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测试曳引式乘客电梯安全评估~([1])准确性的比对中,电梯评估组采用同一仪器及方法进行现场测试及事后风险划分~([2])判定电梯风险等级,但最终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分析结果表明,评估人员对评估项目的理解不同是此次比对结果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该结果引发对电梯安全评估合理判定的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电梯安全级别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曳引式电梯综合安全水平,降低事故风险概率,针对曳引式电梯系统运行及使用特点,提出一种模糊综合安全评价方法.从人、机、环境、管理综合角度建立电梯层次化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特征向量法与区间估计分析理论结合,计算权重同时筛选指标.通过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的评价向量数据化,根据量化分值,划分成5个安全级别,形成评价结论.方法应用于南京市102台老旧电梯,结果显示:老城区老旧电梯安全隐患较多,梯况不佳,安全综合评价结果与实际状况相吻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和衡量电梯运行情况及安全性能,对于电梯安全评价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电梯运行状况除了取决于电梯制造质量外,还决定于安装质量,其中主机的安装质量又是重要的一环,而主机的安装质量主要体现在曳引轮的安装质量上,其中曳引轮的位置偏差对电梯安全运行状况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以旁置式电梯为例,当曳引轮在前后方向即中心线方向偏差超标,将导致轿厢偏向一侧导轨,加快该侧导靴衬磨损速度,加大另一侧导靴衬与导轨的正面间隙,使轿厢运行时在轨道中心线方向发生摇摆现象,严重时,导靴啃轨,轿厢倾斜卡轨,甚至产生导轨被拉、轿厢立柱折弯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正>曳引式电梯是由电磁力驱动曳引轮带动曳引绳、曳引绳牵动轿厢实现垂直上下运行的设备。按照曳引工作原理和事故案例统计,在电梯运行状态转换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轿厢上行超速与下行超速的几率和危害大致相同。电梯轿厢下行超速保护问题早已通过限速器一安全钳联动保护装置得到根本解决,为此,国家标准GB 7588—2003提出了电梯应装设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本文对曳引式电梯轿厢上行超速的原因、保护装置的设置要求、特点、检验内容与方法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曳引式电梯平衡系数的本质和意义;分析了现行的各种针对曳引式电梯平衡系数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曳引式电梯平衡系数检测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曳引电梯出现滑移现象会影响电梯的传动效率,甚至造成严重的人身安全事故。为了掌握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滑移机理。首先,分析了电梯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滑移产生原因,确定载荷和磨损是影响滑移的主要原因;然后,分别研究载荷与滑移量之间关系模型和磨损与滑移量之间关系模型,定量描述了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滑移机理;最后,对电梯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滑移机理进行总结,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通过对电梯的曳引条件进行阐述,对曳引能力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改善电梯曳引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电梯平衡系数是曳引式电梯的重要性能指标,关系到电梯的性能及安全。我国现行的法规要求,新装曳引式电梯、改变了平衡系数的改造梯电梯都要进行平衡系数测试,而现行电梯平衡系数测试方法存在效率低和检测成本高的问题,本文给出一种基于定义法的电梯平衡系数丝杆提升检测装置实现,即利用丝杆提升,依次测出轿厢重量、对重重量,再代入额定载荷、曳引比,求出电梯平衡系数,该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曳引式电梯,测量过程无需载荷,简单便捷,精度高,可重复性好。本文中涉及的电梯平衡系数检测设备,已在现场做了大量的实验,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我国核电事业发展迅速,核电安全是核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针对我国核电的发展和安全运行现状,建立了安全运行状况指标体系,通过构建物元可拓模型获得各指标在各评价等级上的关联度,将关联度与熵值法求得的指标权重合成得到加权综合关联度,继而确定核电站安全运行状况评价等级.在对核电站整体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同时,也能实现对安全运行状况各指标的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10.
