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工作者野外工作时,难免会遭蛇、狗及毒虫等叮、咬、螫伤。这些叮、咬、螫伤如币及时处理,轻者可引起伤者伤处疼痛、发炎、活动受限,重者还可引起全身过敏、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叮、咬、螫伤部位的紧急处理极为重要,它能阻止毒液的吸收和扩散,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为了保证野外地质工作者的安全及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每个野外地质工作者必须掌握叮、吱、螫伤的紧急处理,以防患于未然。l蛇咬伤蛇分有毒及无毒两种。毒蛇头部有毒腺,能产生毒液,毒液经导管注入毒牙,毒蛇咬人毒液就注入人体。蛇毒的成分复杂,但主要为神经毒和…  相似文献   

2.
你知道吗?     
●生活中的错误习惯● 饮酒驱寒 酒精随血液循环而到达大脑后,会直接干扰调节体温的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寒冷时饮酒会使体温进一步下降。 不吃肥肉与猪油 肥肉和猪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及高级多烯酸。这类营养素植物油中是没有的,因此只要食用量得当,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 不吃早餐减肥 不吃早餐恰恰是引起肥胖的原因之一。因为早上和晚上人体的激素分泌量不尽相同,不吃早餐而中晚餐吃得太饱,糖分反而容易吸收并造成脂肪堆积。长期不吃早餐还会出现心慌、头晕、眼花、记忆力降低等症状,对大脑功能产生影响。 发烧多喝茶 发烧…  相似文献   

3.
葛红 《沿海环境》2000,(11):20-21
高温、高湿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威胁.据测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出现在7~8月.当气温高于32℃时,人便感到暑热难耐,温度再升高,人体便要靠大量出汗来调节.若高温持续,则人体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脉搏加快、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死亡. 湿度大小也能影响热感,如气温高于28℃,绝对湿度(水气压)大于30百帕时,人就会感到又闷又热.据实验,人如果在45℃饱和湿空气中呆1小时,就会发生中暑昏迷.故我国高温灾害天气的标准为:长城以南最高气温≥38℃,绝对湿度≥34百帕;长城以北最高气温≥36℃或最高气温≥33℃,绝对湿度≥32百帕.如今,我国…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的病症,以全身骨骼的骨量减少,骨质密度降低为特征的病变。而疏松的骨骼脆弱,韧性降低,疏松的骨质常因轻微的活动或外伤而引起骨折,严重者可导致多发性骨炎及脊柱压缩性骨折,使全身变矮,脊柱后凸畸形,影响生活与工作能力。有的人因此精神苦闷、忧郁,行走不便,生活不能自理而发生多种并发症,有的人甚至因此缩短了寿命。中老年地质工作者,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仍要做许多野外工作,更需要坚强的骨骼作为野外工作的保证。加之野外意外伤害的危险度大,因此,中老年地质工作者更需加强对骨疏松的防治,避…  相似文献   

5.
野外石油地质考察是指地质工作者在选定的地区内,按照规定的路线和要求,完全以徒步"旅行"的方式,去寻找石油与天然气的实地考察和测量过程,是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进一步开展野外石油地质考察安全安全管理工作研究,对保护科研人员野外工作生命安全,提升HSE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气温与健康     
人的体温定在37℃左右,人体感觉最合适的环境温度为20-28℃,一般情况下人体对冷热有一定的适应调节功能,但是温度过高或过低,对人体健康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冬季当环境温度在10—4℃之间时,容易患感冒、咳喘病、生冻疮.4℃以下时最易诱发心脏病和动脉硬化:春季肺心病发生率最高.当阳雨天气来、气压和气温下降,湿度上升时,风湿性关节炎和育创伤的部位会感觉到隐隐作痛。在阴雨连绵、烟雾笼罩的梅雨和秋雨季节,易使人意志消沉、沮抑郁。而久之后遇上一场风雨。空气中温度和负离子大量增加,则令人头脑清晰,情绪安定欢快。气温与…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如果在炎热的夏日,长时间处于高温的环境中,人极易中暑,那么在类似的条件下,那些“不可一世”的高技术武器也会“中暑”吗?答案是肯定的。作为世界上的军事大国,美国所使用的武器不可谓不先进,性能不可谓不优良,但这些武器在战争中却也会因为气候的原因,被弄得“半死不活”、“奄奄一息”。  相似文献   

8.
地质勘探等行业工作人员常常野外作业,他们常远离城镇,居住分散,医疗条件较差,尤难得到口腔专科方面的及时治疗。因此,了解及掌握口腔颌面部伤病的急处理是十分必要的。口腔颌面部常见而又必需作应急处理的当首推各种原因所致的外伤及牙痛。现分述如后。1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急救口腔颌面部是人体的暴露部位、常因工伤及交通事故等原因而遭致损伤。11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由于组织解剖和生理方面的特殊性,口腔颌面部损伤有其自身的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对正确急救是十分重要的。(1)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因此其组织再生修复及抗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冻伤的防治     
冻伤是一种自然灾害,是低温侵袭所百!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其对人体的伤害是巨大的。不但需要长时间的治疗,深度冻伤还将导致残废、畸形或机能障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作为我们地质战线的职工来说,登山、极地考察及冬日的野外作业,如钻探、坑道作业、打桩等都是处在一个寒冷的环境,若不做好自身防护,就可能造成冻伤。因此冻伤的防治是野外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之1冻伤的分级为了有利于进行治疗及估计预后,临床.L根据局部受伤的严重程度而分为不同等级。一度冻伤:局部皮肤在冻伤后发生红斑及轻度水肿。二度冻伤:皮肤有水…  相似文献   

