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查明了在造山带镁铁岩-超镁铁岩杂岩(包括其碱性变种)、钾碱型碱性玄武岩建造以及榴辉岩-片麻岩中含有金刚石。划分出中天山和南天山造山型金刚石,其中以某些滚圆形颗粒以及立方体和八面体习性的晶体最为发育。金刚石的粒径从0,02到0.1mm(南天山型金刚石)和2~25mm或更大(中天山型金刚石)。碳同位素组成的δ13C不超过-6.2‰(中天山型金刚石)。金刚石的副矿物共生组合为自然硅、以Fe、Cr、Ni等为基本组分的各种自然合金,以及柯石英、立方体硅碳化物、Fe和ti等的碳化物和Fe的硅化物。  相似文献   

2.
西澳大利亚西金伯利地区中断世白榴钾镁煌斑岩及其与金伯利岩的亲缘性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该地区金刚石的勘查工作到60年代后期才开始;在阿伯特山发现了镁铝榴石和镁钛铁矿,但未发现金刚石。70年代到80年代初,金刚石勘查相继获得成功,在北和东金伯利发现了一些金伯利岩墙和岩筒,在西金伯利地区的埃伦代尔发现了含金刚石的橄榄钾镁煌斑岩,在东金伯利地区发现了富含金刚石的阿盖尔岩筒。介绍了这些矿床的发现和勘查进展。  相似文献   

3.
马玉辉 《环境》2003,(4):49-49
美丽的新疆有许多著名的大小湖泊,犹如碧色的珠宝镶嵌在大漠戈壁之上,哺育着生机盎然的绿洲。但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罗布泊、台特玛湖、艾丁湖、玛纳斯湖……消失了;艾比湖、博斯腾湖、乌伦古湖……萎缩了。然而却有一个湖在不断扩大,湖面在不断升高,那就是被称为天山明珠的赛里木湖。  相似文献   

4.
1851年首次报道了澳大利亚发现金刚石。但是,直到1960年才用现代勘探理论和勘探技术初步证明该大陆存在着可能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高潮出现在1970—1980年期间,当时在西澳大利亚州金伯利地区的阿盖尔发现了具有经济价值的金刚石砂矿和钾镁煌斑岩岩管型原生金刚石矿床。本文重点阐述了阿盖尔金刚石矿床的发现史、金伯利地区的区域地质、勘探技术,以及阿盖尔金刚石选矿厂和预料1986年金刚石产量可达2800万克拉的矿山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伊犁州2次6级地震地震动峰值不对称比、持时、峰值衰减特征和规律,选取5个典型台站的加速度记录,其中2个台站获得了较大加速度峰值,仪器烈度达VIII度,另外3个台站在2次地震中都获取记录,一个位于伊犁河谷、一个位于北天山山前、一个位于南天山山前,分别进行了地震动反应谱和傅氏谱比特征的对比分析。通过对2次地震强震动记录特征研究,探讨新疆伊犁州地区中强地震的强震动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 详细研究了在金伯利岩中发现的金刚石晶体和多晶体后,就可发现在它们中间,可以见到具有一定标型特点(形态、结构、结晶化学、共生)的一些变种,这些变种彼此间是不同的,每一个变种都有其特殊的结晶条件。在一个金伯利岩筒中发现不同的晶体变种,证明在这种类型的矿床中,金刚石的成因是复杂的。关于金伯利岩中金刚石的成因,存在着许多假说。这些假说通常忽视了一个因素,即在每一个金伯利岩矿床中以不同的数量对比关系出现的金刚石结晶晶体和多晶的各种变种,不能在同样的条件下和由  相似文献   

