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韩毓海 《绿叶》2008,(7):56-62
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是文化认同的基础。随着五四以来西方时空观的进入,先进、落后的时间概念,内陆、海洋的空间概念,使得中国原本多样性的文化生态被单一性压倒。传统的、乡村的、西部的、民族的、百姓的文化被看成是愚昧的、低俗的、落后的,现代的、城市的、西方的、美国的文化被看成是高级的、优雅的、先进的。一个国家的文化认同能力,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团结程度。根植基层、民间、百姓,重建自主的、中国式的时空观念,重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多元文化,是中华复兴、国人安康的重头。  相似文献   

2.
地球妈妈     
张欢 《环境教育》2006,(2):16-16
我是一个幸福快乐的地球宝宝,依偎在和蔼可亲的地球妈妈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这里有辽阔的土地和蔚蓝的天空,还有各种各样的花、鸟、虫、鱼……都在地球妈妈的怀抱里快乐地成长繁衍着。在远古时代,地球妈妈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绿荫如盖的大地是她美丽的肌肤,浩淼无垠的大海是她整洁的衣裳,交错分布在她周身的江河湖泊是她日夜奔腾不息的血管……然而,时光流逝,留下的只有对以前美好生活的回忆。而今,可怜的妈妈满面沧桑,默默地忍受着无知的人类肆意蹂躏的痛苦。当蜂拥的羊群涌进过度放牧的草原,留下的是一片片沙化的土地,变成了地…  相似文献   

3.
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通过掠夺包括中国在内的南方国家的资源来保护本国的环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不足的矛盾必将日益成为南北矛盾的焦点。全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未来的世界如果不降低资源消耗,就必然会战争不断。  相似文献   

4.
爱这土地     
于婕 《环境教育》2011,(11):76-76
我生长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城镇里,我打心眼里热爱这片土地,我爱她的文化悠久、爱她的号色优美、爱她满山的绿荫、爱她干净的马路……在我的印象里,我的周围都是干净的、清新的。马路上尽是身着橘色的清洁天使,她们的笠帽下遮不住的是那被烈日常年照射下的“健康色”,在黝黑的健康色下遮不住的是因为满足而绽放的笑容,烈日的余辉遮不住那一抹抹橘色身影,他们是道路的清洁者,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用爱着土地的心感染着周围的人们,所以,他们扫过的地方人们便不再忍心丢下手中的杂物,他们有个美丽的名字——环卫清洁工。  相似文献   

5.
环保进行曲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那就是人类的母亲--地球 我们的母亲有: 蔚蓝的天空 广阔的原野 茂密的森林 清澈的河流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生态科学的迅速崛起,因而为确立一个自觉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新文化形态——生态文化,提供了科学技术方面的基础.加强对生态文化与中国的环境教育的互动的认识,能更好的推进中国环境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百年来,自然环境对人类的作用,促使人类积极的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生态意识的主体化使  相似文献   

7.
底线伦理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可行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优先地应该是公民道德建设。一种强调和解的、相当平民化乃至市民化的、放松的、日常的、多元的、底线的公民道德形态,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又是在多元社会背景下的一种创新。现时代我们面临这样一种处境:最小范围内的道德规范需要最大范围内的人们的同意和共识,最低限度的道德约束呼唤着最高精神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陈应松 《绿叶》2014,(6):82-89
正天池天山天池。西王母的瑶池。鹰在天上。树像雕刻的。水是天堂的玉。深蓝。深深的蓝。深刻的蓝。深爱的蓝。干净过一万年的风和奔腾的雪水。博格达雪峰,一个戴着头巾的羞涩的哈萨克女人。我很渴。假装很滋润。浑身贮满了高雅的水,吃饱喝足的样子。眼珠子荡漾着春情。其实,我忍受着荒漠的炙烤。糜烂的水,我唯一的源泉。你存在吗?冷冷的,在远方的高处,像一个幻觉。以专一的、不竭的守贞,保持着那个隐隐的美姿。  相似文献   

9.
银蓝色风光     
正将自然的风,清洁的风,绿色的风;自然的能源,清洁的能源,绿色的能源;旋转成自然的力,清洁的力,绿色的力。然后呢,自然的电,清洁的电,绿色的电,就诞生了。向北,向北,走在晋北旷阔的土地上,我久久地仰望着这个世界。我看着刺破天空的铁塔银线,也欣然看见了远去归来的两片蓝天。一片是我头顶高悬着的山西北高原的自然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传统法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的批判与对反对“自然的权利”确认的观点的分析,探讨了环境问题的突出使“生态利益中心主义”成为法律的现代理念,在此基础上自然的权利的确认也就顺理成章,并揭示了自然的权利的确认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大自然每天都是新的。春天,有和煦的春风、吐绿的杨柳、苏醒的小草、飞来的燕子、出洞的蚂蚁;夏天,有碧绿的湖水、盛开的鲜花、啾啾的鸟鸣、欢唱的青蛙、纷飞的蝴蝶;秋天,有瓜果飘香的果园、金色的田野、丰收的庄稼;冬天,有凛冽的寒风、皑皑的白雪、美丽的冰雕、漂亮的雾凇。在北欧国家,孩子出生后,家长们会迫不及待地带孩子走出房间,走进大自然。他们甚至会背着嗷嗷待  相似文献   

