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韩寒,因为他的小说《三重门》,让我对他有了懵懂印象。那是2000年,我在一座沿海城市逛书店,翻到他的小说,立即被文中幽默和机智的语言风格吸引了,从此开始关注这个叫韩寒的人的文字。之后他每年都会出一本书,而他所有的  相似文献   

2.
声音     
指标管理不是任其死人雅彦眼下,国人对今年开始的伤亡事故指标管理议论很多,尤其针对“把工伤死亡指标分解到企业和基层单位”意见很大。认为。这样一来,就是对伤亡事故的允许,就是对劳动者生命的漠视,就是官员们为逃避责任巧设“三窟”,等等,不一而足。其实,细细一想,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倘分解的层次越多,越往下分,其数值就越小,只要小到了自然数“1”以下,不就等于在告诉你,“不准死人”吗,这有什么想不通的。就拿这“10万人死亡率”来说吧,假如这个指标值为“10”的话,那么分解到千人企业,百人车间,哪怕就是分解到拥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人的大单位,其指标不都在“1”以下吗,在“1”以下,你说这是任其死人还是不准死人?这样一来,死了人,“窟”设得再多,也没办法开脱。  相似文献   

3.
中西安全文化与安全意识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云 《劳动保护》2004,(6):28-29
中西生命价值认识的差异“惜命如金”、“珍视健康”,这是西方人的生命价值理念。但在我国的近代文化中,这往往被视为“活命哲学”、“贪生怕死”。我国近代社会中推崇的是“不怕苦、不怕死”的牺牲精神,人的生命和健康与“事业”、“主义”相比往往置于之后。这种观念文化的差  相似文献   

4.
“别人过节,我们过关”,这是应急人的“样子”。但是2020年的春节显得格外特殊而漫长,本应华灯初上、轻松欢聚的时刻,却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扰乱。因为一份责任所以坚守;因为一个信念所以坚持;因为一腔赤诚所以担当。今年春节,钦州市应急人毅然坚守在岗位上,以赤诚之心守护着万家的平安健康。这就是始终奋战在“疫情”战线上的“应急人”。  相似文献   

5.
军事上历来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说法,在和平建设与当今的“商战”中,也都证明了这个道理:强人永远是胜者。但在道路交通中是个例外。道路交通是一种强与弱、人与钢铁、钢铁与钢铁之间如何相处的社会行为。所有的交通行为,说白了是人与人的“较量”。在这种“较量”中,行人、自行车、摩托车、大汽车、小汽车等交通参与者都奉行着自己的行为准则,在马路上演着“抢”还是“让”的“悲喜剧”。就各种交通工具而言,既是“强者”又是“弱者”,这要看对方的“实力”。惟独人是例外,虽然人能驾驶车辆逞强,但离开车,人将无一“优势”,因为人与其他…  相似文献   

6.
每当纠正违章作业时,常常可以听到违章者以下不为例的口气乞求说:“就这一次。” “就这一次”这句话,某些人之所以习以为常,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它的实质和危害。 我们说,事故的发生是由各种条件决定的。具备了条件,就随时可能发生事故,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消灭事故的唯一手段是消除发生事故的各种条件。 常常以“就这一次”这句话来搪塞违章责任的人,实际上是在为发生事故创造条件。事故的残酷无情就是于,它决不会因为你“就这一次”而大发善心。恰恰相反,只要你侥幸图方便,它便乘虚而入,得以逞威。所以,每当在为违章行为求…  相似文献   

7.
苗圃 《劳动保护》2008,(4):30-32
全国“两会”业已落幕。这一次,“民生”已从一个曾经让人感觉有些陌生、敬畏的词,演变成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流行词。而有这么16个字,在人们心中,已经跟“民生”脐带相连,那就是:“民生问题,安全第一;安全生产,生命至上。”这16个字,  相似文献   

8.
《现代职业安全》2005,(6):80-81
平安即福安全就是平安,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平安就是幸福”,至于财富都放在次要地位。本期的《天官送“福”》就是体现这一意识的作品。虽然绘画技巧尚显稚嫩,但作者巧妙地请“天官”出马,将“安全第一”送到家庭。这就符合中国人对幸福的一种祈求。我期望这种意识能在各级领导和群众中牢固树立,永不淡忘。主持人:缪印堂  相似文献   

