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认为,怕冷是由于体内阳气虚弱所致。怕冷的人如果想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应该有意识地多吃些具有温热御寒作用的食物,以利于体内阳气运行。羊肉:羊肉性味甘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有暖中补虚、开胃健脾、益肾养肝、御寒祛湿之功效,历来被用做冬季御寒和进补壮阳的佳品。  相似文献   

2.
容人 容什么     
《绿叶》2001,(6)
俗话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好撑船。”这是容人的最高境界。容人,究竟容些什么? 容人之长。人各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相互促进,事业才能发展。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时的那一段话很发人深省:“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也!”善于用人之长。首先是能容人之长。萧何月下追韩信,徐庶走马荐诸葛,这些容人之长的典故早已成为千古美谈。相反有的人却十分嫉妒别人的长处,生怕同事和部属超过自己而想方设法进行压制,其实这种做法是很愚蠢的。  相似文献   

3.
早就听说蒋志刚很忙,约他的采访,得到的回答经常是: “对不起,没有时间。”当他的采访最终确定时,编辑部的同事纷纷表示出惊讶:“蒋志刚能有时间接受你的采访?真不容易!”  相似文献   

4.
一个满怀理想的人是可贵的,而一个执着于实践理想并且对这份人类的事业爱得这样深切的人更为难能可贵,本期“纪实故事”将以此纪念——这样一位勤奋、敏锐的年轻的人类学——萧亮中。同时,也在此感谢支持本栏目的“自然之友”的朋友们及萧亮中生前的同事和好友!  相似文献   

5.
李婷 《绿色视野》2009,(9):49-50
一篇《宅啊宅啊就习惯了》的帖子在天涯上引来上万点击率,网友们的反应让帖子作者都感到吃惊,“居然有这么多同道宅人。”在宅人眼中,“办公室就是家里那100平方米,同事只是MSN上的头像,每天接触的只有送快递的大哥和送外卖的小妹。”  相似文献   

6.
进入冬季,北京的气候如同其它的北方城市一样,也比较寒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把自己的身躯严严实实地裹在各色各样的“太空服”里、“晴伦棉”内。然而,冬的寒冷也不能阻隔春的信息。1991年12月,在我国文艺百花园的沃土上,一  相似文献   

7.
《绿叶》2000,(6)
公共场所,人们难免咳嗽、流鼻涕——每个角落都潜伏着感冒病毒。我们的免疫系统正面临一项困难的任务:它必须在冬季产生数以10亿计的防御细胞。为此.它需要得到帮助。下面是与此有关的问题。怎么能知道免疫系统能力下降?可能的警报是:经常感冒、皮肤出现问题以及出现疱疹。经常觉得疲惫也可能是抵抗力下降的一个迹象。有些人的抵抗力是否比别人强?在“抵抗力”问题上,妇女由于有雌激素而比较强,因为雌激素能捕捉对肌体有害的“自由基”。但是,这种保护作用是不稳定的,它随着激素周期而变化。为什么免疫系统在冬季比较弱?同病毒、细菌和在冬季常见的其它病原体进行长达几个月的斗争,会使抵抗力承受不了。而且许多人在这个季节吃东西太多、太油,体内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供应不足。  相似文献   

8.
恰服中药     
人们普遍认为中药是纯植物药,没有毒副作用,其实不然。中药绝非纯植物药。据《本革纲目》记载,中药包括植物、动物、肉类、蛋类、果类、蔬菜等多个种类,每一味药物又有各自不同的性、味,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适应范围。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服补药的偏爱,并盲目地认为“一补可治百病”,这就需要强调:服用补药并不能代替用于治疗药物的疗效。那么,在日常  相似文献   

9.
《内经》载:“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养生学者指出:“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神补即精神调养。“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津液生化的源泉。中医强调饮食有节,谷、果、肉、菜,“食养尽之,勿使过之”。饮食失调,不但可直接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积食、胃痛、胃炎以及腹泻等病症,还能生热、生湿、生痰,造成一系列脏腑病理变化。如油腻厚味可引起胆囊炎、胰腺炎。长期过食动物油及内脏,可使体内胆固醉含量增高。长期过量食用糖类,可导致酸性体质,使人体抵抗力降低等。美国学者瑟威特指出:把由摄取的脂肪提供的热量从40%减少到10%,会使糖尿病好转。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5日是第36个世界环境日,北京奥组委与温哥华冬季奥运会组委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三方负责人共同签署了《2007“少开一天车”六五环境日倡议书》,倡议书中说:“用减排温室气体遏止全球气候变暖,用点滴努力共保环境美好,在充满生机的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我们编辑部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来信来电 ,或是提供建议 ,或是交流信息 ,或是几句问候的话语 ;这里有地处边陲小镇的年轻教师 ,也有高等学府里的大学教授 ;有的是以个人的名义 ,有的是代表一个家庭。一句句滚烫的话语 ,一声声轻轻的问候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 ,让我们的编辑部里如沐春风。我们开设“编读往来”栏目 ,欢迎读者针对《环境教育》的内容、选题、文章质量、图片、版式、印刷等方面提出意见和要求。《环境教育》编辑部《环境教育》杂志融政策性和研究性为一体 ,知识性和引导性相调剂 ,多数文章短小精悍 ,可读性很强 ,是我自学提高业务水…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的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把“环境保护”作为第一国策,通过20多年的环境立法、执法,尤其是重视对全民族的环境教育,成效显著。他们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至大学,“环境保护”教育都是必修课程。“以人为本”,深入人心的教育,使人们形成了深刻的生态环境意识,因此,人能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的各种活动。置身澳洲,到处山青水秀,无论是悉尼、堪培拉还是墨尔本,到处是鲜花、草地和森林,即使冬季的澳洲,也到处是绿意盎然,百花似锦。这里是植物和动物的天堂。远处,碧蓝的天空与湛蓝色的大海一色,近处,街道两侧是奇花异木,草坪似厚厚的绿色地毯,…  相似文献   

