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剑秋 《环境》1995,(6):18-19
近来,我省的水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有机污水中的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是适宜于生化处理的。这些可以生化处理的污水又以集中处理为最佳,将生活污水与工商企业有机污水集中统一处理,更是城市污水处理的最有效途径。可是我省、乃至全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发展甚为缓慢,远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以致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城市所在的江(河)段尤为突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2.
姚燕 《环境》2007,(9):100-101
目前人工湿地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特别是生活小区污水处理倍受关注.本文在介绍国内外应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试验和应用的基础上,总结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废水的机理,同时结合实例说明人工湿地与景观构造的关系并指出了这一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石油D城市炼化公司一污水处理站进行改造,主要处理丙烯腈及腈纶纺丝、回收和腈纶聚合污水。目前国内污水处理的方法基本上是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加药混凝沉淀、离子交换等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本试验设计的一套新的污水处理系统,利用生物质吸附塔和人工湿地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生活污水,对生活污水有着很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稳定,并且各指标均达到了城市杂用水的水质标准,在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无二次污染,做到了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恶劣。污水处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污水不经处理排放既会污染水体,又会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本文将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当前的污水处理状况进行探究与分析,进而对污水排放的处理技术进行整理与归纳,提出对污水处理的可行建议,形成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理念。  相似文献   

6.
生化处理油田污水的新趋势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本文介绍了油田污水排放现状、特征和危害及生化处理在油田污水处理方面的成功应用。说明了生化处理在油田污水治理有着良好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根据洛阳市水处理发展现状,分析了洛阳市水环境及水处理发展中存在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中水回用规划与政策、水体环境净化及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以及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处理等方面问题;最后指出了洛阳市应积极转变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机制,积极引入和采纳BOT模式,大力开展中水回用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走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发展道路,以期为洛阳市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的良好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污水处理工作对于水资源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的意义重大,实践证明人工湿地能够有效处理污水。本文简要阐述了人工湿地技术的概念,分析了污水处理中应用人工湿地技术的相关问题,包括污水处理中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的应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不同湿地类型的应用;同时结合污水处理工程实例对具体的应用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便能够为污水处理工作的改进以及人工湿地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现行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特点,分析了污水处理发展的趋势,提出创建多菌群污水生物处理方法的理论,并论述多菌群污水生物处理反应器进行城市污水处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我国58万个自然村中污水处理率仅为3%,2012年也仅达8%,未处理的污水总量是城市和县城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总量的1.5倍,分散式污水污染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阐述了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概念和系统组成,指出分散式污水处理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技术。从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和自然生物处理3个方面分析了各种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技术原理及优缺点,其中人工湿地、稳定塘、浮床、蚯蚓生态滤池、生态厕所等自然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建设费用低、环境影响小、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等优点,已成为新型、经济、环保的分散式污水处理主导技术。最后提出了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低温污水强化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微生物本身的特性,低温使得活性污泥中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性受到抑制,导致传统生化工艺的处理效果恶化、运行稳定性降低。为了给高效处理低温污水、改善出水水质、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等工作提供参考,总结了化学强化混凝、人工湿地强化、生物强化及反应器强化等强化工艺处理低温污水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通过向低温污水中投加高效耐冷菌种或载体以提高生化工艺处理效果的生物强化工艺和各种新型反应器处理工艺是处理低温污水的两条行之有效的技术途径,探讨了低温污水强化处理工艺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闵行地区近期污水出路问题和保护黄浦江上游水源水质,闵行污水处理厂将进行扩建。闵行污水处理厂原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2.5万立方米每日。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深水中层曝气活性污泥法二级生化处理。污泥采用中温一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用作农肥。这次扩建工程,在污水处理工艺上仍保留原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污水排放量逐渐增长,对污水的处理需求更大,但是当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不能满足逐渐增长的污水处理需要,这造成了城市生活污水乱排放现象,使城市环境和地下水资源遭到威胁。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虽然有所改进,但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要提高污水处理系统与技术水平,保证污水的处理更加有效,才能保护城市人民生活环境,加快城市发展步伐。本文主要研究了城市污水治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如何搞好城市环境污水的治理探析问题,介绍了中国城市污水治理的现状,同时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如城市利用活性污泥处理污水方法、利用生物膜处理污水方法、利用氧化处理污水方法,并探讨了如何对城市环境污水进行治理的探究,文中介绍了增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的力度、如何加强污水管网的配套建设、如何对城市污水分散处理回用和采用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及提高污水再生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城市的发展,有利于搞好城市环境污水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5.
借助曝气生物流化池污水处理工艺对于城市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研究实验,详细阐述了城市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去除机理及其过程的实施,即实现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工艺条件。同时,在该实验过程中把常规的活性污泥法和曝气生物流化池两种污水处理工艺,对城镇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做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要使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氨氮得到去除,最好运用集硝化-反硝化于一体的生化处理装置,因为这样不但能真正实现脱氮目的、而且工艺过程简单,并可以节省空气利用量,其对大量低碳高氮废水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蓬安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氧化沟工艺是目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主流工艺之一,利用该工艺处理四川蓬安城市生活污水,出水达到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本文介绍了该污水处理工程的污水水质及处理标准、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处理构筑物和设备、设计特点及处理效果、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供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对浦东新区生活污水处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目前污水纳管处理和地理式生化处理并存的过滤性措施的作用,并提出了要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完善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加强对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水污染已相当严重,搞好污水处理,保护水环境已成当务之急。污水处理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建专门污水处理厂,能对污水进行较彻底的处理,出水水质较好,但日处理10万吨污水仅投资就需3亿元左右,城市普遍建污水处理厂不合国情省情。另一方法是污水科学灌溉,既可消除水污染,估计比建污水处理厂可省投资2/3以上,还能兼收巨大的农林之利,是城市污水处理的普遍可行之路。权衡兼收污水处理和农林收益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污水管道尚未形成管网的地方(如宾馆、住宅小区、机场、疗养院和渡假村等)和尚未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一直很难解决。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结合多年从事污水处理的经验,研制开发了HW系列无动力高效生活污水净化装置。该净化装置为不耗能、无须人工管理的全自动处理系统,且无需污水处理厂或有动力污水处理设备所要的较高工程投入和运转费用,是目前处理生活污水较为理想的一种设备。 1 工艺流程 HW系列无动力高效生活污水净化装置的处理对象为生活污水和类似生活污水的工业有机污水,其主要处理技术类似A~2/0法,并可针对不同成份的污水在处理流程上作适当调整。这里仅就处理COD不大于500mg/l、SS不大于300mg/l的污水(出水达到国家排放二级标准)的典型工艺流程进行说明,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  相似文献   

20.
边勇 《环境导报》2003,(9):40-41
净化水车间是石化总厂的污水处理终端,目前接纳的污水比较复杂,来自于总厂各炼油装置产生的炼油污水、化工区产生的化工污水及东营区化工厂所排放的各类污水。现建有两套污水处理设施,分别为第一污水处理场与第二污水处理场。其中第一污水处理场于1990年建成,并于当年投产,其处理工艺为隔油、浮选,处理能力为150t/h;第二污水处理场于1995年建成并投产,处理能力为500t/h,工艺流程为隔油、一浮、二浮、生化(A/O生物系统)、后浮选、生物炭吸附与氧化沟。第一污水处理场处理过的污水进入第二污水处理场的生化系统进一步处理。1996年下半年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