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人患有血管硬化症后则会引起许多疾病,为防止血管过早老化应多吃清理和保护血管的食物。下面食物对疏通清理血管、预防血管硬化有特殊的功效。玉米: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  相似文献   

2.
《民防苑》2006,(6)
五味之中,人们不一定都喜欢酸、苦、辣,而不喜欢咸和甜者却很少有。就是人人喜爱的咸和甜,营养学家告诫人们要努力限制。·咸·中国人一般都喜欢咸,盐是各家各户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但过量盐的摄入,对人体有害无益。长期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与食盐过量有很大关系,摄入的食盐越多,患  相似文献   

3.
有长寿前辈者。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六人总共活过475年者,本人就有长寿的可能。本人脾气好。不忧愁,不易激动,心胸开阔,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不幸,都从容不迫,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这样的人常能高寿。无烟酒嗜好。不吸烟、不酗酒,可减少身体器官的损伤,也可避免酗酒而造成意外伤亡。凡是平时有良好生活习惯者,亦能长寿。没做过大手术。活到九十岁以上的人,在高龄前很少做过外科手术,只有少数人做过小手术。说明他们没有严重的外科疾病。平时身体并不太健壮。相当多的长寿者平时身体并不很强壮,但无大病,这些人却能长寿。五种人易于长寿@福如海…  相似文献   

4.
生活小区的入口处,有块开阔地,物业公司在那儿建了一个停车场。车群中,有一辆旧车特别惹人眼目。这是一辆“东风牌”载重货运车,由于长期没有养护,车子的油漆层层剥落,锈迹斑斑,已是破烂不堪。 小区的人每天进进出出,都能瞥见这辆旧车,委屈而孤独地躺在那儿。对于它的“罪孽”,大家耳熟能详。而那个血  相似文献   

5.
探究二维情况下变异不同步,也就是一个变量发生变异,而另一个变量不发生变异的情况,对Copula联合分布的影响.在气温变化的环境下,降水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异,而年降水量和年总降水天数的联合分布对长期旱涝情况有重要意义.以Copula函数为基础,计算新疆福海站年降水量和年总降水天数联合分布,用传统变异分析方法进行变异分析.针...  相似文献   

6.
防治春困     
《民防苑》2006,(2)
“春眠不觉晓”。每到春暖花开,阳光普照,气候宜人的日子,不少人都有一种懒洋洋,睡不醒的感觉。尽管晚上早早入睡,可是早上醒来仍然感到一种昏昏欲睡的困乏,这就是民俗所称的春困。民间向来有“春困、秋乏、夏打盹”的说法,其中“春困”两字正是描述春天人很容易感到困乏的现象的。即使不缺睡眠,白天尤其是午饭后往往无精打采,这是春困而不是病。这是人体生理机能随自然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转换而发生相应调节的一种短暂的生理现象。在自然界,随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气候变化,生物便会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性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7.
《民防苑》2006,(2)
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健康长寿自然而然地成了人们追求的下一个目标。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上古之人,寿命普遍很短,一般人只能活到二三十岁。偶尔有个别人由于善于摄生、治病,或者恰好处在有利的环境,活到八九十岁,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惊奇。由惊奇而羡慕、而崇拜,最后导致神化,长寿者变成了“长生不死”的神仙。神仙方术,服药长生的观念也随之而兴。炼丹修仙在我国历史上曾长期风行,后又自然消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古代丹药的兴衰过程呢?今天我们以科学为依据来加以分析,便能揭开其谜底。  相似文献   

8.
天然软粘土一般具有结构性,土的结构性反映其内部颗粒孔隙连结及空间组合,决定了土体的物理力学效应,是软粘土长期强度的重要内在影响因素。为研究结构性强弱不同对软粘土长期强度特性的影响,人工制备含水率相同而结构强度不同的土体,对其进行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软粘土由于存在结构性,其长期强度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对不同结构强度土体蠕变等时曲线进行分析,建立了考虑结构强度影响的软粘土长期强度经验模型。利用本文建立的经验模型,以结构屈服应变(1.9%)作为人工结构性软粘土蠕变变形的破坏准则,结果表明预测值与试验值较为吻合,验证了本文建立的考虑结构强度影响的土体长期强度预测关系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民防苑》2003,(2)
大家知道,国际上有个标准,人的生命等于成熟期的5至7倍。这么说,人的寿命应该是100至175岁。为什么都没有达到呢?最主要一个原因是不重视保健,而且不听保健。这个问题在国内非常严重,特别是领导干部。国家保健局一再强调每个人都要重视自己的保健。现在绝大多数是病死的,很少数是老死的。应该绝大多数是老死而少数是病死。这  相似文献   

