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春学 《云南环境科学》1996,15(2):41-41,54
长春市汽车尾气CO污染分担率初探汪春学(长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长春市130022)对于煤烟型污染的长春市来讲,CO的污染一是来自煤烟排放,二是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国外的有关资料表明,城市大气中的CO主要来自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在我国这种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高效汽油清净分散剂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虽减少了污染的排放,但已不能满足目前和未来对汽车尾气排放更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本文提出了另外一种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方法-在汽油中加高效清净分散剂,探讨了清净分散剂的作用,清净分散机理,并阐述了它的发展,说明研制高效汽油清净分散剂,减少尾气排放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3.
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内净化器 ,如电子点火器、节油器等 ,其特点是提高汽油发动机点火火花的能量或者改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质量 ,从而达到燃烧安全、改善尾气排放的目的。另一类是机外净化器 ,如催化净化器、尾气净化器、净化消声器等 ,其特点是在消声器内安装一个有害气体转换装置 ,这个装置是由一个多孔载体表面上加一层极薄的贵重金属组成。当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三种有害气体通过铂金属层时 ,在一定温度下就会产生催化反应。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就会转化为二…  相似文献   

4.
汽车尾气净化剂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催化净化是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手段。文章介绍了汽车尾气催化剂的发展过程:描了了当今普遍使用的三效转化催化剂“提出了未来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发展趋势及需要解决的问题,TWC催化剂是以贵金属Pt,Pd和Rh为适性组元,引入Ce,La,Ba和Zr等为助剂,担载在高比表面物质上制备面成一的类性能优虹的催化剂,它能对尾气中的3种主要有害物质NOx,CO和HC同时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5.
瑞丽城区一氧化碳污染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监测,瑞丽市城区街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日平均浓度己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其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排放,而且其浓度与汽车流量呈线性正相关。主导风与街道斜交,在街道峡谷内形成旋涡流场,使CO向背风面扩散并沿街道输送,导致局部测点浓度过高。目前控制CO浓度宜限制尾气超标汽车入城并合理分流入城汽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抚顺市机动车发展状况,道路交通现状调查,计算出全市1995年机动车尾气排放的CO,HC,NOX排放量,分别占固定源排放总量的54%,65%和6%。根据预测到2010年全市机动车辆尾气CO,HC,NOX排放量分别为7.95万吨,1.29万吨和0.59万吨,比1995年分别增加了17%,5%和28%。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在低温、常压条件下产生的高能量等离子体,在电场定向作用下可以净化大型柴油车(机)排放的尾气烟尘,净化效率可达80%以上.同时,等离子体中含有的活性粒子可激活柴油机尾气(NOx、CO、CH)使它们分解成为无害单原子气体分子和固体微粒.  相似文献   

8.
对大型柴油机(机)排放烟气治理的实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低温,常压条件下产生的高能量等离子体,在电场定向作用下可以净化大型柴油车(机)排放的尾气烟尘,净化效率可达80%以上,同时,等离子体中含有的活性粒子可激活柴油机尾气(NOx,CO,CH)使它们分解成为无害单原子气体分子和固体微粒。  相似文献   

9.
当前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成分,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当今时代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的减排技术来控制或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兰博士纳米节能修复剂是一种采用油溶性纳米铜技术生产的发动机油添加剂,能有效修复发动机磨损,减少尾气排放,详细讲述了油溶性纳米铜技术在尾气治理方面的功效及其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结构以煤烟型为主,但正在向煤烟和气车尾气混合型转换。其中以北京、上海、广州尤为突出,汽车尾气污染所占的比重已超过了50%。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能源需求的增长,这就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炭、石油。在能源的燃烧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烟尘、硫氧化物(主要指SO2、SO3)、氮氧化物(主要指NO、NO2)、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地破坏了城市的大气环境。汽车、摩托车逐渐进入家庭,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污染了大气。北京市近300万辆机动车的尾气排放量已占大气污染的50%多,而济南市拥有10…  相似文献   

