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议在我国开展累积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下传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弊端,分析了累积影响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进行累积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回顾了国内外累积影响评价研究的现状,论述了在我国开展累积影响评价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评估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从法规、管理机构、程序、参与人员、验收监测和强制执行、信息和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对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完备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系统评估。评估表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尚不够完备,突出的缺陷是缺少战略环境评价、缺少对替代方案和零方案的评估、缺乏公众参与、缺乏服务于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信息资源等,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境影响评价类型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区域环境影响评价(RDEIA)及累积影响评价(CIA)、战略影响评价(SEA)的产生原因、概念、研究方法,研究状况等方面的介绍及与项目EIA的比较,说明RDEIA、CIA、SEA的兴起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范围与对象选择.参与方式、参与程序、参与内容、公众意见反馈说明等方面的阐述,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了值得注意的问题.从强化公众参与意识、增加听取意见途径、出台公众环境权益受损的补偿法规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与战略环境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需要具体的手段和方法。在对可持续发展和战略环境评价(SEA)的概念、内涵和特征进行概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着重考察以SEA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和方法。结果表明:SEA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提供整体性方法,全面考虑战略替代方案,系统分析累积环境影响,建立环境监控计划及运用适应性环境管理方法,扩展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认为SEA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工具。为了贯彻实施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在我国进一步开展SEA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6.
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总结和论述了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的概念及评价的过程、内容与方法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展此项工作的建议。由于景观及视觉影响不同于通常的污染影响,具有直接可见性和不易改变性等特点,故应及早重视,使发展项目所制定的计划与景观及视觉环境相协调。该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图形叠加法和GIS法等。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作用,提出应在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版的基础上编制一个面向领导决策者和公众的参考版。并就参考版的主要内容及编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中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比较分析法,对中国与法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依据,评价适用范围,评价单位,评价内容及评价的工作与管理程序进行了比较,两国均在环境法律在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评价对象主要是具体的工程或项目,评价内容都包括影响预测和评价,减缓措施分析等主要内容,中国的评价必须由具备评价资格证书的评价单位实施,法国对此无严格要求,中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管理程序较法国的复杂,但法国的报告书一般要进行公众调查,还要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与完善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从法规、管理、技术、评价范围、程序等多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开发建设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方法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发建设项目的经济利益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解决。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建立起一套方法体系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当前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方向,包括发展清洁生产战略、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推进生态建设项目环评、做好环境风险评价和规划环评、完善战略环境评价理论和制度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促进港口空间资源集约节约和生态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响应生态环境保护新政策、新要求上缺乏适应性和针对性。通过调研指标体系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根据港口规划环境影响特征,采用基本指标体系模式构建了新形势下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生态保护、环境质量保护、资源利用、环境风险应急保障4大类环境要素,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境敏感区、岸线分区、生态环境、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水环境、大气环境、碳排放、声环境、岸线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资源循环利用、泊位专业化水平、环境风险、应急保障18个子要素共50项评价指标。相关指标总体体现规划实施对应的环境保护要求、环境影响程度和资源利用水平,可为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is an important tool to help decision-makers balanc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proposed built development with its potential economic benefits. Used in most countries across the globe, EIA commonly includes an ecological component (Ecological Impact Assessment, or EcIA). However, despite considerable changes in relevant legislation, policy and guidance, there has been no recent review of UK EcIA chapter content, with the latest review having been published in 2000.This study attempts to determine the procedural effectiveness of EcIA chapters over time by comparing a new review of 112 English EcIA chapters from 2000 onwards with earlier reviews. This was achieved through the novel use of inferential statistics, an approach previously lacking in the EIA and EcIA review literature.The limitations and advantages of the use of quantitative methods are discussed. In general, there has been an improvement in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EcIA chapters over time, for example in the percentage of EcIA chapters stating the siz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stimating the likely effectiveness of proposed mitigation measures. However, the earlier reviews highlighted such severe information deficiencies that the progress seen in the post-2000 EcIA chapter review still leaves considerable scope for improvement.Changes in the EU’s EIA Directive in force since May 2014 (and to be transposed into Member State legislation by May 2017) have the potential to encourage the use of inferential statistics in EIA and EcIA review: the requirement for Member States to provide central access to EIA information should enable representative samples to be analysed.  相似文献   

14.
战略环评着眼于政策、规划的实施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项目环评主要解决项目实施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而战略环评与项目环评均是环评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建立两者之间的联动机制,有利于环评体系成为一个完整而和谐的体系.首先分析国内外战略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的研究现状,识别影响中国战略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的因素,其次建立中国战略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框架,最后提出完善战略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云南基本省情、环境形势及重大发展决策;回顾环境影响评价在云南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阐述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在生产力布局中作用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在云南省生产力布局中作用提出3个方面的对策: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在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在云南省生产力布局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环评在云南省生产力布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环评中的污水处理规划、污水处理工艺、污泥处理和最终处置方案的分析和论证问题.指出:环境影响评价要从城市环境规划目标出发.对污水处理规模能否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分析:污水处理厂选址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并满足水源保护要求及受纳水体水污染控制要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必须将污泥的最终处置纳入同步考虑的范围;在进行污水回用工程评价时,需分析回用水的利用途径、可行性和因此产生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一项重要环境管理制度,自1969年实施以来,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不断的修正和完善。特别是近10年来,在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全球三大经济体——美国、中国和欧盟的环评改革均呈现出简化行政程序以及提高评价过程和报告书质量的共同趋势。采用多源流分析框架,对美国、欧盟和中国环评制度改革的根源、动力和趋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环评改革的根源在于不同国情背景下政策的实践反馈、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以及市场压力。

  相似文献   

18.
归纳出国内、外关于烟气抬升高度计算的14种经验公式,并以某发电厂项目为例,用其中9个公式详细计算其烟气抬升高度,比较了各种烟气抬升高度计算公式的不同,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并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19.
对于已经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的建设项目,如果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发生变动,需要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或重新报批环评文件.为了更好地完善此类建设项目的环评机制并强化对关键条款的解读,对比分析了后评价与重新报批制度在环评文件形式、评价目的、适用情形、执行时间点、审批权限、法律效力等方面的存在的差异,梳理了有关法规条文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20.
简要分析了项目环评中。进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土壤环评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