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荧光光谱法鉴别海面溢油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大量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荧光光谱技术在鉴别海面溢油源中的应用和进展。根据普通荧光光谱、同步扫描光谱、可变角同步扫描光谱和总荧光光谱等不同荧光光谱信息特等,论述了荧光光谱的三维特性及维特性及其在溢油鉴别中的应用。同时,结合低温荧光法、磷光光谱法、导数荧光光谱法等辅助方法和技术,介绍了国内外荧光光谱法鉴别海面溢油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海面溢油的荧光光谱鉴别法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荧光光谱技术在鉴别海面溢油中的应用和进展。根据荧光光谱的三维特性 ,分别阐述了普通荧光光谱、同步荧光扫描光谱、可变角同步扫描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等不同荧光光谱的“指纹”信息特征 ,并介绍了导数荧光法、低温荧光法、磷光光谱法等辅助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3.
南海区平台石油的特征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南海区平台石油进行普通荧光光谱、同步扫描荧光光谱、导数荧光技术和三维荧光技术扫描,立体地了解各原 油样品荧光光谱特征,为科学鉴别濒发的海上溢油来源提供科学的依据。实验中综合分析了6个平台原油样品,并与标准原油 进行光谱对比,找出了这些样品的光谱数字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简要回顾了海上溢油污染概况,介绍了国内外溢油鉴别方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荧光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指出了未来海上溢油指纹鉴别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近年来,海上溢油鉴别方法在国内外皆有很多报导(1-7)。有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速液体色谱法以及薄层色谱法等。在气相色谱(GC)法中,主要有用氢焰检测器(FID)和火焰光度检测器(FPD)鉴别溢油的研究。GC-FID可以对原油或燃料油进行鉴别,但难以鉴别润滑油,若用GC-FTD(气相色谱火焰热离子检测器)其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聚类分析判别海面溢油种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鉴于目前没有一种方法能独立解决溢油鉴别的所有问题,本文提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聚类分析鉴别溢油种类的方法。通过有机溶剂萃取出自行配制的汽油、柴油和润滑油模拟样品中的溢油后记录其近红外光谱,对5800~6200cm-1区段范围内的谱图经多元散射校正(MSC)、Norris一阶导数平滑预处理处理后求其主成分,并在主成分的基础上引入Ward聚类分析法(离差平方和法)对样品分类。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聚类分析能对体积分数在0.4~0.8mL/L间的海面溢油样品正确、快速分类,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聚类可作为溢油鉴别的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7.
前 言 近二十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和分析仪器的不断改进,给荧光光度法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它已应用于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分析、医药、农药、麻药、鉴别科学等广大领域。随着石油工业和船舶运输业的发展,给海洋的油污染带来了新问题:即如何鉴别溢油种类以确定各种溢油污染源的问题,并且期望找到一种简单易行且可靠的鉴别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为此,美国、西德、日本等沿海国家纷纷组成有关机构进行研究。70年代初,美国环保局(EPA)协同爱索研究工程公司(Esso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菲利浦科学有限公司(Phillips Scientific Corporation)等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采用了吸附色谱法、分子发射和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分析手段。美国海岸警备队专设有油鉴别中心实验室和现场油鉴别实验室,他们采用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为调查油的来源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溢油事故的频繁发生对海洋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经济的现场溢油检测技术及时对事故作出响应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海洋环境中溢油样品浓度和油源都未知的情况,对于溢油可疑样本,获取其浓度参量同步荧光光谱(concentration-synchronous-matrix fluorescence,CSMF),通过在浓度维度上进行插值处理获取的样品的CSMF浓度层析荧光光谱.而对于肇事溢油样品,无需进行脱水浓缩等预处理,只需取现场样本逐级稀释获取小浓度范围内的CSMF局部谱图,并将之与可疑油样大浓度范围内的CSMF浓度层析荧光光谱进行曲面匹配,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最佳匹配光谱,最佳匹配的可疑油样即满足最近油种符合度,而对应的浓度即为待测样本的初始浓度值.对原油样品集交叉检验的结果,样品的识别准确度为92%.该油种鉴别方法快速,准确,并可以同时实现油种鉴别和单位体积内溢油含量的定量.  相似文献   

9.