11.
全球能源消费与CO2排放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收集全球能源储量和流通状况的基础上,综述了世界各地区能源消费量和各国人均能源水平,汇总了全球CO2排放总量及各大洲对全球CO2排放量的贡献率,到2100年,全球C矿量预计将从目前60亿t/a增加到360亿t/a,同时,旨出1996年中世界人口18.8%的北美、欧洲、日本、CO2排放31.6亿t(碳),占全球当年CO2排放总量的52.4%。  相似文献   

12.
在用汽车尾气排放遥测技术是尾气快速检测的重点发展方向。该文对机动车尾气排放遥测技术的发展概况及系统结构做了介绍,通过动态喷气实验及工况对比实验验证了尾气遥测系统的可靠性,并详细讨论了机动车尾气遥测系统的实际应用。对国内尾气排放遥测标准进行讨论,分析限值选择原则;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的遥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定了适应于湖北地区的汽车尾气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13.
对公路机动车污染物扩散模型的发展进行了回顾,简述了国内外在道路交通尾气污染研究方面的一些进展和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汽车尾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安全风险的评价,汽车尾气污染对道路两边生物的生理影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汽车尾气污染中机动车排放因子分析和扩散规律。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交通机动车尾气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路机动车污染物扩散模型的发展进行了回顾,简述了国内外在道路交通尾气污染研究方面的一些进展和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汽车尾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安全风险的评价,汽车尾气污染对道路两边生物的生理影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汽车尾气污染中机动车排放因子分析和扩散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机动车排污状况与污染控制战略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通过对上海市中心城区机动车行驶工史现状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的分析,计算出中心城区1995年机动车尾气排放的CO、NMHC和NOx负荷,分别占区域内机动车和固定源产排放总量的76%、93%和44%,据预测,到2010年,中心城区内机动车排出的CO、NMHC和NOx负荷,将分别占区域中机动车和固定源排放总量的94%、98%和75%,因此,针对机动车排污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需要采取加强机动车检查与维修(I  相似文献   

16.
1前言汽车尾气排放对呼吸带近地大气污染尤为突出。据有关资料介绍大气中所含CO污染物的75%,HC污染物的50%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特别是在汽车数量大,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和交通发达的工业地区,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更为严重。鞍山市近几年对市内机动车尾气检测及治理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简要介绍其工作情况(以本地区94年、95年约7万辆车的数据统计)2汽车尾气检测2.1检测方法及原理采用不分光红外法进行测量,其原理是: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排出的气体,成分及其复杂,而对环境影响最大的为CO和HC,每种气体都有一…  相似文献   

17.
蒋涛  陈永强 《陕西环境》2002,9(2):13-14
0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尾气排放对城市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并成为主要的污染“大户”。如在北京市,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污染的“贡献率”已高达45%左右。我们知道:影响和决定车辆尾气有害物质排放量的环节主要有三个。一是燃油质量和其中有害物质含量(源头);二是车辆发动机质量及其工作状态(中间环节);三是尾气净化装置(末尾环节)。在我国,由于基础设施、管理、生产技术条件落后等原因,使得车用汽油中环保指标与国外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有害物质含量高,如硫、烯烃等含量比国外标…  相似文献   

18.
机动车作为一种现代交通工具,为人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通过对机动车尾气成分的分析及其产生危害的机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改善我们的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19.
采用特征性化合物法和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大气中非甲烷烃与作为机动车尾气特征化合物的COgn Pb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NMHC与Pb在显著水平0.01下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593;NMHC与CO小时均值相关系数达到0.495,日均值相关数达到0.581,从而判断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逐渐成为上海市大气中NMHC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20.
对于涤纶染色行业的废水治理经多种工艺运行比较,逐步形成了以生化-物化二级处理的稳定达标排放运行工艺。当主要污染物浓度CODC为884mL/L、BOD5为120mL/L时,B/C比仅0.12 ̄0.16,经生化-物化二级处理后其出水指标达GB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