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鉴于开车玩手机族成为马路新杀手,日前,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在修改"危险驾驶罪"时,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建议将"开车玩手机"纳入危险驾驶罪。沈金强认为,若将此类行为入刑,相信会降低驾驶风险。记者走访发现,虽然白领普遍认同"盲驾"是马路杀手,且几乎所有的受访司机都坦白在驾车过程中会有看手机的习惯,但不少经常使用打车软件"揾食"的司机大佬可要纠结起来了:打车软件怎么算?雨夜遇"盲驾",白领只能拍照劝止有研究表明,在驾驶中玩弄手机造  相似文献   

2.
他们最多时每天跑16个现场,日均驱车300多公里,相当于每半年就绕地球一圈:他们常常一人一车一相机一卷尺,他们的工作状态就是手机离不了手、人离不了车:他们每天要同形形色色的车主、修理厂打交道,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内心最渴望的,其实是辛苦奔波后,能有车主说一句:"谢谢你.辛苦了!"他们就是我们本期要采访的群体:大地保险公司的车险查勘员。  相似文献   

3.
手机之殇     
无论是《手机》,还是《窃听风云》,这些风靡一时的电影毫无疑问将手机夸张为"手雷",以隐喻手机成为个人情报的"泄密者",稍不留意便将自己的隐情"爆破",伤人伤己。电影归电影,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个隐喻也不无道理,每天都带在身上的手机,也可能成为一颗"手雷"。如今,手机作为最方便快捷的通信手段,其集成度越来越高,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存储空间越来越大,软件和应用越来越丰富,成为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时尚社交和生活必需品。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一网名为"七月的正红花油"的某高校女生称,想买一款价格在10-15万元的1.8T自动挡汽车。该网友说,她现在正在考驾照,因为是走读,家里离学校太远,因此想买一辆车作为代步工具。并称,她爸爸主张买一款20万元以上的车,但她觉得学校老师都只开十几万元的车,如果她的车比老师好会"很不好做人"。因此,在网上发贴,一时间引发了网友热议。反对的有之,赞同的亦有之。  相似文献   

5.
微观点     
<正>@广州公安:【手机丢了,记得到110.qq.com解绑微信!】随着"打车软件"、手机理财普及,越来越多微信绑定银行卡,万一手机丢了怎么办?已出现微信被盗,骗子在朋友圈到处"借钱"的案件!请牢记这个链接:110.qq.com,这里可立即解除微信绑定!@上海环境:【我国大气治理要实现四个战略性转变】1.控制目标由总量控制变为质量改善。2.控制对象由燃煤污染物转向多种污染物。3.控制手段由工业点源治理转向多污染物综合控制。4.管理模式由属地管理转向区域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LNG槽车的危险特性,分析了LNG槽车发生泄漏后的事故危害过程,得出LNG槽车泄漏危害事故的模式主要有闪火、喷射火、蒸气云爆炸以及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针对不同泄漏口面积和泄漏速度,利用风险评价软件模拟LNG槽车发生泄漏产生喷射火、蒸气云爆炸及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3种事故模式的后果,得出各种事故模式的危害半径。模拟结果可为LNG槽车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走进北京大望路地铁站,迎面而来的是黑压压、匆匆赶路的人流,扑向耳朵的是鼎沸的嗡嗡声。前胸贴后背,好不容易挤进车厢。车厢里依然是前胸贴后背。只听有人小声嘀咕:“挤成这样,一点尊严都没有了。”一位外企女白领家住通州区,挨着地铁,进城上班坐地铁准时、快捷。但车厢里挤满了人,特别是夏天上班时的拥挤,让她觉得很尴尬。她本来不打算加人大街上拥挤的车流,但为了避开“前胸贴后背”的窘境,还是摇号买了辆汽车。每周遇到限行日时,就打车上班,还经常坐黑车。她说:“要是能限制地铁超载就好了。”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莆田市秀屿交警大队表扬了10位优秀驾驶员,其中有位女驾驶员詹碧钗,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初次见到她,当笔者要她谈谈开车的经验时,她深有感触地说:"开好安全车,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就谈些我以前学艺不精所遇到的几起‘小事故’,供同行交流,希望共同开好平安车。"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5月6日,云南某航空公司空姐李某在郑州航空港区搭乘司机刘某驾驶的网络预约车途中被害;2018年6月17日,广东罗定市22岁健身房女收银员小欧凌晨打车遇害;2018年8月24日,温州乐清女孩赵某搭乘滴滴顺风车被劫财、奸杀。3件恶性事件均与网约车业务有关,3起案件均发生了性侵行为。网约车遇害事件敲打着社会最敏感的神经。笔者认为,随着各种便民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中午突然接到老总的电话,要我今天务必赶到江西某城。我收拾好东西到车站一看,已经没有客车了,着急得不知所措,突然想起好友小云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今天她正好当班一定有办法帮我。"小云,今天我要去江西某城,现在车站没车了,你帮我想想办法吧。"我对着手机大呼小叫起来。  相似文献   

11.
沙特阿拉伯一个偏远农村学 校的四名女教师,为避免每天上 下班奔波之苦,竟然一同嫁给了 学校所在村庄的一名汽车司机。 沙特阿拉伯不允许女性驾 车,4名女教师由于家住得离学 校很远,每天上下班不得不坐很 长时间的汽车,饱受上下班奔波 之苦。然而在上下班途中,她们对  相似文献   

