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云南省锌采选和冶炼行业重金属类危险废物为对象,针对其产生种类与数量、处理方式及处置现状进行调查,采用物料衡算、实测法核算和经验估值等方法对锌冶炼过程中重金属类危险废物的产污和排放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锌矿山采选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不属于危险废物;锌冶炼不同工段产污系数最大的危险废物为烟尘,在产能5万t/a的锌冶炼焙烧、电解锌、电炉炼锌和精馏过程中烟尘的产污系数分别为178.7 kg/t~268 kg/t、218 kg/t~312.6 kg/t、188.5 kg/t~230.9 kg/t、12.5 kg/t~21.7 kg/t;在产能≥5万t/a的锌冶炼焙烧、电解锌过程中烟尘产污系数分别为693 kg/t~863 kg/t、256.5 kg/t~384.7 kg/t,排污主要集中在电解锌工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质量平衡原理和污染源与水环境质量之间的响应关系,提出了采用化学平衡法(CMB)估算城市人均COD和氨氮综合产污系数的方法,并以文山县城为例,初步估算了COD和氨氮人均综合产污系数。结果表明:文山城区COD产污系数为84.9g/(d.人),氨氮产污系数为6.0g/(d.人)。经对比分析,成果基本可靠,可满足中小城市入河污染负荷计算精度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SWAT模型的圩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荻泽联圩为研究对象,应用SWAT模型模拟太湖流域典型圩区农业非点源产污规律,建立了研究区域的非点源污染基础信息库,实现了流域的空间参数化过程;将参数化过程中提取的模型参数纳入到数据库中统一管理,按照模型要求建立了数据库字段和参数内容的对应表,解决了模型运行时众多离散单元的自动赋值问题;采用虚拟水库控制技术,解决了SWAT模型在控制出流的圩区中的应用弊端。  相似文献   

4.
我国洗衣粉消费形成的COD总量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质COD重铬酸钾法,实测了市场上5种常见品牌洗衣粉的COD负荷值,得到其平均值为0.328(w/w)(绝干洗衣粉)。由我国使用量计算得到2005年洗衣粉形成的COD总量为88.87×10^4t,这相当于当年全国工业和生活COD排放总量的6.3%,全国生活COD排放总量的10.3%,2005年我国洗衣粉消费过程COD产污系数为1.86g/(d·人),需要对洗衣粉消费形成的COD总量水平予以必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对无锡太湖治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回顾,指出目前太湖“藻型生境条件”尚未根本改变,湖体中蓝藻数量仍处于较高水平且随时有大面积暴发的可能,太湖治理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针对太湖基础性研究相对滞后制约科学治太工作推进的问题,提出必须加强“太湖总氮来源及控制措施”“太湖蓝藻水华成因及控制措施”“太湖纳污能力”“太湖水生态修复方法”等7项重点基础性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造纸废水灌溉对湿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浆造纸废水灌溉芦苇湿地为题,通过对污灌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研究了造纸废水对土壤中有机质的影响,为资源化利用造纸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餐饮源已逐渐成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深入了解广州市餐饮油烟的排放特征,科学制定广州市餐饮源的减排对策,在实验室搭建烹饪平台模拟烹饪过程,探讨不同油温、食用油种类和菜系类型对烹饪油烟排放VOCs组分的影响,并采集广州市典型商圈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越南菜馆4家餐馆排放的餐饮油烟废气,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研究4家餐馆油烟废气VOCs组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食用油、不同油温和不同菜系下所产生的VOCs浓度及组分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烹饪油烟VOCs的排放质量浓度与温度呈正相关。东南亚和川菜烹饪方式产生的油烟VOCs均以羰基化合物为主,而油炸类烹饪方式(炸薯条)则以羰基化合物和烷烃类同为主导。炸薯条、东南亚菜和川菜烹饪油烟VOCs的羰基化合物中,乙醛占比突出。乙醛在猪油油烟中占比最高(60.4%),其次是花生油(53%)。对比环境空气样品,部分醛类物质(丁烯醛、甲基丙烯醛、苯甲醛、戊醛和己醛)在餐饮油烟VOCs中均有检出。结合实验模拟和外场监测结果表明,静电式的油烟净化器可以有效去除乙醛。苯系物在餐饮油烟废气中检出浓度的最小值均高于周边环境样品。4家餐馆中仅湘菜馆的油烟废气中苯的致癌风险>10-4,有显著致致癌风险。建议应依据餐饮油烟VOCs关键组分和污染类型,对餐饮行业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污灌土壤中氨氮转化及其转化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污灌土壤中的氨氮转化及其转化速率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污灌进入土壤中的氨氮迅速转化为硝酸盐氮和气态氮。其转化速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气温、土壤pH值和土壤通气条件。例如在气温19~35℃、土壤pH值8.2~8.6和土壤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氨氮在3天内转化80%;14天内转化98%。  相似文献   

