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0名湖南师范大学学生两年来走访了湖南30多处煤矿,形成了两万多字的调查报告. "要钱还是要命?对矿工来说,这个看似两难的选择,答案其实很简单."他们在调查中发现,矿工和家属对生命的漠视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2.
《劳动保护》2005,(4):7-7
山西垣曲读者宋平俊:新年伊始第一天,温总理首先想到的是煤矿安全和煤矿工人。可以说,他“把特别的爱献给了特别的人”。在慰问遇难矿工家属时,他满含热泪,像长辈一样安慰遇难矿工家属。他敢于承担责任,让家属代表捎信给其他家属,政府工作没做好,对不起大家。特别是他对煤矿工人那份特别的爱“井下作业是光荣的事业,应该得到全社会的爱护。”  相似文献   

3.
在落实安全“问责制”问题上,存在着以下“造假”现象:造假术扯大旗做虎皮糊弄百姓2003年3月22日,山西吕梁地区孝义市驿马乡孟南庄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使70多名矿工丧失生命,众多家庭失去亲人。经调查发现,灾难纯粹是经营者“要钱不要命”、我行我素非法开采的行为所致。但走进该矿办公楼,墙上张贴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劳动保护》2006,(2):35-35
日前,《劳动保护》杂志和《中国安全生产报》联合评出了2005年度全国安全生产10大新闻。1.温家宝看望铜川矿工及遇难矿工家属,强调要爱惜每一位矿工的生命2005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到陕西铜川矿务局,看望2004年“11·28”矿难遇难者家属,并下井慰问一线矿工,询问安全生产情况,强调“要爱惜每一位矿工的生命”“不能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2.国家安监局升格为总局,全国安监机构建设步伐加快2月28日,中组部宣布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调整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升格为正部级的决…  相似文献   

5.
元旦期间,温家主总理飞赴铜川,看望在“11·28”矿难中失去亲人的矿工家属,并来到千米深井,向当班矿工祝贺新年。消息传出,万民同感——总理同民众融为一体,总理的热泪流进了民众的心里。1月2日,温总理来到陈家山煤矿遇难矿工灵堂,向遇难者献花圈、鞠躬、默哀,并向在场的死者家属表示深切慰问。在遇难看柯金生、张  相似文献   

6.
我叫王惠玲,今年48岁,是常村煤矿的矿工家属、安全群监会的区长兼组长。多年来,我围绕煤矿安全生产,和家属们一起千方百计开展工作,为发展煤炭事业贡献力量。1987年7月,我被推荐参加了河南省煤炭系统安全先进家属座谈会,同年10月被特邀出席了义马市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1989年被评为“三八红旗手。”连续10多年被评为先进家属安全员。 井口寄深情 俺矿是个老矿,井深巷远,职工每天在井下作业都在10个小时以上。为了不占用职工休息时间又搞好安全宣传,我和群监组的家属们商量各尽所能,为矿工办些实事,好让他们安心生产。大家有的负责写板报、…  相似文献   

7.
2005年元旦,温家宝总理来到陕西铜川矿务局,看望“11·28”矿难职工家属、悼念遇难职工、慰问救护队员和灭火队员,并到井下看望一线工人。在“11·28”陈家山矿难井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显政、副局长赵铁锤和地方领导向温家宝总理汇报事故情况。“要爱惜每一个矿工的生命”——温家宝总理赴铜川慰问煤矿工人看望矿难工人家属@张兆增  相似文献   