9.
人,这一庄严而又伟大的称号,几千年来由于剥削阶级的仇视和偏见,被异化为“会说话的工具”、“农奴”、“痞子”、“穷鬼”和“机器的附属品”。中国劳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夺取政权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还原为真正的人,成为国家的主人。人的劳动从此被视为无上光荣的事业。于是,“人是最宝贵的”这个口号成为一句名言。考证这一伟大口号的来源,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在1919年,苏联很有声望的理论家尼·布哈林在《共产主义ABC》第18章“劳动保护和社会保证勺27节“什么…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支连续20年摘得“基层建设标兵救援站”称呼的永葆先进的队伍;这是一支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称号的“标兵中的标兵”队伍;这是一支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3人次荣立个人二等功、51人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人被评为“南粤十佳消防卫士”、1人被评为首届“南粤消防救援卫士”人人争当标兵的队伍。  相似文献   

11.
一、安全管理中的“软硬约束” 安全生产法规、法令、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要求全体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它对人的约束是“硬”的。这种“硬”约束对保证安全生产是完全必要的,而且还要不断强化。道德规范、人际关系等则能对人的行为产生“软” 约束。这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注意加以应用,尤其在基层班级,“软”约束的效果往往会更加明显。这两种约束作用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静 《劳动保护》2007,(1):115-116
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工作现场的死亡人数也曾逐年增加。至1961年最高峰时,当年工作现场死亡人数达到6700多人。为了有效遏制这种局面,日本自1973年起开始推行“零事故战役”。这是一场旨在解决工作现场职业健康和安全问题,确保工人身心健康,实现工作现场“零事故”和“零职业病”的战役。该项运动的推行卓有成效,日本企业工作场所人员死亡人数逐年递减,1973年死亡人数为5269人,1978年死亡人数为2588人,1993年死亡人数为2245人,2003年工作场所死亡人数更减至1628人。“零事故战役”由3个基本单元构成:其一是哲学观,这是“零事故战役”…  相似文献   

13.
某化工企业一名职工因为在厂区里扔了一个烟头,而被单位辞退。这一消息在单位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为该公司抓生产安全敢于动真碰硬的做法而拍手称好。然而,也有不少人为这名职工“鸣不平”,认为单位领导对这种“小事”的处理过重,纯粹是“小题大作”。  相似文献   

14.
去年,河南郑煤集团大平矿“10·20”矿难,死亡148人;陕西铜川陈家山“11·28”矿难,死亡166人;今年辽宁阜新孙家湾“2·14”矿难,死亡214人。这几次特大瓦斯事故触目惊心,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5.
《安全与健康》2010,(1):35-35
作为2009年最后一场汽车拉力锦标赛,2009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邵武站拉力赛于12月20日在邵武收官。东南汽车万宇车队及韩寒分别荣膺国际组车队和国内车于印度总冠军。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本来素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也有“路见不平,拨刀相助”风尚。但曾几何时,社会上拜金主义盛行,物质至上,以致让某些人把很多传统的美德都抛到九霄云外,这在道路交通发生货车翻车时可见一斑。不久前,在高速公路福清渔溪  相似文献   

17.
“三 S”活动即“整理、整顿、清扫”活动,这是日本造船专家在该厂推行的安全管理措施之一。从1985年9月起相继在马尾造船厂、省渔轮修造厂和上游造船厂开展这一活动,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宏观角度看,发生各种安全事故,或者说影响企业实现“安全”的因素,一是人的因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因素,即物的不安全状态。通过定期的“三 S”活动,不但可以经常提醒人们注意安全,使人们自觉产生“安全动机”和端正“安全态  相似文献   

18.
浅谈安全管理“三要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安全管理是安全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机—环境“是安全管理的 3个基本要素 ,安全管理必须围绕这 3个基本要素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协调“人—机—环境”的自然和谐 ,将“人—机—环境”建立在一个最优组合状态下 ,把安全问题由事后处理型转变为事先预防型 ,从而提高安全管理体系的效能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这句话是展保强从事十五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信条,彰显了一名老应急人的责任与担当。身为白云区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救援科科长,展保强始终脚踏实地创新开展本职工作,将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辖区内的各个企业,他以“铁面执法”而生威,又以“赤心扶安”而感人,以突出的工作业绩荣获2020年广东省“最美应急人”称号。  相似文献   

20.
《安全与健康》2007,(10):55-55
阿根延人“打的”愿坐后排 在阿根廷“打的”,除非后排人坐满了,否则他们宁肯挤在后面也不肯前面就坐。这倒不是乘车者考虑安全因素,也不是同伴“打的”不愿付车费,而是他们觉得,坐在出租车司机旁边是件丢面子的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