目前激光荧光遥感是探测海面溢油最有效的工具。作者将神经网络(ANN)的自组织特征映射SOM模型引入激光遥感的荧光光谱鉴别领域。本文主要进行的是理论建模和分析工作,而且用计算机软件方法实现了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和分类功能,对推广能力进行了实验分析。经过改进神经网络已具有比较理想的推广能力,并认为SOM应作为溢油识别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环境水中酚的荧光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酚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色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荧光法。尽管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4-AAP法)被日本 JIS 和美国水标准分析法所采用,但该方法不能测定对位是烷基、芳基、硝基、苯酰基、亚硝基或醛基的酚类,对甲酚是典型的例子。荧光法的灵敏度高,适用于浓度为微克每升级的水中酚的直接测定。然而,荧光法的应用,关键是避免水的Raman 光谱对低含量酚测定的严重干扰。对此,可采用醋酸丁酯提取浓缩水中的酚。本方法则利用了校正荧光光谱技术。水样通过蒸馏去除干扰,经酸化后用校正荧光光谱直接测定。实验部分一、仪器与试剂日立650—60荧光分光光度计;  相似文献   

11.
荧光双比值联用分类法鉴别环境溢油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 言 如何鉴别海面溢油的种类,以确定油污来源的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常用的荧光比值法鉴别溢油的基础上,在实验室内测试了可能造成污染的原油和国内外常用船舶燃料油、重油、以及润滑油34个油品,采用400/385、440/385(均在λex340nm处)双比值联用分类法对溢油的定性鉴别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荧光光谱法研究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荧光光谱法作为一种测定痕量有机化合物和生化物质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测试手段 ,因其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和非破坏性 ,在环境科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荧光光谱法研究PAHs与溶解态有机物间相互作用、同步荧光法研究溶解态PAHs的生物降解、荧光分析法直接研究溶解态PAHs的光降解以及用同步荧光法测定鱼胆汁中PAHs的代谢产物等几方面的工作 ,展示了荧光光谱法用于研究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导数同步荧光法测定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振华  田德海  全文褶 《环境科学》1995,16(4):54-56,74
对硒与2,3-二氨基萘(DAN)络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同步荧光光增进行了研究,当同步荧光法谱的△λ选择140nm时,可获得一锐形单隆光谱,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一阶导数同步荧光和二阶导数同步荧光的最佳实验条件。用一阶导数同步荧光定量测定硒可提高的灵敏度和改善精密度,在仪器的中挡灵敏范围,硒的检测限为1.5ng,硒浓度在0-250ng时,硒浓度与荧光强度的直线关系是y=0.44x-0.18,相关系数(r)0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为了有效、快速、准确地鉴别环境中污染,油品的来源和种类,本文针对几种不同地区原油和船舶常用机油、燃油,讨论了鉴别这些油品的红外光谱法以及自然风化对油品鉴定的影响。通过鉴定实际溢油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土壤重金属光谱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并重点介绍了几种较为常见的光谱检测技术,包括激光诱导击穿技术、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等,分析了各自的工作原理以及优缺点,以期为同行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传统单波长激发/发射荧光光谱法与恒能量同步荧光光谱法进行对比,对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采用恒能量同步荧光光谱法在不同能量差下建立了15种典型PAHs成分的恒能量同步荧光法的标准谱库.在各PAHs在最佳能量差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除苊荧光信号响应较差外,其余PAHs的LOD和LOQ分别为0.0580~3.18、0.232~12.7 ng·mL~(-1).15种PAHs的空白和一定浓度下的加标回收率范围在82.8%~120.0%,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在0.51%~5.87%之间,以恒能量同步荧光光谱进行了兰州地区大气颗粒物中15种PAHs分布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气相色谱和荧光光谱多线线性指数模式识别法鉴别溢油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以油品中n-C_(18)、n-C_(19)、n-C_(20)、姥鲛烷和植烷作为气相色谱的数据处理信息点,以激发波长分别在250、270、290、310和330nm处,发射波长分别在335、375、383、390和395nm处作为荧光光谱的数据处理信息点,采用多维线性指数模式识别法对油品的气相色谱和荧光光谱的“指纹”特征数值进行了综合处理。通过对数十种不同种类的原油和燃料油的分析计算,建立了一种多手段分析数据综合应用的溢油鉴别技术。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近年来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检测技术,按照检测原理,将其分为间接检测技术和直接检测技术两大类.间接检测技术包括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传感器法、荧光光谱法和化学发光法;直接检测技术包括差分吸收光谱法、激光诱导荧光法和光腔衰荡光谱法.分别介绍了各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以及优缺点,并对空气中二氧化氮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美国海岸警备队的溢油鉴别系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介绍了美国海岸警备队溢油鉴别系统的发展概况,溢油鉴别策略、原理、方法,溢油鉴别数据的产生与解释、分析报告,影响溢油鉴别的因素以及溢油鉴别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海面溢油鉴别的模糊隶属度模式,给出了海面溢油鉴别的最大隶属度规则,指出海面溢油鉴别主要受油种、风化和实验误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鉴别风化一个月的海面溢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