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依据美国教授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从产业结构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方面分析了煤炭产业相对于相关产业的比较优势,探讨我国煤炭产业竞争力,为煤炭产业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旅游产业集群现象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提升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是发展区域旅游产业的关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对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旅游产业集群的评价模型,并以湘鄂渝黔边区域旅游产业集群为例,提出了提升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从旅游产业的规模、环境及潜力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得到各类因子得分,并加权求出各市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比较分析了各市之间存在的旅游经济差异,提出了缩小差异、加强整合以提高各市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后发优势理论的源起、发展和应用于旅游业的情况。在此基础上,以安徽省休宁县为例,从六个方面对该县的旅游后发优势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基于后发优势的休宁县旅游业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河南省漯河市为例,基于2006-2012年的统计数据,综合运用结构分析、偏离一份额分析、区位商和市场占有率分析等方法对该市食品产业结构及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漯河市食品产业在全国范围内拥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但在考察期内,漯河市食品产业增长速度总体上落后于全国食品产业平均增长速度,其竞争力在全国同行业中有所下降;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比重大幅度下降,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表明漯河市食品产业正处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
区域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进程。随着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增加和要素成本不断提升,上海面临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期,其中制造业转移是重要部分。通过构建区位熵指标,分析上海制造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比较安徽、江西和湖北三省区位熵数据,论证各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上的比较优势,从而明确上海制造业转移的去向,最终促进上海和三省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通过对张家界市旅游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分析计算,说明旅游产业集群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互动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民族地区经济良性互动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速度、效益和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基于旅游价值的陵墓资源开发研究——以扬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陵墓资源是一个地区人文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一定的旅游开发价值。对陵墓资源进行旅游功能开发,首先要分析陵墓资源自身价值对旅游开发的意义。在阐述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对扬州地区陵墓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指出陵墓资源开发对发展旅游业的启示,最后提出陵墓资源旅游价值开发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国内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研究和实践状况,其中产业生态化在工业、农业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成功,而产业生态化应用于旅游的实践尚为数不多,但旅游产业生态化顺应了旅游可持续发展潮流.分析了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内涵和特征,提出旅游产业生态化需要在不同的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旅游产业系统中,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对旅游产业生态化加以推进.微观上,旅游企业进行清洁生产;中观上,建立旅游循环经济园区,促使园区企业间发生耦合关系,形成众多的物质循环链和循环网;宏观上,通过旅游循环经济,促使区域旅游产业生态化.  相似文献   

10.
辽宁农民不论从经济结构还是人口结构上看,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开发辽宁农民旅游市场,对刺激省内消费、全面发展旅游业意义重大,但地区差异、思想意识、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大大制约了辽宁农民外出旅游。通过分析,提出了该旅游市场良性开发的若干建议:旅游部门与企业提高认识和服务质量;强化农村旅游市场的宣传力度;大力发展短途旅游;农民旅游线路“量体裁衣”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SSA法的城市旅游产业结构比较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7):602-604,608
偏离—份额分析法(SSA法)是分析区域发展差距变动决定因素的基本方法。运用SSA方法,分别以营业收入、固定资产投入为指标,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强市上海、杭州和苏州的比较,分析由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景区业3个子产业构成的旅游产业结构特点及其相对优劣势。结果表明,南京市旅行社业获利和资产投入增长优势均弱,旅游住宿业固定资产投资高但获利弱,旅游景区业营业收入增长有较大的优势,但其投资不具备优势。南京市旅游业获利结构在4个城市中最为合理,但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最差。在SSA分析的基础上,对南京市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旅游分享作为旅游研究的新兴领域,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选取四大典型旅游网站——携程网、蚂蜂窝网、驴妈妈网和途牛网为研究样本,以样本网站上有关甘肃省旅游景区景点的网络游记为研究内容,采用文本挖掘的方法,对网络游记中的词频、情感和语义网络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具有典型旅游符号表征且处于核心旅游资源的自然与人文旅游景点最受来甘旅游者的关注,其中以人文旅游景点最为典型;来甘旅游者的情感类型以积极情绪为主,消极情绪所占比例较小;甘肃省旅游景点的社交网络中心度较低,1/2以上的景区景点或旅游吸引物对资源不具有控制力,语义社交网络结构较为松散,不存在派系林立和小团体现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背景和RMCP模型的介绍,分析了北京市潭柘寺镇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RMCP模型,重点从资源基础、市场需求、社区参与和产品开发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深挖特色旅游资源、多样化品牌营销、提高社区参与度和创意化产品开发等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潭柘寺镇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产业集群是目前旅游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之一.通过对旅游产业集群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针对山地型地区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空间不平衡、产业关联性差等问题,以陕西秦岭为例,从空间结构、产业链、集群网络结构和集群创新能力等四方面进行集群构建,提出了陕西秦岭旅游产业链培育模型和旅游产业集群的市场关系网络模型.研究成果在理论上拓展了国内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同时对指导我国山地型地区进行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红色旅游产业的生态化开发对彰显红色旅游教育价值,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优化型两型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随机拦截问卷和抽样访谈等方法,对湖南省湘潭市韶山红色旅游产业生态化开发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当前红色旅游产业的总体生态化水平不高,在旅游产品与服务、交通出行与餐饮住宿等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纪念品产业及市场、对游客生态消费行为的培育等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在对其原因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生态化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SPSS17.0等软件对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2年系统耦合度由0.7590上升到0.9657,耦合协调度由0.3743上升到0.8771,且系统发展经历了中度失调衰退类旅游经济损益型—勉强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中度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良好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的动态演化,可见系统相互影响带动作用增强,但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在增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系统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高级形式,应以系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资源赋存理论、梯度推移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它是实现区域旅游规模经济的必要条件,解决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途径,发挥地区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的有效手段,满足旅游者求异心理、提高游客满意度的重要方法。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建设的重要举措与旅游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对区域旅游发展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政府间合作和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概念化,构建了政府间合作与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整合模型。以大别山旅游所在的鄂豫皖3省6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整合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区域依赖、治理、信任和领导是政府间合作概念的四大主要维度;经济、环境、文化和社会是界定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维度;政府间合作对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和重要影响;政府间合作和区域可持续旅游相互作用,是否存在共变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度假休闲旅游概念及其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对铜山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与周边景区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景区的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良好,周边的观光资源依托性强,因此景区开展度假休闲旅游的优势显著。在此基础上,铜山风景区必须突出其沙滩度假游的主题,多元化组合旅游活动,整体性把握全区的景观设计,并将景区划分为7个功能区,确定了每个功能区的具体规划设想,对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从区域、自然资源本身和资源的外部条件出发,通过分析区域优势自然资源的概念,选择建立了衡量区域优势自然资源的6项标准体系,并以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为例,借助与高层次区域的比较研究,确定了该区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是:铝土矿为第一优势资源,天然气为第二优势资源,以下资源次序为石油、煤、金矿、水泥灰岩、耐火粘土和水资源等。这为合理开发区域优势自然资源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