8.
《劳动保护》2005,(3):7-7
浙江宁波读者凌义斌:本期“图文写真”栏目《“10.20”河南大平矿难》一文中,148条生命的逝去让我们又一次痛彻心扉。矿难、矿难、又是矿难!煤矿工人从事的工作事关国家经济建设,十分光荣,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爱护。因此,我们有必要说:“珍惜生命,关爱矿工”。“10.20”大平矿难又一次以血的代价提醒人们,煤矿生产必须始终把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爱惜矿工的生命,让每一个矿工都能平安下井,都能平安回家。编辑:“年关、年关,过年如过关”。对于那些特殊处境的人来说年关是道难过的鬼门关。今年这个“年”,成为矿难家属的鬼门关!郑煤…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护》2005,(2):22-22
新华社电2005年元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到陕西省铜川矿务局,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11·28”矿难职工家属,悼念因公遇难的职工,慰问救护队员和灭火队员,到井下看望一线工人,向全国煤炭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致以新年的问候。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去年11月28日发生了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66名矿工不幸遇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要求尽最大努力抢救井下被困人员,多次对抢险救灾、善后和事故调查工作做出重要指示。陕西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目前,遇难矿工家属安置工作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正在抓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安全生产报>日前评出了2005年度全国安全生产十大新闻. 1. 温家宝看望铜川矿工及死难矿工家属,强调要爱惜每一位矿工生命 2005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到陕西铜川矿务局,看望2004年"11·28"矿难遇难者家属,并下井慰问一线矿工,询问安全生产情况,强调"要爱惜每一位矿工的生命","不能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刘青峰) “矿工家庭的幸福来自于哪里?”“没有丈夫安全,哪有家庭幸福?”“祝愿矿工安全生产,家庭幸福美满。”前不久古书院矿举办了以上述内容为主题的安全与幸福家庭音乐会,受到全矿职工和家属的赞誉。 古书院矿是全国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从1981年至今,百万吨死亡率连续9年控制在1以下。从1988年10月18日至今,一直保持百万吨死亡率为零的好势头。这个矿安全工作之所以能搞得这样好,其中一条是安全教育搞得生动活泼。 这次音乐会的预赛由各基层单位组织进行,然后从中评选出优秀节目参加决赛。全部节目都是由矿工自编、自…  相似文献   

12.
曾世麟 《劳动保护》1997,(12):41-41
1958年,我刚从北京选煤研究院下放到重庆中梁山煤矿,就听到一位烧锅炉的老工人说道:“世上有两种人工作最不安全,一是船工,死了没有理;一是矿工,埋了没有死,矿工是在“阴山”下干活的”!对他所说的船工死了没有理,我能理解,指的是在水流急湍、多暗礁的“川肛”上航行的木船船工们,因为我亲眼见过江面上飘浮而下破木船的船板和尸体,至于矿工埋了没有死,“阴山”般可怕的工作环境,我是在以后才逐步深刻领会的。1959年我参加了北井八大组的掘进工作,在这个获矿上荣誉命名的“红旗大组”里,矿工们干起活来生龙活虎,为建矿立过…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0月20日,原本是个很平常的日子,可就在这天发生的两起矿难使这个日子被记入了历史:一起是轰动全国的河南郑煤集团大平煤矿瓦斯爆炸;另一起是没有引起媒体关注的河北武安德盛煤矿透水事故。两起事故中有170多名矿工遇难。遇难矿工家属被突然降临的灾难打晕了!人们知道矿难会给一个家庭带来不幸,但不幸究竟有多大?本刊记者赴河南、河北进行实地采访,以“记录片”的手法从一个侧面为读者呈现出矿难发生后的另一种灾难。该有人站出来为矿难承担责任,可这对一个已经残破的家庭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生活还得继续,这些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将背上更沉重的包袱上路……  相似文献   

14.
煤矿生产中的瓦斯就是吞噬矿工生命的“魔鬼”,只要违章指挥或违章操作,它就会找你的麻烦。制服“魔鬼”,只有靠遵章守法。我所在的冠山矿是超级瓦斯矿井,年产煤50多万吨,有70多年的开采历史。1983年,我技校毕业后,成了我们贾家的第二代矿工,一直在井下摸爬滚打了22年,始终没离开采掘一线。不管是当工人,还是做队里的技术主管(工程师),直至最近担任采煤队长,免不了和瓦斯打交道,同它过了一招儿又一招儿。这期间,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喜悦,也有忧愁。可以说是经历过七灾八难,但我们队还是把千尺井下的煤炭给开采出来了。实践使我深深感受到,瓦…  相似文献   

