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渔牧农复合生产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上海市南汇县水产养殖场以养鱼为主,渔牧并举,实行渔牧农综合经营,已形成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综合平衡和持续发展的复合生产体系。 (一)南汇水产养殖场的现状 该场1984年有职工101人。全场土地面积668亩,内塘410亩,包括成鱼塘275亩,鱼种塘83亩,育珠塘52亩,76%的鱼塘已构筑水泥板护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情况 1980年有成乳牛53头,1984年发展为103头,1984年和1980年比较牛奶产量增加137.5%,上市量增长145.8%,商品率增长3.4%,单产提高22.1%。牛奶收入增146.8%,饲料量增61.3%,饲料价增100%。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现状及创新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珠三角"地区地狭人稠,水网纵横,灾害频发,通过长期开发改造低洼地,桑基鱼塘已经形成了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它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维护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现代生态文明的典范。然而,这种传统生产模式目前面临着衰退,即将在历史舞台中消亡。作为一种农业文化遗产,它不仅能够支持农业生产,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值得深入认识和研究。以往研究更多关注桑基鱼塘生产和能量循环功能方面,对于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农业文化传承与发展,融合"土地整治+"理念,使其能够延续和拓展,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仍然有待于总结和创新。文章采用实地调查及文献总结方法,通过阐述桑基鱼塘的系统特征,分析基塘发展面临的国土、生态、综合效益等具体问题,构建桑基鱼塘高效生态利用新模式,提出其今后发展的创新思路和建议,以期能够正确地认识桑基鱼塘的文化价值和生态效应,继承和发扬岭南农耕文化,复兴基塘农业,促进耕地保护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推进"珠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系统是大气CH4重要的人为源,位于中国东南部的太湖地区是水产养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但CH4排放原位监测数据比较缺乏,对水产养殖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原位观测,有助于降低当前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估算的不确定性,可为进一步准确估算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为了比较太湖地区两种典型水产养殖系统CH4排放规律,探明其影响因素,以混养鱼塘和蟹塘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水产养殖系统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采用漂浮箱(淹水期)和静态箱(排水期)结合气相色谱法监测其CH4排放通量。结果表明,水产养殖系统中CH4排放主要集中在淹水时期,其排放通量与沉积物温度(t)、沉积物溶解有机碳(DOC)和水体溶解氧浓度(DO)呈显著相关(P0.05)。混养鱼塘和蟹塘CH_4累积排放量分别为64.4 kg·hm~(-2)和51.6 kg·hm~(-2),差异显著(P0.05)。水生植物(伊乐藻Elodea nattalii)显著影响蟹塘CH_4排放,有水生植物覆盖区域CH4排放量较无水生植物覆盖区域高14%(P0.05)。与混养鱼塘相比,蟹塘单位收入的甲烷排放所引起净温室效应(NEB-scale·GWP-CH_4)提高了80%,达到显著水平(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评估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时应考虑水产养殖池塘的类型。  相似文献   

5.
论文介绍“人造水草”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和效果,以及生物学机理的探讨。在混养鱼塘中放置“人造水草”可以扩大表面积,增加异养细菌的数量,加速了有机物的矿化速度,它丰富了水体的营养元素,增加了藻类的数量,这样试验塘中浮游动物也比对照塘中多,由于饵料增加从而提高了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的鱼类的产量,每亩增产达15.6%。  相似文献   

6.
基于1980年、1995年、2005年和2015年4期土地利用/覆被解译数据,以长江经济带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湿地的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湿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2)1980—2015年,长江经济带湿地消失和新生并存,长江经济带的河流湿地和沼泽湿地呈减少趋势,湖泊和库塘湿地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7.
