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破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借鉴共生理论、社会互动理论和互惠规范理论,构建了文化和旅游"共生—共建—共享"的关系网络,并进一步从政府、企业和旅游者角度提出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最终构建了文化和旅游在理念、职能、产业、市场、服务和交流方面的六大融合矩阵。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城市文化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主要有政府和城市社区两大主体。构建出四象限式保护利用模型,包括政府宰制型、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型、社区自主型、放任型4种模式,指出民族地区城市应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状况采取相应的保护利用模式,提出政府首先应进行资源细分与区域规划,并从机制建设、法制完善、政策扶持等三个层面展开具体工作,以达到在保护中进行合理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生态功能区建设中的政府行为,不仅涉及发展困境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矛盾的协调问题,更涉及维护经济社会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因此,生态功能区建设中政府行为需要确立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以强化生态服务为根本、以塑造生态文化为基础、以构建生态制度为保障和以维护生态安全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并从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和发展性等四个方面的标准,对政府行为的优劣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全面而系统的评判。  相似文献   

4.
基于角色地位、功能定位和生态权责的不同,有限理性的政府、良性调节的社会和自觉自治的公民是生态文明建设三大责任主体的基本定位。受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及生态文明观念的影响,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仍然存在政府责任"越位"、社会责任"失位"和公民责任"缺位"等权责错配的尴尬。从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厘清政府、社会和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权责关系,优化三大主体的权责结构,重构政府执行力、社会协同力和公民支撑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美丽街区建设为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旅游业发展在美丽街区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驱动作用,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在对美丽街区的内涵及其与旅游业互动关系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了耦合协调模型和指标体系,并运用构建的耦合模型对武汉市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美丽街区建设与旅游业发展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丽街区与旅游业两个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发展特征,彼此协调发展;2011—2015年昙华林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从中度失调向轻度失调转变,但尚未突破失调状态。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和政府介入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美丽街区的旅游化模式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环保职能弱化的原因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乡镇企业发达地区经济和环境失衡的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职能的弱化,本文从地方政府“经济人”特征出发,构建了地方政府二元目标函数,从中引申出导致我国地方政府环保职能弱化的两个深层原因,即地方政府与乡镇企业的利益趋向性以及经济目标为主导的压力型体制,本文在最后部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生物强化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生物强化技术,并着重阐述了优势微生物的筛选、构建及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情况,从而说明了生物强化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观点     
《绿叶》2012,(4):114-116
现在很多国家的人认为,中国就是因为政府集权,执行力强,他们决定了要发展新能源,所以新能源发展起来,其实这是误解,为什么异军突起的不是别的产业?这不是政府一声号令要做就做得出来的,而是这么多民企看到市场机遇自己走进来的,比如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太阳能业界肯定体会最深。另外,中国本身的市场规模,也是其他国家无法复制的。  相似文献   

