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7月,化工部第十二化工建筑公司对工作服式样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请工人选定工作服式样。 多年来这个公司发给工人的工作服型号不全,男女不分,规格乱,式样旧。80%的工人领到工作服后要重改,大家对此很有意见,强烈要求改进工作服式样,提高质量。 公司供应科根据群众的意见,请技术部门设计了9种工作服式样,并选出其中5种送到施工现场、生产车间,让工人投票评选,广泛吸取群众意见。投票结果,4号三紧式劳动布工作服和5号华达呢工作服以最佳样式当选。 这次工作服民意测验深受工人欢迎。老工人张士禄说:“这件事公司领导真想到工人心坎上了。…  相似文献   

2.
我们看了今年第二期《劳动保护》上刊登的《工作服该革新了》一文,深有同感。 我们厂对机床操作工人都发背带裤,因广州天气热,夏天穿背带裤不舒服,许多同志都把两条背带剪去了。我们认为,发放防护用品应从实际需要出发,象在广州这样亚热带气候的地方,为什么不能改改防护服的式样呢?希望有关部门听听工人的意见吧!我们也有同感@薛振华  相似文献   

3.
广东连南大麦山铜矿有一批1958年至1963年曾在砷矿炼过砷的工人,当时矿上虽发给他们工作服和防毒面具,但大多数人嫌戴面具闷热,没有坚持戴。天热时,个别人甚至连工作服也不穿。当时有些人皮肤出现色素沉着斑,尚未发现明显的病变。 从七十年代初起,这批工人陆续发病。13人中12人有不同程度的砷中毒,其中8人患肝癌、鼻咽癌、食道癌(有5人已死),2人肝功能不正常并做了脾切除手术,2人出现砷性皮疹。唯独一人,不仅没有发现内脏实质性病变,而且连皮疹也没有。什么原因?原来这个炼砷工人,无论春夏秋冬,一上班,就穿好工作服,戴上防毒面具,即使炎夏酷…  相似文献   

4.
改进工作服的质量,是目前工人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有的工人对现在的工作服总结出四大缺点: 一曰式样丑:衣襟前短后长到屁股,袖子长得象水袖(戏衣袖子),衣领俗称“和尚领”,裤腿活象大“灯笼”。 二日质量差:针脚歪歪扭扭,双缝宽窄不一,扣眼恰似窟窿,扣子一穿就掉。 三曰规格少:大、中、小、特,四种规格,名实不副,无一合穿。有的上衣缩水胸部吊、有的越穿越长象“龙袍”。 四曰品种单一:男女老幼清一色,同样颜色总是篮,式样品种太单调,冬装夏服都一般。 现在企业发放的工作服,花钱不少,却满足不了广大工人的心愿。希望有关部门听听工人的呼…  相似文献   

5.
好榜样     
按我厂规定,锅炉 检修工人一年可领一双 单胶鞋,一年半领一套 单工作服。共产党员何 俊秀同志五年多来,只领过两套工作服,一双单胶鞋。有几次,当别人都试穿刚领来的新工作服时,老何坐在一旁看。有人问他为何不去领?他总是说,我这套还能穿,领新的干啥?也有人说:你不穿,可以领来给爱人呀!他笑着说,我爱人有衣服穿,工作服是劳动防护用品,不是给老婆孩子穿的。老何的工作服破了就补补再穿,胶鞋破了就缝缝再用。同志们都称赞他是节约防护用品的好榜样。好榜样$辽宁发电厂宣传科@郭玉明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在这冬寒料峭时节,我矿采区上茬工人却因为单体液压支柱漏液、跑水。每天穿湿工作服作业。工人们为此叫苦不迭。 自1988年底开始,我矿先后把7个回采工作面原有的磨擦支柱全部更换成单体液压支柱,工人们为减轻了劳动强度而高兴。但在使用过程中,又出现了令工人们烦恼的事。由于注液枪密封圈时常脱落,加上活柱三用阀孔与注液枪配套存在误差,导致单体液压支柱漏液跑水现象比较突出。据调查,采煤四区有75%的上茬工人班中穿湿工作服作业,一些上茬老工人为此患了疥疮、关节炎等疾病。 工作服潮湿了、脏了,要求清洗.佰矿用洗衣机房只有一…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 11.如何预防铅中毒 接触铅的工人应穿工作服、但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宿舍和其他场所。饭前要用肥皂洗手,下班后淋浴更衣,不将工作服同家庭装放一起清洗。不在车间内吸烟进食。车间铅尘浓度高时,应带防尘口罩。应定期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 11.如何预防铅中毒 接触铅的工人应穿工作服、但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宿舍和其他场所.饭前要用肥皂洗手,下班后淋浴更衣,不将工作服同家庭装放一起清洗.不在车间内吸烟进食.车间铅尘浓度高时,应带防尘口罩.应定期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9.
周军 《安全与健康》2011,(15):34-35
(接上期)11.如何预防铅中毒接触铅的工人应穿工作服、但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宿舍和其他场所。饭前要用肥皂洗手,下班后淋浴更衣,不将工作服同家庭装放一起清洗。不在车间内吸烟进食。车间铅尘浓度高时,应带防尘口罩。应定期做健康检查。12.接触镉的职业及工种有哪些工业上,主要用于电镀,制备镍-  相似文献   

