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京机床厂供应科炉料库有一台剪刀机,用来剪切铜板、铁板、废钢等。由于它没有防护装置,已有9个工人被它挤伤或压伤手指头,还有6个人的胸部、头部、左右肩被崩出来的金属块砸伤。新调来开剪刀机的工人,往往没干多久就受伤。因此,几乎没有人愿意操作剪刀机。它在大家心目中成了吃人的“铁老虎”。 今年5月在开展安全活动中,这个厂把安装剪刀机防护装置作为重点项目。厂安技科、机动科和供应科炉料库的人员经过认真研究,先在剪刀机操作侧的上刀片处加装了防护罩,解决了被加工件受力上翘时容易压伤手指的问题。但因防护罩尺寸不完全合适,加工…  相似文献   

2.
造纸机采用冷缸卷纸,引纸时运转的筒芯极易轧伤手指,操作时千万注意,不可粗心。 上海红星造纸厂自1980年下半年以来先后发生了三次这样的轧手事故。1980年7月24日,880造纸机检修后试车,工人李玉林引纸上空筒芯,没浇水就用手推,不小心左手中指被轧伤。同年9月11日,也是在880造纸机上,因筒芯的纸张断头,工人高向红用手向筒芯上推引纸头,不小心右手食指被轧伤。1981年3月14日,在同一台设备上刚换好筒芯,引纸时因纸张从筒芯上面过来,工人林明康想让纸由筒芯下面过来,就用手去拍,结果手指被轧了进去。 根据老工人的经验,正确的操作方法应该是:在…  相似文献   

3.
上海自行车三厂四车间生产自行车叶子板装饰件,有落料、成型、切口3道工序。在切口时,工人把浸过油的,只有钢笔尖那么小的工件伸到模具下去切,稍一大意,手指就会被模具冲断。仅1979年,就有3名工人手指被冲伤,有个老师傅的手连续两次受伤。 看到工人的手常被冲伤,车间女技术员薛珍心里很不安,感到自己没尽到责任。她下决心消灭这个“老虎口”。经过反复研究,她发现,如果能改变落料的形状,就能省去切口工序,从根本上解决伤手问题。她抓紧业余时间,查资料,看图纸,一次又一次地设计新的落料图形。但成型后,总不合要求,不是畚箕形就是橄榄形,总成…  相似文献   

4.
在木工圆锯床上锯短料、小料、硬料或有节疤的木料,如果稍有疏忽,用力过猛,就可能锯掉手指或发生木料弹出伤人的事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海东方木器厂的老工人,在圆锯上装了一套安全出料装置。当木料放上去,就被转动的压轮轧过去,木材锯好后,又顺着另一压轮送出。这样,工人的手不与圆锯接触,既安全,又减轻了劳动强度,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很受工人欢迎。 这套装置结构简单,它由一台0.5千瓦(1,440转/分)的电机,一个30牙蜗轮变速,带动凹轮上的一只 40牙齿轮,再起过 桥,推动二个橡皮 压轮及30牙的齿轮和一根调节升降的丝杠所组成。它能升降0~80…  相似文献   

5.
第一拖拉机厂冲压分厂冲压工人郭同军,在今年2月8日早上被400吨压床压断了4个手指头,成了终身残废。这类事故是头一次吗?不!该厂自开工至今,冲床已冲掉了33个人的74个手指头。难怪有些同志不愿在冲床上工作。 压断手指的原因何在?谁都明白是打连车违章作业(使压床滑块不停地上下滑动)和使用脚踏开关。由于打连车,工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工件定位和操作上,脚就很难配合好。在千万次操作中偶而一次不慎,手指就会呜呼哀哉。 这次郭同军压断手指的事故发生后,冲压分厂的领导人在事故分析会上承认是领导上不够重视安全的结果,但他又说:掉过手指头的工…  相似文献   

6.
涂胶器     
青岛木器一厂用刨花板做大衣柜空心门扇的边框。过去,在边框上涂胶时,操作工人要戴着乳胶手套用手指往复涂抹。由于刨花板是用醛树脂胶作粘合剂,固化后比较坚硬,碎茬锋利,乳胶手套一碰上就会被划破,一双手套戴一会儿就扔掉了。一班4个人平均每月要耗用102付乳胶手套。按二等品每付0.68元计算,合69.36元。工人的手指也常被划伤。 为了保护手指安全,节约乳胶手套,工人们出主意想办法,自制成功了一种既轻便又适用的手工涂胶器。用涂胶器涂胶不仅不会划伤手,而且干净利落,提高了涂胶的均匀度,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涂胶器@吴宝云…  相似文献   

