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段时间,央视曾经连续播出过专题片《直击斑马线》,针对斑马线上的文明和不文明行为作了报道。在杭州就流行起拇指感谢法,不管是车让人  相似文献   

2.
《福建日报》报道,从5月下旬开始,福州将在市区开展"斑马线文明礼让"活动,大力推广斑马线文明礼让手势,倡导机动车驾驶人礼让行人,让斑马线成为行人安全通道线和文明城市标志线。这一活动包括设置"斑马线文明礼让手势"牌、开展文明行车教育  相似文献   

3.
2010年伊始,中央文明办、公安部发起为期三年的全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旨在倡导传播文明交通理念,创造城乡安全顺畅的文明交通秩序。这个计划的内容十分简单明了,没有什么高深的内容,相信每一个识字的公民,都能看得明白,也都能做到!就说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吧,不就是要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按序通行,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车灯,行人与机动车各行其道,过街遵守交通信号,这都是交通法规中最基本的东西,简单吧。  相似文献   

4.
正新闻7月4日,《华商报》报道了一篇题为"榆林现3D斑马线"的新闻。该报道提到途经榆林市建业大道高新完全中学路口的司机遇到了两处3D斑马线,通过黑白灰三种色块的搭配,呈立体效果,眩人眼目。报道表示,不少驾驶员认为3D斑马线会让驾驶员以为遇到了"障碍物",自动减速行驶,但也有司机认为,3D斑马线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如果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安全法》赋予人行横道"绝对优先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交通新理念,得到了广大交通参与人的赞赏和拥护。然而,在新法实施近三个月的今天,笔者在街头观察到,不少机动车行至斑马线前照  相似文献   

6.
新学期即将开始,广西玉林市一环东路的几条斑马线冒出了一颗颗鲜红的"爱心",一个个心形图案温馨可爱,让过往司机行人眼前一亮,成为玉林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是玉林市首次推出"爱心斑马线",以提醒过往行人、司机注意安全。在玉林市一环东路茂林路口,一颗颗红色醒目的爱心点缀在四条人行道  相似文献   

7.
5月7日,杭州的胡斌在斑马线上撞死谭卓.8月4日,杭州的魏志刚酒后驾车在因胡斌案而设的"爱心斑马线"旁把马芳芳撞死.这条"爱心斑马线"为警示"70码"事件而设立,启用于5月18日.然而才过了两个多月,悲剧再次发生.统计数字表明,我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发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8.
现实生活中,道路上的斑马线是一条横行在马路上的“横行线”,但笔者认为,斑马线尽管可以“横行”,却不允许“霸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斑马线是现实生活中的一条拷问驾驶人文明素质的文明线.  相似文献   

9.
爱情斑马线     
"爱情需要一条斑马线才安全。"这句网络上流传的话,说的就是成都合江亭的"爱情斑马线"。春节期间,这条爱情斑马线换上了新装,成为都市红地毯。"打造这条爱情斑马线,不光为新人,而是要让每一个走在上面的人都能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爱。"成都市交警三分局民警如是说。据了解,这条"爱情斑马线"在全国属首创。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重庆市交巡警推出的"智能斑马线"系统正式通入运行,这种斑马线可感应50米外驶来的车辆并通过语音提醒路人,并在斑马线两侧形成舞台追光效果保护行人,警示车辆,对不让行行人的车辆自动启动违章拍照功能。记者在重庆渝中区中山四路求精中学附近看到了这条"智能斑马线"。据观察,从行人站上斑马线等候区开始,斑马线两侧的地灯就会亮起提醒车辆注意礼让行人。行人通过时,地灯开  相似文献   

11.
<正>斑马线秩序关乎生命安全。剖析汽车社会斑马线失守原因,与大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中长期存在的"车本位"思想有很大关系,整治行动必须持之以恒。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召开全国视频会,通报各地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工作情况,交流整治经验做法,对深化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  相似文献   

12.
康娟 《安全与健康》2007,(12):52-52
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总在梦想"明天会更好",我们在面临困境时会安慰自己"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们在鼓励他人时会说"凡事要往好处想".为什么人类总是相信"希望常在"?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我们大脑中存在一个"乐观神经区",我们的积极心态都要感谢它的不懈劳作.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城市第一次施画人行横道"斑马线"1978年5月,北京先行改革人行横道线,将三角形人行横道线改为条纹式人行横道线,俗称人行横道"斑马线"。中国第一个单项交通违章处罚规定民国二年(1913年),北洋政府京师警察厅颁布第一个单项交通违章的处罚规定,即《车辆夜不燃灯处罚章程》。  相似文献   

14.
斑马线 这里不是安全岛,不是公园里开满紫丁香的林荫道; 斑马线横过大街,拦截了长街两端的车流人潮。 匆匆的脚步从斑马线踏过,斑马线竖着一个个惊叹号!  相似文献   

15.
《安全与健康》2012,(22):29
交通"标配"少见踪迹在非洲许多国家,正儿八经的大马路算得上是一种奢侈品。例如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仅能保证城市主干道全通水泥路,全市唯一的一座立交桥则是由中资公司修建的。至于红绿灯、斑马线、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过街天桥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马路"标配",在这里则少见踪迹。这也就导致了众生喧嚣的马路乱象——人群、普通车辆、公交车、摊贩,甚至动物,共同  相似文献   

16.
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高发,我们何时能够放心过马路?连日来,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走上福州街头,我们在福州市的华林路、鼓屏路、白马路、杨桥路、仓山学生街等街道,就斑马线安全问题展开调查采访,受访的过半行人认为过斑马线没有安全感。斑马线上,当行人遭遇机动车时,究竟是车让人还是人让车?  相似文献   

17.
2月12日上午,天刚蒙蒙亮,闽清县雄江镇安岭村毛某秀一家人便起了个大早,紧赶慢赶,从距福州市百余公里的家中来到福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一走进案件调查大队办公室门口,毛某秀就紧紧握住迎上来的温教导员的手,连声说到"感谢你们,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并递上一面"侦破如  相似文献   

18.
正掠影:走进磐石市第二小学南校,红绿灯、斑马线、左转弯右转弯标识、马路中间的双实线,若不是前面有几个正在行进的小学生,记者一时间还真分不清这是在校园还是在马路上。红灯亮,学生们整齐地站在斑马线外等待绿灯……呵……记者又懵了。"这是我们的交通安全模拟地带。"见记者怔怔地站在路边,磐石市第二小学南校校长李伟迎了过来,并向记者介绍起了这条路的由来。  相似文献   

19.
走在厦门繁忙的路口,常看见文明交通督导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中有像候斌、刘丽、潘维廉、余瑶的"文明交通形象大使",更有普普通通的学生、教师、白领、"城市义工"……他们利用节假日,用标准的手势、礼貌的用语、美丽的笑容守护着城市的文明交通。"文明交通"的理念渐入人心。近日,记者采访了多名文明交通督导志愿者,听他们讲述在文明交通督导志愿服务中的体会与感受。  相似文献   

20.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发展大会",又被称为"绿色国际会议".会上10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就人类摆脱环境危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成了共识,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这一全球战略性的框架文件.自此,人类开始从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逐渐向现代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转变和过渡.正是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了"绿色技术"(Green Technologies)的新概念.它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