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去年的"整治风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悟到"千难万难,一把手负责就不难",要想事故少还得靠领导.该局一位负责人表示,今年安监总局将把落实安全生产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作为重点,而考量领导是否尽心守职的核心仍是民间俗称的"死亡指标".  相似文献   

2.
“谁主管,谁负责”是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的一般原则。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谁主管安全,谁就负责。所以,一般认为,应该是企业的“一把手”、主管安全生产的企业领导,企业安全生产部门领导负责。但是,也有人提出:如果所发生的事故是因为人力资源部门所选的人不合格而造成的,或者是因为采购部门所购置的设备本身存在问题而引起的,那这时责任该由谁来负呢?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最近,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向全系统转发能源部颁发的《煤炭工业伤亡事故调查统计报告与事故调查处理规程》的通知强调,各单位的行政一把手要对事故统计准确性负责。 这一通知指出,为了及时研究和分析煤矿的安全状况,以便查明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采取措施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提高伤亡事故统计的准确性,各单位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对事故统计报告工作的领导。各单位的行政一把手对事故统计准确性负责。凡企业对职工伤亡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者故意延迟报告的,要按国家规定追究行政一把手的责任。要选择对工业认真负责、事业心强…  相似文献   

4.
"谁主管,谁负责"是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的一般原则。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谁主管安全,谁就负责。所以,一般认为,应该是企业的"一把手"、主管安全生产的企业领导,企业安全生产部门领导负责。但是,也有人提出:如果所发生的事故是因为人力资源部门所选的人不合格而造成的,或者是因为采购部门所购置的设备本身存在问题而引起的,那这时责任该由谁来负呢?主管安全的人来负责合理吗?因此,在责任落实之前,首先要明确划分责任。"谁主管,谁负责"具体到某项工程或某项工作的责任应该属于谁?怎样界定才合理?本期,我们就此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5.
梁赟 《劳动保护》2006,(1):70-70
在笔者的脑海中,记得“靠前指挥”一词在新闻媒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在抗洪救灾的有关报道中。最近,山西省出台的《关于规范煤炭企业领导干部深入井下的管理规定》,首次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了“靠前指挥”,让人耳目一新。该《规定》对各集团公司的各级领导每月下井次数做出具体规定,明确要求所有煤矿企业的领导干部深入井下跟班作业,靠前指挥,以有效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安全防范,遏制事故发生。众所周知,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搞好安全要靠机制、靠制度、靠管理、靠人,关键是要靠企业的领导。强调领导干部跟班作业,靠前指挥,…  相似文献   

6.
安全天地宽国泰人民安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不怕有患就怕无防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未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洞不补大洞难堵隐患不除危机四伏避免事后痛心疾首只有事前预防严守管理靠制度制度在落实管理不善事故不断“严”是安全的保证“松”是事故的祸根好钢靠锻打安全靠严抓安全管理第一条遵章守法预防早安全基础“三要素”设备、管理和队伍事故处理有规程“四不放过”是准绳放过一件事故隐患等于埋下定时炸弹斩草要除根安全须治本效益源于生产安全是生产效益的保障生产不安全行船失罗盘忽视安全抓生产是火中取栗脱离安全求效益是水中捞…  相似文献   

7.
“在五十年代,发生个事故,各级领导都很重视,现在似乎无所谓。是否有点麻痹了!我的意见,今后关于事故问题,要半年综合一报,一年综合一报。各单位不能光报完成了多少生产任务,还必须报安全生产情况。不能只报喜,不报忧。”这席话,是劳动人事部部长赵东宛去年听取劳动保护局工作汇报时讲的。他还说,我们管劳动保护工作的,要对工人负责,对人民负责,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要不怕得罪人,不怕丢乌纱帽。你们的腰杆要硬起来,要大胆监督检查各单位发生的安全生产问题,争取在“七五”期间使这方面的工作有明显的好转。要争取早日将…  相似文献   

8.
“渤2”翻沉事故说明了不尊重科学,不按科学态度办事是根本行不通的。怎样实现四化,实现安全生产?不能靠蛮干,苦干也不够,必须讲求科学,用科学态度办事。 有些企业领导干部热心干革命,事业心很强,过去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功劳。但在搞四化、搞文明生产的今天,他们不重视科学,不懂科学,还靠蛮干来指挥领导生产,这就与四化、安全生产不合拍了。“渤2”事故虽已过去,但悲痛的眼泪不该白流。特别是领导干部千万要从血的教训中吸取营养,把它化为学科学的力量,赶上前进的步伐。否则,总有一天将步一渤。一事故责任者的后尘,被四化建设的巨浪所淘…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 ,我们运用安全目标管理 ,取得了重大事故为零、上报事故(公司及公司以上级)为零、千人负伤率为零、事故总频率为零、装置大检修无火警的历史最好成绩 ,实现了安全生产“13连冠”。落实职责年初 ,我们以落实安全责任制来强化安全管理 ,坚持行政一把手是安全责任人 ;谁主管谁负责 ;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建立厂安全责任目标动态管理和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动态管理网络。厂长与职能部门、生产车间签订上报事故“零”指标安全责任目标书 ,职能部门与生产车间签订轻微事故(厂级)分解指标安全责任目标书。安全教育我们以强…  相似文献   

