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为解决我国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为何建、如何建、建设效果如何等关键问题,本文基于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和信息化建设政策分析,阐明管控平台建设五大要点;立足全国61家园区管控平台问题分析,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综合上述内容,为全国园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真正实现以信息化推进我国化工园区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园区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倾斜摄影、三维建模,以及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平台搭建的分析,选取某化工园区为模拟对象,建立基于三维倾斜摄影安全风险管控系统的实景模型。同时,融合园区已有的安全管理信息,直观展示园区内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事故后果影响范围等功能,为提高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管控水平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估标准,采取资料收集分析和现场评估复核的方式,集中对安徽省38个化工园区进行了全覆盖式安全风险评估。经分析评估,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为高安全风险(A类)的园区7个、较高安全风险(B类)的园区18个、一般安全风险(C类)的园区13个、较低安全风险(D类)的园区0个。多数化工园区“因企设园”,选址规划不规范,园区布局不合理,配套功能设施及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安全管理及应急救援能力不足等,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化工园区在安全风险防控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为下一步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和落实“十有两禁”要求提供针对性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园区安全规划,整体上提高化工园区的安全水平,是当前化工园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化工园区定量风险评价(QRA)技术及其软件通过化工园区各类事故后果计算、事故概率分析获得园区个人风险、社会风险和安全容量等园区整体性风险评价结果,可用于园区选址规划、园区布局规划、园区企业准入规划和园区安全生产一体化规划等,为化工园区土地使用安全规划提供了实用技术方法,在国内几十个化工园区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实现平安校园的建设目的,西安欧亚学院展开了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预防为主的风险管控体系;通过新生军事技能改革、安全教育模式改革、技术手段防范、校园交通管理4个方面开创了校园安全治理模式的创新。在业务、服务和应急3方面形成规范的标准化运行体系,形成了以安全预防和服务保障为核心的安保工作定位。  相似文献   

6.
<正>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的形成和演变贯穿规划、建设、运行全过程。规划是风险产生的源头,很多风险隐患,究其根源,是因为规划之初,未充分考虑安全风险,并采取防控措施,造成了先天不足,埋下了风险隐患。如园区选址不当,或者地方政府对园区周边土地开发利用控制不严,造成园区与城市建成区、人口密集区、重要设施、敏感目标之间的安全防护距离不足。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分析化工园区的风险特性与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模式;以系统的思想,探讨建立以化工园区为对象、各园区企业为相关方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对化工园区实施系统化管理.实践表明,通过推行OHSMS,可以实现化工园区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文件化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切实提高了园区整体的...  相似文献   

8.
<正>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12〕37号文),切实帮助各化工园区在园区选址、布局、安全管控一体化、园区封闭管理、危险化学品移动危险源管理、园区一体化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提高能力,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研究中心于2014年7月24—25日在青海  相似文献   

9.
<正>泉州市是全国重要的石化基地,下辖泉港、泉惠两个化工园区。在2022全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排名评选中,这两个化工园区均在30强内。近年来,泉州市紧紧围绕危化品安全生产“长效常治”的目标,通过推动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组建危化专家服务团专业监管、加强园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等措施推进化工园区安全管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化工园区存在的安全风险,构建了包括9个一级要素和40个二级要素的安全管理标准化指标体系,设计了化工园区安全标准化管理考核评价标准,并对镇江某化工园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该园区安全标准化等级为二级.依据考核结果,对该园区的安全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9月1日实施的《安全生产法》第四条,修改为:“……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这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标准化和双机制”)建设提供法治保障。近年来,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黄金集团中原矿业有限公司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将安全隐患分类汇总,利用科学分析,形成安全制度,并贯彻实施,保障作业人员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管理体系,是从隐患的发生、发展、治理及管控等多环节、多点位进行风险防控,利用科学分析、提前预判、主动管控等手段控制风险,杜绝隐患出现,促进现场安全管理,提升本质安全度,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危化品企业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工作,防范重大安全风险,提出了基于企业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工作推进机制、有全面覆盖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有全员参与和周期明确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有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系统、有持续推进的激励约束机制的“五有”建设模式,建立了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果评估标准。结果表明通过重点管控可能造成严重事故后果的风险事件以及数字化技术应用,可有效解决以往风险管控措施不落实、隐患排查不精准、全员参与不充分、整改情况难追溯等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判断化工园区事故风险演化进程,基于风险熵理论分析化工园区系统风险状态,从影响园区系统风险熵的不同因素出发,根据化工园区公共区域和企业端的各自特点建立风险熵指标;利用尖点突变理论,用矩阵表征多参数多时刻的风险熵增和熵减值,建立化工园区熵增、熵减计算模型;根据计算结果判断事故风险状态。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某化工园区,结果表明:在该园区某危化品储存企业丁二烯泄漏情况下园区系统风险熵发生突变,由泄漏引发二次事故的风险骤升,需要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正为全面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机制(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近日,泉州市政府安委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通知》。据悉,2016年11月以来,泉州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方案、编制标准规范、培育标杆企业、强化教  相似文献   

16.
<正>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秉承安全发展理念,深入探索智慧安全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融合,通过智慧安全应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持续降低企业安全风险。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钢股份”)是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宝武”)直接管理的一级子公司,一直以来,宝钢股份秉承安全发展的管理理念,深入探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7.
化工园区安全风险容量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讨并提出化工园区安全风险容量的内涵,从量化风险的角度论述区域安全风险容量;以个人风险、社会风险和潜在生命损失值作为化工园区风险容量分析的指标,并给出风险计算的模型和风险标准;对园区内企业生产规模、运输量与安全风险容量的关系进行讨论,认为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可能不增加固定危险源的风险,但直接增加运输风险;给出了化工园区的现状及规划新建项目的安全容量的具体确定程序;以某化工园区为应用实例对安全风险容量进行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石化产业的园区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国内化工园区事故风险和等级也在不断扩大。为研究探索化工园区应急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全面提高化工园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2012年3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大亚湾石化区启动全国首个化工园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创新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9.
孙忠明 《劳动保护》2022,(6):104-105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迅速发展,迎来了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的时期,而安全稳定则成为发展的重要保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化工企业当前做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从影响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入手,以科学合理的评测风险等级、健全风险告知体系、创建多项风险管控举措为切入点,让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落地落实。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化工园区区域安全风险评价,以某化工园区为例,分析了化工园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通过计算区域个人风险值和社会风险值对其整体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价,并对园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工园区整体个人风险值和社会风险值均未处于不可容许范围内。区域多个危险源的多米诺半径过大可能会造成连锁反应,应加强对区域的安全防范以及应急救援管理。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化工园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