7.
1978年以前,洛阳耐火材料厂成型工段的摩擦压力机岗位,压手事故不断,许多工人因此成了终生残废。厂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设备上安装了安全顶杆。但是。因为管理工作跟不上,用不了几个月,工人嫌麻烦,又把它扔到废铁堆里,压手事故仍不断发生。 1979年1月,高铝车间成型工段又有一名工人手被压伤。厂领导深深感到,不认真解决这个问题,就搞不好企业,也对不起职工群众。于是,抓住这次事故不放,召开了事故分析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安全生产,并责成高铝车间党支部做检讨。一次不行,检讨两次,两次不行,检讨三次,一直检讨了十次才过了关。这一下震动了全…  相似文献   

8.
一旦发生工伤事故,适时正确的现场救护处理,对以后的抢救成败与否关系甚大。现将伤员在转送医院之前,适用于基层单位的几种急救方法简述如下: 一、断指 断指虽可再植,但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在无冷藏处理的条件下,离体手指应在8小时内再植方有希望成活。要想突破这一时问的限制,在转送伤员时,须先作冷藏处理,即把断离手指放入冰冷塑料袋内再转送。如无现成冰块,可用冷饮代替。具体做法是:先将离体手指冲洗干净,用消毒敷料包裹,再用塑料袋包好,放入盛有冷饮的另一只塑料袋内,使断指既达到冷藏要求,又不直接接触冷饮。 二、伤指 手指不慎割破.最…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生 产中容易发 生外伤事故, 但采取适当 措施,加强对 职工的安全 教育,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也是可以防止的。 工业外伤从工种来看,架子工、建筑工常易从高空摔下来,发生脊椎骨折及脑损伤;运输工人常易被撞伤、轧伤,发生骨折、断肢及挤压综合伤;冶炼工人常易发生烧伤;矿山工人常易发生四肢、脊柱、头颅等部位被砸伤,造成开放和闭合性骨折;搬运工人常易发生扭伤、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车床工人常易被机器绞伤上肢、发辫,造成肢体复合伤、头皮撕裂伤;电业工人常易发生电击伤等等。对于这些工业外伤,安全检查部门、医护人员均应依靠…  相似文献   

10.
缺失的手指     
《江苏劳动保护》2014,(5):38-38
新年过后没多久,表哥来找我,说自己遇到了一件烦心事,想和我商量,让我帮他想想办法。表哥开了一家规模不大的模具厂,年后招了几个新工人。可上班第二天就出了事,一名工人在操作中被飞速旋转的齿轮切到了手指,经过治疗,这名工人的手指是保住了,但是却缺了一截,于是工人向老板开价10万元赔偿,还说不赔的话就要上法院打官司。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集体食堂普遍使用一种很不安全的铰肉机,几乎每个使用单位都发生过铰伤、铰断手指事故。例如我厂7个集体食堂,每个食堂都有铰肉机,先后有10个炊事工人铰伤、铰断过手指。前几年,我帮助我厂各食堂设计、加装了铰肉机安全防护罩,经过几年的使用,效果较好,除有一次因工人把安全罩拆下来不用,造成铰断两个手指外,再也没有发生过饺手事故。铰肉机加装安全防护罩如图1、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2.
我厂梳并粗车间,一个梳棉值车女工和她的工长,在不到一小时内,在梳棉机的同一处,发生了同样的伤手事故。 值车女工在巡回操作时,发现梳棉机小滚筒右侧有飞花,用手去拿,被小滚筒右侧铁皮一挡,挤到了小滚筒墙板上,机台正在运转,把手指挤伤。 事故发生后,当班工长在分析值车女工伤手事故原因时,用手在小滚筒旁一试,她的左手的食指、中指立即被小滚筒右侧铁皮打伤。 这两个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大家分析,一致认为; 1.值车女工伤手是因为违反了安全操作规程。机台运行时时,用手去拿飞花,在安全操作规程上是不允许的。 2.工长分析事故原因,应当停车…  相似文献   

13.
有人认为,财贸服务行业不过是买买卖卖,安全生产不成问题。其实不然。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财贸系统的手工操作正逐渐被机器代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北京市东四粮油基层店安装了一台切面机,投产刚4天,有个工人操作时右手被切面机皮带轮绞住,他用力挣扎,背部又卡在机器上,结果因脊椎骨和颈髓神经折断而死亡。北京市东城区饮食、副食店工人在操作和面机、绞子机、绞肉机时,也常发生伤手事故。据1980年东城区工会对粮油,副食、饮食和煤炭85个基层店的统计,共发生伤亡事故325起,死亡2人、重伤8人,休工天数4,029天。财贸职工对这…  相似文献   