10.
野外工作时常会遇到失足落水或游泳失慎者而淹入水中危及生命,我国每年夏季因游泳淹溺而死亡的事件屡屡发生,溺死占意外死亡的首位。溺水不仅是一种急性缺氧性窒息,而且水和一些溶质等吸入肺内,引起血液稀释、溶血、肺水肿、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一旦发现有人落水,要迅速将落水者救L岸来,立即在现场进行急救。l水中的抢救门)当发现有人落水时,岸上人必须呼救,以求多人共同抢救溺水者。若落水者尚具挣扎能力或救护者不识水性时,可投给救生圈、木板、竹杆、长绳等可以帮助漂浮或能抓住的物品抢救落水者。(2)若…  相似文献   

11.
低压触电事故,在各用电部门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患者往往迅即进入“假死”状态(心跳、呼吸停止),若抢救不及时,就会导致死亡。所以系统地分析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熟练掌握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触电者的现场急救,一是要争分夺秒,二是救治方法要得当,三是医生诊断为死亡之前,救治必须坚持不间断地进行。1 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触电的危险程度同很多因素有关:①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②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③电流通过人体的不同途径;④电流的种类与频率的高低;⑤人体电阻的高低。其中,…  相似文献   

12.
霍寿喜 《环境》2001,(7):31
传统中医认为,“夏三月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的确,夏日气温常常在37℃-39℃,大大超出了人体平常耐热的程度,健康人也容易因为受热时间过长、身体过于疲劳、没能及时补充水分等原因而出现中暑症状,而体弱者(如老人、生病才愈及慢性病患者)如果不在饮食起居、适应气候方面多加调节,就更不可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抗病能力了.体弱者如何度夏,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正一、前言人类源自于热带雨林,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恒温动物。人体的生理机能要求体温必须维持近似恒定才能保证人体的各项功能正常,所以人体的生理反应总是尽量维持人体重要器官的温度相对稳定。因此,自从人类在世界上出现以来,寻求和创造适合生存的热环境一直是人类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保证人类能够繁衍下去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人类活动逐渐向两极移动,为了抵御不利的自然环境,人们发明了建筑。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前,人  相似文献   

14.
高气温是指环境气温超过35°C,在较炎热的地区,6~8月份是高温季节.这时进行的地质勘探、地质及有关专业师生的野外实习、露天采矿等野外作业,由于高温环境加上太阳热辐射线对大脑的作用,极易发生中暑.中暑不但严重地影响工作,而且对中暑者的身体造成多方面的损害,重者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5.
范星星 《环境》2010,(8):9-10
日前广州出现一起建筑工人中暑致死的事件。在盛夏酷暑的天气里,工地的包工头非但没有调整工人作息时间以躲避高温天气,反而把下午两点半的上工时间提早到两点十分,工人魏新伟在工作了一个多小时后抵挡不了高温,被送去医院,五天之后抢救无效死亡,医生诊断为中暑致内脏衰竭而死。魏新伟的遭遇正是许多高温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气颗粒物的粒度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颗粒物已成为大气污染物中的主要控制对象,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很明显而普遍的。因此,近十余年来,环境科研工作者、医学卫生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颗粒物粒度与其化学特性、生物效应等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地质病:陕西一癌症村实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地质病是由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人体元素平衡失调而激发的疾病。本文通过对取自陕西省华县癌症村饮用水、面粉、豆角、土豆、柿子、土壤、岩石等7类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和评价,以及人群头发样品微量元素分析,得出初步结论:砷、铅、镉的污染是癌症村致癌的主要原因。这是 生态环境地质病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8.
地质院校结合行业特点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训练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和救护训练,提高了学生卫生知识水平和急救能力,有利于地质教学和生产。  相似文献   

19.
地质工作者,经常在野外工作,免木了会遇到一些意外伤害事故,有些事故数分钟之内就可以决定人的生死。这时正确及时的救护就显得非常必要了,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也对防止伤情恶化大有益处。1外伤的急救原则和注意事项(1)遇到外伤事故,要“快、稳、准”。快——要分秒必争,时间就是生命;稳——要沉着冷静,不能慌乱;准——要操作准确,效果可靠。(2)要一先救命、后治伤”。危及生命的病情要先抢救,如:外伤性休克,大出血,呼吸与心跳停止等。(3)遇有多名伤员时,要迅速地分清轻、重伤员,先抢后救,先重者后轻者处理…  相似文献   

20.
地质工作者进行野外勘查,由于工作环境较差,医疗条件、生活条件等诸多不便,而艰辛的野外地质工作又极容易使机体软组织损伤。因此,掌握自我按摩等治疗方法,以便达到缓解症状与治愈,有利于解除自身痛苦和有利于按时完成野外工作,笔者对此特论述如厂。软组织损伤的基本特征:软组织损伤多为一种复合性损伤,常表现为关节附近的肌肉、肌键、韧带、神经、血管等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伤处疼痛、肿胀和功能活动受限。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使受伤组织发生炎性变、疤痕、李缩、增生等,严重者可以影响关节正常功能。软组织因遭到铁、扑、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