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综述了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建设、评价技术方法以及评价实践现状的概况。针对当前开展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从建立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政策措施体系及配套管理办法、研究突破评价方法及关键技术、制定颁布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与技术规范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最初创设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构造是将美国“独立程序型”设计理念嵌入具有行政法色彩的“前置程序型”模式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前置型”构造模式。实践中,其成效与争议并存。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围绕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多处调整与修正,这些变革使已然成型且日渐成熟的“独立+前置型”程序构造随之转向,由此也引发了诸多争论。对此,本文基于不同程序构造模式的特点及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构造的生成与流变,解析现行模式下的缺漏不足,并建议我国应从“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与“项目许可”之间的联动衔接、环境影响评价资讯与公众参与、评价过程及其结论的监督与救济等方面加以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关于对政策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必要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政策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外进行较早,其目的在于使政策更加符合实际,并从宏观上具有长远性,防止产生重大失误。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用环境法律规定为一个必须遵守的制度叫“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国家环境政策法中肯定下来的国家。迄今还有瑞典、澳大利亚、法国三个国家,分别于1969  相似文献   

4.
水清岸绿,碧水绕城,步移景换,家似花园,人居环境舒适宜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趋于完善,这是泉州的“十一五”环保城市图景。泉州市政府先后印发实施了《泉州市生态市建设“十一五”规划》和《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在这两大政府文件指引下,环境保护宣教工作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污染减排工作、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整治等环保中心工作出发,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背景及“东京都环境影响条例”方面,把居民参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方向性问题来讨论。所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就是当决定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时,根据实施计划,对生态环境进行调查、预测与评价。并向有关部门和居民公布所调查的内容,征求对开发资源设计的再修改的制度。其主要的动力是居民的意愿。这是促进地方公共团体制度化、国家立法的最好办法。居民强烈要求真正能做到事先防止公害,只有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才能达  相似文献   

6.
关于未执行环评、“三同时”制度已经投入生产的环境违法行为如何适用环保法律的问题 ,国家环保总局日前作出解释 ,全文如下 :一、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的行为 ,应当依法受到处罚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 ,对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行为 ,均应依法予以处罚。对既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也未执行“三同时”制度 ,并已投入生产的建设项目的法律适用问题 ,我局曾于 1999年在《关于建设项目环保设施验收等问题的复函》(环法 [1999]95号 )和《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  相似文献   

7.
从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起源、发展历程出发,总结了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相关要求,分析了开展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必要性,根据现有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并对下一步开展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出相关建议,包括立法、建立评价制度和开展试点等。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城市化稳步发展,但在快速城市化的同时,土地利用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从城市化角度出发,研究吉林省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其存在的农业大省与城市扩展中占用耕地矛盾并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偏低且浪费现象严重、土地利用类型变更混乱、土地利用环境问题严重等问题,提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专家推荐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孝武等人发表在《环境保护》(2003.11)的论“环境影响评价的数字化方法”提出了一种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办公自动化技术(OA)的手段来实现数字化环境影响评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清洁生产思维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70年代开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广度、深度上都有了很大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推行,也收到了明显效果。随着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这一在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政的制度也应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需要。1993年我国制订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在确定国家可持续发展优先项目中.把建立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推行清洁生产列入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重大行动计划。作为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控制新污染的一项重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和方法相应地也需要作一些转变和调整。本文就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如何贯彻清洁生产思想提出了一些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