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了非均衡发展理论对沿海开发的指导作用,分析了江苏沿海非均衡发展的区域条件,指出了“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发展模式的合理性,提出了实施“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和滩涂、风力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四大新能源产业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过于依赖海外市场、高端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国内市场亟待开拓的新形势下,江苏沿海地区应紧抓全球低碳经济蓬勃兴起机遇,积极实施先发战略,努力打造国家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相似文献   

3.
江苏沿海休闲渔业发展条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渔业又称为娱乐渔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江苏省沿海地区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发展休闲渔业将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分析了江苏省沿海地区休闲渔业发展的必要性、发展现状和发展的优势条件,提出了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休闲渔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粤东沿海地区的概况、区域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基础上,结合粤东沿海地区的发展机遇,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构思:扩大区域开放与协调、进行产业调整和升级、优化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及人口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9年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沿海地区城市化已站在新的起点上。阐述了江苏沿海城市化的发展状况,指出了在沿海开发过程中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江苏沿海开发与城市化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6.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实施支持引导型、开拓进取型、防御完善型等三大战略,有利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河北省沿海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挖掘了其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但是相对某些省份,发展仍较为落后,主要是面和点都相对较少。并从文化内涵、产业链延伸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定位,探讨出河北省沿海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制定统一标准进行统筹规划,以特色节庆为契机发展休闲农业,重点推出特色休闲农业产品。  相似文献   

8.
葵丽  但德忠 《四川环境》2007,26(4):50-55
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海地区作为美国的对外交通要塞以及自身的自然环境,因其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结合人为的和自然条件的因素,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植物入侵状况。本文作者结合在美国华盛顿地区做入侵植物生态环境调查和入侵植物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总结和归纳了在美国西北部太平洋地区的几种较严重的入侵植物状况及其控制对策,以便对我国生物入侵控制方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域,分析了河北沿海地区湿地农业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存在天然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水资源及环境条件恶化、湿地功能发挥受到限制等主要问题,阐释了湿地农业发展转型的必要性,提出实现湿地农业持续发展,必须推动其增长方式向依靠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转型,生产方式向依靠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转型,经营方式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型,农产品向多品种、高品质转型,发展方式向多次产业融合转型。  相似文献   

10.
江苏沿海风能资源禀赋与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中部、南部地区拥有广阔的沿海滩涂和辐射沙洲,建设沿海风电场的条件优越,是打造江苏"海上三峡"新能源基地的希望所在。阐述了江苏沿海风能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沿海风能资源的禀赋与时空分布特点,指出江苏沿海岸区风能资源丰富,且沿海滩涂宽广,是建立大型风力发电场的理想之地,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江苏沿海绿色能源基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江苏沿海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旅游产品是时尚的高品质旅游产品,江苏沿海地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基础,文章从分析江苏沿海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出发,探讨了海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和开发模式,提出了建立江苏沿海生态旅游开发产品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利用旅游经济统计数据,基于比较的视角,运用变异系数、DEA和重心分析方法构建回归模型分析江苏沿海旅游经济发展特征、影响因素与对策。江苏沿海旅游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内部发展不均衡、旅游发展效率较低,经济水平、对外开放和景区数量等因素对沿海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借鉴其他沿海城市旅游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提出推进南通沿海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包括统一规划和产品形象建设、海洋文化挖掘和特色化产品打造、市场营销和产品品牌塑造、完善设施和新产品培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With the aim of obtaining an index of coastal water quality, a methodological procedure based on numerical classification 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 is presented. The procedure was applied to nutrient data (ammonia, nitrite, nitrate, and phosphate) analyzed along the coastal waters of a Spanish tourist area. Using numerical classification, three levels of nutrient loading were revealed, characterizing oligotrophic, mesotrophic, and potentially eutrophic waters. Discriminant analysis was shown to be an effective methodological tool in the discrimination between trophic groups. For every group, the discriminant procedure generated the centroids. The centroids representing oligotrophic and potentially eutrophic conditions were used to establish the two extremes of the continuum of mesotrophic conditions in these coastal waters: Standardizing values from -1 to 1, the centroids for oligotrophic and potentially eutrophic waters yielded an interval that defined the range of mesotrophic conditions. This interval is proposed as a water quality index. The ability of the coastal water quality index to successfully predict mesotrophic conditions was proved with random samples.  相似文献   

14.
粤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路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北山区山清水秀,生态优良,民俗风情浓郁,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在分析生态旅游开发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对粤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战略定位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构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塑造系列特色生态文化旅游精品、打造客家文化生态旅游区和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建议,以期实现粤北山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旅游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到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闲暇时间和消费能力.以江苏省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江苏省国内旅游市场和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提出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江苏省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策略:江苏省应长期发放旅游消费券和实行国民休闲计划发展国内旅游市场,利用上海世博会和上海迪斯尼项目来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6.
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调查及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的海岸线蜿蜒460km,涉及5区1县,潜在滨海旅游资源亟待开发。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潜在上海滨海旅游资源的现状,结合上海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在对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分类,分析了潜在滨海旅游资源特征和资源富集区状况,选划出上海应重点开发的6大潜在滨海旅游资源区,并分别就各资源区的开发对策与建议提出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台湾地区资源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为推动其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