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隔离曝气生物反应器处理含硫含酚碱渣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陈建军  钟理 《化工环保》2006,26(5):404-408
采用隔离曝气生物反应器(简称反应器)处理含硫含酚碱渣(简称碱渣),探讨了碱渣中硫化物的去除机理.研究了反应器中的挂膜驯化过程,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气水体积比(简称气水比)及反冲洗周期等对碱渣中硫化物、挥发酚、COD和油等污染物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碱渣处理量为1m^3/h、气水比为36:1、水力停留时间为12.0h,反冲洗周期为3~5d的条件下,经过隔离曝气生物氧化工艺处理后碱渣的COD、硫化物、油和挥发酚的去除率分别为88%,99%,89%,85%,出水BOD,约为30mg/L,BOD,/COD小于0.1,处理1t碱渣的产泥量为0.17~0.26kg。  相似文献   

2.
用水解酸化池-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活性艳红X-3B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解酸化池-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活性艳红X-3B的模拟废水,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水解酸化池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考察了水解酸化池-膜生物反应器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及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沉降性能对膜污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解酸化池HRT为16h时,废水的可生化性最好,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与COD比值为0.5;HRT为17h时,废水脱色率达69%,而COD的去除率受HRT影响较小;膜生物反应器主要起去除废水中COD的作用;水解酸化池-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后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3%和97%;膜生物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变化直接影响膜污染的速率。  相似文献   

3.
粉末活性炭-A/O工艺处理尼龙66生产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乐君  张奎  李向阳 《化工环保》2006,26(6):502-505
采用粉末活性炭-A/O生物脱氮工艺对尼龙66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对投加与不投加粉末活性炭两种情况下该工艺的生产运行数据进行了汇总和整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水量及污染物浓度增加的条件下,通过投加PAC,使系统对废水COD的去除率从85.7%提高到90.9%,NH3-N去除率由51.06%提高到67.66%,出水COD和NH3-N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12.53mg/L和19.51mg/L,均低于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解决了企业面临的处理废水不达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采用混凝法分别以聚合氯化铁(PFC)、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铁(PFS)为混凝剂处理天津某石油化工厂二级氧化处理工艺出水,PFC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最好,在PFC加入量为120mg/L时,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为22.35%。经正交实验确定了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废水的最佳实验条件为:Fe^2+加入量290mg/L、H2O2加入量100mg/L、pH=6、反应时间30min,此时COD去除率为20.45%。活性炭吸附法对废水的处理效果随活性炭加入量增加而改善,活性炭的最佳加入量为2000mg/L,此时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为87.78%。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吸附分离-生物再生法处理高盐苯胺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活性炭吸附分离-生物再生法处理高盐苯胺废水,对活性炭吸附分离效果、生物再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原理和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当NaCl质量分数为15%时,活性炭对苯胺的饱和吸附量为320~380mg/g,对NaCl的分离效率大于99%。在25℃、接种量为25%的条件下,吸附饱和的活性炭经过120h生物再生,再生效率达80%以上。该方法处理效果稳定,4次循环运行后对NaCl的分离效率和生物再生效率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法处理奥里油加工废水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曲险峰  郑经堂 《化工环保》2006,26(3):222-225
用活性炭作催化剂,对奥里油脱水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研究了活性炭加入量、pH和空气进气流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所处理的200mL废水,在活性炭加入量为10g、pH为9、进气流量为0.12m^3/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30min时,COD去除率可从单独臭氧氧化的不到10%提高到60%左右。降解的效率依赖于溶液的pH;初始COD越高,对臭氧的利用率越高。重复使用7次后,活性炭对COD的去除率没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7.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显影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对预处理后的显影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MLSS和DO对系统出水水质的影响。文验结果表明:在系统运行温度15~30℃、停留时间10—15h、曝气量4~10m^3/h的条件下,系统稳定后出水水质良好且稳定,COD去除率为85%~92%,Cu^2+去除率为90%~98%;生物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对Cu^2+的去除起主要作用,使出水中Cu^2+质量浓度维持在0.5mg/L以下;考虑到废水处理效果和能耗两方面的因素,MLSS宜控制在6000mg/L左石,DO应控制存1.5~2.5mg/L。  相似文献   