10.
在软土地区,投入运营的地铁盾构隧道会因各种原因产生长期沉降,构成影响隧道结构和运营安全的关键问题,而地铁荷载被认为是影响隧道长期沉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以上海地铁一号线为例,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土层-隧道-道床的三维模型,采用人工数定激励函数来模拟地铁列车荷载,通过编写FISH语言施加动载,在不考虑及考虑地下水影响两种工况下,分别进行动力计算及动力流-固耦合计算,最后结合经验拟合模型计算出长期沉降量,分析了列车荷载对隧道及周围软土长期沉降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1.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有60万人在车轮下丧生,仅次于地震、台风、瘟疫,名列第四。而我国,因交通事故惨死的人数连续15年居世界第一位。以2002年交通事故统计为例,每天约有300人惨死车轮下,而云南省平均每天就有8.6人。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一个电视节目对市面上买到的几种湿纸巾进行了检验分析,并宣称"不少湿纸巾中都含有丙二醇、苯扎氯铵等成分。丙二醇是一种低毒化学溶剂,如果长期用湿纸巾擦手,再来拿东西吃,会导致有毒物质进入胃肠道,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因为丙二醇溶解度大,大概有5%的人会有过敏反应,长期使用会对皮肤造成伤害"。这条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夜之间,湿纸巾似乎从生活必需品变成了"定时炸弹"。事情真有这么糟糕吗?  相似文献   

13.
《防灾博览》2016,(5):86-87
正现在正是季节转换的时节,稍不注意就会身体不适。而在秋天尤其要注意养肺,因为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易往这个季节复发。如果能坚持做一些肺部保健操,再结合养生调理,到了冬天也不易生病。常笑宣肺专家说,养肺的方法多种多样,"笑"可能是最"便宜"且有效的一种。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而现代医学也有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的确是最好的一种"运动",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有适当的协调作用。尤其是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中还会不  相似文献   

14.
一提到“灾难”,人们就会联系到火灾、水灾、地震、雪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然而我要说,人类最大的灾难是疾病,几乎有90%的人死于各种疾病。疾病是人类的大敌,也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俗话说,吃五谷生百病,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人类逐渐认识到只要科学饮食,平衡营养,强身健体再加上健康心理就可以不生病,而不科学的膳食,淡漠的保健意识和不健康的心理都是身心健康的大敌。 在饮食中,暴饮暴食,饮酒过量,早饭不吃,晚饭吃得过饱,不吃粗粮,只吃  相似文献   

15.
徐峰 《防灾博览》2004,(2):9-10
地震部门尤其是基层地震部门,由于人员少、办公经费少及与其他系统和部门的工作沟通少,因此,在社会上知名度不高,有相当一部分人还不知道有地震局这个部门,更不知道地震局的主要职责、职能是什么?笔者试从如何提高基层地震部门的知名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纵观人类生存环境,大凡有生命的动物都需要呼吸氧气,植物则是吸纳碳酸气吐出氧气,两者相互依存。可汽车排放的尾气,既不是氧气更不是碳酸气,而是一种对人体、动植物均有污染的有害气体。记得小时学自然,有一段课文这样描述: “人不吃饭,能活几天;不喝水,也能活几天;不呼吸新鲜空气,几分钟也活不了。”这段文字结论,不知是否有过充分的论证依据,但人的衣、食、住、行,确实离不开空  相似文献   

17.
白渝 《防灾博览》2002,(3):23-23
目前,毒品在全球泛滥,它已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全球因毒品的制作、贩卖、吸食而引发的犯罪和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3千多万人遭受可卡因、海洛因的毒害;约有4千多万人因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而受到伤害。因吸食或注射毒品而导致的各类传染病在不断地蔓延。在非洲,艾滋病的人数增加了40%还多。在其它各大洲,除个别国家艾滋病人在减少外,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亚洲一些国  相似文献   

18.
正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几千年以前,现在保存下来的古埃及金字塔岩壁上就有人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记载。人类历史上经历过很多次大瘟疫,其中损失最为惨重的应属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据估计,全球约有5 000万到1亿人在那场浩劫中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世界半数以上人因蚊子、苍蝇、水螺及其他媒介传播的疾病,诸如疟疾、登革热、利什曼病、莱姆病、血吸虫病和黄热病等而面临风险。每年有十亿多人感染病媒传播的疾病,100多万人因此而死亡。  相似文献   

19.
世界睡眠日     
《民防苑》2014,(2)
正进入21世纪,人们的健康意识空前提高,"拥有健康才能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有关睡眠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5天不睡眠人就会死去,可见睡眠是人德生理需要。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  相似文献   

20.
《防灾博览》2012,(6):35
今年夏天,接踵而至的台风造成的损失数以亿计,一些多年未遇暴雨、洪水的北方地区接连受袭,一些群众因缺乏防灾知识而伤亡。目前,人们得到的防灾减灾教育如何?为此,本报记者联合人民网共同组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不容乐观。一半以上人认为防灾、减灾教育不充分。专家认为地方政府重视不够、专业人员缺乏是主因。问卷调查中,51%的人知道一些各类灾害的自我保护措施、逃生技能,而非常了解的只有6%,表示完全不知道的也仅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