消解温度、消解时间和硫酸银-硫酸溶液加入量对化学需氧量(COD;)测量值的影响。研究表明:测定COD_(Cr)质量浓度>50 mg/L的样品时,影响COD;测定值的主次因素排序为:水样体积、硫酸银-硫酸溶液加入量、消解时间和消解温度;COD_(Cr)测定的最优试验条件为:水样体积5 m L、消解温度200℃、消解时间90 min、硫酸银-硫酸溶液加入量10 m L。与《HJ 828—2017》标准中的监测条件相比,该方法分析时间更短、加入的硫酸银-硫酸溶液体积更少,在应急监测中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结合主要污染物"十二五"总量控制规划编制工作经验,对新疆畜禽养殖业主要污染物的减排潜力及途径进行分析,宏观测算出新疆畜禽养殖业"十二五"期间的减排潜力,并提出新疆畜禽养殖业的减排途径及方法,为新疆主要污染物"十二五"减排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金山区2006-2010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找出\"十一五\"期间金山区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变化规律及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特征,并进行污染趋势分析,就环境空气中TSP和PM10以及SO2、NO2和酸雨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均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十三五”期间湖南省资江流域锑污染的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采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2016—2020年该流域水质锑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分析锑污染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资江流域锑污染整体有较明显改善,尤其资江干流下游益阳市内的锑污染明显减轻,由2016年的超标率100%到2020年全部实现达标,各断面锑的质量浓度最大降幅达55.5%。资江支流中,2020年邵水断面锑质量浓度年均值较2018年下降了13.1%。资江流域的娄底、邵阳和益阳市均采取了一系列锑污染防治措施,使得资江流域锑污染整体有较明显改善。但资江支流中邵水和平溪江污染最重断面锑质量浓度年均值仍有超标,建议“十四五”期间加强流域内涉锑企业和历史遗留污染的治理,力争尽早实现资江全流域水质的全面达标。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渭河流域陕西段农业面源污染成因,明晰污染物空间分布,以精确评估区域内农业面源污染状况,采用产污系数法与等标污染负荷法核算渭河流域陕西段2021年各县(区、市)农业面源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的排放量、等标污染排放量和排放强度。运用自然断裂法和ArcGIS软件对农村生活、农田化肥、畜禽养殖、水产养殖4类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强度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渭河流域陕西段农业面源污染物总排放量为325.6万t,其中COD、TN、TP排放量分别为142.2万、129.1万、54.3万t;COD、TN、TP排放强度分别为2 936、2 665、1 121 kg/km2。渭河流域陕西段内各县(区、市)农业面源污染排放以农田化肥源和畜禽养殖源为主体,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从高到低、以中部县(区、市)为中心的环状分布。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内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持与参考,为当地生态保护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carried out on the Nilüfer stream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Marmara region in Turkey 1999–2003. It evaluates water quality and proposes local requirements to prevent aquatic pollution problems. The study took into account the seasonal influences of point and non-point discharges on the organic pollution levels of the stream. The results indicated sub-standard water quality in most parts of the stream. Untreated domestic wastewaters, industrial discharges and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contributed to the total annual organic loading. This study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on,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legislation of wastewater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programmes, as well as the need for strict control of point and non-point nutrient load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Nilüfer stream's water quality. Appropriate strategies for the control of point and non-point pollution sources, amendments and enforcement of legislation should b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1-2015年松花江流域国家监测网30个可比断面监测数据,从流域和断面水质变化、各项指标超标情况和浓度变化、污染负荷等方面分析了松花江流域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特别是2007年以来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该流域长期以来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染均有明显改善,但氨氮污染改善不明显。在继续加强COD排放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有效削减氨氮排放是促进松花江水质改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DPeRS模型对淮河流域氮、磷面源污染空间特征进行遥感像元尺度解析,并对\"十三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中划定的淮河流域235个控制单元进行面源污染优先控制单元分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2016年TN和TP面源污染排放量分别为44. 99和2. 44万t,入河量分别为27. 72和1. 27万t;空间分布上,淮河流域的东部和南部氮、磷污染程度较为显著,北部污染程度较轻;农田径流型是淮河流域最主要的氮、磷面源污染源,均占到总污染量90%以上,是该流域氮、磷面源污染防治优先控制的污染源,对于TN指标次要影响类型为城镇地表径流,对于TP指标次要影响类型为畜禽养殖;筛选出淮河流域TN和TP面源污染优先控制单元分别为164和185个,面积占比分别为75. 3%和85. 0%。 相似文献
16.
选取臭氧(O3)污染高发的7月为夏季典型月,采用自动观测设备,从前体物VOCs的浓度水平及O3生成潜势(OFP),前体物、气象因素与O3相关性等多方面研究了衡水市O3污染影响因素,并剖析了一次典型的O3污染过程,以期为衡水市夏季O3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衡水市VOCs主要组分浓度占比为烷烃 > 烯烃 > 芳香烃 > 乙炔,主要组分对总OFP的贡献为烯烃 > 芳香烃 > 烷烃 > 乙炔;O3与前体物VOCs、NO2存在负相关性,与温度存在正相关性;相对湿度低于48%时,O3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性,相对湿度高于48%时,O3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性;气团中VOCs化学组成稳定性较低,平均VOCs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较低,为4.855gO3/gVOCs;衡水市7月2—4日重度污染过程受本地生成和区域传输叠加影响。 相似文献
17.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具有同根同源性,但具体治理中减污降碳的协同效果尚不明确。以浙江省11个设区市为研究样本,对环境空气质量和二氧化碳(CO2)排放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6—2020年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CO2排放总量仍处于增长阶段。11个设区城市PM2.5年均浓度降幅在26%~41%之间,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下降趋势不明显,大部分城市呈现碳排放增加、NO2浓度下降的特征,只有杭州和温州两市呈现碳排放总量和NO2、PM2.5浓度协同下降的趋势。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设区市呈现NO2浓度与碳排放相关性较大、协同性强,PM2.5浓度与碳排放相关性较小的特点。进一步通过减污降碳协同定量评价分析表明,浙江地区在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温室气体减排已表现出一定成效,但各设区市因产业结构、环境基础条件、协同程度等不同导致减污降碳综合绩效有明显差异。从源头减排实现... 相似文献
18.
19.
碳排放强度与能耗强度是国家和地方2个重要的政策管控指标,二者存在潜在的逻辑关系,但就二者定量关系还存在分析不足,部分认识不统一的现象。通过建立碳排放强度同比变化率与能耗强度同比变化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能耗强度同比变化场景下碳排放强度同比变化趋势。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同比变化率与能耗强度同比变化率不是必然呈现“同正或同负”的关系,即能耗强度上升,碳排放强度也有可能下降;能耗强度下降,碳排放强度也有可能上升。研究为推动碳排放强度、能耗强度“双下降”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调查分析蔷薇河非点源废水排放情况,结合相关统计资料,核算出蔷薇河非点源废水污染物的排放量。结论表明,农田回归水污染是蔷薇河水体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