8.
王珺  程学文  张宾  莫馗 《化工环保》2019,39(2):137-141
采用缺氧膨胀床(AE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硝酸盐废水,研究了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和挂膜特性,以及在反硝化连续流运行条件下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自然挂膜方式,填料层从下至上生物膜厚度逐渐增加;AEB的快速启动8 d可完成,COD去除率由44.9%升至92.3%,NO_3~--N去除率由39.8%升至98.4%;稳定运行阶段(进水COD 4 628~5 548 mg/L、ρ(NO_3~--N) 1 339~1 505 mg/L),COD去除率稳定在95%左右,NO_3~--N去除率稳定在98%~99%,COD和NO_3~--N的容积负荷去除量最高可达27.8 kg/(m~3·d)和7.3 kg/(m~3·d)。  相似文献   

9.
改性聚丙烯生物填料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聚丙烯生物填料(简称普通填料)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聚丙烯生物填料(简称改性填料)用于模拟废水生物处理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填料比普通填料具有更高的废水处理效率和更大的挂膜量,并能承受更高的气液比(体积比)及气流和水流的冲击。将模拟废水的COD(500mg/L)完全去除,用改性填料时需10.5h,而用普通填料时则需22.5h;在连续运行模式下,改性填料在气液比为40:1时可使废水COD的去除率最高(99%),而普通填料则在气液比为30:1时可使废水COD的去除率最高(79%)。  相似文献   

10.
用生物法处理石西油田采出水(简称采出水),通过中试试验考察了采出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处理水量为2.5m^3/h、进水中COD小于600mg/L时,出水中COD一般稳定在90~120mg/L,COD去除率一般在70%以上;出水中挥发酚、油质量浓度分别为0.007~0.219,0.1~1.8mg/L,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对油去除效果较好的SYB,SYG,SYJ均为杆状单生鞭毛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1.
赵雪娜 《化工环保》2016,36(2):189-192
对模拟碳纤维生产废水进行“厌氧-好氧”静态小试,根据COD的去除效果确定该碳纤维废水的可生化性。采用“二级厌氧-微氧-好氧”组合工艺进行动态中试,考察废水的处理效果及系统的抗冲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碳纤维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系统具有厌氧池出水pH增大的特点,且抗冲击能力较强;在厌氧池水温为28~38 ℃、好氧池水温不低于15 ℃、废水流量为100 L/h、进水COD为660 mg/L、进水ρ(氨氮)为4.9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稳定在50 mg/L以下,ρ(氨氮)稳定在5 mg/L以下,能够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吸附处理染料废水后的饱和粉末活性炭(饱和炭)进行再生,考察了饱和炭的再生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饱和炭的最佳再生条件为H2O2投加量6.5 mmol/g、再生p H 3.0、H2O2与Fe2+的摩尔比10、再生时间1 h;最佳条件下的再生率(再生粉末活性炭(再生炭)与新粉末活性炭对废水COD去除率的百分比)约为60%;使用最佳再生条件下得到的再生炭对废水进行吸附处理,废水的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约为27%和67%。  相似文献   

