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普光气田周边区域典型植物和农作物叶片、农作物籽粒及土壤进行监测,同时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与2016年监测结果相比较,2017年典型植物和农作物叶片pH值、叶绿素含量略有升高态势,含硫量呈下降趋势;农作物籽粒淀粉、蛋白质、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区域内土壤pH值、有效硫、有机质呈上升趋势,表明气田开发和净化厂运营没有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气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气田开采会对地层造成破坏,引起地面下沉甚至诱发地震灾害;钻井液会对土壤、农作物、地下水造成危害;井下作业废液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气田水会对农作物、水生生物、地下水、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含硫的天然气净化过程排出的二氧化硫对树木、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并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本文以四川气田及国外油气田为实例对上述危害逐一论述,这些对油气田环境保护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天然气的开发过程中,钻井会造成地层结构、地貌和植被(或农作物)的破坏,采气会使地层压力下降,地层压力平衡状态被打破。西南油气分公司通过生产实践,详细探讨了钻井对环境的影响;天然气开采对地层的影响;气田水对环境的影响;SO2对环境的影响;井下作业废液对环境的影响;降低气田开发对环境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内吉拉克凝析气田建设进行的生态调查,论述了区域内的植被分布状况和生长特点,对植被生长的地理区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吉拉克凝析气田开发建设对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影响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恢复保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普光气田环境空气植物监测体系的初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回顾国内外有关植物监测大气污染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普光气田主要大气污染因子与环境监测现状,从监测植物筛选、监测点位选取、监测体系标准化、\"植物-大气-土壤\"综合评价系统以及应急监测机制等五个方面,讨论了构建该地区环境空气植物监测体系的基本想法和建议,并进行了展望,供项目建设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大量的实际调查资料,筛选出影响水土流失的因子,建立了预测水土流失的灰色状态模型;并以此分析了气田开发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最后作出了影响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区域地下水环境的保护是气田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现场调查和统计分析得知,外部污染源是影响当地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因素,农田径流污染源是外部的主要污染源,以CODCr计其排放量分别约占外部污染源排放总量的67%,而钻井液漏失、天然气窜层、钻井废水排放等钻井作业是内部的主要污染源,其CODCr排放量约占内部污染源CODCr排放总量的62%,因而钻井作业的污染防治应是项目内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根据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变化趋势分析可知由于气田的开发建设,气田区地下水水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征污染物表现为CODCr、氨氮、氯化物、硝酸盐氮。为保护气田区地下水环境,分施工期和运营期两阶段设计了地下水环境保护方案,采取源头控制的清洁生产,至末端控制的污染治理并提出了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为气田的可持续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了解牙哈凝析气田开发建设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根据牙哈凝析气田6年的大气环境监测资料,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牙哈凝析气田开发10年来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回顾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牙哈凝析气田大气中主要污染物SO2、NMHC(非甲烷总烃)均总体呈下降趋势,NO2呈上升趋势,而在2008年急剧下降,整体大气环境质量呈现好转趋势。牙哈凝析气田开发区块环境空气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各项大气环境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新疆油气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论述了新疆油气田开发对大气环境,土壤,地下水以及生态环境的不同程度的影响,重点论述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这些对新疆乃至对全国的油气田环境保护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西气东输塔里木气源工程的开发建设行为势必对该地脆弱生态环境下的各类生物尤其是对植被产生较大影响。过去的很多研究表明该地的植被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功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评价油气田开发对植被的影响也是开发前期必须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孙贵梅  吴侃  王欣 《四川环境》2007,26(5):107-110
本文系统介绍了开采沉陷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方法,结合工作实践,针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分项评价进行总结,并给出相应的治理对策,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全面、准确地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意义重大。以秦皇岛新兴产业园规划环评为例,在分析项目概况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用地下水位的长期动态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识别和验证。运用识别后的模型预测了评价区不同时期的地下水流场和溶质运移范围,为评价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矿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由于地下水环境影响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在矿区建设生产前必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合某拟建整合灰岩矿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实例分析,确定了保护目标、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矿坑涌水量的计算、预测评价方法的选取等关键技术,以期为相似矿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地铁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无水\"作业要求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以及永久性地下构筑物对地下水流场的阻隔。对施工期,在施工工艺分析基础上,对不同控水工艺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施工设计中应关注的重点,包括施工工艺选择应优先考虑环境要素的情形、控水工艺选择应考虑的要素、控水工艺实施时应注意的环境问题;对运营期,结合地铁环境影响特点,提出了不同敏感目标环保关注重点及评价参考标准;最后,对地铁环境影响后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积极开展地铁环境影响后评价实践、准确定位后评价出发点、加强科研支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绿色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气厂以实现\"科技、绿色、和谐\"大气田为目标,在气田建设生产过程中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创造和谐\"的环境保护方针,通过学习先进环境管理经验,实施和推行绿色管理,并不断探索和创新,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绩效。  相似文献   

16.
王尧 《四川环境》2012,(1):88-90
围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通过在评价思路、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其差异,从而找到两者在评价时间、评价内容等方面的联动途径,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累积环境影响评价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小寅  陈莉 《四川环境》2007,26(2):84-87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累积影响评价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分析了累积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种方法,对当前累积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焦化行业环境影响后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伸和发展,同时也是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目前其理论和方法体系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探索阶段。本文针对焦化行业的产业特征,结合当前在焦化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焦化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必要性,并就后评价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环评有效性问题的制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环评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我国环评在环评启动时间、建设项目分类环境管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环评报告内容和结论、公众参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环评启动时间、环评报告审批与稽查分离、环评机构和环评工程师市场化、提高公众参与的专业化程度的制度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油气田开发对湿地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湿地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及合理利用,在当今国际已普遍受到重视。我国石油勘探开发活动对湿地的影响,大体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影响主要由污染物排放;机械和人类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油田设施占用地面;围湖或围海等构成。间接影响主要指影响湿地的水文条件及油气田开发带动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减少油气田开发对湿地不利的影响,编制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建立了湿地保护的专门管理机构,并进而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