复合塘-湿地系统水生植物时空分布对氮磷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复合生态塘-湿地处理系统水生植物时空格局异质性,研究了水生植物分布对氮、磷去除影响.结果表明,水生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分布差异导致各单元氮、磷去除呈现不同的周期变化;水生植物主要通过改变硝化/反硝化进程、自身代谢和化学沉降速率影响NH3、NOx-、有机氮和总磷的去除.系统不同单元中氮、磷去除机制差异决定了NH3和总磷主要在曝气养鱼塘(去除率分别为29.5%、30.1%)、鱼塘(16.9%、17.8%)和水生植物塘(24.5%、19.4%)去除;NOx-主要在芦苇湿地(出水<0.4 mg/L)去除;而有机氮则主要在复合兼性塘(32.3%)和鱼塘(28.1%)去除.此外,生态塘出水中水生植物绝大部分被芦苇湿地所截滤,它们的腐败/释放导致湿地中NH3和总磷的表观去除率偏低(分别小于8.5%和11.5%).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人多地少,经济发展迅速,占用耕地的现象和对农田重用轻养的情况日益严重,1957年至1978年,平均每年净减耕地16万亩,1978至1982年,每年净减27.5万亩,1983年净减34万亩,1984年净减56万亩,这种消减速度确实令人担忧,长此下去,情况将是如何?为此,本文根据历年资料、广东现有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对公元2000年这期间作了粗略预测,预测结果,广东耕地面积每年递减速度为0.53%—0.75%,全省耕地面积从1984年的4657.0万亩减少到4281.6—4131.0万亩;农田养分情况,每亩耕地每年钾亏缺11.15—12.3kg,磷亏缺1.0—1.4kg,氮盈12.5—11.65kg。本文还就上述两个问题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作为疾病预防和促进生长的药物被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业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周围环境抗生素的残留,从而带来各种潜在风险。为了对水产养殖水和沉积物中的抗生素残留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了环境样品中抗生素的富集方法。对沉积物中抗生素的提取溶剂、HLB小柱活化溶剂和洗脱溶剂进行了筛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15种抗生素进行检测分析,并检测了上海市某水产养殖区7个养殖塘2018年9、12月抗生素的残留水平。结果表明,选用乙腈/磷酸盐缓冲溶液(V∶V=1∶1)作为提取溶剂,依此用甲基叔丁基醚、甲醇和超纯水作为活化溶剂,甲醇作为洗脱溶剂时目标抗生素的回收率最高;在养殖塘水体中共检测出10种抗生素,检出浓度中间值依次为:磺胺类>甲氧苄啶>阿莫西林>氟喹诺酮类>喹乙醇>四环素类和呋喃唑酮。养殖塘沉积物中共检测出13种抗生素,检出浓度中间值依次为: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甲氧苄啶>喹乙醇>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不同品种的养殖塘中抗生素的检出种类均不相同,其中青鱼塘和白水鱼塘10种、虾塘9种、扣蟹塘仅5种。对比抗生素检出浓度发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鱼类养殖塘中检出浓度最高,磺胺甲恶唑仅在蟹塘检出,喹乙醇在虾塘检出浓度达3 612.85 ng·L~(-1)。9月与12月抗生素的残留水平也存在差异,抗生素在9月的平均含量比12月高。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南汇县水产养殖场的渔牧复合生产体系,连年生产持续增长的关键措施之一,是使奶牛场与种鸡场的生物废弃物质和能源通过增肥水质与调制浮颗粒饵料,得到循环再利用。但是,由于人畜粪便未经发酵直接投入池塘,饲料不能被鱼全部直接吃掉,塘底腐殖质淤泥也不可能做到每口池塘年年清除,这就有可能因积聚的过量氮和磷元素反复释放,引起浮游藻类性态恶化,水质富营养化,不利于鱼鲜生长。为此,我们在1983—1984年两年,对几个鱼塘及场外河浜中的浮游植物消长,1984年还增加对浮游动物的消长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黑臭河道生物修复中氧化塘应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江栋  李开明  刘军  杨永坤 《生态环境》2005,14(6):822-826