9.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非点源污染严重,由于具有交叉污染等特性,造成了整个平原河网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环境安全问题。构建了大尺度非点源污染负荷匡算模型,对南通平原河网地区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匡算。根据不同的产污方式,将非点源污染分为城镇降雨径流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田降雨径流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和水产养殖污染等5种类型,分别计算其流失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十五”期间通过水质生物学评价指标——浮游植物来评价红旗水库水质的现状,同时通过“九五”和“十五”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及“十五”的5年的变化来分析红旗水库水质的变化发展趋势.通过评价、对比,得出红旗水库水质属于轻污一中污染水体,并有稍微恶化的趋势,但是仍然符合饮用水源地标准.  相似文献   

11.
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以下简称“乡污调”)是一项重大的基本国情调查。调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国家对乡镇工业规划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环境管理等工作。必须对其进行“质量保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质量保证体  相似文献   

12.
城市中没有使用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如何?有害重金属合景是否就是我们所认为的背景使水平呢?对此,笔者在1987~1989年间对北京市区的主要农副业产基地之一,城区近郊的西郊非污水灌区(下称西郊清灌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并将其调查结果与北京平原区土壤背景值和北京污灌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的执行过程中,工况难以控制,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对不同餐饮业的主要烹饪方式(炸、煎、煮、炒)餐饮油烟的初始排放浓度进行实测的基础上,模拟出和以上4种烹饪方式相匹配的工况,分析各种类型餐饮业不同工况下的油烟排放规律,建立了一组能够由监测人员主动控制的油烟监测模拟工况。  相似文献   

14.
"散乱污"企业是当前环境治理中比较普遍和艰巨的问题。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从源头治污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对"散乱污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的危害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由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淮阴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1993年至1997年造反某污灌区中0.667hm^2的蔬菜田及其邻近的某一地下水灌区中0.667hm^2的蔬菜田按梅花布点法分别布设8个测点,对其土壤中的总镉、总汞、总砷、总铬和总锅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地下水藻区5年来综合污染指数变化不大,污染等级属安全级,说明该灌区没有受到重金属污染,而污灌区的综合污染指数逐年增高,1995年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用荧光光谱法鉴别污油油种的实验条件和方法,根据可疑船舶舱底水污油和江面溢油的“油指纹”荧光光谱图,提供确定排污油船只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北京市通州污灌区土壤现状调查与蔬菜重金属污染监测,结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及污灌区污染历史,分析对比该区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本次监测通州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限量。对照土壤中的重金属Cu、Pb、Cr、Cd和As均达到土壤一级标准。凉水河两岸和通惠北干渠中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对照土壤,说明污灌区污水灌溉已使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与二十世纪70年代末监测结果相比,土壤中多数重金属含量处于上升趋势。污灌区蔬菜重金属含量监测结果表明,其含量水平均达到食品卫生标准,说明污灌区蔬菜尚未受到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8.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通过研究新发展阶段需求,分析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指出在职能转变、“减污降碳”、“真、准、全”等方面距离深入治污攻坚要求存在的差距,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研究提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实质、重要基础以及关键突破口,为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监测新发展格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纺织印染行业基本情况和生产工艺特征的现状调研,分析了修订该行业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的必要性。明确了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并针对生产工序复杂、监测内容覆盖面广、原辅用料种类多、技术适用性要求高等难点问题,提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行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的要求,细化验收要点,细分产污环节,确保技术规范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升纺织印染行业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大连市西岗区环境保护局和大连电子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大气环境电视监视、监测系统”于1990年4月29日在西岗区环境保护局正式投入使用。 一、简介 该系统可对方圆10公里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进行监视、监测,并能及时准确地记录大气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