10.
济南第一机床厂今年3月改革了旧式工作服,受到全厂职工的欢迎。 旧式工作服,几十年一贯制,式样少,号不全,不能适应不同工种劳动保护的要求,工人意见较大。 该厂安技科经过调查研究,按照不同工种要求设计了十多种工作服式样。经广泛征求意见,确定工作 服上衣为袖 口紧、腰紧、 下窄紧的麦 克服。下衣 为西装裤。 面料一般为 化纤织品, 易燃易爆岗 位为布料。 根据体形、 胖瘦,男女 各分1、2、 3、4、5 号。根据年 龄分A、B 两类。男青年A型,上衣有肩带,女青年A型,肩带四 周和口袋上镶有饰边;特殊体形的工人专门加工定做;热加工工人和冷加工…  相似文献   

11.
群众来信     
社队企业的劳动保护 不能忽视编辑同志: 去年11月,我到怀柔毛毡厂、怀柔无纺布厂等社队企业了解情况。这些厂的机器转动轴一般都没有安全罩和防护栏杆;工人在车间内可以随便抽烟;高温车间没有通风设备,甚至有的车间连一个流通空气的天窗也不开,十分闷热,空气污浊;接触尘毒作业的工人也不戴防护口罩。 这种恶劣的劳动条件与社队企业飞速发展的局面很不适应。 我们科技人员要积极帮助社队企业搞好劳动保护工作。有关主管部门和企业领导一定要把社队企业的劳动保护工作认真管起来。北京市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协会纺织组 张祖焕工作服式样不可 随意…  相似文献   

12.
安全小诗     
保护镜既不象“蛤蟆”那样帅,也不象“秀郎”那样气派,戴上它,可使你“火眼金睛”常在。 工作帽披一头长发多么“时髦、潇洒”,梳俩发髻多么“带劲儿”、可爱。还是戴上工作帽吧!飞转的机床可顾不上向你投“青睐”。安全小诗@王继富  相似文献   

13.
谭西顺 《劳动保护》2009,(3):100-101
案例1 1987年,小周和小何同时进入某机械制造厂,都分配在翻砂车间当学徒。两人都是20来岁的棒小伙,经常在一起工作,就像一对亲兄弟。两人也有不同的地方,小周干什么总是有条有理,又喜欢讲究个人卫生,上班时穿的工作服总是整整齐齐,领口扎得严严实实,一进入车间工作就戴上防尘口罩,一年到头都坚持。而小何呢,自认为年轻,体力棒,平时大大咧咧,满不在乎,总觉得戴口罩太闷气,一点儿粉尘不算什么,何必受那个洋罪。  相似文献   

14.
商业部纺织品局最近在北京召开全国工作服式样改革评选会,评选出优良式样120件(套)。商业部部长刘毅,副部长姜习、宋克仁,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王崇伦参观了展品,肯定了工作服的改革成绩。 报送会议参加评选的近千件(套)工作服,是各省、市、自治区劳动保护用品经营、设计部门和生产  相似文献   

15.
1工作人员禁止穿用尼龙、化纤或棉化混纺的农料制成的衣服从事现场作业。做接触高温物体的工作时,要戴手套或穿专用的防护工作服。  相似文献   

16.
重庆电机厂有个技安科长叫徐朝富。工人们赞扬他是执行安全制度的“黑包公”。 按厂里规定,女工进车间必须戴工作帽。一天晚上,老徐的妻子上夜班忘了戴工作帽,恰被老徐发现了。他当场指出这是违反制度,要减发奖金。发奖金时果真按规定减了她五角钱。他的妻子有些想不通,也有的人说老徐办事太无情。老徐却说,制度是给大家订的,如果对自家人讲人情,怎么能要求别人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呢?“包公”罚妻@殷永琪  相似文献   

17.
贵刊1981年第3期刊登的漫画“年轻有为”反映了青年工人为减少生产中不安全因素勇于革新的精神面貌,题意很好。但表现形式上却有着明显的不妥之处。机床旁的老工人和青年工人既没戴安全帽,也没穿工作服;青年工人没戴防护眼镜,老工人在用钩子钩铁屑时,居然挽着袖子,这就严重违反了机床安全操作规程。贵刊是宣传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专业性刊物,在宣传时要注意把好安全关。编者:这个意见很对,我们完全接 受。宣传安全的刊物应把住安全关@李德有 @刘兆林 @金建发 @张勤  相似文献   

18.
工作服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穿的衣服,也有人狭义地认为工作服为劳动服,或防护服,习惯地把脑力劳动或把管理人员穿的衣服排除在工作服之外,这是不全面的,既是工作服就应包括各种工作(劳动者)人员在工作时穿的衣服,鞍钢在制定工作服标准时就把全企业所有人员都包括在内,共计24种工作服,现就一些体会谈一谈。 鞍钢工种工作服标准的制定实际也是鞍钢工种工作服的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19.
工作服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免受各种施工因素的伤害,往往做得较厚实、笨拙,穿起来不潇洒,不如新潮、漂亮的衣服,导致有些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不愿换上又旧又脏的工作服。可是我接触到的日本人对工作服却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厂工人在生产中因长期接触碳酸钾,头发渐渐由黑变黄,又由黄变红。怎么办呢? 滕县木石鲁南化肥厂科研所 刘如宪刘如宪同志: 编辑部转来了您的询问信,据我所知答复如下: 碳酸钾的致毒作用与碳酸钠相近,其粉尘可使人的毛发变红,长期接触该品溶液(特别是热溶液)还可能会引起湿疹等皮肤病变。但一般只要停止接触,即能迅速恢复并痊愈。上述奇怪现象是由于工厂生产过程中密闭性不好,车间空气中碳酸钾粉尘浓度较高所致。只要采取以下劳动保护措施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首先,从事这类产品生产的作业工人,工作时要戴工作帽与手套,饭前洗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