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北部成矿地质环境与成矿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江西北部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东南沿海前陆推覆冲断带,与扬子、华夏古板块结合带叠加部位。有色金属矿床的形成、演化,具有“多次成矿叠加、燕山期最强”;“块、带”成矿分区,块体边缘深断裂带聚矿,沿前陆推覆冲断带“向洋”分带;走滑剪切、扭动与推覆构造复合控岩控矿;岩浆多层次造浆、多层次就位成矿;大型矿集区产布环境的偏在性等成矿特征。具有较大的矿产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2.
向家滑坡形成于南秦岭北大巴山构造带紫阳-平利滑脱逆冲推覆带。该滑坡位于局部南东倾向韧性剪切带之中。韧性剪切带以压扭性和张扭性为特征,经历了多期(次)活动,形成了二长岩脉和多期(次)石英脉的生成,韧性剪切带后期转化为脆性断层。因此,洪山镇向家滑坡的发生、发展与韧性剪切带和寒武系多期变形密切相关,高剪切应变带主要表现为岩石发生了强烈塑性变形,形成塑性流动构造;岩脉侵位,致使局部构造应力场中主应力方位σ1近于垂直,加上绢云母石英片糜岩中片理构造非常发育,绢云母和石英两类岩石力学性质差别很大的矿物均沿片理面集中分布,在雨水侵蚀过程中极易产生滑动而生成滑坡。  相似文献   

3.
陆内送带的火山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与俯冲、碰撞、增生造山带的不同.其构造环境往往不是单一的,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转化。因此,研究陆内造山带构造环境要与时序结合起来。本文通过从火山岩地球化学的角度对桐柏山北坡二朗坪群的剖析,揭示出该火山岩蒂曾经历过早期和晚期的“开”“合”旋回。对时序上这种“开”“合”旋回规律的认识,无疑有助于深入研究陆内造山带,并且对利用火山岩地球化学来判断构造环境么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南淝河不同排口表层沉积物DOM光谱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南淝河15个排口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在测定了其中溶解性有机碳(SDOC)含量的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并结合PARAFAC模型对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荧光组分和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南淝河不同排口表层沉积物SDOC的含量在0.28~0.95g/kg之间,平均为0.63g/kg;老城区采样点沉积物SDOC明显高于其他河段,特别是靠近污水厂尾水排放口沉积物SDOC明显高于其他采样点.南淝河沉积物紫外-可见光吸收系数aλ可以很好表征沉积物DOM含量相对大小,而光谱斜率S275-295和光谱斜率比SR反映出各采样点沉积物DOM中自生源组分的差异;利用PARAFAC模型解析出DOM四种荧光组分,其中较老的自生源腐殖质C2和新近类蛋白C4所占比例高.南淝河不同排口沉积物DOM自生源组分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老城区排口沉积物DOM以自生源组分为主,而上游排口沉积物DOM陆源组分所占比例较高,雨污排口和污水厂尾水排口虽以自生源为主,但陆源的贡献不可忽略.结果表明,光谱分析方法能够有效表征城市河道不同排口污染源强.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库车北部山前带吐孜洛克构造油气成藏机理,通过对烃类流体包裹均一温度、单井埋藏史和热史分析,指出吐孜洛克构造内油气具有三期充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生储盖等成藏条件的研究,采用油气藏解剖的方法,确定阿合组、阳霞组、克孜勒努尔组内油气藏类型,并对吐孜洛克油气成藏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吐孜洛克构造内油气具有早油晚气的特点,以及"源岩、断裂、裂缝、盖层"耦合关系控制吐孜洛克构造油气运聚成藏,建立了源-断-盖成藏模式和源-裂-储-盖成藏模式,这对于库车北部山前带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川西前陆盆地气田区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地层水K+ +Na+ 、Ca2 + 、Mg2 + 、Br-与Cl-离子、矿物 (胶结物和充填物 )碳氧同位素和水的氢氧同位素成分组成以及相互关系。气田区上三叠统流体来源以地层海陆相沉积物质为主 ,并与渗流水混合 ,形成“下部流体”。有气藏的侏罗系内流体 (称“上部流体”)与“下部流体”的水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相近 ,且具有同一演化趋势 ,表明它来源于下部流体并与侏罗系层内的渗流水发生过混合作用。本文提出该气田流体具跨层流动、二次混合演化特征 ,认为大规模的流体对流混合促进了上三叠统内天然气的运移聚积 ,在三叠系内有利构造圈闭中形成原生或残留气藏并向上运移 ,在侏罗系内有利圈闭中形成“次生”气藏。  相似文献   

7.
在对西秦岭重点地区地质建造、结构构造等研究基础上 ,结合前人工作成果 ,对西秦岭造山带地质结构、构造演化及成矿作用等提出了新的认识 ,包括 :1,首次对前人在西秦岭北带厘定的晚泥盆世磨拉石地层 -大草滩群 (D3dc)进行分解 ,认为它是晚泥盆世滨浅海相砂岩、粉砂岩及碳酸盐岩在不同地段分别逆冲到二叠系、侏罗系及白垩系之上所形成的岩片叠置体系。并根据构造解析的原则 ,结合区域地层结构 ,将西秦岭北带构造 -地层体划分为三个单元 ,即上古生界 -中生界表构造层次准原地系统、古生界浅构造层次推覆岩片及元古界中深构造层次推覆岩片 ,它们相互叠置而成的西秦岭北带的岩片堆垛体系 ;2 ,对西秦岭西成矿田的研究表明 ,西成矿田的容矿地层不仅包括泥盆系 ,而且还包括元古宇 ,其中最大的矿床 -厂坝 -李家沟超大型铅锌矿床产于元古宇而不是泥盆系 ,西成矿田是后生热液矿床而不是海底喷流沉积矿床 ,它的形成完全受元古宇构造岩片由西向东的逆冲 -推覆及其所造成一系列构造效应所控制 ;3 ,西秦岭南带勉略构造带为一构造走滑体系 ,产于勉略带的蛇绿岩与产于勉略宁地块内部的蛇绿岩是同一时期、同一构造背景的产物 ,为中新元古代板快构造演化的记录 ,在南秦岭 ,不存在可靠的晚古生代蛇绿岩  相似文献   

8.
基于小波变换理论可以识别、清除数字化资料干扰。本文利用小波方法对通河体应变2006年以来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黑龙江及邻区4.0级以上地震震例资料探讨该方法对于提取体应变数据的震前异常信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一些地震前2~5个月,体应变都接收到了周期10~30天左右的异常信号,该方法能有效地提取震前异常。  相似文献   

9.
铜山矿区位于安徽贵池殷家汇南西约八公里,是中下扬子多金属成矿带知名的老矿山,具备矿田矿床构造研究的良好条件。笔者于83—84年期间对该矿山进行了构造与成矿关系的专题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区中生代以来的构造特征与整个下扬子区基本协调一致,同样存在三期不同的冲断构造;从矿体的形成、改造和保存等方面来  相似文献   

10.
扬子板块东北缘存在四条主要的中元古代变质带,自南向北依次为江南变质带、沿江变质带、云台-张八岭变质带和连云港-泗阳变质带.它们分别为中元古代的古弧后盆地、火山岛弧、裂谷及弧前盆地,扬子板块东北缘中元古代为活动大陆边缘构造体系.苏(北)胶(南)变质造山带应解体,其中一部分属扬子大陆边缘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