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州市郊菜区大气及蔬菜中氟化物的含量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调查了杭州市郊菜区大气及一些主要蔬菜中氟化物的含量及分布,并对蔬菜中氟化物含量与大气氟污染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郊菜区个别蔬菜中氟化物含量已超过有关标准,这主要与工业污染源的分布有关;蔬菜中氟化物含量与大气氟浓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氟污染对桑叶光合产物、氨基酸、有机酸含量及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污染能引起桑叶营养成分的改变。根据氟污染桑叶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了以植物氟含量、蔗糖含量变化情况及外观症状结合来监测大气氟污染对植物危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1982年以来,盛产丝绸的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遭受氟化物污染,使蚕茧生产遭受损失。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已经明确污染大气的氟化物污染源主要是该地区广为分布的砖瓦窑,并且提出了为了蚕桑生产的安全,在春蚕期必须使大气氟化物浓度控制在1.2μg/(dm)~2·d以下,春蚕用桑叶的含氟量不超过30mg/kg。几年来的情况表明,这两个指标是基本可行的。 为了进一步搞好蚕桑生态系统的工作,本文就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即认识问题、氟污染的控制问题、氟化物的排放标准和环境标准问题以及砖窑排气的氟化物状态问题。指出,现行化工系统的排放标准和居民区卫生标准中有关氟化物的规定对蚕桑生态系统均不适用,建议制订适用于蚕桑集中产区的氟化物排放标准和环境标准,以保护蚕桑生产和工业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4.
燃煤电厂氟污染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一个包含干湿两种除尘系统的高氟煤源的电厂为例,研究了电厂的氟迁移转化规律和氟污染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综合治理电厂氟污染的对策。研究表明:湿法除尘系统的氟污染物主要是渣氟、水氟,而干法除尘系统主要是渣氟和气氟;小麦氟含量与大气中氟显著相关;灰场附近的地表水受到灰水的氟污染,部分潜水井受到了灰场渗水的污染,部分灰场土壤受到大气氟污染。  相似文献   

