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又出现了另外一个极端,由重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走向偏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致使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缺乏语文味,弱化了工具性在语文中的重要地位。由于过分强调文本价值观的深入感悟理解,有的课甚至变成了"思品课"。这样的课堂严重地背离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基本精神。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如何实施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这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应该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回归初中语文教学的本源。注重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加强中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语文教师的思想素质并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可以避免语文的教学改革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名学生素质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语文素养的高低。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读书、写作习惯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两大属性,是在教育教学中经常被提及的,也是学术争论的热点。"两性"之争关系一线语文教师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倾向。作为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笔者试图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思,论证现有的语文课堂在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前提之下更应该注重"工具性"。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有"综合性学习",教师只有充分重视并合理开发此类教学资源,才能让语文真正从课堂延伸出去,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展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魅力,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于语文教材以及语文的具体课程来说,"人文性"一直都备受关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已经上升为"人类文化的重要成分",语文课堂要体现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以及人文性,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于这些教学目标,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也都非常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研究与探讨一下如何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3):224-225
<正>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但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所传授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中学生真正在学习中发现、认识乃至掌握知识、技能、情感。教师千万不要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记住了文中的一段乃至整篇文字,就是学会了。下面谈谈我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感悟。1.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中学语文教学贵在传技。对于语文课文中的知识点,学生总是感到无趣,且  相似文献   

8.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要使其教学有效,从教学理念来说,必需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注学生的真实发展,追求师生对话中生命的活力。从教学实践来说,必须关注蕴藏在课堂教学中的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包括一个简单的眼神、一句朴素的话语抑或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这些细节分别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法、教学评价和教学情感上教学智慧的细节处理,决定着一常语文课的成败。  相似文献   

9.
<正>二十一世纪是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时代赋予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神圣而艰巨的使命——不断推陈出新,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教学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和建议。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接受全新的教育理念。语文一直是一门基础学科,但随着语文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语文教学不断推陈出新,不仅强调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要求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换,放下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而语文教育对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作为一门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肩负着为学生打"精神底子"的重要任务。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融入学生的人格教育,才能引发学生对真理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他们拥有辨别真善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把握儿童心理特征,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发挥课外活动教育功能,适时、有效地渗透德育,培育"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2.
<正>回顾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不少的语文教师把语文课上成了"技术课"。但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应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人"来看待。学生是有思想情感的,教师要学会尊重和唤醒学生。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对文本、对生活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我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对自主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摸索,总结如下。一、确立语文学习的主体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为核心要素所组成的互为依托的双边活动。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学提倡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主张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教师应逐渐摆脱传统讲授式的教学,以合作探究来促进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在应用中培养学生技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刻理解新课改理念,优化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应追求"文"以载"道",文道相融的教学效果。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课应该将人文关怀、道德品格教育、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等,融入语言文字训练和运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言文字、形成和发展语言能力过程中,伴随感悟、体验、朗读、习作等途径,体会文本、语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点明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只有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学有所用。新课程标准也非常重视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提出了"教学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的观念,倡导开展生活化教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工具性与人文性,且本身就是一门应用广泛、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的学科。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使得语文学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单篇教学支离破碎、目标不清及教学方式僵化、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等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综合思维指引下,以主题的方式,整合课内外资源,以"语文立人"为核心,挖掘教学内容的原生价值以及教学价值,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中,引导儿童生成主题,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思维提升、精神丰富,整体提升语文素养。以"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的"三个一"质量标准为目标,整合资源,体现儿童立场,构建了"四位一体"的主题教学体系,创新了"主题·整合"的教学模式,建立了主题课程资源库。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了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提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在生活实践中获取语文知识的重要学习方法。本文根据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主要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英语教学要从探讨英语课程性质入手,把培养小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网络优势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人文素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实施新课改的主要阵地。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将一篇篇生动优美、富有情感与意境的文章生硬地分割成作者简介、主题思想、段落大意等来进行讲解,使得语文教学丧失了其学科功能,学生也是在机械而被动的接受,这是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新课改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提升语文素养与能力。这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运用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来贯穿教学始末,改变了教师的机械灌输,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探究中达到对文章的真正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中,一部分教师过于追求外在形式上的热闹,忽视了语文教学的真正内核,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想让语文课堂更加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并做到开放有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