1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二月来了,春天的脚步离我们更近了。或许你还在疑惑:这春天究竟在哪里呢?为什么我不曾看见?其实,春天就在你我身边,只是粗心的你尚未发觉:品味野菜,是春天的气息在唇齿间荡漾“;出墙”的“红杏”,是春天欲遮还羞的倩影;而远足踏青的时候,春天的长度又在我们的脚下渐渐展开;就连那一成不变的建筑,也会披上一身绿色的外衣……“冬季严寒的地毯下,千万朵花蕾等着开放;来去有信的候鸟已经筑好新巢,在颤抖的枝头待时而唱;南方飘来的第一场细雨,将会引导春的脚步来到大地……”诗人布里吉斯笔下的春天总是充满…  相似文献   

14.
报道称,上海流浪猫一到冬季就大量失踪,上海小动物保护协会一直在进行追踪和调查,而最近出炉的一份民间鉴定报告显示,在浦东某地的一羊肉烧烤摊上发现了和猫科动物DNA相同的肉块!真是“闻所未闻”。其实,也许没必要对此大发感慨,中国人向来对吃就不“挑剔”,天上飞的,地下跑的,  相似文献   

15.
说“酷”     
《绿叶》2000,(4)
这两年,极为走俏的时髦用语之一是“酷”。就连近期中央电视台“五环夜话”节目主持人,在与乒坛少帅蔡振华笑谈中,也称蔡是“酷哥”。照新华字典释义,“酷”一指“残酷”,二指程度深(如酷热、酷爱等)。不过,时下流行语之“酷”字,源自英文COOL,意为“冷”、“冷却”,中文汉译难以准确表达,台湾地区译以“酷”字,力图音义两全。酷,传到大陆是近几年的事。如今,“酷”字已不仅仅是字面上注释之意,带有了形象与传神的色彩。从现实的角度来说,“酷”是给予男人的专利性气质。陶杰的《无眠在世界末》一书中,认为“酷”是“伟岸之间,颇带一点冷酷。在玩世不恭之外,又藏有三分侠骨柔情,若是加上外貌英俊,更是锦上添花”。由此看来.这“酷”非但要“傲”、“冷”、“侠”,还得“柔和俊”。不过,现在的人多以貌取人,只要这个人“帅呆了”,就可称上“酷”。当然追星族们也有追“丑”星的历史。前些年,台湾“丑”星林峰走到哪里哪里都有崇拜者。他那句“我很丑,但我很温柔”,实在是给我等其貌不扬的男人们的安慰。尔后,林峰的这一名言成了广为流传的口头禅也不足为怪了。话说回来,若按现代“酷”字之定义,“丑”星  相似文献   

16.
男人分六等     
近日听到一段顺口溜,说是现今的男人分六等:一等男人家外有家;二等男人家外有花;三等男人花中寻家;四等男人下班回家;五等男人妻不在家;六家男人无妻无索。听来地道而诙谐,细想一下也觉得生动而形象。一等男人自是风光了,有了贵族派头和实力,酒池肉林,私离别墅,也算是人尖子了。二等男人也是了得,一主带拖,风花雪月,便讪笑那些家之外的男人:没“拖”的是植物,不会带“拖”的是废物。“拖儿”太多的是动物,只有自个儿“拖”得恰如其分,主次分明,算个人物。  相似文献   

17.
“我觉得挺好!”这是记者采访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绝大多数接受采访的人都对“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对于环保工作者有很大鼓舞,也反映了环保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秘书长黄浩明这样说  相似文献   

18.
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代表,也是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生态伦理思想——“物我同一”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熠熠生辉。这一思想包括四个层次,即“人与天一”、“物无贵贱”、“顺物自然”和“万物不伤”。人与天一庄子所谓的“天”,是一种原始的生存境域,以“自然”为最高表征,万物于其中各适其性。“天”与“人”本质上是融合为一的。只有有了“人”的参与,“天”才成其为“天”;也只有在“天”之原始境域中,“人”才能展开本真。所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天地一…  相似文献   

19.
生态有两个要素构成:一是“生物”,为通俗化也为靠近人类,本文中用“生命”代替;二是“环境”。生态是“生命”与“环境”构成的一体。下面再认识一些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如雪 《绿色视野》2010,(11):55-55
从前有个同事爱吃鱼,讲起鱼来,很是内行。说鱼有百种做法,千种味道。一上餐桌必讲鱼的好处,只讲得各种鱼尸横陈盘碟才罢。后来他被鱼刺卡住过一回喉咙。这也算他爱慕鱼,鱼对他的小小报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