5.
翟水晶  薛丽丽  仝川 《生态环境》2013,(10):1744-1748
硅在地壳中的丰度仅次于氧,是地球表面大多数土壤和岩石的一种基本成分,也是水生植物(特别是硅藻类)以及多种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还是控制陆地、海洋、沿海和内陆水生态系统机能的重要营养元素。目前关于全球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多集中在陆地和海洋两大生态系统,而湿地生态系统中硅的循环过程、储存量尚不清楚。虽然在河口湿地开展一些关于硅的相关研究,但是硅在湿地的循环机制研究不够全面,尤其相比碳、氮、磷等元素,硅素研究甚少。而且,国内关于硅的相关研究更为匮乏。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硅素研究的基础上,综述硅在湿地生态系统的存在形态与分布特征,阐述硅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基本循环过程,列举影响硅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循环的主要因素,如:湿地类型、水淹时间、季节变化、人类干扰等;提出在今后研究工作中应进一步探索硅在湿地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的机制,加深研究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硅循环的影响,特别是应该加强研究河口潮汐湿地和沿海湿地生态系统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和储存量,有助于明确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硅的截留量;并弄清湿地中碳与硅含量之间的关系,从水文学角度分析湿地中排水、蒸发、洪期及滞留时间等因素对硅循环的影响,从而试图建立湿地硅循环模型,有助于预测湿地生态系统硅循环对沿海地区赤潮等富营养化现象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982年以来,杭嘉湖蚕桑区砖瓦厂的氟污染对蚕桑生产带来明显影响。本文通过这几年在该地区监测和调查的资料,建立大气氟浓度—桑叶氟浓度—蚕茧产量之间的数量模型,并以此对浙江省近几年蚕桑区砖瓦厂氟污染控制的经济效益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1984—1987年在同一桑园内对8个桑树品种进行了系列研究,表明各品种桑叶吸收和积累大气氟化物的数量是不同的,湖桑32是吸氟能力最低的优良品种,剑持和7311是吸氟量最大的劣等品种,其余品种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8.
不同树种对氟化物的吸收能力有差异.吸收能力和抵抗能力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注,因此在氟污染源附近进行环境绿化时,必须选择吸氟和抗氟能力都较强的园林树种.氟污染具有方向性, 可以通过测定不同部位的叶片含氟量来确定污染源的方位.水洗后的叶片含氟量明显下降,说明玻璃厂排放的含氟烟气中,含氟粉尘占有重要地位.对防治玻璃厂的氟污染危害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土壤氟污染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污染是目前中国十分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中国土壤中氟的分布有一定地域性,贵州、云南、青海、西藏等西南地区土壤中氟的本底值较高。土壤中氟的形态分析表明,污染土壤及非污染土壤中的氟均以残渣态为主。农作物含氟量与土壤含氟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已有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现有的氟污染土壤的修复和改良方式有客土、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耕作制度、施用化学改良剂、施用有机质及电动修复等。目前中国土壤氟的研究还存在土壤氟分布特征研究尚不系统,部分地区采用的测试方法不统一;部分地区土壤氟的来源解析不明;有关土壤微生物、土壤腐殖酸、土壤矿物与土壤中氟化合物的相互作用机制不明确;土壤中全氟化合物的研究受现有标准物质和检测技术限制,目前尚不能完全甄别和分析出土壤中有机氟的含量及未知的有机氟种类等问题。土壤中氟的吸附、固定机理,氟化物在土壤中的释放作用和化学与机械迁移规律,工业排放的氟污染物及化肥施用带来的氟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土壤中氟离子向地下水的迁移过程及机制,不同区域氟毒害的临界浓度的确定,氟污染物不同暴露途径的健康风险分析等将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叶中的氟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主要对茶叶中氟的来源,氟含量,氟浸出率以及茶叶降氟措施研究作了详细的综述。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土壤中的氟直接影响到茶叶中氟的含量,茶树吸收氟与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成土母质及土壤中的阳离子有关。大气污染影响茶叶氟含量主要是氟通过叶片气孔进入细胞,进而在茶树体内积累。水环境中氟的含量主要受土壤与大气环境的影响。茶叶中的氟含量随着叶片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茶叶等级越差,氟含量越高;原料粗老的茶类氟含量要比原料较嫩的茶类氟含量高;不同季节、茶树品种对氟吸收也存在差异性;茶树各部位氟累积强度依次为:叶>花蕾>籽>皮>细枝>骨干枝>细根>茎(主轴)>茎(主干)>主根>侧根;茶叶中氟浸出率与冲泡水温、冲泡时间、冲泡次数等有关。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热水处理,添加化学试剂,改进生产工艺等措施来降低茶叶中的氟含量。此外,尚可以培育含氟量低的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采用植物监测与化学静态监测相结合方法,对上海某厂周围大气氟浓度和树叶含氟量进行测定,得出两者相关关系,确定悬铃木生长初期树叶含氟量划分大气氟污染等级指标,并运用生物学办法对影响区进行评价和浓度分区.  相似文献   

12.
以燃用高氟煤的安徽省淮北电厂为例,研究了电厂排放的氟对灰场土壤和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灰场土壤和小麦受到氟污染,灰场土壤污染程度与灰场覆盖年限的长短、大气中氟浓度显著相关,灰场小麦氟污染主要来自大气中的氟  相似文献   

13.
燃煤电厂氟对灰场复垦土壤和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燃用高氟煤的安徽省淮北电厂为例,研究了电厂排放的氟对灰场土壤和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灰场土壤和小麦受到氟污染,灰场土壤污染程度与灰场覆盖年限的长短,大气中氟浓度显著相关,灰场小麦氟污染主要来自大气中的氟。  相似文献   