7.
《资源调查与环境》2020,(2):142-150
安庆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中段,是内生金属矿床找矿重点地区之一。通过研究五横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及热液蚀变特征,并与邻近地区的月山岩体进行对比,进一步评价五横岩体的成矿潜力。结果表明:安庆地区五横岩体与月山岩体均属于中酸性侵入体,五横岩体与浅部金铜热液脉型矿化关系密切,月山岩体与铜、金等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五横岩体具有由辉长闪长岩向二长岩演化的岩相学特征,月山岩体主要由闪长岩、二长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组成。五横岩体蚀变强烈,蚀变分带明显,其中低温蚀变带多数伴有铜、金矿化,具有较好的热液系统成矿潜力,月山岩体具有较完整的矽卡岩-热液脉型成矿系统,具有形成较大规模铜铁矿床的潜力。五横岩体与月山岩体在岩石成因、构造背景和热液蚀变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深部与三叠纪灰岩接触带可能具有寻找矽卡岩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新疆南天山查岗诺尔大型磁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岗诺尔铁矿床为新疆南天山近年来发现的大型磁铁矿床.该矿床产于南天山造山带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碎屑-碳酸岩建造中,储量达到1.3亿吨.矿床由多个平行于地层层理的矿体组成,其主矿体位于隐爆角砾岩内.主要的矿物组合包括磁铁矿、磁赤铁矿、穆磁铁矿、赤铁矿、假象赤铁矿及极少量的镜铁矿等.通过对矿石的结构、构造以及矿石矿物化学成分的综合分析,表明该矿床的形成与火山通道附近的潜火山构造隐爆作用密切相关.该矿床的发现为区域上寻找同类矿床提供了广阔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过去十年中的科学进展大大增进了我们对金刚石的年龄和成因等方面的了解。现代分析技术使得<200μm的微细粒子的准确化学分析成为可能,因此有可能进行金刚石中的矿物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研究,这就是过去十年科学进展的主要原因。概括来说,包体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金刚石均产于两种类型岩石中:橄揽岩和榴辉岩。橄榄岩型金刚石的年龄为3300Ma,而榴辉岩型金刚石的年龄要轻一些,约为1000~1600Ma。通常与金刚石伴生的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一般要比它们所包含的金刚石年轻得多。这清楚地表明,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只起搬运作用,即把金刚石带到地表而与大多数金刚石的形成没有关系。本文还就过去十年中提出的关于金刚石从橄榄岩和榴辉岩结晶的碳来源以及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的形成机制等方面的最新观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钾镁煌斑岩一超钾岩系列产出超大型金刚石矿床;玄粗岩系列火山一侵入连续体产出超大型一大型铜金矿床;钾碱玄岩一安粗岩系列产出大型稀土金属及Ba、Sr、P、Fe、萤石矿床;超钾安粗岩一流纹岩系列产出大型锆铪矿床及Y、Nb、Ta、REE、Ga、Al、萤石矿床。我国已知哀牢山一可可西里一喀拉昆仑新生代超钾岩一富钾火山岩系列火山一侵入连续体产出超大型一大型铜矿床;东天山海西期与东南沿海燕山期玄粗岩系列火山岩建造也产出大型铜、金、银矿床。可望找到与富钾岩浆岩有关的金刚石和稀土等矿床。  相似文献   

11.
马玉辉 《环境》2003,(4):49
美丽的新疆有许多著名的大小湖泊,犹如碧色的珠宝镶嵌在大漠戈壁之上,哺育着生机盎然的绿洲。但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罗布泊、台特玛湖、艾丁湖、玛纳斯湖……消失了;艾比湖、博斯腾湖、乌伦古湖……萎缩了。然而却有一个湖在不断扩大,湖面在不断升高,那就是被称为天山明珠的赛里木湖。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  相似文献   

12.
江南复合混杂岩带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江南复合混杂岩带是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长期活动所致,构造极为复杂。江南大地构造重新划分为三个1级构造单元:扬子板块、江南复合混杂岩带及华夏板块。江南复合混杂岩带又可进一步划分II级构造单元5个(宜丰一景德镇一歙县构造混杂岩亚带、万年构造单元、赣东北蛇绿混杂岩亚带、怀玉构造单元及丰城一鹰潭一龙游构造混杂岩亚带);各构造单元之间以构造(蛇绿)混杂岩亚带或韧性剪切带相拼接。沿宜丰一景德镇一歙县发育一条构造花岗岩浆带;而沿赣东北断裂带形成了该区重要的燕山期构造岩浆带及Cu、Au、Ag、Pb、zn及金刚石等成矿带。  相似文献   

