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提高重型施工机械安拆吊装作业安全工效,改善安拆作业过程中人员的可视性,提出基于可视锥法的多主体视觉可达性建筑信息模型(BIM)仿真方法。首先,通过重型施工机械视觉任务分解,得到重型施工机械多主体视觉任务;其次,以wk-35型电铲安拆作业为研究对象,分析起重驾驶司机-信号工-司索工多主体视觉任务,运用计算机辅助三维交互应用(CATIA)人因仿真模块,构建安拆吊装作业多主体视觉的BIM仿真场景;然后,采用可视锥法,计算安拆吊装作业过程多主体视觉可达性量值,测度多主体视觉可达性水平,构建重型机械施工机械多主体视觉评价模型;最后,调节BIM模型的过程参数,推演多主体视觉变化趋势,评价安拆吊装作业多主体视觉可达性。结果表明:安拆作业中起重司机在起升下降过程中视觉可达性较差,在平移过程中视觉可达性较好;信号工和司索工的位置与其视觉可达性联系紧密,当信号工处于视野刚好覆盖起重司机和司索工的位置时,其视觉可达性最好,而司索工需不断调整位置,使其视觉可达性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分析煤矿井下巷道不同灯具布置方式下的照度水平,为巷道灯具布置和优化提供科学的比较方法,结合山西长治某矿巷道及其灯具布置参数,使用照明计算软件DIALux对其巷道照明进行模拟计算,提出了11种改进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在灯具安装高度一定的情况下,平均照度随安装角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2)平均照度和最大照度随灯具安装高度的降低而增大,照度均匀度和最小照度随安装高度降低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3)灯具总光通量一定时,使用小功率灯具分散照明比使用大功率灯具集中照明能获得更好的照明效果。首次将DIALux用于煤矿井下照明模拟,论证其适用性,并给出实现煤矿巷道照明模拟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司机的作业心理负荷,设计作业心理负荷问卷,对塔式起重机司机的作业心理负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塔式起重机司机的作业心理负荷较高,作业中的脑力资源需求量较大;工龄、作业难度、复杂程度等因素对作业心理负荷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作用;作业心理负荷与作业疲劳间存在相关关系。最后,对降低塔式起重机司机作业心理负荷水平提出几点建议,包括:合理分配作业任务、去除作业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加强作业经验交流分享及创建人文关怀的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石油开发中的试油、修井作业是野外井场施工。夜间施工用两台落地式220V的500w探照灯照明。工作时,经常为调整光照方向而搬移灯具。在雨季潮湿的季节,极易发生漏电,造成人身伤亡事故。辽河石油勘探局为了杜绝这类事故,遵照国家TJ34-74《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将220V电压改为24V,又采用特制低压照明灯替代探照灯。这样做,两年来不仅杜绝了触电事故,而且使井场照度普遍提高100LX,节电50%,节约材料费88%。应用低压照明灯具杜绝触电伤亡事故@章启成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塔机作业安全工效,基于视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理论,利用眼动追踪技术记录驾驶员视觉行为数据,分析和评估塔机驾驶员视觉转移过程的表征参数,结果表明:起重作业过程中驾驶员注视时间长,视知觉资源主要集中于起吊物,保持持续性注意状态,以维持高效起重作业,心理负荷较大;起重作业不同子过程注视时间与瞳孔直径差异较大,在空中平移过程中注意力较为分散,瞳孔直径较小,心理负荷较小。据此,提出了塔机起重作业的人因工效改善方向,为起重作业安全实施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编组站的灯桥照明系统对编组调车作业起重要的保障作用,为了节能减排和企业安全生产,各站段逐步进行了照明节能改造。本文对某列车编组站改造后的4座灯桥照明效果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在距灯桥150 m范围内,有2座灯桥平均照度符合《铁路照明照度标准》,2座不符合。照度均匀度均不符合上述标准。  相似文献   

7.