10.
在河南省,出了安全生产事故,政府领导、企业总经理受处分,而书记、董事长却“置身事外”的情况今后将改变。据新华社2月11日报道,今年河南省将选择一些县、乡和企业作试点,对县、乡实行党政领导安全生产同责制,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亦然,以真正让“一把手”将安全生产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1.
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要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就必须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作为企业的“一把手”,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具有重要的领导作用,必须亲自抓、负总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青山 《劳动保护》2000,(3):15-15
“抓安全生产不需要什么过高的学问 ,并非要设立独立的安全管理机构 ,有了安全员该出事故照出事故 ,没有安全员不该出事故照样不出事故。”一个亏损的特大型国有企业董事长在安全环保处与生产处合并以后不到100天内连续发生2起工亡事故以后 ,在几次安全生产议论会上堂堂正正地讲这些话 ,实际上他说出了个别领导想说而不敢说 ,甚至是早就想说的话。会上 ,集团公司一级的党政工团领导都会心地跟着笑了 ,大家可以想象到会上的安全员的表情是多么的沮丧。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一个500人以上的金属熔炼、铸造、加工厂里 ,有着100多…  相似文献   

13.
四面八方     
河南:国有煤矿超能力生产主要负责人立即停职 河南省政府决定, 从2004年12月14日起展开全省冬季安全 生产大检查。同时,在煤炭安全生产方面要 求:凡国有煤矿超能力生产的,一经发现立即 整顿,集团公司和生产矿井行政一把手及分 管领导立即停职。 2004年前11个月,河南共发生各类伤 亡事故35935起,死亡5702人,同比减少事 企业重生产 轻安全、超 能力生产者和冒险蛮干的现象仍然十分突 出。特别是冬春季节干燥,用火用电增加等, 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这次安全大检查,河南省在煤矿安全生 产方面出台了过硬措施。除严查国有煤矿超 能力生产外,还明确:小煤矿安全生产实行行 政一把手负责,凡一个乡发现一处、一个县发  相似文献   

14.
落实“企业负责”靠强化干部安全职能上钢五厂第一炼钢厂厂长朱希圣决策制订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我厂强化了干部的安全职能,取得了好效果。1、谁主管谁负责,责任到人。我作为分厂行政一把手,每年元月初组织召开安全年会,在认真总结上一年有效...  相似文献   

15.
铁道部最近召开全路运输安全紧急会议,会议确定全路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从铁道部长直至基层班组长,要层层包干,各负其责,保证不出事故。班组向站段负责,站段向分局负责,分局向铁路局负责,铁路局向铁道部负责,铁道部向国务院负责。各级领导干部在向上级负责的同时,要向本单位全体职工负责。今后哪个单位发生事故,按照情节,除追究直接责任者外,还要追究领导者的责任。一旦发生事故,不论损失轻重,都要按规定及时报告,迅速处理。隐瞒不报和推托责任的,要从重处分。铁道部门建立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  相似文献   

16.
出了安全生产事故,政府领导、企业总经理受处分,而书记、董事长却“置身事外”的情况今后将在河南省改变。今年河南省将选择一些县、乡和企业作试点,对县、乡实行党政领导安全生产同责制,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亦然,以真正让“一把手”将安全生产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大行政问责和事故责任追究力度。  相似文献   

17.
“宣传教育是推动方针政策和法规标准落实、传播安全生产知识、增强全民安全素质、预防事故发生的有力手段。作为大家了解安全生产最新举措的第一平台和主阵地的《安全与健康》杂志,要适应安全发展和舆论宣传生态变化的需要,成为安监总局、省局工作部署落实的‘传声哨’。”省安监局副局长周惠珍在《安全与健康》杂志2014年新闻宣传暨培训工作会议上强调道。  相似文献   

18.
<正>管理者对安全工作的重视除了依靠强监管,更有效的是通过安全领导力引领、影响、塑造、培养员工的安全行为,共同实现安全绩效的提升。“安全工作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安全管理中这一深入人心的认识强调的是各级领导特别是各级一把手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随着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已经树立起来,但是为什么事故仍然层出不穷,重特大事故依然难以遏制?原因之一就是领导层的重视并没有有效地传递到基层,传递的过程除了制度的硬约束,通过安全领导力引领、影响、塑造、培养员工的安全行为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安安全全上班去,高高兴兴回家来。”这是职工和家属对安全生产的期盼,也是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为了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和对他人负责,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和不被他人伤害,每位职工在上班时,要力求做到“一想、二查、三严。”“一想”,在班前会上,班长都强调了哪些安全注意事项?当工作时存在哪些安全问题?可能会出现什么不安全隐患?怎样预防和处理等,这些都要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20.
汤俊 《劳动保护》2001,(2):19-19
去年 ,我国接连不断地发生多起重大恶性事故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而江苏林海集团公司连续多年来未发生任何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 ,取得了较明显的安全效益 ,凸现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稳定的辩证关系。这是因为林海集团在多年良好的管理过程中 ,紧握安全生产“七种兵器” ,逐步形成了林海特色的安全模式。一、领导是否重视是安全管理的前提安全生产好不好 ,关键在领导。林海集团从一把手到各公司、部门的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都十分重视 ,定期召开安委会全体成员会议和安全生产专业会议 ,及时传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