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苗金明 《安全》2021,42(11):15-20
为了更加深入理解2021年新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内容,本文采用对比分析、学理解释、归纳总结等方法从工作宗旨及责任机制、安全生产保障制度、政府职责及监管责任、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制度、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等5大方面针对安全生产法律制度上的完善与突破进行剖析,并提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研究表明:在确立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压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3个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2.
基于2021年新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安全发展理念,本文从新法的第三条展开,深入剖析新法在立法宗旨、理念、方针内涵、责任体系方面的变化.研究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永恒坚持的宗旨;"以人为本"进一步强化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发展"进一步提升至理念层为"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安全生产方针贯彻增加了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责任体系方面增加了"三管三必须"可以更好的落实双重责任.  相似文献   

3.
人的因素第一,人是最宝贵、最活跃的生产力。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是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最直接的劳动者,又是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业人员是安全生产的主人。《安全生产法》确立的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从基本的权利保障与义务设定两个方面,对从业人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4.
《现代职业安全》2014,(9):52-54
<正>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8月31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安全生产法的决定。新《安全生产法》(简称新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从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摆位、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政府安全监管定位和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等4个方面入手,着眼于安全生产现实问题和发展要求,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5.
近日,柳州市安监局下发《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详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内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履行的职责等,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和物质保障;建立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应急救制度等作了要求。《意见》还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承担主体责任,并对未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导致的后果负责,  相似文献   

6.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核心是依法确定的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法定职责的有关负责人及其安全生产责任。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谁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者这是《安全生产法》制定过程中讨论最多也是必须明确的问题。《安全生产法》使用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  相似文献   

7.
<正>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8月31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安全生产法》的决定。新《安全生产法》(简称"新法"),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新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从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摆位、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政府安全监管定位和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等  相似文献   

8.
法律责任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对违反法律规范、不履行法定义务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法律责任是国家管理社会事务所采用的强制当事人依法办事的法律措施。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各类安全生产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履行各自的安全生产法律义务,保障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法》的执法机关将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追究安全生产违法犯罪分子的法律责任,对有关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9.
安全设施设备保障安全设施设备是生产经营单位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针对一些生产经营单位没有符合法定条件的安全设施设备和安全设施设备不完善,陈旧落后的问题,《安全生产法》做出了以下规定: 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一般规定。《安全生产法》要求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做到“三同时”,即所有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10.
《现代职业安全》2014,(9):31-31
<正>图说新《安全生产法》全套8幅定价:50元本套挂图对新《安全生产法》的重要条款进行了解读,并着重突出新法亮点,图文并茂,简单明晰,适合各生产经营单位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宣传贯彻新法之用。画说新《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读本定价:20元本书以新《安全生产法》为依据,重点针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图文并茂,宣传解读新法的主要内容及亮点,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社会发展对安全伦理命题的关注和中国安全生产问题所引发的道德问题入手,指明安全伦理命题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正面作用;依据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时所诉诸的安全伦理原则,区分"道德的"和"不道德的"两种安全生产伦理范式,并在该基础上提出一个制定"道德的"安全生产激励政策的选择方案:建立国家工业事故预防的伦理战略和伦理指导制度;制定"公平的"、"合理的"安全资源分配政策;制定中小企业的"道德的"安全生产管理战略;建立安全活动领域的防腐败机制,维护社会正义;从"人权"道德规范出发,创立新的安全生产规范。  相似文献   

12.
《现代职业安全》2005,(1):44-44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于2004年12月14日上午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此次会议的目的是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华建敏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袁昌盛 《安全》2006,27(5):46-46
安全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加强群安工作,促进企业安全稳步发展是各级群安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在新形势下,要把培育队伍、创新形式、完善机制、落实职责作为群安工作重点,扎实开展,才能服务安全,促进安全.  相似文献   

14.
杜玉许  肖宗敏 《安全》2009,30(10):55-56
由于事故发生的偶然性和随机性非常大,不是所有的违章都会出事故,致使一些人形成了颇多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形成一种撞大运、赌的心理态势。那些公众聚集场所及小煤矿经常发生的重大事故就证明了这一点。在安全工作中存在着各级官员及企业经营者、施工作业人员的“不作为”、“假作为”、“少作为”现象,不搞量化管理这些行为就难以查实,有了量化管理就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5.
薛红 《安全》2011,32(3):27-28,31
本人在从事安全评价过程中有几点体会,想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沟通,希望能够对我们所从事的安全评价工作有一个促进和提升,使每一个从事安全工作的人员真正能够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帮助,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也希望能够对刚刚从事安全评价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安全生产培训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典剑 《安全》2007,28(10):3-6
0 前言   安全生产培训是安全生产领域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战略举措,也是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安全生产阶段划分及安全生产法制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中国安全生产阶段划分以及安全生产法制化的问题,针对"五阶段论"和"事故高峰论"两种观点的质疑,重新考虑我国安全生产阶段划分的依据,提出将安全生产的发展阶段划分为计划经济阶段和市场经济阶段的"两阶段论"观点,还从历史唯物的角度对安全生产阶段划分的其他值得探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体系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实现安全生产法制化是解决目前我国事故多发问题的基本途径,并提倡完善以法制为基础的与国际接轨的安全生产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18.
安全文化、安全科技与科学安全生产观   总被引:18,自引:39,他引:18  
通过10余年来对安全文化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安全科技文化的新思路、新理念:以安全哲学及认识论的观点,研究安全文化与人的安全自护能力;从实践论和科技进步的视角,研究安全文化的发展;从安全文化的理念,探讨安全文化与安全科学的关系以及安全文化与工业发展的关系;用科学发展观看待安全生产严峻形势;讨论安全生产“五要素”与安全文化的关系;提出“安全第一”公理;特别强调提高农民安全文化素质的现实作用和战略意义;依据大安全观、广义安全文化和安全科学发展观,给出了科学安全生产观的内涵。可以认为:倡导和弘扬、发展和创新安全文化是预防或减少我国意外伤亡事故和减灾防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鲁新 《安全》2011,32(1):16-18
运用煤气安全理论,结合煤气动火作业的实践,提出带煤气动火作业的可行性,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煤气动火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按照十六大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我国要建设成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建设宏伟目标,它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按照十六大描绘的宏伟蓝图,中国将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同时,十六大也强调“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因此,确保安全生产是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做好安全生产具有深远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