9.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等为我国政府生态服务职能转变提出了迫切要求.为此,政府生态职能应实现从"环境"到"生态",从"管制"到"服务"两个转变,在自然、经济、社会三个领域发挥应有的生态服务职能.加快相关立法、整合政府生态服务职能、完善组织机构体系、建立健全政府生态服务职能规范、转变实现职能的方式、发挥职能替代效应等是新时期我国政府有效发挥生态服务职能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0.
孙君 《绿叶》2010,(9):90-94
NGO在工作中需要与政府达成一定的共识并共同合作,NGO是架起公众与政府、企业、市场需求通道的桥梁.是帮助和监督政府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绿十字的五山模式就是政府与NGO合作完成的,在此过程中,绿十字既实现了与政府工作的融合,又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绿十字在多年的工作中,渐渐从环保宣传转向专业化的农村规划.不断把环保、生态、文化和宗教融入到政府规划之中,最终为政府提供更合理的新农村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制约改革深化的因素.本文从改革的进程中发现问题并从转变管理思想、提高自主能力、建立高校后勤的企业制度几方面,讨论如何解决现阶段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al behavior of rangelands’ stakeholders is fundamental for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rangeland management plans. This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 differences between stakeholders’ relations among various actors involved in rangeland management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A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334 stakeholders (89 extension agents, 110 researchers and 135 executive agents) in the Tehran province, Iran.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three groups of stakeholders are interested in making contact mainly within their own group. Furthermore, while the executive agents have shared the strongest technical and friendship relations with the two other groups, the extension agents established the strongest administrative interactions. The researchers, however, made a poor link especially with the extension agents. The study concluded that SNA could be an efficient tool to assess communicational behavior in rangel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3.
土地行政处罚对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本文论述了土地行政处罚的概念、特征及其构成,明确了土地行政处罚与土地行政处分,土地监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宪法中已经明确规定了行政补偿,但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仍然没有一部统一的行政补偿立法.目前,有关的行政补偿决定散见于各个单行法律、法规当中,更没有针对环境行政补偿的法律、法规,而在现实中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影响到公民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环境行政执法难的理性分析与实践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行政执法难是非常态法律现象。从哲学的高度对环境行政执法难进行理性分析,环境行政执法难是多因素群共创的结果。对环境行政执法难的内外因进行解构,分清主次,着重解决影响环境执法难的主因,并适当关注影响环境执法难的助因,同时基于应然立场提出解决问题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6.
杨贤  姚建  周沁  余丽  何光宝 《四川环境》2010,29(1):80-83
本文运用物质流计算理论与方法,以四川省某市的一个行政区为例,计算并分析了其2004年至2007年具体物质代谢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其对外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物质消耗强度趋向全国平均水平,资源利用效率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有所提高,但经济发展模式还没有实现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7.
韩梅 《中国环境管理》2020,12(1):139-144
行政机关提起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之法律范畴与路径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时需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我国目前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定位为民事范畴,该定位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的界分。本文从生态环境的属性切入,得出在公私法二分语境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宜纳入行政法范畴的结论;其次,通过对比美国与欧盟的做法,展开行政法视角下强制性与非强制性二元路径的探讨。本文认为,我国可借鉴美国的做法,在未来立法时采用二元路径:违法排放污染物质需要清除的,行政机关可依法责令清除污染,或采用执法和解方式与责任人达成一致;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的恢复则不宜采用强制性命令,行政机关可与责任人进行和解。  相似文献   

18.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and in particular how this relates to environment in Latin America. This article attemps to partially close this gap by discussing the dynamics of congression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in Chile under former President Lagos (2000–2006). At firs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ole of the executive branch in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congressional authorit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This sometimes uneasy relationship is explored, and its consequences over environmental politics are discusse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ain legislator's choices in the area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developing and testing four main hypotheses that eventually help to explain why legislators support/reject laws of positive/negative environmental relevance. Finally, this article draws general conclusions on Chilean congressional politics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to then propose some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Congress.  相似文献   

19.
The European Union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WFD) has provided the European Member States with a range of interacting governance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studies three of these (the need for new administrative arrangements,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the enforced strict time frame). It questions how these interacting governance challenges were addressed in implementing the WFD in the Netherlands – a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country since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assesses its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relatively positive terms, while an in-depth study reported on in this article tells a contrasting story. Based on this study,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especially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the governance challenges may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outcome of the WFD-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to provide more suitable advice as to how to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future rounds.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撤县设区”和“省直管县”改革来刻画行政权力向市级政府的集中和分散,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检验了行政权力调整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行政权力集中加强了市级政府的资源统筹调配能力,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增加环保支出规模、降低工业产值比重等渠道,显著提升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行政权力分散的影响效应相反,并不利于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相较而言,行政权力集中的正效应在政府行为规范度较高、市辖区经济较强的城市表现更突出,行政权力分散的负效应在政府行为规范度较低、县区经济相对较强的城市有着充分体现。对于高行政级别的城市,行政权力调整的影响并不显著。据此,从优化各级政府职能体系,分阶段、分类型,渐进式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