氧化塘技术是有机废水、特别是生活污水处理的有效手段,在城市黑臭河道治理中,对于暂时无法截污的城郊河道,利用废弃的鱼塘,将其改造成氧化塘,对上游污水进行预处理。研究表明,生物氧化塘对上游黑臭水体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在污水进水量为4320t/d以内(即污水停留时间为1.4d以上,容积负荷为CODcr:0.11kg/(d·m3)以下),O2:15.6kg/h的增氧曝气条件下,CODcr除去率在50%以上,NH3-N除去率在40%以上,经处理的黑臭水体在氧化塘出水口已形成由藻类、原生动物、浮游动物、鱼类等参与的多级食物链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在黑臭水体预处理基础上,通过底泥生物氧化、水体增氧、水体生态恢复等技术手段,对河道进行生物修复,能有效地消除水体黑臭、提高河涌水体自净能力,为城市黑臭河涌治理和养护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伊洛克桑36%乳油是目前国内外防除甜菜田杂草的理想除草剂。研究伊洛克桑在甜菜上及其在土壤环境中的消解和残留动态,目的在于提供伊洛克桑在登记资科中不可缺少的残留数据,同时为制订伊洛克桑在甜菜上的“安全使用标准”提供依据。1984年至1985年在浙江、北京、黑龙江等试验基地采用伊洛克桑83ml/亩、125ml/亩和167ml/亩的三个剂量施药除草,在施药后92—106d,甜菜块茎和土壤中伊洛克桑的残留量均未检出。建议伊洛克桑在甜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106d,允许残留量为0.1mg/kg,使用药量为83ml/亩,施药方法为喷雾,施药次数为1次。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多期LandsatTM、LandsatETM 和航片从时间、空间和利用类型3个方面分析了太湖围湖利用、网围养殖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984—2003年间太湖围湖利用面积为4.45km2,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相比,围湖利用规模较小、速度较慢,围湖利用的主要类型是鱼塘养殖,主要分布在苏州市;太湖网围养殖增长迅速,尤其是1995年以后,1990年太湖网围养殖面积13.17km2,1995年为25.95km2,2003年为107.72km2,1995—2003年间网围养殖年增长速率是1990—1995年间年增长速率的4倍,太湖网围养殖主要分布在东太湖。  相似文献   

14.
太湖围湖利用及网围养殖的遥感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期Landsat TM、Landsat ETM^ 和航片从时间、空间和利用类型3个方面分析了太湖围湖利用、网围养殖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984-2003年间太湖围湖利用面积为4.45km^2,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相比,围湖利用规模较小、速度较慢,围湖利用的主要类型是鱼塘养殖,主要分布在苏州市;太湖网围养殖增长迅速,尤其是1995年以后,1990年太湖网围养殖面积13.17km^2,1995年为25.95km^2,2003年为107.72km^2,1995—2003年间网围养殖年增长速率是1990-1995年间年增长速率的4倍,太湖网围养殖主要分布在东太湖。  相似文献   

15.
采样测定了天津地区2典型鱼塘鲫鱼、鲢鱼、水、悬浮物、沉积物和鱼塘周边表土中的DDT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果发现,2鱼塘各主要介质以及鱼体肌肉和器官中都富集了较高浓度的DDT。鲫鱼和鲢鱼肌肉中DDT的含量分别为(66.4±2.7)ng·g-1和(24.3±23.4)ng·g-1。肝胰脏、肠和鱼鳃中DDT含量一般高于肌肉,其中肠的富集量最大,是肌肉的3倍以上。生物富集系数(lgBCF)分别为3.7和3.3。2鱼塘鱼体和各相含量有较大差别,鱼塘介质中悬浮物富集浓度最高。表土污染相对严重地区的鱼塘中各介质和鱼体DDT含量均高于另一污染较轻的鱼塘。污染严重鱼塘的DDE/ΣDDT含量比值也相对较高,反映早期污染残留的重要特征。尽管如此,仍然较高的DDT含量以及悬浮物中很低的DDE/ΣDDT含量比值说明很可能还有污染源存在。  相似文献   

16.