14.
我厂各种型号、吨位的曲柄 压力机很多,1983年以前,有很 多人因操纵这些设备而伤指。为 了确保工人的安全,我们设计了 一套安全拉手,从1983年底住用 以来,从未再发生过因使用拉手 而造成伤手的事故。 这种拉手采用悬臂式结构 (如图所示),具有结构简单、使 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刚度 好等特点。使用时,可将它安装 在设备的各种部位,主摇臂能旋 转180度;停机时,可靠在床身 的立柱上,既不影响操作,又给 维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安装时,由固定支架或固定 板将拉手固定在床头或立柱的某 一位置,再将钢丝绳一端固定在 滑块上,另一端通过放大轮…  相似文献   

15.
《安全》1999,20(1):16-18
引言 政府劳工处1997年的工业意外统计分析显示,总数43305宗工伤中,有36%是由于踏着物件、碰着物件或遭物件碰着等成因所引致的,而足部往往是工伤的重灾区.此外,在处理灼热或腐蚀性物质所发生的溅射及人力搬运时不慎被下坠的物件压伤,对我们双脚亦可构成损伤.究竟怎样可减低员工在作业中脚部受伤的机会?穿着合适的安全鞋是其中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当然我们仍须紧记"个人防护用品"的采用,不应视作为取代工程或行政控制方法来处理危害.  相似文献   

16.
懒招祸     
西北铝加工厂一车间连续发生烫伤事故。一月二十四日,熔炼工马炎在摆弄试样时,工具未经预热,致使高温铝沫溅入左眼角,险些烫伤眼睛。第二天,铸造工蔡安保用潮湿钎子堵流眼,引起铝水爆炸,将帽子烧坏。二月十四日,铸造工王立宏从熔炼炉将铝水放入静止炉时,用没有预热的工具捞铝渣,立刻发生爆炸,他转身就跑,但右脚根还是被烫伤了。 接触液体金属的工具必须经过预热以后才能使用。这是一般的安全常识,熔炼铸造安全规程上也有明确规定。熔炼铸造工人是不是不懂这一条呢?不是的。那为什么工具不预热就用?原因是少数人赚麻烦,懒得动。操作前不做好…  相似文献   

17.
木工平刨的刨刀,在电动机驱动下,每分钟有4,000~6,000转的高速。因此,在刨削木料过程中,以手压送木料时,稍一疏忽,就可能把手指刨掉。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我们在平刨上装设了一套自动控制装置──半导体安全控制器。当人手接近刨刀时,该装置可使刨刀急速停止运转,避免发生伤手事故。经过一年多的使用证明,半导体控制器效果尚好。 工作原理 半导体控制器是利用人体感应作用而动作的。当人手超过允许限度靠近或接触感应器(一块装在刨刀前的金属板)时,就改变了原来感应器与地之间的电容,以电容的改变作为信号,进行自动拄制切断电源,并通过动力控…  相似文献   

18.
晨鸣 《安全与健康》2007,(12):15-15
2007年11月4日,在深圳有两则社会新闻引人关注.其一是深圳市宝安区碧水龙庭工地塔吊断臂造成三死五伤事故,另一则是装尸车被弃医院门口.记者从施工方了解到,前一则新闻中三名遇难工人分别为吊车司机刘昌平、工人江斌和蒋明洪.工地负责人表示司机刘昌平当场坠落身亡,而另两名工人是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后一则新闻发生时就有人怀疑,车上的死者可能是附近工地因事故遇难的工人.不幸言中.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三月八日,抚顺市机械局工程处施工二队用绞磨、抱杆起吊长十米、重五点四吨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梁。当起吊至七米高时,绞磨鼓轴绳筒突然断裂,大梁坠落,钢丝绳回抽,将一名拽尾绳的工人卷倒带出六米以外,使他受到严重伤害,经抢救无效死亡。 造成这起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绞磨轴绳筒制造结构不合理,又经多年使用,筒壁磨薄,因而起重时被钢丝绳勒断。 勒断的这个鼓轴绳筒是用钢板卷制的。两端的肩轴分别插焊在鼓轴绳筒的两墙面上,中间没有通轴,所以当绳筒断裂后便失去了安全保证。这台绞磨制造于建国初期,辗转多末仗用,对放轴绳倘的唐损程度不…  相似文献   

20.
近日,常熟市董浜镇境内的市金田纺织有限公司和雪宝制线厂两家企业各有一名进厂不满一个月的新工人在工作时发生手指伤害事故。虽然伤残程度并不严重,但所在单位竟都未为她们办理工伤保险。纵观各种大大小小的工伤事件及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沉痛教训,类似发生在新工人身上的事故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企业新招工人劳动保护的缺失,甚至引发了不少剪不断、理还乱的劳动争议纠纷,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