12.
岑参是盛唐边塞诗坛成就斐然的大家,他的许多名篇放射出经久不灭的绚丽异彩.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岑参的边塞诗充分的体现了唐代强大帝国的气象.本文以岑参的边塞风光诗为关照对象,从独一无二的题材,奇异的语言,神奇变幻的意境,诡异的气韵四方面探讨岑参边塞风光诗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德夯苗寨     
如果把美丽的祖国比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那么我的家乡德夯就是其中靓丽的一笔。桥、河、船、山、水、悬崖、村庄是家乡德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这里的环境十分优美,古老而沉稳的桥,跌宕弯曲而迷人的河,灵巧便利的船,高耸入云的山,清澈见底的水,陡峭险峻的悬崖,古老悠久的村庄,阳光下灿烂美丽的苗寨,夜色中幽静的古镇德夯,真是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一座古桥,无言地经受着小雨的润刷。古桥两岸,碧绿的守护者凤尾竹在微风中不停地摆动。桥下的  相似文献   

14.
中学环境教育中的自然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人通过中学生物课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认为,中学生的环境教育的最根本的目标是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教会学生关心自然,关心人类生存的环境,也就是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自然观。所谓自然观,就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和态度。有什么样的自然观作为指导,对待人类生存的环境态度是不一样的,直接影响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如何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   中学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自然观的教育十分必要。我认为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的自然观,应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教育。 正确认识生物…  相似文献   

15.
雨中     
雨。满目飞舞的雨。裹着团团暑气狠狠捧在地上。闪电。雷声。迸开几道裂口的天空。下迭的巨大的水体。解渴的干裂的土地。水淋淋的心。想大喊几声的冲动。白茫茫的远空。远空下的想象。雨从上而下奔倾的声音。水漫的地面。向四面八方流泻的感觉。每一点感觉都溶入自然界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学中要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必须摒弃过时的教学方法,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教育战略的思想.在课堂上,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构建一种和平的、民主的、创造性的情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和互相协作,培养学生自己提出质疑,发展更广泛的思想,发挥更丰富的想象力.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美国空气质量许可证制度是美国控制污染的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框架和丰富的内涵,可为我国在建构和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过程中作一借鉴。美国的空气质量许可证制度有周密细致的法律法规和先进成熟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持,在理论上其性质定位为一种事先的全面的许可,在实践上许可证的执行强调企业的责任和技术的更新,并引入排污削减指标的交易政策把环保事业推向市场,这些都是我国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所值得研究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18.
说到田野的诱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无边的草甸,缤纷的花朵;是起伏的麦浪,沉甸甸的谷穗;是感官的享受,心胸的开阔。不过我这里讲的田野却不是这些。我要说的是一种职业,田野工作,以及从事这种职业的人,田野工作者。他们是一些非常有学问,却长年待在野外,从事科学考察和研究的科学家。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和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相融会,而魅力无穷的大自然也会向他们撩起自己的面纱,揭示自己的神秘。他们是一群令人羡慕的人,他们和大自然的亲密无间,他们和大自然以心灵而不是感官的交流,还有他们亲身经历的那些神奇,都是身居闹市的人们只能一辈子望洋兴叹的。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不知不觉中,秋天来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经过绿色春天的播种,火红夏天的热情,秋季显得如此丰硕。秋天,对果实来讲,是最美丽的时刻,她摆脱了春的雏形、夏的青涩,以最饱满的色彩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秋天,也是旅游的季节。秋天就像一条金色的河,欢快地流淌着,河流两岸荡漾着旖旎的风光。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秋季,您不妨用心观赏秋的色彩盛宴:红的娇艳,黄的明丽,绿的柔和,五彩斑斓,漫山遍野……当然,秋天的色彩可不单是秋叶的争艳,这一期的《地球的孩子》也煞是色彩纷呈,许多精彩的内容,正等着您去分享:翻开杂志,映入您眼帘的首先是一篇编辑同任共…  相似文献   

20.
温州的坟     
徐刚 《环境教育》2004,(11):90-90
高度的物质文明,日益发展的商品经济,不知道多少人在富起来,也不知道使温州以外的多少人垂涎!然而,温州确实面临着这样的苦恼:财富的积累不等于文化的积累,人类文明的走向并非总是沿着黄金大道运行的,它无疑将受到传统的现代的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在贝切伊教授呼唤“人类的进化史本质上是文化的进化”的10年后,富起来的温州人却在忙着占山造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