13.
以炭纤维为载体,采用电沉积法制备零价铁/炭纤维,考察了零价铁/炭纤维对制药废水COD的去除效果。SEM表征结果显示,炭纤维表面光滑,炭纤维上负载的零价铁呈现大小不一的球状。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废水p H为5、铁碳质量比为2∶1、固液比(固体质量以铁计)为90 g/L、曝气量为80 L/h的条件下,采用零价铁/炭纤维体系处理COD=10 082.63 mg/L、色度为135倍、p H=7.3、SS=250 mg/L、Na Cl质量分数为3.5%的制药废水,COD去除率可达72.79%,出水COD为2 743.48 mg/L,减轻了后续生化处理工艺的进水负荷;零价铁/炭纤维降解制药废水中COD的过程符合三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4.
铁屑微电解法深度处理油田钻井污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化学混凝-铁屑微电解法深度处理钻井污水。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铁屑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0.5,反应时间为2h,污水pH为1.0,温度为常温,反应后用石灰乳调节污水pH至12。处理后钻井污水COD可由原水的8065mg/L降至430mg/L,COD去除率大于94%,色度去除率达100%,达到国家综合污水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瑾  胡翔  李毅  魏杰 《化工环保》2007,27(3):250-252
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考察了反应初始pH、铁碳质量比、反应时间、曝气及过氧化氢加入量等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初始pH为4.0、铁碳质量比为1、反应时间为60m in、过氧化氢加入量为0.10%(体积分数)、曝气条件下,COD去除率为57.6%,盐去除率为47.0%;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有明显的改善,BOD5/COD可达0.65;对COD的去除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电解—Fenton氧化—絮凝组合工艺处理油田压裂废水,优化了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废水pH 3.0、铁屑加入量1.5 g/L(铁屑与活性炭的质量比1∶1)、微电解时间80 min、Fenton氧化时间120 min、H2O2加入量940 m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加入量120 mg/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废水后,COD由3 116.0 mg/L降至681.3 mg/L,总COD去除率达78.1%,3个工段的COD去除率依次为33.1%,37.9%,7.1%,出水水质满足现场回注标准(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该组合工艺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远优于单独微电解、Fenton氧化或絮凝工艺,且方法简单易行、药剂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H2O2催化氧化-絮凝法预处理化工有机废水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用活性炭作催化剂、H2O2作氧化剂催化氧化预处理高浓度化工有机废水,考察了各种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H2O2加入量为0.8mL/L、活性炭与H2O2质量比为0.7、废水pH为4的条件下,反应120min后,调废水pH至8,加入絮凝剂聚合氯化铝进行絮凝沉淀,废水COD去除率达70%以上,色度去除率达80%以上。通过色谱-质谱仪对处理前后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活性炭/H2O2催化氧化-絮凝法预处理化工有机废水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臭氧氧化、微电解—Fenton氧化和电化学降解的方法处理COD为6 000~8 000 mg/L、BOD5/ COD为 0.12~0.17的光引发剂生产废水,比较了3种方法对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反应2 h时废水COD去除率达35.9%,BOD5/COD 为0.20;微电解反应4 h再Fenton氧化4 h后,废水COD去除率为38.2%,BOD5/COD 为0.28;电化学降解2 h后废水COD去除率达83.9%,BOD5/COD 为0.46,降解反应遵循零级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为2.6 kg/(m3·h)。3种方法对光引发剂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顺序为:电化学降解>微电解—Fenton氧化>臭氧氧化。  相似文献   

19.
分别采用臭氧氧化和Fenton氧化两种高级氧化法对毛皮加工工业园区集中废水处理厂的进水进行了预处理,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了两种方法对废水可生化性的改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废水pH为8、臭氧投加速率为1.2 g/h的最适宜条件下,臭氧氧化法的COD去除率最高达72.7%,废水的可生化性显著提高,废水BOD5/COD由初始的0.06提高至0.12;在,n(Fe~(2+)):月(H_2O_2)=1:10、H_2O_2投加量为1.5 mL/L,、初始废水pH为2.5的最适宜条件下,Fenton氧化的COD去除率最高达33.4%,但废水可生化性不大;经臭氧氧化和Fenton氧化处理后,废水中的不饱和结构物质均得到了有效降解。  相似文献   

20.
用海泡石处理采油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恩呈  商平  梁岩 《化工环保》2008,28(1):59-62
用海泡石吸附法处理采油废水,考察了处理时间、海泡石加入量和采油废水pH对采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采油废水处理工艺条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的采油废水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时间6h,粒径为150μm的海泡石加入量200g/L,采油废水pH9。在该条件下处理采油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1%,处理后出水的COD为34.71mg/L,小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6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