2004年3月~11月对人工湿地循环处理的养殖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放养类型对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影响及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养殖水体经人工湿地处理后,水质改善,对浮游动物去除率在60%以上,几乎没有影响到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循环水量最大的1号塘浮游甲壳动物隆腺溞占优势,密度较其他塘低,而生物量则高;放养类型相同的循环塘3号塘和静态塘4号塘,浮游动物种类基本相同,但种类数3号塘明显多于4号塘;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显示:1号塘>2号塘>3号塘>4号塘,说明循环塘水质好于静态塘.图4表5参21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在发展城市社会经济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和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厦门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海港风景城市,自从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湖里经济特区以来,特别是1984年3月中央决定把特区范围扩大到整个厦门岛(包括鼓浪屿),总面积131km_2,人口36万人,特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人们对其颇为关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标准《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PFU法》(GB/T12990 -91),两次对湖北鸭儿湖生物氧化塘进行了生物监测与评价.共检出原生动物192种,其中植鞭毛虫48种、动鞭毛虫46种、纤毛虫82种、肉足虫16种.试验所得生物学参数,即PFU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参数表明:如今Ⅰ号氧化塘整体状况与1982年相比变化较大,Ⅱ号氧化塘相比1982年也有所变化,但不是很大.其它3个氧化塘,第一次试验结果为从Ⅲ号氧化塘到Ⅴ号氧化塘依次变好;第二次试验结果则按Ⅴ、Ⅲ、Ⅳ顺序变好.两次试验所得此三塘的生物学参数之间差别并不大.鸭儿湖氧化塘水体状况与1982年所得结果相比有了很大改善. 图5表3参13  相似文献   

19.
稳定塘处理污水的机理研究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基建投资和运转费用低、维护和维修简单、便于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无需污泥处理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本文总结了稳定塘中有机物、氮和磷的去除机理,有机物的去除一般包括沉淀和絮凝、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浮游生物的作用和水生植物的作用,氮在稳定塘内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生物同化吸收转化为自身有机氮、氨氮的吹脱作用、形成生物沉淀以及硝化/反硝化等几种途径,磷元素去除涉及有机磷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氧化,菌藻及其他生物吸收无机磷合成新细胞,以及可溶性磷与不可溶性磷之间的转化等多种机制的共同作用。针对传统稳定塘中存在的缺陷,人们不断地对稳定塘进行改良,出现了许多新型塘,其中包括高效藻类塘、水生植物塘和养殖塘、高效复合厌氧塘、超深厌氧塘、生物滤塘等塘型。为了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研究人员还开发了许多组合塘的工艺,与传统生物法组合的UNITANK工艺+生物稳定塘、水解酸化+稳定塘工艺和折流式曝气生物滤池+稳定塘工艺等,各类塘型组合的多级串联塘系统、生态综合塘系统、高级综合塘系统(AIPS)等。目前稳定塘处污水理系统还依然存在占地面积大、水力停留时间较长、效率低下、散发臭味、处理效果受气候条件影响大等缺陷。今后应该在稳定塘系统的研究中,以菌、藻的活动为主体,以主要营养元素C、N、P的迁移为线索,建立系统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之间的联系,通过减小塘深、机械搅拌、跌水坡等方法改善供氧条件,对天然塘型进行精确修整、分隔组合,使之更加符合高效反应器的构造,从而提高稳定塘设计的合理性。加入人造载体提高塘内微生物浓度,从而大大提高有机负荷,有效减少占地面积,组合沉淀池、间歇砂滤、砾石滤墙、微滤、气浮、土地处理、人工湿地系统、加入化学药剂等处理工艺或方法,以去除出水中的藻类,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满足不同出水水质的要求,从而为国内稳定塘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克螨特、霸螨灵在几种水体中的光降解以及 2种农药之间的光敏化或光猝灭效应。结果表明 ,在 3 0 0W高压汞灯光照处理时 (试验试管距光源 8cm) ,克螨特和霸螨灵都极易降解 ,克螨特的光解半衰期为 9.0 6min ,霸螨灵的光解半衰期仅为 1 .4 8min。克螨特在不同水体中的光解率为 :重蒸馏水 >鱼塘水 >河水 >井水 ,霸螨灵的光解率为 :井水 >重蒸馏水 >鱼塘水 >河水 ;2种农药在现采水、过滤水、灭菌水中的光解率依次降低。克螨特和霸螨灵混剂在重蒸馏水中互为光猝灭剂 ,在井水、河水和塘水中霸螨灵对克螨特有极显著的光敏化作用 ,而克螨特对霸螨灵有极显著的光猝灭效应。克螨特、霸螨灵在pH 5和 pH 9缓冲液中光解率比之在 pH 7缓冲液中稍快 ,光猝灭效应也较强烈。在重蒸馏水中太阳光照处理时 ,克螨特和霸螨灵互为光敏剂 ,而高压汞灯下则互为光猝灭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