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流化床烟气脱硫吸收塔塔顶和塔底结构的改进,开发出一种新的内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该工艺以60~80目细砂作为主要床料,在流化气速为2~5m/s情况下,实现了绝大部分固体颗粒在脱硫塔内的内循环,从而强化了热质传递,避免了粘壁现象。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绝热饱和温度差是影响脱硫效率的显著因素,颗粒浓度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在Ca/S为12和颗粒浓度为10kg/m3条件下,系统能连续稳定运行,脱硫效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多层喷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建立了我国目前最大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试验装置,脱硫塔直径为600mm,处理烟气量达2000m^3/h。在此试验台上进行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多层喷水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在多层喷水条件下,趋近饱各温度△T有较大降低,脱硫效率明显提高,提高了Ca的利用率,降低了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3.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及其环境经济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和国内外研发的现状,并与目前得到广泛应用和继续发展的其它3种烟气脱硫工艺进行比较,得出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净化工艺具有投资相对较低、脱硫效率较高、运行可靠、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再通过实例,从投资、技术、运行成本等方面论述其环境经济的可行性,得出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符合江阴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能满足中、小型锅炉脱硫要求,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及国内外研发现状,通过对不同容量机组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工艺和其它工艺烟气脱硫方案的分析计算,给出并讨论了各种方案的总投资、年运行费、单位运行费及均化脱硫成本等的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中试台上,系统开展了浆液pH值、飞灰浓度、液气比、入口SO2浓度、烟气速度和氧化方式等对脱硫反应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脱硫效率随着石膏浆液pH值、液气比的升高而增加,且入口SO2浓度越高,液气比越低,影响效应越明显;脱硫效率随着烟气速度、烟气温度和入口SO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石膏浆液中飞灰含量对系统脱硫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H值>5.6,飞灰浸出液中Fe3+含量相对较低,Fe3+对脱硫反应过渡态催化氧化影响程度较轻,不同工况脱硫效率差别不大。pH值<5.6,飞灰浸出液中Fe3+含量随pH值降低而增大,增效效果逐渐显著;氧化方式对脱硫反应过程有明显的影响,强制氧化工艺的脱硫效率比自然氧化的高5%左右。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自主研制的双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技术(DCFBFGD)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并以里彦电厂的一台430t/h燃煤锅炉为例,对大中型锅炉应用此项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分析表明,该脱硫装置适合大中型锅炉的脱硫改造,投资费用和运行成本低。  相似文献   

7.
密相塔烟气脱硫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密相塔烟气脱硫试验装置,并对烧结烟气进行了脱硫试验研究,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并研究了主要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钙硫比和近绝热饱和温度(approach to adiabatic saturation temperature,AAST)是影响脱硫效率的显著因素,循环灰浓度是保证系统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在Ca/S比为1.2、密相塔出口烟气AAST=15℃、循环灰浓度为400g/m3条件下,系统能连续稳定运行,脱硫效率达92.5%以上,系统出口烟气中SO2浓度在150 mg/Nm3以下.  相似文献   

8.
文中介绍了QFTC型全沸腾式脱硫除尘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装置结构形式及主要特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 ,在未加脱硫剂情况下 ,脱硫效率达到 63.9% ,除尘效率达96.3%。它具有运行可靠、高效、简单和投资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工艺上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密相塔烟气脱硫试验装置,并对烧结烟气进行了脱硫试验研究,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并研究了主要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钙硫比和近绝热饱和温度(approach to adiabatic saturation temperature,AAST)是影响脱硫效率的显著因素,循环灰浓度是保证系统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在Ca/S比为1.2、密相塔出口烟气AAST=15℃、循环灰浓度为400g/m3条件下,系统能连续稳定运行,脱硫效率达92.5%以上,系统出口烟气中SO2浓度在150 mg/Nm3以下.  相似文献   

11.
应用标准k-ε模型、DPM模型和物质输运与化学反应模型模拟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的两相流动及化学反应,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较好。提出了一种旁通式烟气循环流化床,并进一步研究了钙硫比和脱硫剂粒径对旁通脱硫塔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剂颗粒粒径从15μm增大到300μm时,旁通式脱硫塔的脱硫效率略有降低但变化不大;当钙硫摩尔比从0.8增大到1.3时,脱硫效率随之有明显的增加,当钙硫比大于1.3时,脱硫效率随钙硫比的增大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介绍了QFTC型全沸腾式脱硫除尘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装置结构形式及主要特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未加脱硫剂情况下,脱硫效率达到63.9%,除尘效率达96.3%。它具有运行可靠、高效、简单和投资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脱硫吸收塔阻力大、能耗高、占地广等的不足,苏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开发了U型曲流平流吸收塔,并以此为核心,开发了OI^2-WFGD-Ⅱ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文中简介了该技术的工艺特点、设备布置、技术参数、设备国产化以及技术应用情况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脱硫塔内喷雾增湿技术是影响燃煤锅炉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分析了供水量和压力的变化关系,通过对脱硫装置喷雾增湿技术的优化,实现对增湿系统高压水的压强的精确调节,控制脱硫塔内雾滴的颗粒直径在80μm左右,从而达到理想的增湿效果。  相似文献   

15.
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概述了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现状,脱硫原理及其特点,并提出了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6.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压降是保证反应器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了解反应器内的气固流动状况以及压降分布并对其加以调节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通过分析循环流化床内气固两相的流动状态,基于一维轴向流动模型,研究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内的压降轴向分布特性.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压降受烟气流速和循环流量影响下的变化趋势与实验结论一致,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可以用于循环流化床内脱硫传质研究,以及为反应器的设计与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现状、脱硫原理及其特点 ,并提出了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入口结构改进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商用Fluent软件提供的k-ε湍流模型对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考察入口结构对脱硫塔内气相速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并用速度不均匀度定量描述了流场的均匀性。结果表明,当前使用90°弯管进气结构的脱硫塔内部流场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主要是入口处气流90°转向造成的。为此采用组合弯管进气结构代替90°弯管进气结构,以改善脱硫塔内流场不均匀性。入口结构改为组合弯管进气结构后,脱硫塔内流场不均匀性得到很大改善,速度分布的不均匀度明显减小,因此组合弯管进气结构有利于烟气与脱硫剂的充分混合反应,提高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9.
石灰石颗粒移动床脱硫工艺参数是影响脱硫效率和操作压降变化的重要因素,考虑到工艺参数对脱硫过程的影响,基于正交实验方法,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喷淋密度、空床气速、SO2浓度、烟气温度和床层下移速度对脱硫效率影响程度的主次顺序和脱硫效率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分析了各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各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程度依次是空床气速>喷淋密度>SO2浓度>烟气温度>床层下移速度。喷淋密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高度显著,呈正相关;空床气速对脱硫效率的影响高度显著,呈负相关;SO2浓度和烟气温度对脱硫效率有影响但不显著,呈负相关。床层下移速度与脱硫效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热电厂的电子束氨法烟气脱硫脱硝工业试验装置和在该装置上进行的较全面的工艺研究,确定了影响SO2脱除效率的主要参数,为北京京丰热电EA—FGD工业示范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