蒋勇 《劳动保护》2008,(8):96-97
塔式起重机是一种机身直立、起重臂与机身垂直,且可旋转的起重机,主要用于建筑结构和工业设备的安装、吊运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塔式起重机能够更好地包围角型建筑物,提高有效工作范围和工作效率,因此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广泛。由于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连结在直立的机身上部,有效高度和作业范围大,可以把起重机安装在靠近施工的建筑物旁,其幅度利用范围大大优于其他类型的起重机。特别在高层建筑施工时,对于解决物料的垂直运输及高处作业中的水平运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物的增加,在建筑行业,起重机械尤其是塔式起重机(简称塔吊)应用得非常广泛。据80年代全国建工系统的统计,起重吊装、垂直运输的机械化程度已达91.56%,而且,随着起重吊装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械化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塔式起重机在施工中越来越发挥出巨大作用。但是,随着塔式起重机使用数量的不断增加,机械事故和人身安全事故也不断增加,而且常常是重大安全事故。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至2000年底,在塔式起重机事故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全国就有25起,造成76人死亡,18人重伤。事故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机械制造企业车间厂房内高处作业的特点分析,通过设计实例阐述了塔式起重机式防坠机构的结构设计及安全校核要点,提出一种塔式起重机防坠机构的本质安全措施方案,以提供防坠安全带的可靠挂点,适用于班组区域范围内的低级别高空作业防护,对车间生产工效影响小的同时,较大程度保证了生产安全绩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企业片面追求产值和利润,管理制度松弛,抢进度,拼设备.在使用塔式起重机过程中屡有倾倒事故发生。我们认为,塔式起重机倾倒有如下几种原因: 一、超负荷吊装。任何类型的塔式起重机都有它本身的最大起重设计能力,调幅式塔式起重机起重力矩(TM)、起重量(T)、幅度(M)三者的比例关系为; 吊装前,塔机司机和指挥人员必须详细准确地计算塔机起重能力和所吊物体重量,在确认不超动的情况下方能起吊。有人为了达到增加吊载能力的目的,在计算中把塔机出厂前做抗倾覆力矩的系数(俗称保险系数)也加进去,这在原设计上也是不允许的。 二、满负…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施工过程安全信息的虚实交互难题,降低施工过程安全风险,提出施工过程安全数字孪生模型。建立施工过程安全语义本体,分析施工过程安全关键知识要素;定义施工过程安全数字孪生五维模型,明确模型的构成和功能,基于物联网和有限状态机构建施工过程安全监控方法,并以塔吊顶升活动安全监控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塔吊顶升施工过程安全的数字化表达、参数化监测和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保障船舶夜航安全,基于船舶夜航光环境的特殊性和船舶夜航的风险性,构建船舶夜航光环境证据理论评价模型。首先,建立以信号灯误导、眩光干扰、频闪污染、光导致疲劳等4个决策层为基础的船舶夜航光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C-OWA算子处理专家对指标的决策数据,判断光环境对船舶夜航安全的影响程度;最后,将证据理论模型应用于大连大窑湾港的夜航光环境中。结果表明:该光环境安全性高,对船舶夜航安全的影响小。构建的模型为港口、航道以及其他船舶夜航光环境水域安全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Tower cranes are extensively used for lifting materials in construction sites. Most construction sites are very confined and close to public. Tower crane accidents not only hazard workers in construction sites, but also pedestrian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ower crane safety in related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degree of executing statutory requirements and non-statutory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tower cranes in the Hong Ko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tructured interviews are conducted. It is found that human factors are attributed to tower crane safety. Indolent performance of requirements or responsibilities of practitioners in tower crane operations is found. Inadequate training and fatigue of practitioners are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causing unsafe practices of tower crane operations.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safety performance in tower crane oper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塔式起重机事故的发生概率,顺应信息化监测技术迅速发展的行业背景,提出一套基于物联网的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首先设计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架构,结合其结构特点提出传感器布置方案.然后针对结构安全和安拆作业程序安全2个方面,以国家强制性标准为依据设置监测指标、预警阈值和预警等级;最后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监控系统方案进...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油田日常生产作业中缺乏危险作业区域的等级划分与自动识别方式以及缺乏人员踏入危险区域的识别方法.提出1种基于视频智能综合识别技术的全天油田危险区域入侵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结合油田危险因素对油田危险区域进行危险等级的划分与危险区域的识别;然后,针对光照条件良好的白天场景,在训练数据集中融合油田作业区视频数据和公开行人...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由于建设项目繁多,在役塔机数量急剧上升,若不加强监管和提升控制手段,安全事故隐患会随着塔机数量的增加剧增。本文对塔机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塔机安全监控和评估系统的技术现状,对一种新研发的塔机安全监控与评估系统做了简要阐述。同时通过对试点工程的应用,指出了本塔机安全监控和评估系统的优势,为塔机的安全作业监控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长大隧道施工及运营通风过程中竖井通风效率,实现隧道节能通风。依托实际隧道工程,基于Fluent软件,选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无竖井风塔、圆柱风塔、矩形风塔和凸台状风塔4种结构、不同环境风速工况下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交叉比对分析,提出最优化的竖井风塔结构形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风塔结构竖井出流量要远大于无风塔结构竖井出流量;对于不同竖井风塔外型结构,竖井出流量与环境风速关系呈多项式函数;当倾斜角为45°、圆心角为90°时,凸台结构对应竖井出流量最大,且受环境风影响波动较小,通风稳定性较好。建议竖井出口结构选用矩形或凸台状,实现对环境风的高效利用,提高竖井通风效率。  相似文献   

18.
附着式塔式起重机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现行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 13752—1992并没有对附着式塔式起重机附着间距作出相关规定。运用等效惯性矩法建立了附着式塔式起重机的等效有限元模型,以塔身稳定性和静刚度为约束条件,分析了附着间距对塔式起重机塔身最大悬臂高度及塔身与塔臂连接处水平位移的影响,对施工过程中附着架附着间距及悬臂高度给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主要依靠人工检查,存在监管效率低、时效性差等问题,为了实时自动监管作业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提出1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安全帽佩戴行为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深度学习YOLOv3算法检测出现场视频中的施工人员脸部位置,根据安全帽与人脸的关系估算出安全帽潜在区域;然后对安全帽潜在区域图像进行增强处理,使用HOG(方向梯度直方图)提取样本的特征向量;再利用SVM(机器学习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脸部上方是否有安全帽进行判断,进而实现对施工人员安全帽佩戴行为的实时检测与预警。以某高铁站施工现场为例进行验证,研究数据表明在施工通道和塔吊作业区域,该方法可实时有效检测出工人未佩戴安全帽的行为,识别率达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