13.
华南板块的构造格局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的共同作用相关.华南板块中,由于绍兴-鹰潭-藤县-北海断裂带内中元古代蛇绿混杂岩的确认并恢复为消减的大洋,其两侧古老的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及其演化历史的追溯也日见清晰.它们是在两个克拉通地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8年在浙江省龙游首次发现的原生金刚石,产于这条深断裂旁侧白垩纪盆地中的似金伯利岩岩管内,含矿岩管生成深度大,构造部位有利;金刚石呈八面体外形、纯度高;类似的岩管有100多个,但研究程度较低,因而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 前言 金伯利岩传统上被认为是金刚石唯一的主要的原生矿源。但是,美国阿肯色州含金刚石的普雷里溪岩筒最近被确定为钾镁煌斑岩类。在西澳大利亚金伯利地区,新近发现的某些含金刚石的岩体,也被划为金伯利岩。但是,我们认为,这些岩石应属于钾镁煌斑岩类。结论是:钾镁煌斑岩类可以含有大量金刚石。本文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文研究了雅库特某些岩筒中与金刚石共生的铬铁矿、石榴石和金红石的成分。在双目镜下,从“和平”、“森林”(鲍图奥宾矿田)、“成功”和“雅库特”(达尔丁矿田)岩筒的粒度为-8+5毫米的晶体以及带有金刚石边的连生体中,选出了含有包裹体的金刚石和带有金刚石的连生体。用 JXA-50A 型显微分析仪进行了矿物  相似文献   

16.
新疆主要金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部,矿产丰富,尤其是近10年来,在金矿地质科研和开采提炼方法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使得新疆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矿金地之一,新疆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主要由若干个地块和褶皱造山带组成,迄今为止,已发现岩金矿床40余处,依据主要金矿床的构造背景,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得到下列认识;(1)金矿化作用主要发生于前寒武纪和华力西期;(2)产于华力西褶皱造山带中的主要金矿床类型有:浊积岩型,火山岩和韧性剪切带型;(3)金矿床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金在高背景区通过活化,迁移并富集于适宜的断裂活动带中,形成大而富的金矿床;(4)金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是地层,岩浆岩和构造,尤其是韧性剪切带;(5)通过成矿作用物理化学条件研究,金矿化作用是在浅成,中低温,低盐度和强还原环境下进行的;(6)稳定同位素资料显示,金矿床的成矿期在245-359Ma并主要集中于270Ma,(7)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绢英岩化,黄铁矿化,钾化,钠化等,其中黄铁矿化,黄铁绢英岩化和玉髓化是良好的找矿标志;(8)根据S、C、Si,Sr,Pb同位素资料,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和上地幔,并受到地壳混染;(9)依据H、O同位素资料,早期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以岩浆水和变质水为主,中晚期成矿过程中则以天水为主。  相似文献   

17.
<正>金刚石结构是由两个面心立方点阵沿立方晶胞的体对角线偏移1/4单位嵌套而成的晶体结构。按N含量和N聚集类型,金刚石一般分为Ⅰa型、Ⅰb型、Ⅱa型和Ⅱb型(含B元素)。研究证实,金刚石形成时杂质N主要以孤N(C中心)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孤N逐渐转变为双原子N(A中心),这一转变过程所需时间较短,因而在自然界中Ⅰb型金刚石较少见。Ⅰb型金刚石以孤原子氮的存在形式被作为合成金刚石的证据。目前,华北和扬子地区金刚石矿产调查二级项目组在湖南发现了8粒Ⅰb型金刚石,  相似文献   

18.
<正> 在贵州黔东南地区,石英脉型金矿及砂金矿分布甚广,但是规模一般不大,而且规律性也不强。然而,与黔东南地区成矿环境相类似的桂北地区及湘西南地区已经发现了规模较大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那么,在黔东南地区是否也有该类型的金矿存在呢?笔者整理比较了野外地质资料后确认,该区存在该类金矿。  相似文献   

19.
人造金刚石是锯切石材最理想的材料。通过对锯片金刚石脱落及金刚石在废渣中赋存状态的分析,论述从废渣中回收金刚石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客观条件;利用金刚石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与造岩矿物之间的物性差异,采用筛分祛清洗废渣、矿物分离、金刚石提纯、选形分级等方法,可获得纯度为99%以上的人造金刚石,回收率可达10%一15%;通过对回收金刚石强度的测定和再利用,证明完全具有重新使用价值。从废渣中回收人造金刚石的方法可靠,工艺合理,成本约占产值的30%左右,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属首创的回收入造金刚石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经济、快速的找矿方法,在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研究中的应用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以往的研究不系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研究系统地研究了黔桂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岩矿化学组成,提出了反映与金矿有关的蚀变信息的地球化学因子;在分析岩矿光谱特征和模拟TM波段反射率的基础上,研究了TM波段反射率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在分析反映蚀变信息TM波段比值因子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比值因子与地球化学因子的定量关系;在分析基础上,成功地从TM图象数据中提取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信息;在MSS图象线性体目视解译基础上,定量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