12.
尽管有高达80%的出租车司机和市民反对出租车涨价,但是,今年6月1日,北京市出租车价格还是由1.6元/km涨到了2.0元/km。这25%的涨幅一下子让出租车司机感受到了巨大压力。打车的人明显减少,路上空驶的车增加;“的哥”上缴的“份钱”却一分没少,而油价持续上涨;原来每天工作10小时勉强完成任务,现在要工作12小时以上还不保;“的哥”身体好的越来越少,患高血脂、高血压、腰腿痛的不断增加,有的司机甚至因突发心脏病、脑溢血死在车里。长期以来,有关出租车司机超时劳动,疲劳驾驶,正常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一直是人大代表、媒体记者和市民关注的…  相似文献   

13.
一张木床     
春节前的腊月二十一,父亲开着刚刚学会的电动三轮车给我家送来了半车大白菜和一袋子豆馅馍。一到家,父亲就乐呵呵地对我说:"现在的人真能,车充上电就能带着你跑,一按电门想去哪去哪,比那大架子的自行车方便多了。"妻子边卸东西边说:"上次回去只不过随口说说,没想到你们还真蒸了豆馅馍送来,没少麻烦  相似文献   

14.
<正>6月14日,很多人都被这样的一条消息震惊了:一位24岁的女孩,因使用在充电中的i Phone6手机,触电身亡,发现时人已僵硬,但两手还紧紧抓着手机……死者脚发黑,两只手有洞据媒体报道,死者叫小婷,三明人,今年24岁,大学毕业后在晋江工作。悲剧发生在6月9日晚上9点多,当时小婷在晋江青阳男友家中,男友的母亲下楼时发现小婷趴在地上。"她就赶紧跑去把她翻过来。翻过来的时候手机掉在地下,充电器还跟手机接在一起,人接触还有点麻麻的,脚发黑,两只手有两个洞。手机充电器也有  相似文献   

15.
<正>全国范围内,每天都要发生多起交通事故,在节假日期间尤为明显。因此,每一位乘客(当然也包括驾驶员),一定要懂得交通事故自救方法。在交通事故中自救也是一门学问,它包含很多方法,在这里,就把日常生活中发生概率比较大的公交车事故自救方法说一下:一般情况下,公交车着火时,乘客应在司机停车、切断油路和电源后,迅速有序逃离事故车。遇到车门无法打开时,则要动用安全锤等工具从车窗逃走;如果身上不小心起火,可选择边滚动边脱去衣服,并注意保护好皮肤和头发,同时防止浓烟影响呼吸。当逃离汽车后,不要随意触碰被火烧伤的伤口,而要谨慎包扎,并及时饮水。  相似文献   

16.
施倚 《劳动保护》2006,(3):102-102
编辑同志:我厂临时工杜国臣于2005年9月15日16时20分在上班途中发生车祸,肇事车辆逃逸,杜国臣当场死亡。具体情况是:杜国臣家住距我公司20多km的农村,正常上班时从家骑自行车到上班的必经之路——长清公路路口,然后在路口等公共汽车或方便车到公司上班。事发当日,由于杜国臣骑自行车到路口时没有碰上公共汽车和方便车,他寄存完自行后便在长清公路路西由北向南行走,边走边等车,行至长清公路70.5km处时,被后方同向行驶的1辆不明重型货车撞伤致死,不明重型货车驾驶员驾车逃逸。经长春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双阳区大队交通事故认定:事故后驾驶员…  相似文献   

17.
杨高义 《安全》2000,21(1):24-26
到过香港的人经常可以看到那里的人们边开车边用手机,没有到过香港的人,从反映香港生活的电影和电视剧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这不足为怪,600万人口的香港有240万台手机,平均25个人中就有一台手机,有机动车辆的人一般都有手机,他们边开车边用手机,乃司空...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一天打车出去办事,我坐到副驾驶位置上,随手系上了安全带。司机看了我一眼,说:"安全习惯不错!不过,在市里,坐副驾驶的一般没人系安全带。"我愣了一下,终于明白,原来因为每天开车时都得系安全带,现在已变成了肌肉记忆。  相似文献   

19.
且说车德     
我觉得道德当中最为基本的就是“以人为善”。我们常说什么牌德、球德、无非就是希望人在做的事情时候遵守一些最基本的道德。“汽车”的发明,让人类主宰了一回——主宰了自己的生活,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同时更是提出了新的道德类别:车德。人既是万物的主宰,当然也是“车”的主宰,所以人开车,必须有行车的道德。车本无罪,车对人类生活的贡献是巨大的,是人赋予了车生命,赋予车内涵。生活中高尚的人,他(她)开出来的车也必定是高尚的;生活中卑劣的人,他(她)开出来的车,表现必定是卑劣的。公路上,汽车边,等待中,那个着急鸣笛的家伙,那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一种名为"充电宝"的便携式移动电源产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然而,"充电宝"虽然用着方便,但因质量问题导致的事故却屡有发生。据了解,充电宝(便携式移动电源)"烧"坏手机,甚至爆炸的事故频频被曝光。如果安全设计和保护做得不好,那么在过充电、过放电、输出短路等异常情况下,"充电宝"很可能损坏甚至发生起火、爆炸。静电干扰、高温、重物冲击、跌落等严酷环境因素,也会引起同样的问题。因此,了解"充电宝"选购注意事项和正确使用方法,对自身安全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