14.
大宝山矿区氟污染特征及土壤溶出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大宝山矿区周围尾矿水、河水等水体系统中的氟质量浓度进行了分析,利用水质分类的方法研究氟的来源及分布规律,并在实验室内进行土壤溶出实验,进一步证明氟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大宝山矿区水质类型主要有以下4种:Ca-SO4,Mg-SO4,Ca-HCO3,Ca-Mg-SO4.其中Mg-SO4型水质中氟含量比较高,最高达到16.68 mg·L-1;从时空分布来看,水中F质量浓度存在着明显的季节与地域特征,雨季氟含量要比旱季低,在研究流域内水中氟质量浓度的分布规律是从尾矿库到滃江呈降低趋势,这说明氟来源于矿山.溶出实验结果表明:尾矿类土样酸化严重,硫化物氧化促进了氟化物的溶出,溶出液pH变化与SO42-浓度变化都证明了这一点;表层土样溶出F质量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槽对坑尾砂库表土,铁龙尾砂库外排河流底泥,上坝村水稻田土.槽对坑尾砂库分层土样溶出F.质量浓度和易溶氟化物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表土,0.5m,1 m.溶出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氟来源于矿山.  相似文献   

15.
在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对于"源"和"汇"的认识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大气汞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使得植被在汞循环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开展植被在大气汞收支中作用的研究有助于为全球汞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本文首先概述了植被中汞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及其与大气汞的源汇关系;进而重点论述了植被参与大气汞收支的主要方式:凋落物沉降、生物质燃烧和植被表面与大气汞的动态交换,并阐述了植被在大气汞污染监测中的应用;最后在总结我国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运用在人工饲料中定量添加氟化物的方法 ,探讨了氟对家蚕血液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氟能引起家蚕血液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显著增强 ,并随添氟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间隔添氟、停止添氟不能减轻这种诱导作用 ,添食石灰能减轻氟对血液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用开顶式熏气罩熏气的方法,研究了气源氟在水稻不同器官的分布及对糙米含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源氟主要分布于水稻叶片中,根含氟量不受气源氟的影响;籽粒含氟量取决于籽粒器官形成后空气氟浓度,与籽粒器官形成前的空气氟浓度无关;糙米氟含量与水稻抽穗齐穗后所暴露的氟剂量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南部典型平原区地下水中的氟为研究对象,依据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区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征及富集因素.结果表明,水平上,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中氟的含量总体上呈南高北低,若羌-且末地区和叶尔羌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中的氟含量呈北高南低;垂向上,焉耆盆地平原区深层承压水的氟含量高于浅层承压水和潜水中的氟含量,若羌-且末地区和叶尔羌河流域平原区浅层承压水的氟含量高于深层承压水和潜水中的氟含量.地下水中的氟主要来源于地层中的含氟矿物;氟的富集主要受气候、地形、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水化学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碱液循环强化电动力学修复氟污染土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V·cm~(-1)电解电压下,利用去离子水及NaOH溶液做电解液,研究了电解液不同循环方式下土壤氟在电动力学作用下的迁移特征,分析了利用碱液循环强化电动力学技术修复氟污染土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去离子水为电解液单独循环时,土壤氟的去除率为20.3%,而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去除率最高可达57.3%,碱性电解液可提高土壤氟的去除率,且随着碱性的增强土壤氟的去除率逐渐升高.电解液的不同循环方式也对土壤氟的去除产生显著影响,两极溶液串联循环时土壤氟的去除率明显升高.可以采用碱液循环强化电动力学技术修复氟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20.
饮用水中的氟污染已被公认为世界性的主要问题之一,因为这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需要有效的方法来去除水中的氟污染.目前,吸附法是去除水中氟化物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因此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已有各种吸附材料用于去除水中的氟化物,其中生物炭因为成本低、比表面积大、离子交换能力强而常作为吸附剂吸附污染物.然而,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