15.
救命的微风     
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几十位老矿工当时在极深的坑道中工作,他们被困井下,生命危在旦夕。他们摸索着寻找洞口撤退,前边出现一个二十多米长的斜坡地段,矿工小王体质较弱,爬了几次也没爬上去,急得他直跺脚,差点哭出声来。他后边的人也非常着急,因为这时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决定着人的生死。这时,有人急中生智,矿工们脱下衣服、解下裤子,用衣服袖子和裤腿一个一个地连接成一根救命的绳索,从上面抛给小王。小王抓住这根特殊的“绳子”,终于爬了上来。接下来半个多小时,他后面的矿工同样也用这根“生命绳索”爬过了“死亡斜坡”。在这个危急关头,他们…  相似文献   

16.
“自限性”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重视“自限性”只是意味着“虽然没有有效药物,但也可以痊愈”,而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不重视,甚至听之任之。感冒是典型的自限性疾病,但如果出现了高热也必须进行降温,否则就可能转为危重——不是感冒本身要命,而是高热以及它引发的其他疾病要命。  相似文献   

17.
安全协管的领头雁──胡大碧王梅,张锐东在四川省达竹矿务局柏林煤矿活跃着一支矿山“娘子军”,她们为矿山的安全生产、矿工的家庭幸福默默地奉献着,牢固地筑起了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她们就是该矿女工家属安全协管会的成员们,胡大碧就是她们的领头雁。为了使协管工...  相似文献   

18.
矿山作业条件与矿工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的井下开采是一种工作环境特殊的职业。长期以来,多数煤炭矿区的现场作业条件较差,井下工作面场地狭窄,地质条件复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灾害时刻威胁着矿工的人身安全。即使在井上矿区和生活区,也多是条件简陋,投入不足。长时间工作或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会对矿工、家属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还会对矿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有80%以上的矿区TSP(总悬浮颗粒物)超标,35%的矿区大气SO2超标。更应引起重视的是,如果长期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中,矿工容易因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心理负担增加,进而导致对所处…  相似文献   

19.
月明 《劳动保护》2006,(2):71-71
对于遇难171人的黑龙江省七台河重大矿难,七煤公司领导称事故发生是因为矿工对规章制度执行不力,虽然经过反复培训,劳动者的素质离要求还差很远(2005年12月1日《新京报》)。不可否认,矿难频发与矿工素质的高低确实是有很大关系,许多矿难中,矿工既是“受害者”,同时也是“肇事者”。矿工素质不高,主要是由于接受专业培训较少造成的。矿工一直以来很难被培养成产业工人,而依旧是一些不专业的“农民矿工”,原因有许多,但主要原因是煤矿管理层不愿意在这方面进行必要的投入。据统计,80%~90%的矿难属于“人祸”,是和管理者的低素质有关,七煤公司…  相似文献   

20.
山西的煤矿矿工境遇多悲惨不要提了,山西煤老板比富,攀比买名车动辄几十辆,也传为“美谈”。一面香车宝马,醉生梦死;一面以命挖煤,泣血为生。“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靠榨取矿工骨髓膨胀起来的“资本”,公然蔑视社会正义,缺文化少公德无品位地炫耀着它的邪恶,矿工生命却难保朝夕。什么是社会正义?所谓“先富起来”的人凭什么无视社会正义?去过山西的人都知道那些先富起来的“煤老板”住在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里,周围的贫困多么触目惊心。他们想不起来花点钱美化一下豪宅外面的世界,源于小农的头脑中缺乏“公共意识”,不认为门前不远的烂泥路和屋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