电梯作为公共建筑中的垂直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电梯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电梯安全事故也随之而来。电梯质量可靠性的研究为今后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使人们更加放心乘梯。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曳引驱动电梯(以下简称"电梯"),将其主体机械设备划分为可靠性研究的指标,通过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计算得出危险优先数(RPN),再将RPN进行归一化计算得出电梯各指标所占上级指标可靠度的比例,以此作为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权重进行评价模型的构建,最后将评价模型应用于特检所2014~2016年进行检验的电梯,以特检所的电梯检验大数据为基础,对包头市电梯质量可靠性进行宏观评价,并向包头市电梯监管机构提出监管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从安全信息视角分析电梯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事故致因因素,并在实践中提升电梯安全管理水平,基于PAR事故致因模型开展电梯安全信息管理研究。以安全信息为主线,安全感知-安全分析-安全应答(PAR)安全行为链为关键点,建立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基于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的逻辑架构建立电梯信息综合监管服务体系,将模型的信息服务形式具体化。并运用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对典型电梯事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能够全面分析各层级失误模式,提升各主体协同治理能力。电梯信息综合监管服务体系可打破电梯领域信息“孤岛”现状,对智慧电梯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对航空器机坪运行管理移交下运行安全状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合具体机场的机坪运行复杂性,首先引入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方面构建管理移交机场机坪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随后使用熵值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并运用欧几里得度量函数进行组合赋权;接着引入集对理论和云模型,结合组合权重使用正向云发生器确定综合云联系度,利用Python绘制等级云图,评判系统安全等级;最后以某大型机场为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机坪运行管理移交安全评估评价方法经验证与实际运行情况相符,能够为机坪运行安全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引入组合赋权和可变模糊集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进行评价。通过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以WSR方法论为基础,选取“人、机、法、环、管”5方面因素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指标等级标准;采用博弈论思想对G1法确定的主观权重和熵权法计算的客观权重进行最优组合,进而确定综合权重;根据可变模糊集理论量化后的级别综合特征值确定最终评价结果;将该方法用于甘肃省某装配式试点项目,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并采用单因素轮换OAT法分析5个子系统内的指标敏感性,以便决策者识别出最敏感指标。结果表明:该实证项目安全等级为Ⅱ级,偏向Ⅲ级,与实际情况吻合;组合赋权-可变模糊集方法所得评价结果与灰色聚类分析、未确知测度方法基本一致,使评价结果准确性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AHP-CRITIC的电梯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电梯安全评估方法中指标权重主观性大的问题,为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综合AHP法、CRITIC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电梯安全性评估模型。从设备情况、使用情况、人员管理3个方面出发,构建了电梯安全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AHP法,根据专家经验构造判断矩阵,得到指标的主观权重。采用CRITIC法,计算同一指标的对比强度和指标间的冲突性,得到指标的客观权重。通过加权求和的方式,兼顾主客观权重,得到指标的综合权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升半梯形分布"对各级指标构造模糊评估矩阵,并量化评估结果向量。以南京市某电梯为实例,应用该模型得出此电梯的安全值为68.8,安全等级为"较安全",与此电梯的实际情况相符;并与其他方法所得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高层建筑利用电梯协同楼梯疏散以提高疏散效率的可行性,基于现有的电梯协同楼梯疏散研究成果,运用Pathfinder构建某高层住宅建筑实例模型,研究楼层总数及电梯数量对电梯最佳停靠层的影响,提出2个电梯协同楼梯的疏散策略,并对策略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电梯最佳停靠层随楼层总数的增加,呈现“平台阶变”的特征和线性增加的趋势,但随楼层总数的增加,最佳疏散层在“平台阶变”后会更加远离顶层;策略1(顶层优先策略)下因存在最佳分离楼层使得该策略下的总疏散时间最短,策略2(分段顶层优先策略)可有效提高电梯利用率,通过对策略2下的人员使用电梯比例进行控制,可进一步提高疏散效率,该优化策略可将总疏散时间从仅楼梯无电梯疏散的804 s缩短到580 s,使疏散效率提升27.9%。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电梯可靠性评估中存在随机性和模糊性等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法、云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电梯运行可靠性评估模型。通过分析电梯各个子系统的主要特征量,建立了电梯运行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根据云模型实现定量指标与定性概念之间的转换,得到定量评估指标的等级隶属度。最后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指标信息进行自上而下地综合,得到整体的可靠性评估结果。实例表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能够对电梯的状态检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城市供水安全状态,提出1种基于多因素信息融合思想的城市供水安全评价方法。以城市供水安全指标体系为基础,建立供水安全指标与基本概率指派函数焦元的对应关系;采用组合权重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作为对指标证据的支持程度,通过加权合成方法得到各因素定量、定性信息的基本概率指派函数值,利用证据理论的Dempster组合规则进行因素融合。研究结果表明:以郑州市供水安全指标体系为例,在进行多指标信息融合时与解决证据冲突的融合方法计算结果相同,郑州市2006——2008年城市供水处于不安全状态,2008年以后安全等级逐步升高且趋于稳定状态,可以预测出在未来一段时间郑州市的供水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为弥补传统赋权方法主观意识较强的缺点,提出将变权思想与可拓学理论相结合的改进的多级可拓评价模型。结合水电站施工特点,构建涵盖厂址信息、施工总布置、道路及运输、辅助生产措施、作业安全、施工设备、安全管理行为、职业健康安全8个一级指标、47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引入变权理论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多级可拓评价法计算水电站施工安全现状的安全等级,并进行指标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电站施工安全现状等级变量特征值为2.42,即为“合格”,该结果基本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9.
为合理评价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状态,利用QAR超限事件作为原始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及其重要程度。针对飞行运行的动态性,引入无需确定指标权重的突变级数法构建评价模型;利用某航空公司2015和2016年24个月的QAR数据,使用该模型进行评价,所得的评价结果与该公司的实际飞行安全状态基本相符合。结果表明:基于因子分析与突变级数法的飞行安全状态评价模型可用于实际评价工作中,且评价结果较为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电梯安全评价方法的弊端,提出以数据库的方式集合电梯系统的参数和安全要求、整合风险降低措施,进行电梯系统的风险识别,同时以数学语言对安全概念和现象的模糊性进行描述和运算,完成风险评估和风险评定的过程。笔者以提出的多因素风险评价的综合方法和系统安全评判为准则,实现电梯系统的综合安全评价方法。以轿厢系统作为应用实例,运用安全评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电梯安全评价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